「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象山王氏墓地


东晋尚书、左仆射王彬的家族墓葬群。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北郊幕府山西南的象山上。1965~1970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先后发掘了7座,除2号墓系南朝墓外,余均为东晋墓。据墓志,1号墓是王彬的第4子、征西大将军行参军、赣令王兴之夫妇,王兴之卒于咸康六年(340),其妻宋和之卒于永和四年(348)。3号墓是王彬的长女王丹虎,升平三年(359)卒。5号墓是王兴之的元子王闽之,升平二年卒。6号墓是王彬的继室夫人夏金虎,太元十七年(392)卒。据王兴之和王丹虎墓志,确知王彬应葬于两者之间,但墓早已破坏。王彬官至尚书、左仆射,年五十九卒。死后赠特进卫将军、加散骑常侍,谥曰肃。据考证:7号墓应属东晋早期,可能即为其次兄王廙之墓。王廙官至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武陵侯,死后丧还建康。王氏原籍琅邪临沂,是东晋政权的主要统冶支柱之一。已发掘的王氏族葬区达5万平方米以上,随葬品较丰富,对研究东晋时期的士族门阀制度、丧葬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


墓室 均系砖结构。7号墓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墓,由棺室和甬道两部分构成,全长5.3 米,宽3.22米,高3.42米。左右壁呈弧形稍向外鼓,左、右、后3壁中间各砌直棂假窗,其上又各砌一个凸字形的小壁龛,内各置一青瓷小碗。甬道为券顶,以门槽为界分内外两进。以砖封门。1、2、4、6号墓均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券顶墓,分棺室和甬道两部分。3号和5号墓是平面长方形、不设甬道的券顶墓。有的墓壁也砌有直棂假窗和凸字形小壁龛,6号墓在棺室前部尚砌有长方形的砖台。各墓均有铺地砖两层,一般都有通向墓外的砖排水沟,如王丹虎墓前有5层砖砌成的排水沟,发掘时残存17米以上,有的墓内四壁还涂有石灰。

随葬品 共出土随葬品230余件,可分为青瓷器、陶器、铜器、铁器以及金银、玛瑙、琥珀、水晶、玉石等。3号墓还出土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的丹丸200余粒、贝壳状饰几千粒、珍珠几十粒。7号墓出土玻璃怀2只、嵌金钢石金环1只,属国外输入品,是反映当时中外贸易交往的重要实物。青瓷器共57件,釉色以青灰为主,其次为青绿和黄绿色,某些器物的上部和器盖上缀酱色釉斑点。器形有盘口壶、鸡首壶、罐、碗、唾壶以及香熏、灯、洗、盘、盆、虎子、羊等。7号墓在棺室和甬道之间陈放陶榻,长1.12 米,宽0.65米,高0.21米,器形之大亦属少见,其上置陶凭几、陶盘、陶耳杯、瓷香熏、瓷唾壶和陶砚等日常生活用器和文县,当是主人的神位所在。
香港古玩市场现稀世国宝,日本人高价欲抢,被国企老总花巨资赎回
“出匣吐寒芒”——越王者旨于睗剑文/吴艳、倪方六【名称】越王者旨于睗剑【类别】青铜器【年代】战国时期【出土地】浙江省【文物现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剑,不仅是步骑兵得心应手的武器,也是上层贵族显示身份的饰物。那时的帝王君主都希望拥有令人羡慕的名剑,有的甚至为自己铸造专剑。著名的越王剑,就是越国历代国王铸造的专剑,剑上铸有他们的名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6:250000中国考古学的现实与理想——俞伟超先生访谈录
1993年8月8日上午9:00到下午7:00,曹兵武和戴向明二同志以“中国考古学思想变化过程”为题,对俞伟超先生做了一次专访。从中国考古七十余年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代考古工作者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与追求,而在这些不同的理想与追求中,则蕴含着某些我们学科和人类文化中共通和永恒的东西。兹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题记0003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必读书目
一、基本书目1、王国维《观堂集林》,乌程蒋氏刊本,1923。中华书局,1959(据商务印书馆《王氏全集》本)。1991年重印。2、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北京朴社、开明书店,1926-194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重版。3、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40本,1968。又可参阅《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0000这个婚姻奇葩的寡妇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吴未帝降晋为中国统一?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皓墓——末代皇帝客死洛阳本文作者倪方六上面已说了七座东吴皇家大墓,这文章再来说一下末代皇帝、被晋封为“归命侯”的孙皓继大位、归晋经过,及其葬地问题。图:吴末帝孙皓画像“舅舅娶外甥”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4:34: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