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婚姻奇葩的寡妇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吴未帝降晋为中国统一?
原题:孙吴九大皇家陵墓之孙皓墓
——末代皇帝客死洛阳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面已说了七座东吴皇家大墓,这文章再来说一下末代皇帝、被晋封为“归命侯”的孙皓继大位、归晋经过,及其葬地问题。

图:吴末帝孙皓画像
“舅舅娶外甥”现象
孙休临死时,虽然口不能言,但心里是相当明白的,所以他拉着丞相濮阳兴的手,临终托孤。但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等顾命大臣,在孙休断气后,并未依嘱办事,立孙休幼子为帝,而是选择了孙休的侄子、废太子孙和的大儿子、时年23岁的孙皓。
顾命大臣做出此番选择,或许也是形势的需要。当时,西南的刘姓蜀汉政权刚刚灭亡,曹魏集团让司马家族完全控制,吴国的安全形势受到的威胁空前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濮阳兴、张布选立一位成年皇帝,倒不失明智之处。
在正式迎立孙皓前,濮阳兴、张布他们把想法对孙休的皇后、此时已成太后的朱氏说了,希望让成年的孙皓继位,以维护国家的稳定。
朱氏会怎么办?话题先放一放,来说一下朱氏这个女人是怎么成为皇后的。据《三国志·吴书·妃嫔传》(卷五十)朱氏是朱据之女,孙休的姐姐朱公主孙鲁育所生,她与孙休是甥舅关系——舅舅娶外甥女,这在今天看来是奇葩婚姻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在今天看来是乱伦的婚姻关系?原来孙权想让朱氏当儿媳,于是将她许配给其第六子、时为琅邪王的孙休为妃,当时朱氏仅15岁。孙权是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亲上加亲嘛,肥水不流外人田。
舅舅娶外甥女,孙休不是第一人。早在西汉初,就有皇帝娶外甥的事情。刘邦死后,皇后吕雉专权,将自己女儿鲁元公主和赵王张敖的闺女、年仅12岁的外孙女张嫣,立为汉惠帝刘盈的皇后,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娶外甥女的婚姻。

图:嫁给舅舅的西汉小皇后张嫣(现代影视)
孙休娶外甥女是第二起甥舅婚姻。这种婚姻在汉族婚姻中算奇葩,但在文明程度落后的外族并不少见。如女真建立的大金国第四任皇帝、后被废的海陵王完颜亮,便纳其姐姐庆宜公主和蒲察阿虎迭生的闺女蒲察叉察为妃;另外,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孙、被大明王朝封为“顺义王”的蒙古大汗俺答汗,娶了自己的外孙女。
这个寡妇能说出这句话不简单
永安五年(公元262年),朱氏被孙休册立皇后。孙休死后,群臣尊朱氏为皇太后,有的史书上称她为“朱太后”,就是这么来的。
此时,面对濮阳兴和左将军张布等顾命大臣的决定,朱氏异常冷静,表示:“我是个守寡的妇人,哪里懂得国家大事的谋划考虑,只要吴国不死亡,宗庙香火不断就行了。”朱氏所言被著名史学家陈寿载入史册,原话见于《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卷四十八):“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苟吴国无损,宗庙有赖可矣。”于是,朝臣迎立孙皓为帝。
朱氏所说,不管是无奈的违心话,还是大势所趋的真心话,都很难得,真不简单,孙皓顺利当了皇帝,至少使吴国避免了一场政治危机。多年以后,一直到唐朝才出现了一位与朱氏一样清醒的女人,说了句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话,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

图:长孙皇后与唐太宗
情况是这样的,唐太宗与长孙皇后感情很好,长孙皇后深明大义,有见解,故唐太宗动辄会与长孙皇后说说朝廷赏罚的事情,长孙皇后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一言不发,不干政,她引用《尚书·周书·牧誓》中古人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意思是,母鸡没有早晨啼叫的;如果母鸡在早晨啼叫,这个人家就会倾家荡产),告诉唐太宗:“我是个妇人,不能干预国家的政事。”长孙皇后的"觉悟",也不知道是否受到了朱氏的影响。
但是,孙皓并未感激朱氏,即帝位后不久,便贬朱氏为“景皇后”,居住的地方易名“安定宫”。甘露元年(公元265年)七月,朱氏被逼死,葬于今南京南郊的石子冈乱坟岗。后来孙皓良心发现,将之改葬,朱氏方得以与老公皇帝孙休合葬于定陵,这是后话(改葬时还出现了诡异的事情,有兴趣的网友可以阅读一下文末附文)。
如何看吴未代皇帝的降晋行为
孙皓是在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八月初三即帝位的,但皇帝其实不好当,尤其是末代皇帝。孙皓当皇帝时,三国鼎立的局面已名存实亡,全国大片区域让司马家族左右。次年,即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代魏建晋,形成了西晋与东吴的对峙。
刚开始,孙皓也想干点正事,安抚四方百姓,整顿朝纲,规范后宫,但不久即暴露出了本性:粗暴骄横、多疑忌讳、贪恋酒色,令朝臣,特别是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很失望。孙皓一怒之下,竟然把濮、张二人诛杀了。

图:晋吴对峙版图
外乱内忧之下,一向富庶的江南又闹灾荒,吴国安全形势骤然严峻。孙皓想到了迁都的念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十一月,他将都城从建业,重新迁回了当初孙权称帝的武昌,认为那里是吴国的福地,仅留御史大夫丁固、百将军诸葛靓,镇守建业。但不久,永安人施但率民众数千人闹事,建业乱了有人竟然要拥立孙皓的弟弟孙谦当皇帝,一年后孙皓只得又迁回建业。
正是用人之际,孙皓倚重的陆凯、陆抗二重臣又先后病死,而此时的西晋却变得越来越大强、霸道,西晋决定挥师南下,一举消灭吴国。
公元279年,西晋派大将王濬前来攻打吴国。次年,吴国即支撑不下了。无奈之下,看到大势已去的孙皓把象征皇权的印绶送给了司马懿第五子司马伷(zhòu,古同“胄”),之后给自己准备了一副大棺材,自缚投降晋军。为何带着棺材?打算降后被杀,就地收尸入殓。这其实是投降者的一种姿态,王濬还算仁慈,并没有杀他,亲自给他松了绑,即所谓“解缚焚榇,延请相见”。
对于孙皓的降晋行为,史家多有议论,到底该如何看?
传统观点认为,孙皓葬送了吴国,陈寿便恶评孙皓:“况皓凶顽,肆行残暴,忠谏者诛,谗谀者进,虐用其民,穷淫极侈,宜腰首分离,以谢百姓”。但也有观点认为,孙皓认大体,顾大局,在独立无望情况下,顺应历史潮流,为国家和民族的和解统一作出了贡献。

图:连环画《三国归晋》封面:孙皓自缚降晋
孙皓带着一家老小,被逼离开故都建业,西迁晋都洛阳。孙皓被押至洛阳城东阳门,晋武帝司马炎命人解开孙皓的绑绳,当初仅打算免他不死,看到孙皓依顺归附,遂起了怜悯之心,赐封他为“归命侯”。
有一天,司马炎召文武大臣、外国使者等,在宫中举行盛大集会。司马炎也召见了归命侯,孙皓上殿,行跪拜礼。拜完以后,孙皓有点紧张,司马炎命他坐下,对孙皓说,“此座早就给你设下了。”由此可见,司马炎灭吴是有精心准备的。
太康五年(公元284年),42岁的孙皓病死洛阳,吴国的末代皇帝就此消失。
孙皓死后的葬地,《三国志》上不见记载,但肯定没有葬回故都建业。其葬地有两种说法,一说葬在河南洛阳北邙山上;另一种说法是葬回浙江,称为“和陵”,陵址在时乌程县境内的西陵山,与其父孙和明陵相伴。

图:刻版《搜神记》
附文:《搜神记》(卷二)《石子冈朱主墓》
【原文】
吴孙峻杀朱主,埋于石子冈。归命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而宫人颇识主亡时所着衣服,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使察鉴之,不得相近。久时,二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三十余,上着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绨丝履,从石子冈上半冈,而以手抑膝长叹息,小住须臾,更进一冢上,便止,徘徊良久,奄然不见。二人之言,不谋而合。于是开冢,衣服如之。
【译文】
吴国的孙峻杀了孙权的女儿朱主,把她埋在石子冈。归命侯孙皓即位,想要把她改葬,但坟墓排列在一起,不能辨别哪一个是朱主的坟了,只有宫女还比较了解朱主死亡时所穿的衣服。于是就让两个巫婆各自待在一个地方,来探察她们的神通,派察战官监督她们,不准他们接近。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两个巫婆都说:"看见一个女人,年龄大约在三十多岁,上面用青色的丝巾包着头,穿着紫色面子、白色里子的夹衣与红色的绸缎鞋子,从石子冈上走过。走到半山时,她用手撑在膝盖上,长长地叹气。稍微停留了一会儿,她又向前走到一个坟上便停住了,在那坟边徘徊了很久,忽然不见了"。两个巫婆的话,不约而同,于是就掘开坟墓,那女尸穿的衣服就像巫婆说的那样。
说明:梧桐树下戏凤凰是著名历史学者倪方六的私家史,内容以历史、考古、盗墓、风水、收藏为主,提倡无负担阅读。文章除注明外,均为倪方六原创,有版权,使用请事先联系作者!作者微信:nifangliu
中国有一种水果被印度人称为“中国王子”,为什么有这个说法?
梨,被印度人称为中国王子的水果本文作者倪方六“丝绸之路”,对不少读者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概念,参加2017“一带一路,昂扬在途”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后发现,这可是一条实实在在的东西融合、中外互惠的“双赢之路”。仅就水果而言,在给中国带来葡萄、石榴等“洋果品”同时,也把梨、枣、桃、李、杏、栗、柿、梅等“中国果品”传了出去。(古丝绸之路示意图)这里先说眼下集中上市的——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8:260003小力加布龙: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0.7米/1.25亿年)
在恐龙世界中,小型恐龙总是容易被人忽视,但它们数量众多,是当时不可忽视的存在。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一种小型食肉恐龙,它就是小力加布龙,出土于阿根廷,体长仅0.7米,生活在1.2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小力加布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5:15:580000湖北男子查到古墓群 种庄稼掩饰(盗墓贼)
湖北男子查找到古墓想要盗墓被警方破获。虽然盗墓贼这个行当在如今已经几乎销声匿迹,主要是因为我国对于文物保护有着非常多的举措,不过还有一些人想要通过倒卖文物来赚钱,比如说在之前湖北的一个男子就在古籍上发现距离自己家不远的一个地方就有着一座墓葬,而他在实地勘察之后确实发现这个地方是一座不小的墓葬。于是就将这块地租赁下来,并且在上面种满庄稼,掩饰自己即将要盗墓的企图。盗墓贼我要新鲜事2023-08-26 17:09:290000韩建业:多元一体——中国史前彩陶的起源、发展与交流
中国是世界上彩陶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距今1万年左右就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彩陶,距今8000年前后分成东西两个艺术传统,距今6000年以后彼此交融,蔚然大观,形成以彩陶为代表的最早的“早期中国文化圈,距今5000多年以后开始与中亚地区交流,出现丝绸之路前的“彩购之路”。彩陶之路不仅是中西方文化在彩陶方面的交流,还包括顺此通道在金属器、农作物、家畜、宗教、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的交流。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3:29:440001千岛湖水下古城揭秘 到底隐藏着多少谜团
导语:大家应该都知道,有一些比较神秘的海底或者湖底隐藏着远古时期的人类城市,比如古巴击落的海底古城,这些遗址都因为时代变迁的缘故永远埋葬在深海里,其中也有很多秘密。今天探秘志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水下古城,它长久以来被埋葬在水下,不过这是人为造成的,这就是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的千岛湖水下千年古城。千岛湖水下古城揭秘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24: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