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元明清彩绘瓷概说
#走进博物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即用彩绘装饰陶器,到了唐宋时期,长沙窑、越窑及磁州窑相继使用彩绘装饰陶瓷,尤其后者引入纯熟的绘画技法,为彩绘瓷的发展揭开良好的序幕。
元明清三代是彩绘瓷的兴盛时期,产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彩料颜色缤纷之外,制作工艺的技法也有不同的变化。本文分釉下彩绘、釉上彩绘、釉上釉下彩绘、低温釉料彩绘及外来釉料彩绘等五个项目,介绍彩绘瓷的发展概况。
1.釉下彩绘瓷

青花和釉里红分别用钴料及铜着色剂绘画,罩上一层透明釉,烧成釉下彩绘。
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釉下彩绘瓷是指纹饰绘于釉层下方的品类,主要以青花和釉里红二类为主,也有青花和釉里红二者并用的产品。
例如上图为震旦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大罐,此器呈圆口、短颈、鼓腹之状,颈部环绕串枝菊花,肩部装饰卷草纹和如意云头纹边框,框内填饰水波莲荷,腹部以串珠纹构成四个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部塑贴花叶和山石,开光外侧穿插折枝菊及卷云纹,腹下部以卷草和莲瓣纹边框为饰。
其蓝色部分以钴料绘画,红色部分则以铜为着色剂绘饰而成。所有纹饰都先画在胎体上面,然后施加一层透明釉,送入窑内高温烧制,形成青花釉里红之彩类。
相同的釉下彩绘技法,亦可见于河北省保定市永华南路小学出土的元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盖罐上,是元代的典型器物之一。
2.釉上彩绘瓷

此器先施透明釉,高温烧成白瓷,再用红黄绿等颜料绘画纹饰,低温烧成釉上彩类。
图片来源:《五彩.斗彩》,页8,图7。
釉上彩绘瓷是指纹饰绘于釉层上方的品类,其渊源可以追溯到隋代的黄釉加彩与宋金时期的红绿彩上,到了明代开始盛行起来。
例如上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嘉靖五彩海马纹盖罐,此器包含盖子与罐身二部分,盖子状如覆盆,顶部竖立宝珠形的盖钮,罐身呈圆口、短颈、鼓腹之状,底部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双圈青花楷书款。
从制作工序的角度来看,此器先用细泥制作胎体,表面罩上透明釉后高温烧成白瓷,然后再用红色、黄色、绿色及黑色等颜料,在盖钮和盖面上绘画火焰、变形蕉叶及云纹,在罐身表面绘画变形蕉叶、串枝花卉、波涛海马及朵朵祥云,低温烧制成纹。
由于此器的纹饰都位于透明釉层之上,所以属于釉上彩之品类,其呈色在白瓷的衬托下,具有清晰明艳的效果。
3.釉上、釉下彩绘瓷

此器结合釉下青花与釉上红彩、绿彩及黄彩,制作成缤纷的纹饰,俗称「五彩」。
图片来源:《五彩.斗彩》,页15,图14。
釉上、釉下彩绘瓷,使用釉上彩料和釉下彩料绘画纹饰,在烧制工艺上必须融合二种技法才能制作完成,以青花五彩最具代表性。
例如上图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嘉靖五彩云鹤纹罐,此器呈圆口、短直颈、丰肩、鼓腹下收之状,底部书写“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青花楷书款,表面布满蓝、绿、黄、红等各色纹饰。
从制作工序的角度来看,此器先用钴料在胎体上绘画鹤鸟、花卉、云脚、丝带等蓝色图案,器表遍施一层透明釉后,高温烧成青花纹饰,然后再用红色、黄色及绿色等颜料绘画其他图案,低温烧制,成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共饰一器的作品 。
4.低温釉料彩绘瓷

此器先经线刻纹饰,高温烧制胎体后,再用黄绿紫白等釉彩绘画纹饰,低温烧成。
图片来源:震旦博物馆藏
低温釉彩的起源很早,汉代、唐代及宋代用来烧制陶器,到了明清时期发展为瓷胎,颜色缤纷,名目繁多,常见有黄地绿彩、绿地紫彩、黑地绿彩等等。
例如上图为清代康熙时期的素三彩双龙纹盘,此器为震旦博物馆藏品,造型呈敞口、弧壁、浅腹、圈足之状,盘底书写“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双圈青花楷书款,表面以龙纹和花果纹为饰。
此器的制作工序分为几个步骤,首先在成形的坯胎上线刻纹饰轮廓,足底用钴料书写年款,该处施透明釉后高温烧制,然后用黑色颜料绘画纹饰,涂上紫、绿、白等釉彩,其余地子敷上黄彩,低温烧制。
此类低温三彩器俗称“素三彩”,是康熙时期特有的彩类。
5.外来釉料彩绘瓷

此器表面以进口的珐琅彩料绘画紫地缠枝莲纹,属于外来釉料之彩绘瓷。
图片来源:《珐琅彩.五彩》,页2,图1。
彩绘瓷到了清代以后蓬勃发展,除了在传统工艺上精益求精之外,也从国外进口颜料绘画纹饰,珐琅彩即是颇具代表性的品类。
图五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康熙珐琅彩瓶,瓶口外敞,颈部粗长,肩部向下倾斜圆腹之状,底部方栏内刻有“康熙御制”四字楷书款,表面以缠枝莲花为主纹。
此类器物是在景德镇制作胎体,内部施釉,外表无釉,烧成素胎后,送至京师由宫廷画家以珐琅釉彩绘画纹饰,低温烧制,颜色鲜艳明亮,深受皇帝之喜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宫廷御用瓷器。
彩绘瓷的发展源远流长,元代以后大放异彩,成为明清时期的重要品类。下期将以釉下彩绘为题,介绍元代和明代的青花釉里红,以及清康熙时期釉里三色的制作方法与风格 。
轴心时代中国孔子与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以书之名#前言(一)今天,中国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在科技层面,我们已经了解西方。在制度层面,我们能部分了解西方。但在文明层面上,彼此的了解却远远不够。现代文明蕴含着古典文明的精神基因。欧美和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伊斯兰世界和阿拉伯文明;伊朗与波斯文明;土耳其和奥斯曼文明;俄罗斯和东正教文明;以色列和犹太文明。种种关系连着种种基因演化成种种道路。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8:54:510002中国哪里羊肉最好吃?古人说在陕西,甘肃宁夏可能不同意
隋唐人吃羊肉本文作者倪方六吃羊肉、喝羊肉汤,是人们冬日最佳选择。如果说狗肉是秦汉人喜欢的肉品,那羊肉就是隋唐人的菜。进入南北朝时期,中国人的食肉之风有所减弱,这一方面与连年战争,畜牧业生产受到破坏,肉食品供应紧张有关,更与这一时期佛教“戒杀生”、素食风尚兴起有关。到了隋唐时期,中国人吃肉之风再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0:520000侵华老兵临死说出惊人秘密:在中国埋一天价文物,为何再挖没了?
“北京人”头骨仍埋藏在地下吗?本文作者倪方六“北京人”弄哪里去了?其实日本人也在找。日本人占领协和医学院后,最后并没有得到“北京人”化石。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8月,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来到协和医学院,打开收藏“北京人”化石的保险柜,发现保险柜内的“北京人”是假的,仅是一只石膏模型。接下来,日本人开始疯狂寻找“北京人”,追查“北京人”的下落。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56:070000一场大雨冲出一座古墓 揭开狄仁杰一生
狄仁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和名臣,他的人生经历和清廉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狄仁杰出生于公元630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普通官员。他最初在太府丞任职,之后被调到大理寺担任丞相。在这个位置上,他展示出了超群的才干和公正的判断力。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52:510000“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 山西忻州尹村遗址新发现夏代晚期人骨坑遗存
尹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旭来街街道尹村西北约50米的云中河北岸台地上,该遗址南临云中河,北倚金银山。东南邻近尹村居民区,西北侧临近胡家垴流经岩口注入云中河的季节河。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55:3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