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点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点群
发掘单位: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云浮市博物馆、郁南县博物馆、罗定市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王幼平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西部云浮市郁南县河口镇和都村。2014年4月至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进行抢救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本次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在第四阶地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发现上、下两个包含石制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层,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揭露出较大面积的古人类活动区域。该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

发掘出土石制品类别包括石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器、残石器及使用砾石等,涵盖从搬运石料、加工石器、使用石器到废弃石器的整个过程,展现出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石器以砾石为原料,加工技术简单粗糙,刃部修理普遍不规整,石器组合主要为砍砸器、手镐、手斧等大中型权宜性工具,多见直接使用砾石做工具的现象。发掘出土的石制品在各探方皆有密集分布,尤其下文化层石制品的密集程度在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同类遗址中亦属罕见,可以确定古人类在本遗址下文化层形成时期的中心活动区域范围远超1000平方米以上,是中更新世南江两岸古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一个中心营地。



本区第四级阶地沉积物形成年代为Q1-2或Q1,绝对年代为距今80—60万年左右。磨刀山遗址文化遗存与广西、湖南等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在文化面貌与石器技术等方面具备相同的时代特征。这些证据显示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的整体年代应为中更新世偏早阶段,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磨刀山遗址地处南亚热带至热带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其低效的石器生产程序、粗率的石器加工工艺及相对单一的石器组合与岭南以北地区的旧石器早期文化呈鲜明对照,清楚展示出古人类适应南亚热带至热带地区环境的行为与活动特点。







磨刀山遗址周边经系统调查已发现60余处旧石器地点,集中分布在南江盆地东北部。这些地点在盆地内的平面分布、不同地点石制品数量多寡与类型差异所反映的遗址功能差别等特点,清楚展现出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古人类栖居形态。同时,依据地貌部位、地层堆积与石器工艺的差别,南江旧石器地点群可分为三期文化遗存,年代由中更新世偏早阶段至晚更新世较晚阶段,构成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相对完整的文化发展序列。不同阶段在原料利用、石器技术及工具组合等方面的差异,也反映出南亚热带—热带过渡地区更新世气候环境变迁之下古人类适应模式的演进。

综上,郁南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本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磨刀山遗址在低纬度地区全面揭露出石制品平面分布、古人类活动区域、石器生产操作链及古人类适应行为等各方面信息,以此反映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早期古人类独特的石器生产活动与适应策略,清楚地显示出亚热带与热带地区、华南北部与岭南及东南亚地区早期旧石器文化与古人类行为的联系与区别。
南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区域分布密集程度在华南与东南亚地区较为罕见,区域内由中心营地与临时活动地点组成的南江流域更新世古人类栖居形态,对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远古人类的栖居形态与适应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南江流域的三期文化遗存初步建立起本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的文化发展序列,为研究岭南乃至华南与东南亚地区的旧石器文化发展脉络以及不同阶段的古人类适应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上述发现既是岭南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契机。
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点群
入选“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郭大顺:捕捉火花 陪苏秉琦先生聊天
晚年的苏秉琦先生爱聊天,尤其是触景生情、逢人忆事之时。说是聊天,先生的话题从不离开考古学科,很少有多余的话,也很少有重复的话。说是聊天,却往往是他的深思熟虑,从而时时充满新意。陪苏先生聊天,是一种享受。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14:5500002015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昏侯墓出土珍宝集锦(1)
这几天在评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这些年最著名的就是海昏侯墓的发现,这个墓出土大量西汉时期的精美文物,其中一些已经在外展览,甚至出版了,在此不如回顾一下。这张图应该是一个玉璧的出土情景。玉钮青瓷双系罐青瓷双系罐陶罐陶罐陶鼎陶盒、双系陶釜双系陶釜瓦当瓦当青铜鼎铭文(昌邑籍田)青铜鼎(昌邑籍田)青铜鼎青铜鼎青铜提梁卣青铜提梁卣青铜缶纹饰青铜缶青铜染炉0000詹珂: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
0004马王堆三个墓分别属于谁?(一号辛追二号利苍三号利豨)
马王堆汉墓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它里边发现的墓葬品数量巨大,为历史学家研究汉初历史和当时的文化特征提供了资料,不仅如此,由于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文物种类巨多,因此也给科学家们的研究带来便利,那么马王堆的三个墓室到底分别是谁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马王堆三个墓分别属于哪个主人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47:360002氧气就是阳气?最早发现氧气的时代,是中国唐朝?
氧气到底是有由谁首先发现的呢?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有很多的争论,一种说法认为是在18世纪后期,英国和法国的两位化学家均各自成功地发现了氧气,这种说法也是化学史上一种比较传统而占主导地位的说法,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早在我国唐朝,就已经有人发现了氧气,而这种说法的提出者还有一位德国化学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9:0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