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珂: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灿烂辉煌历史。作为泱泱农业大国,有着上万年的农业文明史。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物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资源,奠定了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先人在这片热土上从未停止过对文明的探索,世世代代传承发展中,孕育留驻了异彩纷呈、灿若星河的文化艺术遗产。文化高度是文明程度的反映,文明程度是文化维度的坐标。作为中华文明的本源文化,农业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演绎、积累进步,成为我国浩瀚无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农业文化持续不断在国际之间以及地区之间传播、交融和演化,因此农业文化也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文化财富。文化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界至少有数百种定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推而言之,农业文化就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农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渊源极深,它既是历史发展的根脉,又是未来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取之不尽的宝藏。可以说,农业文化对人类文明进步所起的作用,永远是激发人们发明、创造和创新的动力源泉,也是任何一个领域所无法取代的。比如远古时期教民畜养织网捕捞的伏羲、制耒耜授稼穑艺五谷的神农、执掌天文历法医药的黄帝、传授植桑养蚕技能的嫘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领袖大禹等等,相传我们的先民在他们的带领下不断地去发现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艺术家开拓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再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商代耕作方式协田、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耱、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耖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业活动历程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石。
农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天然的血缘联系。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有哲人指出,农业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之所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英文“农业”一词Agricul ture,就是由前缀Agri和Culture(文化)合成而来的,充分地表达了农业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从繁体汉字“農業”的字面上看似与文化无关,但隐藏在其之后与文化的关联,实际上是极其密切的。通过探讨农业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我们可以体会到农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农业支撑了文化的发展
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有了农业,人类终于摆脱愚昧落后的状态,人们赖以生存繁衍和各项事业发展也有了坚实的基础。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人们发明和创作了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自古以来,中国农业对世界文明进步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我们留下了异常丰厚的农业文化遗产。这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珍稀瑰宝。
《管子·牧民》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礼节和荣辱这些文化现象必须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作保证。仓廪和衣食都要依赖于农业,前者是来自于农业的收成,后者是因此而得到的成品,都与农业直接相关。以农业文明的产生为标志,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文明社会,人类原先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于是发生改变。而正是因为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与国家。通常我们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那是以文字和城市等的出现为依据,实际上,文明应该从发明农业和畜牧开始算起,因此中华文明就有上万年的历史进程。可见,文明的演进与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农耕方式不断改进,出现了社会大分工,劳动的分化导致手工业与商业等从传统的农业文明中分离出来,分工又直接创造了文明的其他要素,丰富了文明的本质内涵。
农业为文化提供物质保障是显而易见的。人首先要维持基本的生活才谈得上文化活动。如果人的最低物质生活无法维持而灭亡,那么,其固有的文化本质也会随之消亡。所谓最低物质生活,就是指日常衣、食等一些最起码的生活物质,其中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稍微扩大一点,还包括住、行、医药等。《管子》称:“民之所生,衣与食也,”“衣食之于人,不可一日违也。”中国自春秋战国以后就强调“农为国本”、“食为民天”、“重农轻商”、“重本抑末”,历代的统治者如果在粮食生产上有所懈怠,就会招致天谴人怨乃至覆亡,这就是重农思想产生的基础。“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从历史经验看,凡是重视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朝代就生机勃勃、兴盛发达,凡是不重视农业、横征暴敛对待农民的朝代就每况愈下、没落短命。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与农业关系更为密切.中国的农业在春秋战国以后就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特征,人们食物以素食为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食物结构,即“饭”与“菜”结合的结构。为了弥补身体营养的不足,古人一方面食用较多的豆类(主要是大豆)和蔬菜,在肉食少的情况,基本满足了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中国的饮食文化特征在饮食原料相对粗糙的客观条件下,创造性地发明了众多的独特的烹饪技术和方法,“化腐朽为神奇”,使得普通的原料能够烹调成美味的、可口的食物,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烹饪文化。相对于欧洲农业畜牧业比重较高,烹饪技术与饮食文化更加注重餐具的品质,中国农业所提供的饮食原料的品质相对粗陋,使得烹饪术在中国得以充分地层示其魅力,烹饪技术与饮食文化更加注重饮食的口味。由此中国的烹饪技术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至今为世界所称奇。
古代人类服饰原料主要由农业供给,新石器时代已开始出现并使用纤维,从此揭开了人类纤维衣料的历史,也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服饰发展历程。《礼记·礼运》有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未有丝麻,衣其羽皮.后世有圣,治其麻丝,以为布帛。”种桑养蚕是中国的重大发明,男耕女织由来已久,繅丝与纺织由此衍生而来,在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中,出土了许多与服饰相关的纺轮、骨针、骨笄、纺坠等实物,还有不少纺织物残留痕迹。动物纤维中蚕丝的利用以我国为首位,至少在4700年前我国就有了质量上乘的丝织物。中国的丝绸之路很早就闻名中外。
中国医药与农业相关性强,从传说中医药之祖神农氏尝百草遍寻治病解毒良药,到人文始祖黄帝创建医学,再到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均可为证。“天人合一、药食同源”,其中列为上品的是具有补益作用的药物,多半是粮食、动物脏器等优良食品,治疗中以药疗、食疗相结合,目的是扶正补虚,强身防病,保证人的正常生理平衡,从而恢复健康,延年益寿。
即便是血淋淋的战争,也与农业关系极大,可以说农业是战争不可缺少的经济基础。现代化的战争出现以前,战场和给养运输线上所消耗的物资,从粮草到兵器,大部分都由农产品直接或间接供给,所以农业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而停止战事达成和解被称为“铸剑为犁”、“化干戈为玉帛”。有学者归纳出一个规律,即农业养活了战争,战争反过来吞噬着农业,被吞噬的农业又饿死了战争,以后农业逐渐恢复过来又孕育着新的战争。
此外,很多从事文化活动所需要的物质,都与农业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书法”是中国的独特艺术,所需要的“文房四宝”除砚以外,纸、笔、墨的材料都来自农业,如制纸的纤维、胶合剂、工具,制笔的毛、竹管,制墨的烟、胶。中国的建筑所需要的木材、油漆、烧制砖瓦的燃料都是依赖农产品。中国历史上曾经流行“厚葬”,而其“衣、衾、棺、椁”没有农业作后盾是不行的。
二、农业融入了本源文化的内核
农业不仅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还构筑了原始科技和哲学产生的舞台。农耕文明的深厚土壤直接培育造就了包容、和谐、内敛、天人合一的儒家文化,是本源文化发育成长的摇篮。汉字具有集形、声和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是华夏先祖的伟大发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天人们所熟知的文字,如“钱”字,原意即为一种农具。日常生活中许多文化现象,也来源于农业生产活动.诸如“没有种子,哪来庄稼”,“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概念,都是取之于农业生产活动。而中国古代智慧之宗,传统哲学也来自于农业生产过程,是其抽象而来的结晶。中国的哲学无论是自然哲学或者是带伦理特征的社会哲学,均脱胎于农业生产活动,特别是自然哲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更为密切。
中国早期的农业生产知识,很早就形成了一个哲学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为核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各安其位,万事万物才能生长发育。古代哲人宣扬的参天地、赞化育,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都根源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外在表现。其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实质上正是我们祖先在农业生产和与自然作斗争中所认识、所总结出来的自然哲学宇宙观。其形成过程是:最早认识了天时的决定力,出现了“月令”,进一步认识了地域条件也有决定力,出现了“土宜”,最后认识了“顺天时、量地利”,“人力可以胜天”等道理。对天、地、人的关系认识,一步比一步扩展前进。这些观念与知识孕育于先秦,在后来各个时代的农书中,都可以看出这一内蕴所折射的光芒,而且影响愈来愈大。人力可以胜天的思想,成为我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农业和中国哲学中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阴阳五行思想。《诗经》中“相其阴阳,现其流泉”指的就是阴阳的原始含义,即观察土地是否向阳。《吕氏春秋》中“下得阴上得阳,然后咸生”,也是说农耕中向阳与背阴的问题。后来在农业中继续使用阴阳的本意,即通过调节阳火与阴水来进行耕作。而在哲学中则使用阴阳的抽象含义,成为分析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现象,这是农业生产必然要利用的五种东西。五行的相生相克也可以看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互相制约关系。
从农业生产到哲学的抽象,一般经过两个过程,首先是从农业生产中概括出指导农业生产的一般原则,或者叫农业哲学,再从指导农业生产的一般原则上升到更一般的哲学思想。从农业生产、农业社会研究中国哲学的产生发展,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一种思路。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虽各执一词,但都是在中国这块农业土壤上发育起来的思想派别。绝大多数思想家还保持着理论研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他们认识了季节性(天时)和地区性(土宜)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中禾谷类的限制作用,知道应当及时地耕种、收获,然后“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大家才能有吃的。因此,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日、月、雨、露之所在的道理,山、林、川、泽之所育的利用,是“民之所仰,君子之所以为养”。先秦诸子之所以在根本上彼此都认同“天、地、人”结合的“三才”观与“民惟邦本”、“食为民天”的农本观念,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农业的基本常识,使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哲学的概括。
三、农业孕育了多彩的文化类型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中华农业文化灿烂异彩。中国的农业文化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集合了儒、道、佛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包括语言、诗歌、科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等,这些都与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在古代,农业生产活动是一个相当繁重的体力劳动,人们为了舒缓劳作之苦,从中获得乐趣,于是乎歌舞因之产生。比如秧歌,就是发端于农业生产之中.秧歌,本意是插秧时为协调劳动节奏,消除疲劳而唱的歌,最后走出了田野,进入到都市人们的生活之中。此外还有樵歌、牧歌、渔歌等,这些反映农事活动各个方面的民歌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泉,中国的诗歌因吸收民歌营养而不断发展的。再比如社日,原是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仪式,后来也发展为一种舞蹈艺术。
远古时代人们制作了大量彩陶,从那些彩陶精美的纹饰中我们看到古老的艺术,有农业与自然崇拜,有渔猎、采集、农耕与编织,有生产与生活图景,从中可以追寻到雕刻、绘画、手工制造等文化形式萌芽与发展的轨迹。
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佛教属于外来文化),其生存、发展和发扬光大,均离不开农业社会和本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国古代没有产生程式化教义的宗教,节日文化不像欧美地区主要以宗教为主,中国的四时节庆多是与农业有关,与农耕活动联系紧密,众所周知最重要的春节,即是以期盼丰收为主题的。农业生产民俗顾名思义即是从生产中来,而其它的一些民俗活动,也直接或间接地从农业生产中产生。人们在定期的节日中,享受着传统习俗与文化创意。
中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与物候概念,更是与农业密不可分。古时的农业主要靠天吃饭,历法就是为了农业需要而创制的。农耕活动讲究时节,所以“使民以时”很重要。夏代的历日制度《夏小正》已把天象、物候、气象和相应的农事活动列在一起便于人们掌握,后来二十四节气逐渐在黄河流域成熟起来并传至各地,自西汉邓平等编造并由汉武帝颁布的《太初历》首次将其纳入其中,后世各朝基本沿袭使用,成为中国古代官方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成为最有代表性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隋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这一补充历法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与农民衣食住行和民俗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各类民间艺术更是内涵丰富、门类繁多、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的农民艺术,民族特色鲜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乡土气息浓郁,是中华文明之瑰宝、中华民族艺术之根。春夏秋冬、渔樵耕读、梅兰竹菊、花鸟鱼虫,既是生活美的灵感,也是艺术美的源泉。在祖国蔚为大观的艺术海洋里,农民艺术沐日月精华,通天地灵气,融人心智慧,具有纯朴自然、生动鲜活、天然和谐的突出特点,其形式与造型无所不在,或显露或隐藏地分布在生活所涉及到的任何空间里,农民艺术创作的组构材质也随地而取,无所不包:泥、布、面、石、木、土、金属、纸、丝等物质皆是艺术家创作的原材料,甚至是鱼骨、树皮、树汁、果壳、沙子、种子乃至冰雪、野草、羽毛等等材料,也正是利用如此众多的物质,经过农民聪慧不凡的身手,宛如魔术般地演绎出古老神奇的文化艺术。农民艺术用料普通,往往就地取材,加入地域文化和创意元素后,反映当地自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精彩,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凡为高雅,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精妙人微,有的靓丽雅致,有的巧夺天工,成为传世杰作。绚丽多彩的乡土民间艺术以其特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正因为我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文化灿烂,由此形成的中国农民艺术堪称人类文明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奇葩。
四、中国农业文化的时空特征
其一,地域特色明显的特征。中国地域辽阔,天南海北、东西迥异,各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千变万化,所以农业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因为农业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地域文化现象。从南方的热带农业,到北方的寒带农业,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山地高原,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十分丰富多样。与之相伴而生的农业文化自然形成了带有很强的环境生态特点的地域文化,这就是所谓的“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农业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了各地区的生态特点,是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共同产物。例如北方游牧文化、岭南糯稻文化、江南圩田文化、西部竹楼文化、东南庭园文化等,都是带有很强生态环境特点的地域文化。
其二,多民族的特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每个民族都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可以说,一部中国农业史,就是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多元交汇的历史.各民族在其繁衍生息过程中,依据不同的环境资源禀赋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自己的农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中,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形成了多元融合的特点,都有文化交流传播的印记,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农业文化。这其中既包涵着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农业文化传播,也包涵着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之间的农业文化交流和传播。
其三,古老悠久的特征。农业文化又是人类最古老、最自然、最朴素、最原生态的文化遗产,至今我们依然可以在乡村的某些生活习俗中发现原始农业文化的踪影。中国各民族的农业文明进程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梯性。有的地区发展程度较高,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深,因此有的农业文化形式或种类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在一些相对后进的地区依然得到保存和传承,由此构成了农业文化遗产的联系古今的历史链。数千年农业社会留下了丰富的传统农业实践经验,然而目前这些经验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正在急剧消失,很多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超出劳动年龄。值得庆幸的是古农书和方志记载了相当多的知识与经验,但那仅仅是当时有知识之人的有限记载。传统农业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综合研究,需要一系列的观察、认识、筛选、改造、推广的艰苦过程来传续“香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将红河哈尼梯田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试点,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以哈尼梯田为代表的水稻梯田是中国农业体系的完美经典,梯田文明本身所秉承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低碳、低耗的生活方式,和谐、诗意的栖居氛围,足以匡正天人分裂的理念,高碳、高耗的生活方式,以及冲突、孤凄的栖居氛围。
其四,平民草根文化的特征。农业文化还具有乡土民间草根文化特征,它与农业、农村和土地紧密联系,与亿万农民共生共存。农业文化所具有乡土特点,使它在历史变幻风云际会中,既不受历朝历代政权演替的影响,也不因反映潮流趋向的时尚文化而改变。它是几千年农业发展中形成的与其承载者的生命共始终的文化,年复一年,绵延不绝,中国的农业文化没有中断。这就是农业文化的生命力,它能够抗御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宫廷文化、官绅文化、精英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冲击,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延续传承,并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
五、农业与文化的关系日趋紧密
农业的使命与其它行业如矿产开发不同,农业的使命显得伟大而沉重。农业是基础与根本,同时它具有广泛的多功能性,除了遗传育种,利用动植物资源外,还包涵经济功能、福利功能、生态功能、环境功能、文化功能和维持生物多样化功能等等。
有专家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可分为采猎时代、农牧时代、工商时代、休闲时代四个发展阶段。其间农业与文化不断交融,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产生了许多新兴领域。同时,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密不可分,不同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文化特征。在农业与环境不断协同演进的历史过程中,许多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工具、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业文化作为宝贵的历史财富被保留和传承下来,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今天的高科技现代农业也始终是在受益于这些保留和传承。目前,世界各国大力提倡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农业等发展理念,都可以从历史上的农业遗产中得到启迪和借鉴。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农业文化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尤为明显。近两个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和进步,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使得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愈益突出,善待地球、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呼声,日渐成为当今的时代最强音。在重温灿烂辉煌农业文化的同时,我们不能不对今天的发展模式进行审视和反思。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数量和规模正在扩张,市区高楼林立,人口增多,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心理精神压力加大,而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石油基础上的当代农业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弊端,如土地减少、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环境恶化、极端异常气候频现、生物多样性退化、粮食短缺、食品安全、乡村贫困等等,因此人们更加关注和呼唤农业文明的诸多先进理念,农业文化遗产备受各方面高度重视。而致力于将农业与文化的诸多元素融人日常生活之中,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广泛共识。其结果是农业与文化结合日益紧密,产业化趋势明显。这样的产业是一种以创意为源头,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由此所谓生态农业应运而生。这种生态农业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具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特点,是根据社会需要吸取传统农业文化遗产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
当前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农业遗产可以成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协调发展转换并良性互动的润滑剂,可以成为现今“乡村原子化”倾向和“袋装马铃薯”现象的破解良药。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善待农业遗产,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原因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需要传统的农业遗产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农业遗产能够促进“村落共同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成为传统与现代完美耦合的典型要素。特别是从生产领域剥离出来的娛乐元素,如农业民俗活动,可以打造人文与自然融合互动的环境,塑造一个田园牧歌式的乡村乐园,能够在乡村内部构建和谐,并增加乡村经济的文化氛围,具有强烈的自娱和他娱作用。随着现代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农业的范畴大大扩展和延伸,农业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和实用,农业文化产业取得长足进步,循环、绿色、生态、有机、低碳、环保、无公害、可持续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特色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精品农业、低碳农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甚至网络上的开心农场与牧场也十分火爆。这些新的农业领域集合了多种学科、多种专业技术,注入了很好的文化创意,诠释了生活品位和特质,拥有较高的文化含量与精神素养,也暗合了目前都市人群对田园梦想的追逐。
其中创意农业就是以文化创意来提升农业的品位,把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资源整合起来,将社会文化因素融人农业生产,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相结合,提高农业产品的文化层次,增加农产品的文化艺术含量,融生产、生活、生态文化消费于一体,充分运用科技和文化因素来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其代表性的都市农业是在都市化地区及其延伸地带,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简言之,都市农业紧紧依托并服务于都市,很好地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
时下流行的观光休闲农业则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将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利用农业资源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经营活动及农耕文化,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为人们提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对于优化农业结构,扩大劳动就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农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朝阳产业,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古代民居建筑、民间节庆活动、农家生活、自然风光以及农民艺术、饮食服饰、制茶酿酒习俗等,通过交汇融合,使现代农业的内涵更为丰富,使农业这个人类最古老的产业焕发出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中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既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农业景观,也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人文景观,还有独特的城郊农业景观,今后随着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加大,经济一体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对绿色食品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将会日益增强,因而发展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纵观而论,农业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已广播人心,所体现的哲学精髓正是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回望历史,农耕历程恰如一部厚重磅礴的歌诀从远古吟咏而来。早在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南北朝文学家庾信亦有诗为证:“兴文盛礼乐,偃武息民黎。”体现了文化在衣食温饱解决之后的重要意义。中国上万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又丰富了农业历史的内涵。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虽经无数次大大小小天灾人祸的考验,仍然一直蓬勃兴旺,绵延不断。事实证明这一技术知识体系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泛指劳动的“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书学习的“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乐天是了解知晓宇宙世界万物的法则和规律,知命则是懂得生命的价值和为人处事的真谛。崇尚耕读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这符合今天的和谐发展理念。
传承历史,才能创新,弘扬传统,方可发展,文化纽带,无法割裂。我们欣然地看到有关农业文化传承功能的认识已经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长、生态保护、观光旅游、文化传承功能。”因此,充分发掘农业农村优秀文化资源培育打造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农民艺术项目,保护和传承好传统农业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在弘扬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发展休闲农业、推动乡村旅游乃至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邹德秀:《中国农业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西安,1992。
[2]曹幸穗:《犁与中国文化》,《民间文化论坛》,2006,5期。
[3]胡泽学:《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综述》,《古今农业》,2010,3期。
[4]徐旺生:《中西饮食文化内涵的异同》,《农业考古》,1995,03期。
*本文是由唐珂主编、即将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土地之魂——中华农业文化揽胜》一书的序言,原载《古今农业》。
孙庆伟:牢记学科使命,重建夏代信
本书是在“历史语境下”探索夏文化的一次尝试,在此可以对一些关键性认识和结论做一总结。第一章是对夏代社会和若干史事的考察,我们所获的认识有:(1)大禹治水包含了传说和神话的内容,但其核心是历史事实;大禹治水成功的关键不是技术的改进,而是以“德”政为基础构建了治水所需的社会组织机制;大禹因治水成功而获“赐姓”,成为姒姓部族的首领,同时被确定为禅让体系中的法定继承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11:380001吴都建业写成“建邺”,吴帝陵叫“蒋陵”,南京为何对不起孙权?
原题:孙权的南京故事本文作者倪方六继续来说与孙权有关的故事。在南京建城史上,孙权无疑是一位伟大的人物,称之为“南京之父”都不为过,如果不是孙权在此建都立业,南京的都城史将大大推后,甚至与“帝王州”无缘。但多年来,孙权在南京人心中似乎没有那么高大,连孙权留下的史迹史事都要绕弯儿,似乎有愧于吴大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5:10:320001方圆500平方公里内 地下全都是古墓(埋骨之所)
洛阳邙山是古代很多朝代死亡者的理想天堂。当我们说起在整个我国地下文化最多的地方,那肯定就是陕西地区,不过陕西地区并不是死亡者的天堂。因为在我国古代有这么一句话叫做身在苏杭,死在北邙,这里所谓的北邙说的就是我国河南洛阳地区的邙山,甚至说这个地区是地下CBD也不为过。1.死在北邙我要新鲜事2023-09-05 20:33:230000郭静云:江汉与郑洛地区的金属料来源问题
【编者按】有一些学者对二里头人的青铜原料和制造工艺来源题出疑问(如今天第二篇文章的作者——周行易先生)。为此,本号节选了郭静云先生在《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一书中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本文摘自: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81-87页。本次编发时省略了注释和参考文献,文中〔〕内为编者所注。若有参考或引用,务请查阅原著。正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9: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