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孙女是被其男宠所送“秘药”害死?意外考古发现颠覆历史
武则天男宠给永泰公主送“秘药”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曾聊了武则天孙女永泰公主之墓被意外考古发现的事情,对于她的死因,没交代清楚,这里就来聊这事情。
因为议论祖母武则天与男宠的风流韵事,一般认为永泰公主就是因为这样“嚼舌头”,被武则天处死的。现代学者在永泰公主墓考古之后又作了新解,分析认为可能不是这么样,便把永泰公主的死因弄复杂了。
这都是一方墓志惹出的麻烦。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永泰公主墓志盖)
过去,墓志铭行文时讲究避讳。皇家的墓志均属官刻,一般由当时“太有才了”的文人执笔,避讳更深。永泰公主的墓志,由唐中宗十分青睐的时太常少卿兼修国史臣徐彦伯撰书。徐是当年有名的大才子,所撰志文精美,情意浓浓,喻意深远,但却滴水不漏,让生者死者两不尴尬。
主人被武则天杀的事实不能不说,又不能明说。于是徐在志文中大量使用曲笔,隐而不露,任后人理解,想不到忽悠了共和国的考古专家——所谓“难产说”,就是对墓志的曲笔误解所致。
永泰公主16岁时以郡主身份嫁给其表哥、武则天的侄孙武延基,死时仅17岁,结婚不满一年。结合墓志考证,永泰公主与其丈夫武延基的死亡时间仅相差一天:丈夫先死,是九月初三;永泰公主后死,是九月初四。由此可见,夫妻俩确非同时被处死的。

(永泰公主墓壁画,侍女丰韵,比下图现代影视中的形象要优雅多了)

(张艺谋执导影片中的唐代宫女形象,对比永泰公主墓壁画,实际胸露没有这么夸张的,俗!)
为何没有被同时处死?学术界推测,最大的可能是永泰公主当时已有孕在身。唐律中规定:“诸妇人犯死罪怀孕当决者,听产后一百日乃行刑。”这与现代一样,对孕妇是不能立即行刑的,要在生产以后。
当时具体下令行刑的是谁?从史料上看,并非武则天本人,也非受武氏宠幸的二张兄弟,而是时为太子的唐中宗李显。
据《旧唐书·张易之传》记载,武则天由于年事已高,好多政事都是交给男宠张易之兄弟去处理。对孙子、孙女们“嚼舌头”案,武则天也没有亲自插手,这毕竟是桩家事,“案犯”又是隔代人,便让李显自己来“管教”子女。

(永泰公主墓室)
在张易之兄弟的淫威之下,软弱的李显不得不“往死里管教”孩子,违心对女儿永泰公主、女婿武延基、儿子李重润下了杀手。但李显心里实在不忍处死已有孕在身、曾与他一起受难的女儿,便欲借唐律规定,想放永泰公主一条生路,对她进行了一通杖打。也许受此杖刑,永泰公主流产了。
但张易之兄弟并未能放过永泰公主,可能他们看出了李显的想法,随即(也许就是在当天晚上)便以慰问永泰公主为名,派人送来治疗杖伤,或治小产的特效药,让永泰公主服用。谁知,药里已被下毒,永泰公主服用后很快毙命。

(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兄弟,现代影视形象)
“忿双童之秘药”一语中,隐藏的就应该是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信息,所谓杖杀、缢杀、自杀可能均非致命的死因:永泰公主系让张氏兄弟毒死的。
“双童”应该是隐指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秘药”则应是下了毒的神秘之药。如果没有下毒,二张兄弟送来的是良药,墓志铭中又何必用“忿”这样的字呢。这个“忿”字,虽然是徐彦伯写的,但表达的却是李显的心情,其悲痛之情尽在一字之中。
有学者认为,“双童”是《左传》中“二竖”的另一种说法,代表病魔。笔者觉得这样理解太复杂,即便“双童”代表病魔,那“秘药”又怎么解释?

(年轻时的武则天,美得迷住了太子李治,现代影视形象)
可能正因为女儿死的冤惨,事实上自己也是杀害亲生女儿、女婿、儿子的凶手,所以在复位之后,李显第一时间给他们举行了隆重的改葬礼,“号墓为陵”,陪葬乾陵,以这种荣耀抚慰亡灵——这也应该是武则天的意思。
不论怎么样,这方现代考古中发现的永泰公主墓志,确实颠覆了历史,虽然永泰公主死因并没有因墓志的发现而水落石出!

(武则天与面前张易之调情,现代影视再现)
2000多年古墓发现玻璃杯,专家痛骂盗墓贼,鉴定后却成为惊艳国宝
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1:05:020000宣汉龙:唯一四足行走的食肉恐龙(长6米/中国四川出土)
在恐龙世界中,食肉恐龙总是更受人关注的,不过在目前已命名的700多种恐龙中,大家知道的食肉恐龙很少。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宣汉龙,它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宣汉龙基本资料宣汉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6米,与印度龙、双冠龙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赞排第312位,生活在距今1.67亿年-1.64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宣汉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12:2900010韩巍:“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推荐
2021年7月1日起,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推出“吉金耀河东——山西青铜文明特展”。这是赛克勒博物馆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推出以中国古代青铜器为主题的大展,其展出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精令人叹为观止,在近年国内博物馆同类展览中也是难得一见。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8:39:440001宁夏境内考古发现丰富了我国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08:050000南京发现香艳爱情“却扇”典故主人墓,创造了一项考古纪录
东晋勋臣温峤的考古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进入正题前,先说个香艳的爱情故事。东晋时,有个叫温峤的高官,原配去世后一直单着,他有个漂亮的堂表妹待字闺阁。当时,姑妈一家离散,姑妈带着女儿一人,找到温峤,托他给女儿找个对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15: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