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益阳市文物处
项目负责人:张春龙
兔子山遗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三里桥铁铺岭社区。铁铺岭是兰溪河与资江交汇处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岗。为配合建设施工,从2013年5月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益阳市文物处一起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遗址位于益阳市区,因为历朝历代的生产建设活动反复破坏,保存情况不好。目前已完成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遗迹上百处,出土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回纹空心砖、回纹小方砖、陶瓷器、漆木器、铁器、铜器、动植物标本、木质生产工具等不同材质文物。

遗迹中有古井16口,井口直径一般为1.1~1.5米,深度9~10米,收集文物众多,其中竹木材质的文物保存较好,最为难得的是有11座井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总数约15000枚。

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简牍材质通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鉴定,有杉木、软木松、绿兰、榧树、楠木、化香树、刚竹等。



楚简出自四号井和九号井。四号井底部有方形木框三层,残简8枚,文字为战国楚国文字,内容为衣物织物记录。
九号井第三层一号简为秦二世继位后颁行的文告,是秦二世胡亥继位后第一个月颁布,文中强调继位的合法性,也稍有改革以惠及民众。“始皇帝”换行顶格书写,是诏书、奏疏提到皇帝或当时朝代名称换行顶格的最早文书实例,开后世此类文书体例之先河。

“张楚之岁”觚出现于八号井。陈胜、吴广建立政权,号“张楚”。此觚所记“张楚之岁”是益阳当地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并沿用楚国的大事纪年方法,为考古发现的简牍中唯一一例张楚时期实物资料。

出土西汉早期简牍的井三座:一号、五号和七号井,是西汉初年吴姓长沙国益阳县档案。


一号井和七号井有陶井圈护壁,简牍纪年是吴姓长沙国某王的“八年”,最晚不会晚于长沙靖王吴著八年。五号井简牍内容为人口、粮米物资登记。J5413记载有“十七年六月壬辰朔”,“十七年”为长沙靖王吴著十七年,即公元前161年。七号井简牍约500枚,文书格式为年月日、县乡官吏名称、事由、记录者,其中保留有益阳古老的乡名如“阳马”“下资”“沩陵”“都乡”。

西汉晚期简牍出土于三号井。简牍分为木牍和竹简,保存状况良好。长度多为23.5、宽1.3至2.8厘米;特殊的大型木牍长49厘米、宽6.5厘米。文字是毛笔墨书,简牍多有具体年月日,有汉哀帝“建平”、汉平帝“元始”等年号,内容是刘姓长沙国益阳县衙署档案,多为司法文书和吏员管理等。其中司法文书多为刑事案件审结记录,详细记录有文书产生的年月日、承办官吏职位姓名、涉案人员、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判决结果、记录者书佐姓名。地点涉及范围广泛,具体记录方式为郡县亭或郡县里,有长沙益阳、茶陵、临湘、索;南阳宛邑;南郡江陵新安里;万岁亭、益阳亭等。官吏职位设置有:守、相、令、长、掾、史、佐、尉、中尉、亭长等。吏员管理的内容包括吏员人数统计,乡、里官佐的任免等。

J351长49厘米,是当时出土简牍中最早的大木牍。记录了元始元年益阳官吏张勋在向临湘县(今长沙)移送赋税“池加钱”时,监守自盗,贪赃事件的司法处理。

东汉晚期至孙吴简牍出土于六号井,均为木简,约1000枚,同时出土的文物有青瓷器、铜镜等。简的内容为钱粮出入账目等,有“永寿”“建安”“嘉禾”等年号。
《后汉书·桓帝纪》《后汉书·冯绲传》等文献记载,东汉晚期,长沙、益阳社会动荡,“永寿三年十一月,长沙蛮反叛,屯益阳。至延熹三年秋,遂抄掠郡界,众至万余人,杀伤长吏”。六号井的简牍与之年代重合,可与文献相互印证,详细研究当时的社会情态。
对遗址周边区域的调查、发掘表明:兔子山遗址附近存在一处古代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300米,是楚、秦汉至唐宋时期益阳县治所在,兔子山位于城址的中心部位。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包鲁巨龙:巴西巨型食草恐龙(长24米/距今6500万年前)
巴西是恐龙的一个特殊生活地,因为这里出土过南十字龙,它是地球上最早的恐龙。而除南十字龙外,巴西还曾出土过十几种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包鲁巨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包鲁巨龙基本资料包鲁巨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巨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4米,与詹尼斯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34位,生活在距今1亿-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包鲁巨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31:490004新发现 | 山东邹平新西村发现战国至汉代墓地
作者:邢琪颜奕曹帅2020年5月,为配合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新西村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该墓地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九户镇新西村西北约200米处,地处小清河北岸。本次考古发掘共计清理战国至汉代墓葬56座,出土陶罐、陶壶、铜镜、铜铍、铜带钩、铜钱等文物。墓地航拍照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2:24:340000祁连山出土千年古墓 专家根本不敢看墓志铭(出土古墓)
甘肃发现的墓葬是吐蕃吐浑王的墓。在2019年,我国考古工作人员在甘肃工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墓葬,连忙召集了全省的多个考古队前来帮助,考古队在发掘之后已经发现了。这里应该是一个唐朝时期的墓葬,虽然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不过真题保存的非常好,并且也没有发现盗洞,也就是说还没有盗墓贼来到过,于是他们在得到了上级的批准之后就开始了对于这个墓葬的发掘。墓中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5 21:02:290000民间埋坟的秘密,从坟头能看出坟里埋一人还是两人,咋看出来的?
中国民间坟头考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坟墓的话题,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但专就坟头而言,还没有。这篇头条号就来说说中国民间的坟头。坟墓现在不分,但在古代早期,坟与墓完全不同的。地面上无封土堆的谓之“坟”,反之则称为“墓”。即西汉人扬雄在《方言》所谓:“凡葬而无坟谓之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24:320001祝贺!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在郑州召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更好建设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经中国考古学会批准,中国考古学会考古遗产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考古遗产保护利用研讨会于2023年5月20日在郑州召开。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35: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