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益阳市文物处
项目负责人:张春龙
兔子山遗址位于益阳市赫山区三里桥铁铺岭社区。铁铺岭是兰溪河与资江交汇处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岗。为配合建设施工,从2013年5月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益阳市文物处一起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遗址位于益阳市区,因为历朝历代的生产建设活动反复破坏,保存情况不好。目前已完成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遗迹上百处,出土大量板瓦、筒瓦、瓦当、回纹空心砖、回纹小方砖、陶瓷器、漆木器、铁器、铜器、动植物标本、木质生产工具等不同材质文物。

遗迹中有古井16口,井口直径一般为1.1~1.5米,深度9~10米,收集文物众多,其中竹木材质的文物保存较好,最为难得的是有11座井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总数约15000枚。

简牍是各时期益阳县衙署档案及公私文书,涉及人口、田亩、物产、赋税、司法等,时代为战国楚、秦、张楚、西汉、东汉和三国孙吴。简牍材质通过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鉴定,有杉木、软木松、绿兰、榧树、楠木、化香树、刚竹等。



楚简出自四号井和九号井。四号井底部有方形木框三层,残简8枚,文字为战国楚国文字,内容为衣物织物记录。
九号井第三层一号简为秦二世继位后颁行的文告,是秦二世胡亥继位后第一个月颁布,文中强调继位的合法性,也稍有改革以惠及民众。“始皇帝”换行顶格书写,是诏书、奏疏提到皇帝或当时朝代名称换行顶格的最早文书实例,开后世此类文书体例之先河。

“张楚之岁”觚出现于八号井。陈胜、吴广建立政权,号“张楚”。此觚所记“张楚之岁”是益阳当地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并沿用楚国的大事纪年方法,为考古发现的简牍中唯一一例张楚时期实物资料。

出土西汉早期简牍的井三座:一号、五号和七号井,是西汉初年吴姓长沙国益阳县档案。


一号井和七号井有陶井圈护壁,简牍纪年是吴姓长沙国某王的“八年”,最晚不会晚于长沙靖王吴著八年。五号井简牍内容为人口、粮米物资登记。J5413记载有“十七年六月壬辰朔”,“十七年”为长沙靖王吴著十七年,即公元前161年。七号井简牍约500枚,文书格式为年月日、县乡官吏名称、事由、记录者,其中保留有益阳古老的乡名如“阳马”“下资”“沩陵”“都乡”。

西汉晚期简牍出土于三号井。简牍分为木牍和竹简,保存状况良好。长度多为23.5、宽1.3至2.8厘米;特殊的大型木牍长49厘米、宽6.5厘米。文字是毛笔墨书,简牍多有具体年月日,有汉哀帝“建平”、汉平帝“元始”等年号,内容是刘姓长沙国益阳县衙署档案,多为司法文书和吏员管理等。其中司法文书多为刑事案件审结记录,详细记录有文书产生的年月日、承办官吏职位姓名、涉案人员、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判决结果、记录者书佐姓名。地点涉及范围广泛,具体记录方式为郡县亭或郡县里,有长沙益阳、茶陵、临湘、索;南阳宛邑;南郡江陵新安里;万岁亭、益阳亭等。官吏职位设置有:守、相、令、长、掾、史、佐、尉、中尉、亭长等。吏员管理的内容包括吏员人数统计,乡、里官佐的任免等。

J351长49厘米,是当时出土简牍中最早的大木牍。记录了元始元年益阳官吏张勋在向临湘县(今长沙)移送赋税“池加钱”时,监守自盗,贪赃事件的司法处理。

东汉晚期至孙吴简牍出土于六号井,均为木简,约1000枚,同时出土的文物有青瓷器、铜镜等。简的内容为钱粮出入账目等,有“永寿”“建安”“嘉禾”等年号。
《后汉书·桓帝纪》《后汉书·冯绲传》等文献记载,东汉晚期,长沙、益阳社会动荡,“永寿三年十一月,长沙蛮反叛,屯益阳。至延熹三年秋,遂抄掠郡界,众至万余人,杀伤长吏”。六号井的简牍与之年代重合,可与文献相互印证,详细研究当时的社会情态。
对遗址周边区域的调查、发掘表明:兔子山遗址附近存在一处古代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300米,是楚、秦汉至唐宋时期益阳县治所在,兔子山位于城址的中心部位。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入选“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曹建恩:东周时期内蒙古中南部农牧融合现象的考古学观察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57:320000斯托姆柏格龙:非洲小型恐龙(长2米/距今1.89亿年前)
在目前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有许多恐龙都有现代动物的特征,比如似鳄龙,它就有像鳄鱼的嘴巴。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叫斯托姆柏格龙的恐龙,它长的很像鸟类,一起去认识一下吧!斯托姆柏格龙基本资料体型:斯托姆柏格龙是一种非洲的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2米,与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2亿年-1.89亿年前的早侏罗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48:150000“沙堆”寂无声 烽火映山河——专家点评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尉犁县东南90公里处的荒漠无人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2019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00平方米,取得重要收获,其成果先后入选2019年度“考古中国”丝绸之路重大项目成果和“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05:340000荐书 |《解密古代天珠》:考古揭开天珠神秘面纱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23:230000【导语】田野考古之问
【导语】本组文章所记录的是中山大学2016级考古专业本科班部分同学在2018年秋季学期田野考古实习时,师生通过现场教学与讨论后,由参与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发掘实践写作而成。当时发掘已进行过半,带队老师郭立新教授为总结发掘经验,启发同学们思考,向所有参与实习的同学们提出如下七个问题,现将部分同学就此所做思考与回应进行分享。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08:0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