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埋坟的秘密,从坟头能看出坟里埋一人还是两人,咋看出来的?
中国民间坟头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有关坟墓的话题,我在以前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但专就坟头而言,还没有。这篇头条号就来说说中国民间的坟头。
坟墓现在不分,但在古代早期,坟与墓完全不同的。地面上无封土堆的谓之“坟”,反之则称为“墓”。即西汉人扬雄在《方言》所谓:“凡葬而无坟谓之墓”。

墓之所以叫“墓”,有两种说法,一是墓通“没”,人死了就没了;一是墓通“暮”,早期人死了都是傍晚时分下葬,故“暮”,后后文字学家将“暮”下的“日”换成“土”,以示区别。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后人的推测,并无实据。但是古人早期下葬以后,不在地面上留下土堆,即所谓“坟头”是事实,《礼记·植弓上》即称:“古也,墓而不坟。”至今有的民族尚存在这种葬法,民间俗称“秘葬”,元朝皇帝陵至今无一座被找到,就是秘葬造成的。

何时开始留坟头的?也在先秦时。在中国绝大多数土葬的地区,一般民坟都有土堆,呈圆锥形,似馒头,俗称“馒头坟”。
起初不过是出于方便后人祭祀的实际需要,留下一个地面标记。到秦汉以后,可以说是无墓不坟了,坟头的大小也与死者的地位、等级挂了钩。《汉律》规定:“列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在过去,坟头越大,死者身前的等级越高。对于民坟,过去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过大,否则违制,要惹大麻烦的。
民间坟头的高度,一般3-5尺寸,9步宽。如河北新河等地,这里,坟高五尺,多以土为之,形如圆锥。贵州平远一带,坟茔九步宽,封丘高四尺,坟墓后墙四围周八丈。

在坟头前,一般还会用土块堆成一桌子状土台,俗称“拜台”。祭祀时,将祭品置于其上,亲友在此台前面行礼奠祭。
总地说来,北方民间坟头较高、尖,南方民间坟头矮、平。
除了圆锥形的馒头坟外,有的地方坟头是长方形的,这种方坟头在会族人聚居地区常见。
我曾在河南洛阳东郊马坡村做过相关的调查,这个村是盗墓利器洛阳铲发明人李鸭子所在村,这是一个会民村。村里人死后都埋在邙山上,他们的坟全是长方形的坟头,与汉族人的坟明显不一样。李鸭子的坟就是长方形的坟头,而不是圆锥形。

堆坟头是还有讲究的,在棺材正位(也叫登位)后,就开始覆土了。但得由孝子动第一铲,请来的助葬人员才可以埋土。
此时,主事的人会端出开挖墓穴时的头锹土,依长幼顺序,每人抓上一把土,往墓穴里撒,这下才会由助葬的帮工埋土。
在过去,有的地方在埋土前,还要把幡杆插在棺盖正中预留的小孔中,埋土时要扶好,不要让倒了,坟头堆起来后,幡杆正好立在坟头上。

等到3天后孝子来圆坟,才会将幡杆拔出烧掉,或是弯成U字状,插在墓前,做成“墓门”。所谓圆坟,是一种丧葬风俗,就是下葬第3天,众亲属抬着酒菜来到坟头祭祀,并重新修理一下坟头。
圆坟时,要给新坟做个“帽子”,用土块放在坟头,呈碗倒扣状——



而用几块土不能搞错。如果坟内只埋一人,就用两块土做坟帽,如两碗底相扣摆放其上;如果坟内埋两人,则要用三块土做坟帽,两碗口相扣放在下面,再在上面放一块,呈单人时的碗底相扣状。
也有的埋几个人就放几个坟帽,单人放一个,夫妻两人放两个,过去有妻妾一起合葬的,埋三人,就放三个坟帽。

埋土插幡是什么意思?迷信说,这是为了方便亡魂出入墓穴,拔掉以后亡魂就留在地下面墓穴棺材里了。其实,早期还有一种实际作用,如果人是假死的话,有了这个“通气孔”,还有可能活命,被救出来。后来,这“通气孔”就成了一种象征。
这个民俗原理,与堆坟时不能拍打压实坟头是一致,新堆的坟忌拍打,就是为了“透气”,希望死人复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心情的表达。

最后还有一个小秘密要说一下,在苏北一带埋坟时还有“抢富贵”的风俗。在棺正位时,孝子会向棺下的金井里放三把土,顺便再抓三把土放在自己的兜里,在助葬工开始埋土时,孝子便大步赶回家了。
到家后,将带回的土放在供亡灵的香案前。随后抓起来案上事先包好的纸包,只能拿一个包。包里面有的包钱,有的包米,老话说抢到什么发什么。抢到钱包有钱花,抢到米包又饭吃——如果有几个孝子,这个抢富贵最有意思。

要注意的是,在抢富贵回家的路上,孝子之间不说话,否则就不灵了。也有的地方看孝子谁先到家,“先到先得”,所以孝子都是大步返回,如竞走一样“比赛”。
就是独子,也要赶紧回家,“早到早得”。
朱元璋欲改葬父母,刘基建议“老坟打伞”,是啥葬法?朱元璋信了
明朝帝乡与皇陵本文作者倪方六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对自己的家乡都很在意和关心,这就是“乡情”。皇帝虽然贵为天子,天下都是他的,但那份乡情仍是少不了的,且格外上心,往往会给老家那块区域以优惠政策,比如免税赋。更有的在老家大兴土木,让“帝乡”成为“帝都”,因为那里是“龙兴之地”,不可不重视。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51:510003北大考古前三届毕业的老先生们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是我国最早的考古教学和研究机构,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培养的学生和一起参加北大、国家局和中科院考古所合办的培训班所培训的学员基本构成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最主要的生力军。所以可以这样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考古出北大,连我这种边缘人上追三代到师爷辈都能和北大联系起来。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2:380000我国深海考古重大进展:南海发现两处古代沉船,文物超十万件
5月21日,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单位在海南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最近取得的重大进展。2022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2023年5月20日,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布放,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0:18:470000晋朝有种“喝不完酒”的杯子 在一古墓中被发现 世人知晓了答案
古代的文化和科技常常让人们感到神秘和陌生。然而,通过考古和研究,我们不断地发现这些神秘之物的真相。就像晋朝的鹦鹉杯一样,它的传说一直让人心生向往,但真相却让人意外。这个鹦鹉杯的名字源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歌。他描述了这个杯子里的酒需要喝上百年才能喝完,形象地展现了鹦鹉杯的神奇之处。然而,这个鹦鹉杯在历史上一直没有被发现,直到20世纪50年代,它才出现在了考古学家的眼前。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1:03:410000隋朝最大阴谋是废太子,一风水先生参与其中,成功利用了蛤蟆
杨坚的“废太子阴谋”本文作者倪方六太子杨勇隋文帝废除,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颇令人感慨的事件。不少史家认为,这是一场由杨素参与导演的政治阴谋,可以说是隋朝最大的一场阴谋。确实,这是一场赤头赤尾的政治阴谋,但笔者认为,最终坚定杨坚废掉杨勇的,并不是权臣杨素,而是萧吉这名风水先生。从“蛤蟆爬椅子事件”中可以看出,萧吉很可能参与了废太子阴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0:10: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