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泗洪县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林留根
顺山集遗址位于泗洪县城西北约15公里梅花镇境内重岗山北麓坡地之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泗洪县博物馆于2010、2011、2012至2013年初对其进行了三次发掘,三次总共发掘面积2750平方米。确认其为一处距今8000年的环壕聚落,遗址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清理出包括92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在内的一批重要遗迹与遗物。


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可分为三期:
一期遗存陶器中夹砂陶占90%左右,以陶釜、罐、钵、盆、支脚、石斧、锛等为基本器物组合。二期遗存陶器中夹砂陶比例达到99%,以陶釜、罐、豆、钵、灶、支脚、纺轮、纺锤、石磨盘、磨球、斧、锛等为基本器物组合。
二期遗存圜底釜多深腹筒形,早段多为大敞口,近似倒头盔状,到晚段则口径相对缩小器腹加深,并新出现花边口釜。
三期遗存发掘面积小,所获遗物数量有限,夹砂陶比例接近99%,多羼和植物碎末。以陶釜、罐、圈足盘、豆、钵、盆、支脚、灶、石斧、锛为主要器物组合。
一、二期遗存文化面貌接近,属同一文化不同发展阶段,三期遗存面貌差异较大。三个时期遗存均以釜为主要炊器,并搭配陶灶、支脚组合使用。


坐落于遗址内的大型环壕,东西跨度约230、南北约350、周长约1000米,环壕内侧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环壕最宽处达24米,最深处超过3米。环壕开挖并使用于二期之初,二期中晚段逐渐遭到废弃,推断其主要功用为排水与防御。


揭露出分属二、三期时期墓地各一处。二期墓地位于遗址西北环壕外侧区域,共清理墓葬70座,墓地明显经过规划,墓葬成排分布,以单人葬为主,并见有少量的双人葬及多人葬,头向北,多数不见随葬品。三期墓地位于遗址西南,共清理墓葬22座,墓葬多为南北向,头向南,部分墓葬随葬品较为丰富,随葬器物组合为釜、圈足盘、钵、壶及器盖等。


清理出一、二期房址遗存共5座。房址分浅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种,房址中部多有中心柱,部分房址中部见有片状分布红烧土堆积。

通过对三个时期近百个单位样品的浮选工作,在三个时期地层或灰坑中均发现有碳化稻存在。


顺山集一二期文化遗存,在环壕聚落、圆形地面式房址、使用磨盘磨球等生产工具、种植水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具备固定的陶器组合、自身独特的文化面貌、明确的时代分期和特定的分布范围。顺山集一二期文化遗存与后李文化、裴李岗文化、彭头山文化等有一定的联系。一二期遗存出土碳化稻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8100~8300年。三期遗存具有若干跨湖桥文化、城背溪文化及皂市下层文化等因素,年代亦相当,距今7000年前后。

淮河地处我国东部腹地,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传统意义上南北方自然分界线,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汇区域。顺山集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近年来淮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阶段考古的重大突破,它的发现,为我们进步认识和厘清该区域史前文化谱系、探索中国东部地区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和契机。大型环壕聚落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地区该时期环壕聚落考古的空白。同时为探讨该区域史前环境变迁、种群迁徙及人地关系等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线索。
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
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石狮摆门前为镇宅,放墓地则是镇墓,同样是猛兽,为何不摆石虎?
门前“摆石狮”风俗起于何时?本文作者倪方六我近来一直撰写有关“一带一路”的稿件,在周四(2017.11.23.)《北京晚报》“一带一路钩沉”独家专栏上,我将聊一下从古丝绸之路走来中国的动物故事,主要讲丝路“第一兽”狮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骑狮雕塑)这里,率先摘发部分内容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请今日头条网友指正!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50:490000大椎龙:中型植食蜥脚恐龙(长6米/长有鸟类气囊)
大椎龙是一种原始蜥脚类恐龙,诞生于2亿年前-1亿83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早期,体长只有4-6米,属于中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体型较其他蜥脚类恐龙明显小上好几倍,并且锁骨进化成了鸟类叉骨,还长有鸟类气囊,第一批大椎龙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大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11:210000强硬与努力的代名词——吉米·巴特勒的篮球前半生
总决赛G3今日开打,巴特勒得到40分11板13助攻,热火115-104击败热火,总分追至1比2。仅看此役一战,巴特勒的表现足以与对面的詹姆斯和历史上总决赛败方MVP杰里韦斯特相提并论。由此,我们不得不先回顾一下今日世界篮坛主角吉米·巴特勒的篮球人生。如果没有天赋,那么就让努力成为自己的天赋。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10:410000三星堆:那些未解的谜团
三星堆的考古与发现虽然给我们揭示众多的历史真相,但是它留给人们的疑团依然很多。历年来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等专家争论最多的有以下几点。首先,文明起源何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4:19:150000张忠培: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考古学研究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10: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