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马格巨龙:南美巨型植食恐龙(长12米/生于1.3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59:030阅
阿马格巨龙是一种泰坦巨龙类叉龙科恐龙,诞生于1.3亿-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12米,属于巨型植食性四足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发现于1983年的阿根廷,其中包含尾椎骨、肩胛骨、股骨以及距骨,数量不算完整。
阿马格巨龙的体型

阿马格巨龙和大部分的泰坦巨龙类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修长的身材,其中脖子和尾巴占到身体长度的大半,体长普遍达到了12米,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130位,算是比较靠前的,属于巨型恐龙之一,体长类似于现代的3层楼高,和似鸟龙中的最大恐龙-恐手龙有的一拼。
阿马格巨龙的化石发现

阿马格巨龙的第一批化石就是在1983年被人发现埋藏于阿根廷内乌肯省的阿马格组,所以才以发掘地的名字为名,当然科学家也从当时出土的地层中分析出,阿马格巨龙诞生的时代是下白垩纪时期的巴列姆阶,虽然化石数量不多,但是也包含了不少,比如有6块脊椎骨、一块肩胛骨、一块股骨以及距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它的肩膀非常宽阔且平坦。
叉龙科恐龙的特征

叉龙科恐龙属于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的一个演化分支,它和梁龙科等典型的蜥脚类恐龙一样,都拥有着非常修长的脖子和尾巴,但它唯一的不同点就是它的脊椎骨背部带有分叉的神经棘,而这个叉子状的神经棘使得它的脊背是明显隆起的,所以才将其取名为叉龙。

当然叉龙除了这一点之外,和蜥脚类其他分支的恐龙相比,叉龙的脖子相对来说更短一些,但是尾巴较长,它也是唯一一种演化出短脖子的蜥脚类恐龙,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为了适应环境中的低矮植物摄食而演化的,毕竟和它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基本都是一些大型植食性恐龙,这使得它不得不以低矮植物为食,才能互不争抢。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陕西挖到3平米“穷人墓”,却出土255件珍贵文物,墓主人是何人?
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20:560000梁云:东来西就——秦的渊源、迁徙与都邑
#以书之名#梁云教授首先回顾了秦的简史:秦人崛起于陇右,至襄公被封为诸侯,得以立国;此后入主关中,发展壮大,称霸西戎;春秋战国之交一度落后挨打,至献、孝二公变法图强,一跃成为头号强国;至秦始皇终于扫平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在此基础上,梁云教授指出秦史和秦考古研究应该关注三个重要问题,即秦的渊源、迁徙与都邑问题。渊源1.秦人的族源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6:01:190000北美植食恐龙:小贵族龙 没有头冠的鸭嘴龙科(脸能藏食)
小贵族龙是一种没有顶部头冠的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北美洲的美国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眼眶前端带有一个隆起的鼻骨,不仅向上突起而且还向后延伸。小贵族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6:05:280003王学理:传递知识 留下记忆(《亲历汉陵考古文化丛书》总序)
中华文物丰富多彩、灿烂光辉。每件文物,表面上透露出来的知识多种多样。让研究家解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但在每件文物的背后又隐藏了不知有多少鲜为人知的纠葛。如果让亲历者来讲述,同样也是一些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3:52: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