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住旅馆讲究不少,一般不接待单人驴友,那如果没有身份证明,又没担保人怎么开房?
古人外出住旅馆的规矩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正是暑假,是家长带着孩子旅游的高峰期。
但外出好玩,想找到既便宜,又舒适的旅馆并不容易。那么,在古代,外出旅行住宿方便吗?服务好不好?有什么规定?

(现代酒店前台,旁边有欧文提示)
旅馆,在中国出现时间很早,一般认为,在上古商周时期已出现,逆旅、旅次、旅舍、旅店,接待的对象不太一样,都指的是旅馆,和现在的酒店、宾馆、招待所是一个功能。
从《周礼》所记来看,早在周代时,中国的旅馆业已很发达,而且似乎是“链锁式”发展。如周王规定,有国营招待所性质的“驿亭”,要求每10里有“庐”,即简易房舍;每30里要设“路室”,以供休息;每50里的市镇要设“候馆”,候馆即可以入住的招待所,设施和服务功能较全。

(古代旅客)
现代流行的城市旅馆、家庭旅馆,在先秦时已出现,主要有“馆”、“寓”、“舍”等。
这些旅馆档次和功能区别明显,以供不同身份的旅客入住。“馆”比较高级,用来接待贵宾,如“国宾馆”、“诸侯馆”,这类旅馆都是官办的,当时的诸侯国一般都设有这样的高档宾馆,如鲁国有“重馆”、赵国有“陶丘之馆”、晋国有“箕馆”。

(清朝旅馆)
“寓”、“舍”这类旅馆主要为普通商旅服务,以民办居多,“逆旅”、“客舍”,都属于这一类。
在中国,旅馆不只出现时间早,旅馆的管理也最讲规范,也不可以随便开房的。如今开房要出示身份证和相应的证明文件,这在先秦时即已实施。
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身份证,但也相当于身份证的信物。如果是官员、商人出差,或得到官方授权的外事活动,都会持有“符节”或“符卷”,这种“符”、“节”、“卷”等,都是早期入住旅馆的身份证明,这些相当于现代的“介绍信”。

(古代“身份证”鱼符龟符)
后来的驿卷、信牌也都属于旅行凭证,如没有旅行凭证,是无法入住旅馆,特别是国营旅馆根本不可能接待。
《周礼·地官》就此说得很清楚:不同的人办不同的事,要用不同的“介绍信”,即所谓“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这意思是,你要想走遍天下,必须有介绍信才可行,否则别想开房。
先秦时,商鞅变法中有关旅店接待客人要查验旅行凭证,否则店主连坐,商鞅出台的这一律令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旅店住宿制度,官办旅馆和民间客栈都得遵守这一规定。

(古代休息,描摹)
从各朝的情况来看,元朝对旅馆的管理很严,要查验旅客身份证明,且有严格的住宿登记制度。
摩洛哥大旅行家拔图塔,在其《游历中国记》中称:在中国住旅社,“天全黑时,管理官员及其书记来舍,将留舍客人逐一点名记簿,盖印后闭门,使客安睡。至次晨天明时,吏及书记复来.依名单唤客起,作一证书。”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中国游记中也有同样记载:“一切客栈和旅馆的老板,也同样将寄宿客人的姓名,登记在一本簿子上,注明他来去的日期和时刻。”这种登记本还得备份,有统一格式,全国通用。

(古代酒店服务员,现代影视再现)
这种旅客登记本,明朝时称为“店历”。《万历会典》上在这样的记载:“凡客店,每月置店历一扇,在内赴兵马司,在外赴有司,署押讫,逐日附写到店客商姓名人数、起程月、曰。月终,各赴所司查照。”
在古代,像如今这样的单身驴友是很麻烦的,一般不让入住,叫“不下单客”。“单客”就是单身旅客,单客如果需要住店那怎么办?必须找担保人。这一制度在元明时期普遍实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六“小水湾天狐诒书”一章中,就有这样的情节——

(古代旅馆)
“主人家,有空房宿歇么?”
主人家答应道:“房头还有,不知客官有几位安歇?”
答道:“只有我一人。”

主人家见是个单身,又没包里,乃道:“若止你一人,不敢相留。”
那人怒道:“难道赖了你房钱,不肯留我?”
主人家道:“客官,不是这般说。只因郭令公留守京师,颁榜远近旅店,不许容留面生歹人。如隐匿藏留者,查出重治,况今史思明又乱,愈加紧急。今客官又无包里,又不相认,故不好留得。”
当然,制度是死的人,人是活的,虽然有“不下单客”制度,想住下还是有办法的,就是找不到担保人也好办,比如弄个假证明,花钱请个保人。

(古代酒店的女艺人,现代表演)
安徽博物院这件青铜器 外观神似路由器 用途至今不明
1959年3月,考古学家在中国安徽省屯溪地区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两座西周晚期的墓葬,其中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其中一件青铜器的造型极为超前,让人不禁疑惑,它通高31厘米,柱高16.5厘米,重5.25公斤,上方竖立着五根等距离、等高度的柱子,底座中间为空,表面装饰着云纹。这种青铜器的造型在当时和后来的史料中都没有出现过,因此其具体用途一直未明。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55:070000牛头怪甲龙:蒙古小型恐龙(长5米/颅骨酷似牛头)
牛头怪甲龙是一种甲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具有非常原始的甲龙颅骨特征,外形类似现代的牛头,在额头的两侧和眼睛下长有尖角,第一批化石出土于蒙古国的沙漠地区,后被走私,最终被美国加州博物馆买下研究。牛头怪甲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1:00:560000史迹钩沉——寻找失落的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任务是,运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学,总目标是提交一份由不同学科研究结论支撑的夏商周时期年代学年表。根据各历史阶段材料的不同情况,“夏商周断代工程”由近及远分别提出如下详略不等的具体目标:①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②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③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2:38:070000克拉玛依龙:大型鲨齿龙科恐龙(于中国新疆出土)
克拉玛依龙是一种鲨齿龙科恐龙,属于大型食肉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11米,重约4吨左右,生存于1亿4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凡蓝今阶,因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新疆克拉玛依市发掘的,所以才以当地的地名进行了命名。克拉玛依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58:150000周振鹤:日本文化的幸与不幸
将近九十年前,匈牙利作家梅尔彻·伦吉尔(MelchiorLengyel)写过一个剧本,名为《台风》。在这个剧本中出现了一批在巴黎学习的日本留学生,他们在剧中有如下的对白:“西方数千年来发展起来的古老文化,我们日本人只要十五年就把它变成囊中之物了。西方学者花费三十年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只要读五天书就握于掌中了。”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