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发掘单位: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李有骞
小南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乌苏里江左岸,总面积40余万平方米。该遗址发现于1958年,1971年、1980年和1991年曾做过小规模考古工作。
2015-2017年和2019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饶河县文物管理所连续发掘,总揭露面积1600平方米,取得了黑龙江流域考古研究历史性的新突破。



确认五支不同时期新的文化遗存
第一期文化遗存距今约17000-13000年,发现5000余件打制石器和珍贵的早期陶片,石制品以两面器和大量石片为主,陶片火候较低,夹砂,内外表面有压印草痕。这与1980年在小南山南端山崖下发现的“猛犸象屠宰点”同时,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更新世末期乌苏里江流域史前猎人活动的立体画面,也为俄罗斯境内探寻近百年的奥西波夫卡文化找到了直接源头。


第二期文化遗存以相距75米的两片墓区、总计50余座的土坑竖穴墓为代表。依据本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结合获得的7个C14测年数据(其中2个为人骨样品),确定该期遗存为距今约9200-8600年。墓坑大小不一,长250~70厘米不等,人骨保存不佳,随葬石、玉、陶器。墓葬之上方均有封土积石,其积石的方式有所不同:南部以单体封石为主,即每座墓葬各有自己的积石封墓;北部则以整体封石为特点,所有的墓葬都被压在同一石堆之下,仅直径5厘米以上的石块就有13000余个,最大者近200公斤,总重量达14余吨。巨大而持久的劳动力投入,反映出小南山先民充盈的社会能量和生生不息的传承魅力。


第三期文化遗存约距今4700-4500年,是由10余座半地穴房址组成的村落。目前仅发掘房址1座,出土器物主要为平底筒形罐,陶器表面纹饰繁缛,以细密篦点纹为底,上加划蜗旋纹,其文化特征与俄罗斯境内的沃兹涅谢诺夫卡文化相同,这是在我国境内首次发现的具有明确层位关系的此类文化遗迹,扩展了该文化分布的南界。

第四期和第五期文化遗存分别属于西周中期和西汉时期,遗迹均为半地穴房址。根据地表所见考古现象判断,总数在20座以上。其中有3座房址经过发掘。有限的出土器物表明:第四期文化遗存以颈部饰折线纹的陶壶为代表;第五期文化遗存以素面陶壶为特征。两者在我国境内此前从未发现,在俄罗斯境内也只有零星的线索,小南山的发掘为这类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提供了经验。

发现东亚地区系统用玉的最早证据
近几年在小南山遗址发掘出土玉器120余件,加上以往发现总数超过200件。种类包括玉玦、环、管、珠、扁珠、璧饰、锛形坠饰和玉斧等,构成了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玉文化组合面貌,尤其玦饰、玉管、璧飾等,对其后的东亚玉器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些玉器上多见砂绳切割技术留下的弯曲条形痕迹,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六千多年。砂绳切割技术后来成为红山、良渚玉工的主打工艺,奠定了中华玉器文化早期蓬勃发展的技术基础。




小南山遗址出土的饰物中,软玉占半数以上,在玦、环、匕等重器中比率更高。小南山人对温润而泽软玉的重视跃然于物上,将其赋予了巨大的象征性意味,重玉轻珉的观念已经形成。世界人类社会两大最高核心价值体系分别为:西方黄金、东方玉器。前者形成于6000多年前,后者迟迟未有定论。小南山遗址玉器的发现,确立了东方比西方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早熟了2000-3000年之久。
将黑龙江和东北史前考古推向新阶段
在小南山遗址发现连续多时期的文化遗存,跨度15000余年,对构建黑龙江下游乃至滨海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该遗址所具有的独特区位优势,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对话的能力,改变了东北亚史前考古以日、俄学者为主导的被动局面。
小南山遗址墓地布局紧凑、形制复杂、极具规模,在同时期的中国考古学遗存中十分罕见。这为探讨全新世早期气候温暖时段,中国各地区史前人群的适应模式、人口构成和社会状况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案例。
小南山遗址诸时期的考古学遗存,一脉相承,稳步发展,显示了持久的生命力和爆发力。小南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为理解鲜卑、契丹、女真和满族的强势崛起找到了历史逻辑,证明白山黑水的古代渔猎先民在中国古代文明的早期进程中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胁空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近鸟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小体长仅仅只有30厘米左右,不过成年后普遍可达1-2米,属于迷你飞行恐龙的行列,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发现的。胁空鸟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48:110000学习:中国古代陶瓷专题:白釉瓷系的发展
最早成功烧出白瓷者,是北齐~隋代的北方窑场,到了唐代发展成熟,以邢窑产品最著名。宋代白瓷走向精致化和多元化,定窑白瓷、辽代白瓷、磁州窑系白瓷及景德镇窑青白瓷相继兴起,带动南方外销窑场的白瓷制作,形成范围广大的白瓷系统。以下选取五件宋辽时期的白釉瓷器,说明它们的特色。1.定窑白瓷枕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2:45:49000018岁女壮士血战台儿庄,用石头砸死日军官,牺牲60年后身份才曝光
1938年3月的台儿庄战役,中国29万英勇士兵对峙日寇5万强敌,最终以中方取胜告终,只不过这一次战役中方却损失了将近五万的兵力,不少年纪尚轻的英勇壮士就这样丧命战场,在这些勇士中还有一位被人遗忘的美女护士,她在危急关头用石头砸死了日军军官,自己却也惨死在了敌人的子弹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1:02:1100054侯仁之、俞伟超: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
一、从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地理环境的变迁在我国内蒙古和宁夏两自治区之间,黄河河套以西,从阴山南麓直到贺兰山下,有一片茫茫的流沙,这就是乌兰布和沙漠。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0:40:060000一部颠覆中国上古史的著作——评《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
【说明】本文是网友“蘑菇唯爱puting”在豆瓣网发表的书评,现征得作者本人同意转发于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30: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