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明朝那些事儿——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报设计:李晶)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发掘单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
项目负责人 王志
明中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家乡凤阳兴建的都城。洪武二年(1369年)诏建,六年后以“劳费”为由罢建时已初具都城规模。城址由三重城垣构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城垣、宫殿、坛庙、中央官署、军事设施,与路网、水系及建城时的窑址、石料厂等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1982年,其核心部分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3年,以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订了《明中都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4年启动明中都的考古勘探工作,2015年正式开始发掘。近年来,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等单位合作,本着“最小面积”、“最少破坏”、“展示优先”的发掘原则,按照“布局、规制、工艺、过程”四方面学术目标,以“田野考古”“数字考古”“科技考古”相结合,对明中都遗址开展持续的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收获。通过勘探和发掘,城址的布局日渐清晰,承天门、东华门、外金水桥等多组单体建筑遗存的形制和结构逐步得到揭示。在此基础上,2021年重点开展了涂山门遗址和前朝区核心宫殿基址的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约2100平方米。
主要发现与收获
一、揭示出涂山门为单门道券洞式城门,城台底部南北宽约39.5米,东西进深约23米,为内夯土外包砖结构,夯土芯采用一层砖瓦一层土的“夹瓦扎”夯法。城台北侧贴着城台北壁设置东西向马道,也是内填夯土、外甃砖石的结构。城台南侧与外郭城土城墙之间以砖墙连接。城台、马道及砖城墙均坐落在地下挖有基槽的夯土平台之上,并存在明确的先后营建次序。基槽及平台夯土也采用一层砖瓦一层土的夯法,城台部分的基槽底部还见有地钉。
二、经过2015-2021年的累积发掘,通过揭露夯土台基及其内部磉墩,厘清了宫城内前朝区宫殿基址及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为进一步探讨建筑的开间尺度、营建次序、建造工艺等奠定了基础。从西半部揭露的情况可知,宫殿为前后殿加穿堂的“工”字形布局,前后殿均为“九四”开间,前殿后出抱厦。穿堂阔三间,深七间。后殿西侧接有可能为连廊、门房、崇楼的附属建筑。主殿前后殿加穿堂的结构,与宋元时期宫殿建筑形制较为接近,后殿西侧附属建筑组合则与北京故宫内同位置的建筑组合十分相似。
三、发掘显示宫殿坐落在前高后低的夯土台基之上,与北京太庙的做法类似。台基南部外缘包有石须弥座,正、侧面均发现数量不等的踏道,从后殿处向北的地面与台基顶面取平。台基由多种类型夯土逐次建造而成,其内用一层石块一层土的“夹石扎”做法夯筑出密集、齐整的磉墩。磉墩有单体式、二联式和四联式等多种类型,随周边夯土同时建造。部分磉墩旁还残存有接近原位的础石,其中前殿出土的巨型石础用料边长近2.8米,础面边长2.5-2.6米,覆盆直径达1.8米,体量为目前所见宫殿建筑础石之最。前殿中后部发现长5.7、宽4.9米的长方形黄土台,早于殿址和宫城城墙建造,是宫殿中龙椅宝座的位置,并恰好处于整座宫城的几何中心点上。
学术意义
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形态因史料记载不详而一直成谜,2015-2021年的发掘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属建筑的布局,解决了40余年来的猜测和争论,极大地推进了明中都的认识和研究。
宫殿布局和结构的廓清弥补了宋元到明清时期宫殿制度转变的关键环节材料,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作用。其主体宫殿对元代宫殿制度、规划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并对明代南北两京宫城规划模式的生成过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黄土中心台的发现则对于古代都城的规划、选址和营建理念等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宫殿、涂山门遗址发掘是城市考古、建筑考古的重要实践,为研究明初时期官式建筑选址、布局和“土作”“石作”等营造技术增添了宝贵资料。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凌家滩,五千年前的宗教圣地
2月20号晚,2022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总共327枚奖牌各有归属。而这些奖牌背面的设计灵感正是距今5000多年的凌家滩文化中的玉双联璧。这份穿越古今的超级链接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26:430000山西一座古墓被盗墓 留下石头成为国宝(山西文物)
娄睿墓中最珍贵的文物是石头上的壁画。虽然山西的墓葬以及地下埋葬的文明并没有使隔壁的陕西省那么多,但是山西作为5000年文化发源地之一,也确实出现了很多文物,各种墓葬也并不在少数,上个世纪80年代,山西地区有一次大规模的墓葬考察结果就在山西某县城发现了一个古墓,不过这个古墓在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了上百个盗洞,一方面说明这个古墓肯定有价值,另一方面说明几乎已经被掏空。古墓被盗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47:150000小驰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米/仅有一根指爪挖掘蚁巢)
小驰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阿瓦拉慈龙科恐龙,诞生于8300万年前-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1米左右,体重仅5公斤,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肢短粗,只有一根大指爪,第一批小齿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小驰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03:580000准角龙:加拿大大型食草恐龙(长6米/距今7000万年前)
在恐龙时代,二氧化碳浓度高,地球上覆盖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再加上大体型更安全,所以食草恐龙一般都很大,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腕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准角龙等。准角龙体长可达6米,它脸部有三只角,头后有长的头盾,是种体型奇特的大型食草恐龙,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准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1:49:040000牛河梁:探寻文明起源的中国道路
◇红山文化或许反映着中国在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自身发展道路和特点“红山先民的领导者踏勘了这处山岭,安排规划了在这里即将修建的建筑群,此后有专职人员根据山坡的地势情况,提出具体的建筑方案,进行施工设计,最后有更多的负责人指派众多的红山先民运土、搬石,展开具体建设。”站在位于努鲁儿虎山脉绵绵群山间的牛河梁工作站,贾笑冰向记者描绘着眼前这片土地5000多年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我要新鲜事2023-05-29 21:59: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