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明朝那些事儿——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报设计:李晶)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发掘单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
项目负责人 王志
明中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家乡凤阳兴建的都城。洪武二年(1369年)诏建,六年后以“劳费”为由罢建时已初具都城规模。城址由三重城垣构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城垣、宫殿、坛庙、中央官署、军事设施,与路网、水系及建城时的窑址、石料厂等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1982年,其核心部分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3年,以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订了《明中都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4年启动明中都的考古勘探工作,2015年正式开始发掘。近年来,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等单位合作,本着“最小面积”、“最少破坏”、“展示优先”的发掘原则,按照“布局、规制、工艺、过程”四方面学术目标,以“田野考古”“数字考古”“科技考古”相结合,对明中都遗址开展持续的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收获。通过勘探和发掘,城址的布局日渐清晰,承天门、东华门、外金水桥等多组单体建筑遗存的形制和结构逐步得到揭示。在此基础上,2021年重点开展了涂山门遗址和前朝区核心宫殿基址的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约2100平方米。




主要发现与收获
一、揭示出涂山门为单门道券洞式城门,城台底部南北宽约39.5米,东西进深约23米,为内夯土外包砖结构,夯土芯采用一层砖瓦一层土的“夹瓦扎”夯法。城台北侧贴着城台北壁设置东西向马道,也是内填夯土、外甃砖石的结构。城台南侧与外郭城土城墙之间以砖墙连接。城台、马道及砖城墙均坐落在地下挖有基槽的夯土平台之上,并存在明确的先后营建次序。基槽及平台夯土也采用一层砖瓦一层土的夯法,城台部分的基槽底部还见有地钉。







二、经过2015-2021年的累积发掘,通过揭露夯土台基及其内部磉墩,厘清了宫城内前朝区宫殿基址及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为进一步探讨建筑的开间尺度、营建次序、建造工艺等奠定了基础。从西半部揭露的情况可知,宫殿为前后殿加穿堂的“工”字形布局,前后殿均为“九四”开间,前殿后出抱厦。穿堂阔三间,深七间。后殿西侧接有可能为连廊、门房、崇楼的附属建筑。主殿前后殿加穿堂的结构,与宋元时期宫殿建筑形制较为接近,后殿西侧附属建筑组合则与北京故宫内同位置的建筑组合十分相似。







三、发掘显示宫殿坐落在前高后低的夯土台基之上,与北京太庙的做法类似。台基南部外缘包有石须弥座,正、侧面均发现数量不等的踏道,从后殿处向北的地面与台基顶面取平。台基由多种类型夯土逐次建造而成,其内用一层石块一层土的“夹石扎”做法夯筑出密集、齐整的磉墩。磉墩有单体式、二联式和四联式等多种类型,随周边夯土同时建造。部分磉墩旁还残存有接近原位的础石,其中前殿出土的巨型石础用料边长近2.8米,础面边长2.5-2.6米,覆盆直径达1.8米,体量为目前所见宫殿建筑础石之最。前殿中后部发现长5.7、宽4.9米的长方形黄土台,早于殿址和宫城城墙建造,是宫殿中龙椅宝座的位置,并恰好处于整座宫城的几何中心点上。








学术意义
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形态因史料记载不详而一直成谜,2015-2021年的发掘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属建筑的布局,解决了40余年来的猜测和争论,极大地推进了明中都的认识和研究。
宫殿布局和结构的廓清弥补了宋元到明清时期宫殿制度转变的关键环节材料,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作用。其主体宫殿对元代宫殿制度、规划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并对明代南北两京宫城规划模式的生成过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黄土中心台的发现则对于古代都城的规划、选址和营建理念等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宫殿、涂山门遗址发掘是城市考古、建筑考古的重要实践,为研究明初时期官式建筑选址、布局和“土作”“石作”等营造技术增添了宝贵资料。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莫高窟中的壁画 揭露出来了匈奴如何对待王昭君
莫高窟内的一幅壁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幅壁画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描述了王昭君去世后,匈奴人自发为她举行了一场规模盛大的葬礼。画中展示了他们残酷的悼念方式,即自我伤害。人们用刀割面部,甚至有些人割去了耳朵,似乎他们认为自我伤害越严重,就越能表达对王昭君的深深爱戴。我要新鲜事2023-08-23 18:28:400002捆绑博物馆值守,盗抢了三件珍贵青铜器,欲出手前请人鉴定时被抓
湖北黄冈博物馆盗抢案本文作者倪方六“年头年尾,防火防盗”,这不只对居民家庭而言,对公共机构也是一样的,尤其是文物收藏机构博物馆,最忌火,最怕盗,有“贼偷一半,火烧全光”一说。据了解,中国博物馆被盗案中,有相当的比例发生在年前年后,如2011年发生的湖北黄冈博物馆盗案,就发生在临近春节的时候——阴历腊月二十五,刚过了小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54:030001赵玉亮|中国早期针灸:从扁鹊画像石谈起
针灸是我国中医体系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针刺是把金属或其他材质制成、形体细长而尖锐的针刺入人体某些固定部位,从而产生治疗疾病的作用。灸治则是将艾绒等揉成小团或小圆条,点燃后靠近人体体表的某些固定部位,施行热熨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针刺和灸治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基于“经络学说”选取有关的穴位进行治疗,且“针”和“灸”常相互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常合称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24:280000荐书 |《上党神庙剧场研究》:区域性戏曲文物研究的集大成著作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3:08:060000朱元璋发迹后废原名“重八”另取,但不是“元璋”,叫什么?
中国古人取名喜好本文作者倪方六说到名字,不少网友曾问我“倪方六”是什么意思,觉得有点深奥。其实这是很俗的一个名字,就是父母姓排行。将排名用于名字中,在过去底层人群中间特别流行。类似的还有根据出生日期、时辰、生下时父母年龄起名的,这就是所谓“数字入名”在所有朝代中,数字名在元朝最为流行。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6: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