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明朝那些事儿——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报设计:李晶)
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
发掘单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
项目负责人 王志
明中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家乡凤阳兴建的都城。洪武二年(1369年)诏建,六年后以“劳费”为由罢建时已初具都城规模。城址由三重城垣构成,面积达50平方公里。城垣、宫殿、坛庙、中央官署、军事设施,与路网、水系及建城时的窑址、石料厂等遗存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明中都遗址群。1982年,其核心部分明中都皇故城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13年,以遗址公园建设为契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订了《明中都遗址考古工作计划》,2014年启动明中都的考古勘探工作,2015年正式开始发掘。近年来,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故宫博物院、山东大学等单位合作,本着“最小面积”、“最少破坏”、“展示优先”的发掘原则,按照“布局、规制、工艺、过程”四方面学术目标,以“田野考古”“数字考古”“科技考古”相结合,对明中都遗址开展持续的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重要收获。通过勘探和发掘,城址的布局日渐清晰,承天门、东华门、外金水桥等多组单体建筑遗存的形制和结构逐步得到揭示。在此基础上,2021年重点开展了涂山门遗址和前朝区核心宫殿基址的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共计约2100平方米。




主要发现与收获
一、揭示出涂山门为单门道券洞式城门,城台底部南北宽约39.5米,东西进深约23米,为内夯土外包砖结构,夯土芯采用一层砖瓦一层土的“夹瓦扎”夯法。城台北侧贴着城台北壁设置东西向马道,也是内填夯土、外甃砖石的结构。城台南侧与外郭城土城墙之间以砖墙连接。城台、马道及砖城墙均坐落在地下挖有基槽的夯土平台之上,并存在明确的先后营建次序。基槽及平台夯土也采用一层砖瓦一层土的夯法,城台部分的基槽底部还见有地钉。







二、经过2015-2021年的累积发掘,通过揭露夯土台基及其内部磉墩,厘清了宫城内前朝区宫殿基址及部分附属建筑的布局,为进一步探讨建筑的开间尺度、营建次序、建造工艺等奠定了基础。从西半部揭露的情况可知,宫殿为前后殿加穿堂的“工”字形布局,前后殿均为“九四”开间,前殿后出抱厦。穿堂阔三间,深七间。后殿西侧接有可能为连廊、门房、崇楼的附属建筑。主殿前后殿加穿堂的结构,与宋元时期宫殿建筑形制较为接近,后殿西侧附属建筑组合则与北京故宫内同位置的建筑组合十分相似。







三、发掘显示宫殿坐落在前高后低的夯土台基之上,与北京太庙的做法类似。台基南部外缘包有石须弥座,正、侧面均发现数量不等的踏道,从后殿处向北的地面与台基顶面取平。台基由多种类型夯土逐次建造而成,其内用一层石块一层土的“夹石扎”做法夯筑出密集、齐整的磉墩。磉墩有单体式、二联式和四联式等多种类型,随周边夯土同时建造。部分磉墩旁还残存有接近原位的础石,其中前殿出土的巨型石础用料边长近2.8米,础面边长2.5-2.6米,覆盆直径达1.8米,体量为目前所见宫殿建筑础石之最。前殿中后部发现长5.7、宽4.9米的长方形黄土台,早于殿址和宫城城墙建造,是宫殿中龙椅宝座的位置,并恰好处于整座宫城的几何中心点上。








学术意义
明中都前朝区宫殿的形态因史料记载不详而一直成谜,2015-2021年的发掘廓清了明中都前朝主殿及附属建筑的布局,解决了40余年来的猜测和争论,极大地推进了明中都的认识和研究。
宫殿布局和结构的廓清弥补了宋元到明清时期宫殿制度转变的关键环节材料,从实物上印证了明中都城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中上承宋元、下启明清的历史作用。其主体宫殿对元代宫殿制度、规划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并对明代南北两京宫城规划模式的生成过程产生的深远影响,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黄土中心台的发现则对于古代都城的规划、选址和营建理念等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宫殿、涂山门遗址发掘是城市考古、建筑考古的重要实践,为研究明初时期官式建筑选址、布局和“土作”“石作”等营造技术增添了宝贵资料。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带你看展之《圣境印象 印度佛教艺术 02》
佛陀像祈愿塔菩萨头像弥勒菩萨头像弥勒菩萨坐像金刚法菩萨像观音菩萨像观音菩萨像文殊菩萨像白文殊菩萨像胜乐金刚像诃利帝与半支迦诃利帝与半支迦宝藏神度母像摩利支像尊胜佛母像般若佛母像佛坐像佛塔须大拿本生故事佛钵须大拿本生故事佛钵佛教故事圆盘佛教故事圆盒弥勒佛像0000御医留下的“医书”手稿,估价2.16亿元,字体为何不是“天文”?
近段时间,医生开的处方药单在网上大火,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并不是其中开了什么神奇的药物,而仅仅是因为医生的字。众所周知,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医生的字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看得懂,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文”,要不是医生的身份摆在那,很难不让人怀疑根本就是瞎写的,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古代的处方药单,古代的“处方药单”流传至今可是值钱得很。御医留下的“古中医”手稿,字体不但不是“天文”,还估价2.16亿元。我要新鲜事2023-07-05 19:27:080000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海报集锦
今年发布的“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不仅有视频,而且还精心做了海报,还想了不错的宣传语,自己觉得可以珍藏以备日后之用。比如第一项:现代人始祖的生活印记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东亚玉文化的曙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史前聚落初步复杂化的见证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史前渔猎定居社会的缩影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皇皇巨城巍巍高台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0000双乳山的汉代墓穴 居然是最后一代的济北王(济北王墓)
在1995年双乳山发现了一个汉代的墓穴,这个墓穴一共出土了大概2000件文物,这些文物都有着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最让大家惊讶的是一个玉覆面,这个所谓的玉覆面是用玉把整个脸部都给覆盖住,分为了18个部件。考古专家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和清理,才把这18个部件全部都给拼接而完成。几乎可以算是我国的国宝之一。汉代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3-11 19:51:360000这算不算盗墓?死后秘不发丧偷埋家里,皇帝派人刨尸,砍头示众
原题:特殊盗墓——刨出尸体执行“死刑”本文作者倪方六上一篇说子南朝名人王敦的生平和生前风流韵事,这一篇就来说说他死的事情。王敦死后惨大了,晋明帝司马绍派人将他尸体刨出来,遭“尸砍”,砍下头示众。司马绍的行为算不算盗墓?可以看成是中国古代盗墓上并不鲜见的特殊的或者另类的盗墓行为,手段够残酷的!图:唐代古墓惊现小区(2013年福州一小区挖电梯井时发现)死后秘不发丧瘗埋厅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57: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