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研学: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让人们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因此,文物信息的普及教育尤其重要。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近年来,到各大博物馆、文物遗址研学的中小学生激增,如何让博物馆研学教育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这是各博物馆在研学教育中面临的新课题。
· 博物馆应主动加强研学教育价值的开发 ·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是纳入学校常规性的教学活动,其特点是全员参与、全域参与、年次参与。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及文旅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绝大多数博物馆都已实行免费开放,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第二教育阵地且符合学生消费特点,已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的首选。自实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以来,学生群体已成为文博机构观众构成的主体。文博机构无差别的常规展陈(展演)业务是否能满足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的需求?研学教育价值是否能得到更大的发挥?这个新现象正日益构成了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挑战。
因此,博物馆要主动认识这一新现象,要充分掌握新时代社会教育工作的特点,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结合研学教育工作特点,规划设计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业务。
· 博物馆研学教育价值的提升——以景德镇地区陶瓷文物研学为例·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实施以来,景德镇地区2017年开始规模化接待研学队伍,主要为北京、上海及周边省市的生源。2018年,到景德镇研学的生源地进一步扩展,人次也大幅增长。2019年,景德镇已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的热门城市,迎来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源。据景德镇陶瓷博物馆统计,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分别接待研学旅行教育的中小学生为83865人次、162997人次、453295人次。尤其是2019年人次呈现井喷现象,数倍增长于2017年,由此可见,陶瓷博物馆研学教育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在陶瓷博物馆研学教育热门项目中,一是基本陈列、展览的参观。那些巧夺天工的陶瓷展品经常吸引得学生流连忘返,陶瓷博物馆在这类课程设计中一般分为三类,即陶瓷是如何从一抔泥土变成精美的瓷器、不同器类的演变和古代人们生活习俗之间的关系、精巧的造型和丰富的图文纹饰与不同时代的审美关系等。在生动的讲解和互动问答中,同学们惊叹于古代瓷工智慧和精湛技能的同时,更加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陶瓷展厅授课
二是陶瓷文物遗址的参观,如景德镇老城区瓷业历史建筑、景德镇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绕南陶瓷主题公园、进坑瓷业遗址、三宝瓷谷、陶溪川等。走进遗址遗迹去探寻古老的陶瓷文化,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陶瓷背后的故事。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推出的夏令营亲子研学《文明密码 瓷都溯源》课程非常受欢迎,通常暑假前档期就已预定完毕。这个课程通过实地考察、作业评估等实施环节,同学们在溯源瓷都瓷业遗存中完成指定的作业,揭开瓷国神秘的面纱,破译东方神奇的文明密码,不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欧美华人亲子研学考察高岭国家矿山公园
三是陶瓷博物馆利用文物信息转化推出的体验项目。比如通过轮制成型、注浆成型、手工陶艺、陶瓷彩绘等系列课程做出一件或是参照文物的仿古陶瓷,或是创新或是按自己意愿完成的陶瓷。另外,根据同学们的年龄层次,利用陶瓷器标本开发模拟考古、鉴定、修复等课程,同学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成就感特别强,博物馆研学教育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所以说,深度体验项目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这也是博物馆研学价值发挥的核心所在。

手工陶艺作业
不过,在近几年的陶瓷文物研学实践中,博物馆研学教育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建立博物馆研学教育课程体系,表现为被动式应对,还囿于旅游式的窠臼,研学课程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不紧密。因此,研学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开发是博物馆研学教育价值体现的重要基础。
· 陶瓷博物馆研学教育课程设计 ·
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研学教育目的的基础,所以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三方参与设计,即博物馆、学校、研学组织实施机构,三方联合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学校最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博物馆最清楚如何有效地将陶瓷文物信息转化到研学课程中,研学组织实施机构对课程的形式设计及实施方法则更为专业,三方合作有利于优质课程的开发。
二是所有课程在设计中都要导入文物保护理念,保护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文物保护得好,其价值才能得到可持续利用。通过研学课程的持续实施,不断在学生中普及文物保护理念,有利于整体增强国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信。
三是课程设计要注重体验感、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博物馆仅仅靠常规展陈(展演)形式的课程,是不能满足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需求的,其文物的丰富信息和转化价值在研学课程中难以得到更大的发挥。所以,要充分开发、转化文物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博物馆研学教育的价值体现,要让这种价值与学生交互,在交互中让学生能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如利用复制的文物设计模拟考古、模拟修复、模拟制作、陶瓷鉴赏、陶瓷贸易与世界文明等课程,同学们在这些课程中有亲自参与的机会,体验感强,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相关作业,获得感、成就感强,提高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增强了集体观念。
四是课程设计要分层次,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一文物信息与价值转化的利用,要衍生成不同的课程内容。如以一件明清外销瓷为例,小学生课程可以开发为中国瓷器走向世界,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主题。初中生课程可以开发为中西方文化交流(通过器型、纹饰等体现,如西方习用的器型、徽章、图案,中国的图案纹饰等)交融的主题。高中生课程则可以开发出我国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主题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博物馆研学教育价值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博物馆应紧紧抓住新时代的机遇,将研学教育工作科学地融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事业中,切实发挥第二教育阵地的重大作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中国文旅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程仁发)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 )
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揭晓阿拉伯数字的的由来
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320001「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丰镐遗址
周文王所建丰邑与周武王所建镐京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12公里的沣河两岸,丰在河西,镐在河东,遗址范围包括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新旺村、冯村、洛水村、普渡村、斗门镇及昆明池故址一带,总面积逾10平方公里。年代约当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是西周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镐遗址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21:180000波兰发现吸血鬼残骸 用镰刀封喉浑身铁链(防止复活)
女吸血鬼身上的镰刀和铁链是为了防止吸血鬼复活。欧洲一直流传着吸血鬼的传说,这些吸血鬼在夜间旅行时沉迷于吸人血,成为欧洲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尤其是在古代欧洲,当人们迷信的时候,当人们被怀疑是吸血鬼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受到宗教仪式的惩罚。当这个人被处死时,人们会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吸血鬼回来。那么这些措施是什么呢?女吸血鬼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1:02:470001盗墓贼分赃内幕令人痛心,败家啊,御用怀表砸碎,极品金如意折断
原题:二盗清东陵(六)本文作者倪方六本文接二盗清东陵(五),讲的是打开同治皇后的棺材后,跟老爸一起盗墓的儿子竟然吓昏了,这篇就来说说后续内幕。二盗清东陵事件事发后,盗墓贼并未歇手,而是继续盗陵挖宝。令人痛心的是他们的分赃细节,为了公平,竟然无知地将御用怀表砸碎,极品金如意折断,败家啊。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04:230000民间“吊尸葬”是什么葬法?神秘却不复杂,但忌面朝太阳升起方向
神秘的中国“吊尸葬”本文作者倪方六在过去,民间流行一种特殊葬俗,有别于土葬、火葬、崖葬等,是把尸体吊挂起来,让其自然腐烂,或任禽兽啄食的一种身后事处理方式——这就是俗称的“吊尸葬”。吊尸葬忌讳入土,但也有使用棺材殓尸的,如此这般,称为“吊棺葬”更贴切。吊尸葬主要流行于过去中国的东北和西南,这里多山多森林,行吊尸葬比较方便,有天然条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5:2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