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窃蛋龙:可汗龙 体长仅1.2米(带有羽毛和喙状嘴)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22:040阅
可汗龙是一种窃蛋龙科恐龙,外形非常像是原始鸟类,具有生长羽毛的可能性,并且嘴巴也是尖锐的鹦鹉鸟喙状,体长仅1.2米,属于小型的部分肉食性恐龙,第一批化石发掘于蒙古国的德加多克塔组,和它关系最近的恐龙就是窃螺龙。
可汗龙的生活习性

可汗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因为它的体型只有1.2米,所以基本上和大部分的窃蛋龙科恐龙一样,可能属于杂食恐龙,但主要以肉食为主,所以可汗龙或许会和雌驼龙一样都只吃一些小型的脊椎动物,比如蜥蜴、昆虫或者哺乳动物,当然有时候也不排除会捕捉一些比它更小的恐龙。
可汗龙的种属关系

可汗龙本身的外形和其他的窃蛋龙科恐龙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最初的时候经过研究将其和雌驼龙归于一个种属,不过后来这一做法被发现是错误的,因为通过研究化石发现可汗龙的前肢指爪部的骨骼和雌驼龙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因此才重新将可汗龙分属于独立的种属,最终也发现和可汗龙具有强大亲缘关系的还属窃螺龙。
可汗龙的名称来源

“可汗”相信不少人都知道这是蒙古语中“头领”的意思,曾经成吉思汗等人都是被尊称为“大汗”的,而这种窃蛋龙的名称也是一样,来自于蒙古语,而它的种名叫做麦克氏可汗龙,主要是为了纪念当时的美国古生物学家麦克科姆·卡内基·麦肯纳,这都是因为当时为它命名的人是欧美人詹姆士·克拉克。
近亲:窃螺龙的特征

窃螺龙虽然是属于窃蛋龙科,但是传闻它并不是以蛋类为食的,而是专门吃海螺等软体动物的,所以才取了这样的名字。它和可汗龙一样,都是体长只有1-2米左右,没有牙齿,但有着非常尖锐的喙状嘴,能够轻易的将海螺的外壳撬开,窃螺龙被认为是雌驼龙和窃蛋龙之间的一个过渡物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留守女生报考北大考古前途分析——一位考古小兵的展望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49:580000讲座:魏兴涛:中原地区近年考古发现与文明化进程新认识
本文为“天下文明:中华文明肇始阶段中原与四方的互动”高端论坛第二场讲座纪要。一、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历程概况探源工程魏兴涛研究员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历程。首先是“文明古国”说兴起。1900年,梁启超提出“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这是在八国联军侵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中国知识界提出的一种令人振奋的学术见解。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22:040002三星堆未公开的文物,黄金王冠/古蜀国帝王的权利象征
某一天,在广汉平原上,出现了三个突兀而起的大土堆,当地人称之为三星堆。随着多次考古,三星堆出土了许多文物,比如大量的青铜器、玉器,还有黄金权杖、黄金面罩等珍贵的文物。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三星堆未公开的文物——黄金王冠,一起去见识看看。一、三星堆遗址在哪,四川省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57:510002「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密县打虎亭汉墓
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壁画、画像石墓。位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村西。1960-1961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发掘。两墓东西并列,相距30米,墓主当为亲族。据墓葬规格,墓主的身份都应是当时的高级官吏。有人根据《水经注》记载,认为西侧的1号墓墓主为弘农太守张伯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4: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