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陕西丰京大原村制陶作坊遗址主要发掘收获
丰京遗址为西周都城遗址之一,大部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辖区内,小部分属于西安市高新区辖区内。
遗址分布在沣河西安的客省庄、马王村、张家坡村、曹寨村、新旺村、大原村和冯村等自然村,现存总面积约8.62平方公里。大原村制陶遗址位于丰京遗址西南的大原村西南台地上。
2012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在大原村西南考古勘探时发现集中分布的29座陶窑,是一处典型的制陶作坊遗址。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社科院考古所丰镐队自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对遗址进行了连续5个年度的考古发掘。遗址发掘以手工业考古操作链研究理念为指导,采用精细化发掘方式(图一),同时开展多学科合作研究,以期了解该遗址的年代与性质,重建手工业生产过程,探讨其在丰镐都城聚落中的意义。
发掘面积近2300平方米,发现西周时期陶窑18座、灰坑126个、墓葬29座、水井3座和灶3座,出土陶拍、陶垫、圆形陶器、纺轮、石刀、蚌刀等与制陶相关的小件器物400余件。

遗址发现的陶窑有竖式升焰窑和横式半倒焰窑两种类型。但每种类型陶窑不是集中分布,而是有多种组合方式,其中竖式升焰窑和横式半倒焰窑共用同一操作坑的现象属首次发现(图二)。



其中Y9是最大的一座陶窑。竖式升焰窑,由火门、火膛、窑箅、窑室和操作间五部分组成。窑箅平面形状呈圆形,直径约 2.19 米,上有18个火眼(图三)。而最小的陶窑Y10的窑箅直径仅0.75米,其上有6个火眼(图四)。另外还发现窑门为夯筑而成的横式半倒焰窑Y11,现存高度约1.8米(图五)。
遗址内发现的陶窑年代应同属于西周晚期,但不是同时在烧制陶器,而是有相对的早晚关系。如在T1932内就发现Y6打破Y8的现象。在T1133内Y15由最初的横式半倒焰窑后改建成横式升焰窑。


在发现的灰坑堆积中较为普遍地发现了青灰色陶坯、大量可能和夹砂陶掺合料的加工有关的小石子以及与制陶有关的陶拍、陶垫、圆形陶器(图六)、纺轮、石刀、蚌刀、陶丸等遗物。在T1932H19内出土了大量小砂石。T1932H6则出土大量散状青灰色泥坯。另外,还发现可能是倾倒烧陶垃圾和废品的垃圾坑。在T1932H8内出土了大量草木灰、红烧土块、大量红褐夹砂陶鬲陶片、变形陶器(图七)。
在陶窑东、西分布密集区之间区域发现有与制坯密切相关的遗迹以及窖穴类生活遗迹,故这一区域可能为制坯区和生活区,遗址可能是分区制坯和烧制陶器的。


如在T2435和T2535内就发现与制坯密切相关的遗迹水井J1和H65,附近也有袋状窖穴H64(图八)。另外,在这一区域还发现与制陶遗址年代相同,葬式均为俯身直肢葬,墓向为东西向或南北向的墓葬。在个别墓葬内还出土有夹砂褐陶疙瘩鬲,如M6和M12(图九)。


在T0342内发现两组成组墓葬(图一〇),由于人骨保存非常差或盗扰严重,四座墓葬葬式不详,但M28脚部随葬疑似泥器的器物(图一一)。


这些墓葬与葬式与丰镐遗址常见的仰身直肢葬不同,且多与灰坑没有打破关系,故推测墓主可能为管理制陶的贵族或陶工。另外,在T1932H7、T2635H66(图一二)、T2735第④层和H107(图一三)中还发现有完整人骨架,未见葬具,只是简单修整后埋入的。这些人骨的主人是否为陶工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器物类型学分析,大原村制陶作坊遗址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偏早阶段。从遗址各单位出土的陶片陶系统计、可辨器型数量、陶坯器类和烧流陶器的器类数量看,遗址专门烧制夹砂褐陶疙瘩鬲(图一四)。从发掘情况看,两种类型的陶窑均烧制夹砂褐陶疙瘩鬲。从出土夹砂褐陶疙瘩鬲口径测量数据来看,其器形有大有小。这些都说明遗址产品单一、专业化程度非常高。它也应是目前丰镐遗址内发现的最大一处制陶遗址。
这种夹砂褐陶疙瘩鬲在丰镐遗址西周中晚期常见,而在周原遗址和洛邑遗址则少见。这表明产品消费还主要在丰镐遗址范围内。另外,在遗址东南还有丰镐遗址内最大的制骨作坊遗址——冯村北制骨作坊遗址,两者形成丰镐遗址的“手工业园区”。
通过五年来的考古发掘,基本了解了遗址的分布范围、年代、性质和聚落布局等,是丰镐遗址手工业考古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这些发现不仅为我们研究西周制陶工艺流程、烧陶技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遗址手工业生产的组织与管理、社会形态、功能分区乃至丰镐遗址聚落布局。同时遗址发掘采用手工业考古操作链的研究理念和精细化发掘方式也是城市手工业考古一次新尝试和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
执笔:付仲杨 王迪 徐良高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因疫情推迟的科举考试,落榜生写的两副对联,皇帝知道后为何发火
清朝乡试落榜生写的两副对联本文作者倪方六2020高考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不少人感觉意外。其实,因为疫情而推迟大考,古今都不鲜见。以清朝科举中的乡试来说,便有很多次因为疫情和水灾等“天灾人祸”而延后举行。比如,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便因为疫情而推迟一月举行。道光元年疫情比眼下新冠病毒要严重多了,是霍乱暴发,据说起源于岭南,由南向北传染,攻陷京城,最后蔓延到东北。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3:450000山东发现诡异古墓 里面有三个小孩尸骨(殉葬制度)
王羲之故居之下发现的墓葬是一个冥婚墓葬。在2003年考过专家们对于王羲之的故居进行维护的时候,居然发现了一座古墓。专家们对于这座古墓是非常的好奇,在进行探查之后,则是出现了让专家们都想要骂人的场面。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大文学家王羲之,但是并不知道王羲之,是出生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就是在古代比较有名的琅琊王氏。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9-23 20:40:030000郭立新、郭静云:最早的稻田长什么样?
一、问题与缘起近二十多年来,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稻作遗存,如湖南道县玉蟾岩、澧县彭头山和八十垱,浙江上山、小黄山和跨湖桥等,稻作起源问题再次引起学界极大关注。现在学者们皆同意,长江中下游乃是水稻起源和驯化的关键地区。同时,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也显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稻作农业的先发优势,孕育和发展了东亚最早的文明社会。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03:070000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有怎样的考古发现(春秋遗址)
鸽子山遗址中发现大量春旗时期文物。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一直吸引着无数考古学家的目光。早在十多年前这里有了新的发现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状况、文化特征以及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互动。青铜峡鸽子山我要新鲜事2024-01-22 19:47:410004此国宝是北朝青瓷之最,却被誉为中国太阳船,对墓主人意义重大
中华文明独立于世界发展,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有自身独特性的文明,同时,中华文明也广泛的吸收外国的文化元素,丰富自身,这也是为何中华文明能够屹立千年的原因。南北朝正统之争我要新鲜事2023-06-04 19:58: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