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葬
发掘单位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 王意乐
江西樟树国字山战国墓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彭泽村委会洪光塘自然村的西北约200米的小土岗上,海拔约55米。在樟树市区东南约5公里。国字山墓葬东侧约300米处即全国重点文物单位筑卫城城址。筑卫城遗址前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樊城堆文化)、吴城文化和东周时期遗存。城址周边有高耸城墙环绕,现存最高处达21米。城墙外侧的城壕清晰可见,是江西地区保存最好的先秦城址。城址东西410、南北360米,面积达14万平方米。根据发掘和研究,城址为东周时期所建。
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樟树市博物馆等单位就在筑卫城附近开展考古活动。20世纪40年代,江西考古先驱饶惠元先生在筑卫城遗址附近的调查中发现了二十七处古文化遗址,国字山即是其中之一,当时称为国字山遗址,定为新石器时代到商周遗址,一度成为省级文保单位。通过多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在筑卫城周边一共发现六十多处先秦遗址,并发掘了郭峰、牛头山、沔下邹家等东周时期墓葬。这些遗址、墓葬紧密分布在赣江东岸的台地边缘,形成了以筑卫城为中心的等级有差的遗址群。
01工作缘起
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初,当地村民发现在国字山有可疑人员活动,怀疑有盗墓活动,立即报告樟树市博物馆。博物馆工作人员到现场后,发现有长方形盗洞,附近有白膏泥及类似椁板的方木,判断为早期墓葬,立刻上报江西省文物局。
江西省文物局指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到现场踏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人员进行了初步勘探,确认为一处大型墓葬。樟树市政府和博物馆随即对国字山墓葬开展预防性保护措施,由樟树市政府出资将国字山墓葬及其周边地块征收,并建立防护性围栏,并指派专人看护。由于国字山是当地村民的墓地,有大量近现代墓存在。当地政府花费了大量精力动员村民将叠压在国字山墓葬之上的近百座近现代墓葬予以搬迁,确保了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的顺利展开。
02前期工作
2014年8月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工作人员在国字山墓葬周边开展大面积的勘探工作,勘探面积近27万平方米。通过勘探在筑卫城西侧发现了四座大型墓葬,在稍远的肖家山也发现一座大型墓葬。这些墓葬形制结构相似,均为东西向双墓道的中字形竖穴土坑墓,而且国字山M1带一近长方形的围沟,M2有一圆形的围沟环绕。
筑卫城遗址前后经过三次科学发掘,但一直没有在其周边发现相关墓葬,国字山墓群的发现,是筑卫城遗址考古和江西两周考古的一个重要突破,为探讨筑卫城的时代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参考依据,也为国字山墓葬的发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对筑卫城周边水系情况进行了初步探索,确定了筑卫城护城河南段和西段的具体位置、范围、形状等信息,发现一条通往筑卫城护城河南段的水渠,并在水渠连接护城河位置的东西两侧各发现一处大型房址遗迹。
03工作准备
2017年,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申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樟树市博物馆组成联合国字山考古队,正式对樟树市国字山墓葬进行发掘。国家文物局对墓葬的发掘提出两点明确要求:“(一)应对国字山墓葬及毗邻的筑卫城遗址进行大范围的区域考古调查,进一步掌握相关遗存分布情况和内在联系,为考古和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二)国字山墓地的考古工作应首先解决墓园遗迹的问题,充分把握墓地的格局和发展规律。在开展考古工作前需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制定重要遗迹遗物的临时性保护措施,加强多学科合作,保证考古工作的质量。”
为了贯彻国家文物局的意见,国字山考古队在发掘前进行了细致的准备。首先确定了发掘的指导思想,明确发掘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墓葬的发掘,而是以国字山墓葬为切入口,对清江盆地乃至整个江西的两周考古这一薄弱环节做一个深入的研究,对江西两周考古学文化谱系的演变,及其反映的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变化所体现的深层次的内涵,做一个合理的推断,研究江西从一个独特的地方考古学文化区域融合进“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过程。因此制定了以课题制的理念引领发掘和研究工作,以聚落考古的理念设计全部考古过程,注重工作的系统化、可拓展性,希望以国字山墓葬为突破口带动筑卫城,乃至整个清江盆地的两周时期考古研究的考古发掘工作方案。
其次,为了保障发掘顺利进行,参与发掘工作的三方(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樟树市博物馆)经过友好协商,签订了《国字山墓葬考古合作协议书》,明确各方的职责分工、权利和义务。三方组织精干力量参加发掘工作,发掘领队先后为徐长青、徐良高和王意乐。根据现场情况,在发掘工作开始前即制定了《国字山墓葬考古保障工作方案》、《国字山墓葬考古应急预案》、《国字山墓葬考古安全工作方案》等,确定现场工作制度、安全制度、保障方案、资料档案制度等,保证工作的顺利展开。
同时,预估出土遗物类型,制定了《国字山墓葬文物出土现场保护方案》、《国字山墓葬出土纺织品现场提取与应急保护预案》、《国字山墓葬现场竹木漆器应急保护处理》等文物保护预案。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分别达成了出土漆器和金属器的保护修复协议。采取各类有效措施,确保出土文物的绝对安全。
根据科技考古工作要求,拟定了科技考古工作方案(《国字山墓葬考古多学科研究工作方案》),确定了研究过程前置,根据学科需求现场采样的原则。建立了发掘数据库和大地控制网(囊括筑卫城及周边区域),采集了周边地理信息,并配备了延时摄影记录系统和高精度三维扫描服务。这些工作确保考古工作的系统化和可扩展。
同时,樟树市政府将筑卫城遗址外围保护范围内350亩土地予以政府征收,作为筑卫城大遗址保护和国字山墓葬保护、发掘和利用展示的储备土地。为了保证遗址本体和发掘过程的安全,樟树市博物馆在国字山墓葬区周边加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和地感雷达设施,并在国字山发掘区增派警力24小时值班,保证发掘区安全。为满足发掘工作需要,在国字山墓葬发掘区搭建了约1000平方米的钢构工作大棚,在北侧约100米处修建有两处各约500平方米的全钢构封闭大棚,作为出土文物现场临时处置及M1槨板的存放的场所,并在内部和周边加装了视频监控和钢网围栏,在内部隔间安装了空调等设备,保障储存场所恒温恒湿。这些都为国字山墓葬的发现提供了有利保障。
在发掘过程中,一共召开了7次专家现场会,及时解决发掘面临的问题,同时为出土文物和现场遗迹的保护提供意见和建议,确保发掘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04发掘过程
2017年下半年开始对国字山M1进行考古发掘。首先对周边近百平方公里范围的区域进行了踏查,核查和新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遗存。
2018年开始发掘清理国字山M1的封土和填土,到2019年完成封土和墓室填土的发掘。在进入发掘墓室填土阶段后,为了了解墓葬的填埋方式和控制下挖层位,对墓葬填土以“十”字隔梁隔开,以四分法发掘。
2019年开始对椁室发掘和墓内遗物的提取和保护。由于椁室顶部已塌陷,且随葬器物以漆木器居多,无法做到整体发掘后再提取文物,考古队决定逐室清理。墓室清理的原则是逐室清理、分层提取,清理的顺序是先提取覆盖物、再提取槨盖板、再分层清理提取器物;在清理的同时现场绘图、照相、延时摄影、三维扫描等记录手段和加固保护、取样等文保措施同时进行,确保尽可能完整取得各类信息。对所有遗物和遗迹现象均使用全站仪测点,纳入到统一的坐标体系中,便于日后数字化成图。
对于无法现场提取的文物或处理的复杂迹象,都尽可能整体打包进入室内进行实验室考古。发掘过程尽可能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以确保考古工作和考古资料的的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可扩展性。覆盖物的揭取以尽可能整体揭取为原则,使用了薄荷醇加固提取、石膏固定揭取和整体打包等方法。漆器提取采取步骤是厘清基本形态后,使用钢尺、软质托板等小心与周边脱离,再整体转移到托板上。提取的漆木器,经过简单清洗,即使用海绵、薄膜等进行封护,再放入饱水环境予以保存。
在墓葬本体发掘的同时,还对周边地区开展有针对性钻探,发现了茅里山城址和茶盘山城址,结合以往发现的营盘里等城址,确认了以筑卫城为核心,沿着赣江河谷二级阶地的存在着一列分布的城址群,为探讨本区域的聚落布局提供新的线索。
05主要收获
国字山墓葬位于筑卫城城址西侧约300米处的小山顶部,外围有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63米的近长方形围沟环绕。
墓葬是东西向中字形竖穴土坑墓。主墓道向东,东西长8米、南北宽3.3~5.6米;西墓道东西长6米、南北宽3~3.5米。墓道底部均呈斜坡状。墓道近墓室处高出二层台约1米。墓室东西长约16米,南北宽约14.4米,面积约230平方米。墓壁竖直,深约6米。椁室周边是宽约1.3~1.5米、高1.8~2米的熟土二层台。二层台由白膏泥、木炭和红生土分层夯筑而成。墓室四角均有意留出一个打破二层台的角坑。南壁正中,二层台偏上的位置有一壁龛,内放置有陶鬲、鼎、豆、罐等。
椁室东西长约13.5米,南北宽约11.4米,高约2米。椁室由下方的垫木、底板,周边的侧板、内部的立柱和上方的盖板组成。其构建方式是在墓底先垫上东西向枕木,枕木上铺就南北向底板,四周再用木方垒砌形成侧板。椁室内先用东西向的长隔断将室内分作南北5行,每行内又用南北向短隔断分作东西5个小室。隔断上挖有承载立柱的卯孔。立柱上方原应有横木来承托椁盖板,已腐朽不存。椁盖板呈南北向分布。椁底板均使用30厘米见方,长约6米的木方。经鉴定,椁室各部位均使用楠木。椁盖板上覆盖多层用杉木削制的金黄色木皮。这一现象与印山大墓人字形椁室外覆盖树皮的做法类似。
椁室内被分隔为25个分室。除中间一行因放置主棺,隔断略有错位外,分室排列整齐有序。椁室内分室的南北宽度在2~2.2米,一般分室东西长约2.1~3米,面积约在4~6平方米左右。中间最大的分室因放置主棺,长4.66米,面积达10.2平方米。
椁室内放置有7具棺木,主棺位于椁室中部,为船形独木棺,长3.66,宽1.22米。另外6具陪葬棺也为独木棺,均因盗扰而脱离原有位置,散布于周边分室内。棺内人骨已荡然无存。
墓葬虽经早期盗扰,仍出土有2600余件套器物。出土器物的种类以漆木器为大宗,此外还有金属器、陶瓷器和玉石器等。
从器类看,囊括了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日常用具等多种品类。礼器有铜鼎、盉、盘、匜等。S24内残存有一批青铜礼器。出土有4件以上的铜鼎,多为三足外撇的越式鼎。盉有2件,分别为提梁盉和曲柄盉。多件盘、匜叠放在一起。
乐器包括钟、鼓、琴、瑟、筝,以及编钟架、鼓座等,还出土钟钮等乐器构件。出土的漆瑟色彩华丽,图案复杂,十分精美;筝保存很好,总长度达到2.3米,是目前发现的先秦时期最长的一件筝。在S16内出有三面漆鼓,其中一面为对鸟悬鼓。
兵器有戈、戟、剑、镞、漆木盾等。墓内出土有一把鎏金铜柄木剑,剑首内镶嵌有琉璃珠,还出土的漆盾有30余面。墓内出有大量长杆,当为兵器的柲部。车马器有车軎、伞盖、衡末饰、盖弓帽和铜泡等。
青铜跽坐人镦
日常用品包括镇、削刀、凿、帐钩等。陶瓷器包括素面灰陶、多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等。墓内还出有一件青铜鸠杖的跽坐人形镦,此类器物以往多见于长江下游的吴越核心文化区。部分青铜器有包金、错金装饰,表现出高规格的特征。另外墓葬中出土的蜻蜓眼、玉龙、玉凤等精美装饰品。
墓内出土两件有铭铜戈(戟),经专家考证,铭文分别是“者殹自乍用戟”和“於戉台王旨殹之大子不(?)寿自乍元用矛”。器主分别为越王勾践的玄孙翳(公元前411~前376年)和翳的一个儿子不(?)寿。
由墓内出土铭文及遗物等推断,墓葬时代在战国中期。
墓葬体现出多种文化因素交融共存的特征。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因素,如周围有围沟,椁板覆盖木皮,使用船形棺,以及随葬原始瓷、几何印纹陶器、越式鼎、鸠杖等。同时伴有相当数量的楚文化因素、群舒文化因素,以及自身独特的文化因素。
除了墓葬本体的发掘外,还对墓园进行全面发掘,了解围沟及通道,探索南侧是否存在附属性建筑。同时根据早期航空和卫星影像提供的线索,对调查的部分遗址进行了重点勘探,确认了部分遗址是与筑卫城城址时代接近的带环壕小型城址,这些小型城址面积均在一万平方米左右,且分布距离接近。筑卫城等大型城址与这些小型城址加上一般遗址,有机地构成了东周时期清江盆地的历史场景。另外,在筑卫城周边还发现多处大型长条形遗迹,其性质还待进一步工作确定。
国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区考古发掘规模最大的东周时期墓葬。国字山M1有围沟环绕,规模宏大,使用双墓道的多室结构,葬具规格高,随葬品种类齐全,表明墓主有着很高的身份地位。根据墓葬的总体特征和出土的铭文资料推测墓主可能与越国王室密切相关。筑卫城是东周时期越文化的区域政治中心。
06发掘意义
国字山墓葬的发掘是近年来江西地区东周时期考古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江西东周时期考古的空白,为构建和完善本区域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谱系提供了关键性资料。
国字山墓葬的发掘为筑卫城城址的最终定性及探讨清江盆地两周时期聚落布局和社会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字山墓葬的发掘是越国、越文化考古的新突破,为百越文化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对研究作为“吴头楚尾”的江西地区东周时期吴越楚关系、政治格局演变具有重要价值,更是为本区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的探索提供了直接证据。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王家范:中国历史的重估——彭慕兰《大分流》
近几年,对中国传统历史的评价,恰逢各种西潮重又汹涌东来的当口,也开始变得飘忽不定起来。原以为后现代、后殖民思潮不会对古老的中国历史发生冲击,事实却不然。地球既然已经变得如此之小,目下西方各种思潮纷繁迭起,争雄斗奇,怎么会把中国给遗忘在一旁呢?看来对此类事情,若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先弄清其由来,难免会产生无所措手足的迷茫,更不用说理智选择了。0001渝州上龙:小型水生爬行动物(长4米/四肢呈鳍状)
渝州上龙是一种蛇颈龙目下的菱龙科爬行动物,主要生活于淡水区域之中,专家预估体长普遍可以达到4米,属于小型水生爬行动物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脖子不像蛇颈龙一样细长,长有鸟喙状的嘴巴,四肢则呈现鳍状。渝州上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01:490000杨贵妃墓出土,打开墓穴后,千年前的“传言”被证实?
杨玉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传世佳话中的杨贵妃。她的存在对于我们而言常常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历史人物。尽管我们对杨贵妃的一些事迹有所了解,但千年前关于她的许多故事至今仍然只是传闻,真相无从考证。然而,在杨贵妃的陵墓被发掘之后,我们打开了这个古墓,通过仔细研究,发现了与传言相关的线索。这个线索或许能够进一步验证那个被流传已久的传说。接下来,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一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6-18 18:47:450000中国史前粟作、稻作文化应对4.2 ka寒冷事件时呈反相模式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面临重大气候挑战的时代,研究过去快速气候事件与人类社会响应的关系,可以为应对未来人类生存场景和增强适应能力提供参考视角。4.2ka事件(4.3-3.9kaBP)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寒冷事件,既是全新世-梅加拉亚期(Meghalayan)开始的标志事件,也与欧亚大陆从两河流域、到印度河流域诸多古代文明崩溃的时间一致,是研究环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关键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44: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