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97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明清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11:100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考古人执着的探求精神。这100个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专题!

(专题文字内容根据申报材料整理)

北京明定陵

遗址简介

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孝端皇后王氏、孝靖皇后王氏的陵墓,位于北京十三陵区中部偏西大峪山下,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历时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定陵宝城平面略作圆形,城墙内径216米,城中用黄土填实,中部宝顶以白灰掺黄土夯筑而成。玄宫(地下宫殿)建于宝城的宝顶之下。玄宫入口从前往后,分别建砖隧道和石隧道,隧道末端是金刚墙,墙面设进入玄宫的通道。金刚墙顶部出檐,檐饰黄琉璃瓦。定陵玄宫共有五殿,中轴线上为前、中、后三殿,中室横轴线上有左、右配殿。万历皇帝和两皇后各用木质朱漆棺、椁各一重,三椁椁盖上放有木制小型仪仗用明器、小袋稻谷等,仪仗有矛、戟、钺、立瓜、卧瓜、剑、朝天镫等。

定陵的发掘,为考古发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研究明陵的玄宫制度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定陵出土文物种类多样,既有帝后生前的生活日用品,也有专为陪葬而制作的丧葬用品。这些文物制作精美,装饰华丽,代表了明代中后期精湛的工艺水平,为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丧葬礼制、工艺等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明代陵寝制度和工艺美术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陵第一条探沟发掘现场

金翼善冠

六龙三凤冠

明定陵地宫中殿现状

嵌宝石金托雕万寿龙纹白玉爵杯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

定陵考古工作队、北京市文化局文物调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

夏鼐、赵其昌、白万玉、于树功、刘精义、冼自强、曹国鉴、庞中威、李树兴、王杰 等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窑址

遗址简介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是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皇家瓷厂遗址,是我国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明清官办窑厂,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御窑厂集中了最优秀的工匠,使用当地最优质的原料和进口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代表了明清瓷器制造的最高水平,明清时期几乎所有的创新技术都发生在御窑厂,最精美的器物也大多是官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藏的37.6万件/套陶瓷器中,90%以上为御窑厂烧造的官窑瓷器。

20世纪70年代起,先后在御窑厂遗址范围内进行了数十次随工和3次大规模的主动发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包括始建于明代初年的围墙、洪武至万历时期的葫芦形和馒头形窑炉、作坊、各时期落选瓷器埋藏坑和堆积层。出土明清时期瓷片数十吨,近1000万片,尤其是完整、连续的明代各朝遗物,揭示了御窑厂自明初设立至明末废弃,清代复建至民国的发展序列。这些发现为研究御窑厂的生产布局与功能分区、产品种类与特征、工艺发展与创新、生产管理体制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极大地推进了明清官窑瓷器和朝贡贸易的研究。御窑厂发掘荣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田野考古二等奖,御窑遗址是景德镇瓷文化的核心载体,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02年御窑厂遗址珠山北麓发掘现场

明成化素三彩鸭形香薰

明永乐青花地刻白云龙纹梅瓶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双耳三足炉

御窑厂珠山南麓遗迹保护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

余家栋、刘新园、权奎山、江建新、秦大树

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遗址简介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是百年来最为重要的明清时期考古发现。该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的岷江河道内,2005年被发现,2017年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出水实物,确认遗址的性质是张献忠大西军与杨展南明军于1646年发生江口之战的古代战场遗址,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了迄今数量最多的明代金银文物和大西政权文物,并且首次发现了张献忠册封妃嫔所用金册和明代藩王世子所用金印。这批文物来源地域广泛,内涵非常丰富,涉及明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是考古资料对明代社会最为全面的一次反映,对研究明末清初的历史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埋藏环境特殊,考古工作者在国内首次使用围堰技术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丰富和完善了不同类型中国古代遗址的发掘技术,是中国考古工作方法的一项创新,为今后同类型遗址的发掘提供了经验借鉴和工作模式。

木鞘

蜀世子宝金印

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远景图

西王赏功金币

历年主要发掘单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眉山市彭山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历任发掘领队及主持发掘者、主要参与发掘人员

刘志岩、周春水、李飞、梁国庆、周羿杨、李会、刘真珍、王冲、鲁海子、任俊锋、李瑞佳、黄琳、杨帆、罗元香、郑喆轩 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