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文物故事 构建中国文化遗产全媒体传播格局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1年是我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的关键之年。这一年中,中国文物报社在国家文物局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在加强文物宣传,讲好文物故事,传播文博声音上持续发力,突出抓好媒体融合发展和全媒体平台建设,全方位多领域拓展业务,向优质文博服务单位、全媒体传播机构和现代国有文化企业持续迈进。
经不断努力、持续探索,中国文物报社已初步形成一报两刊三个新媒体矩阵和多个系列品牌产品集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中国文化遗产总体传播格局。
用心用力做好文物宣传
在全年不间断宣传报道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重突出行业特色,着力打造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窗口。
建党百年、全国“两会”、党史学习教育会、全国文物局长会、天龙山佛首回归、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发布会、考古中国重要进展工作会、援疆工作会、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界遗产大会、革命文物工作会、“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发布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等重要时间节点、会议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们的宣传报道队主动策划、及时出击、持续关注,设置专题,坚持做到报社各媒体平台刊登重要报道不遗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成系列的宣传热潮,圆满完成全年系列重大主题宣传任务和文物系统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助推全国文物系统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中国文物报》策划推出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7期58个版面的报纸特刊。
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国家文物局官网、官微和《中国文物报》推出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等55个专栏、专题。
绘声绘色讲好文物故事
中国文物报社立足主责主业,坚持把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作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和改革的总抓手,在做优做强特色报道上花大心思、下苦功夫,一年来产生了一大批文物特色鲜明、呈现形式多样、受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良好的精品佳作。
2021年度中国文物报社新闻作品获奖情况,其中本社记者李瑞采写的《咸同斯福 天龙山石窟佛首亮相特展》获得中国记协、中国行业报协会关于全国性行业类媒体2021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全媒体报道精品通报表彰。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围绕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及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等宣传,本报记者采写了“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回眸”文章,策划推出纪念中国考古百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专刊专题,内容涵盖考古学术史、文博忆往、经典重读、理论探索、中国考古法律制度、考古百年优秀传统梳理等多个方面,讲好中国考古百年故事。
策划推出纪念“中国考古百年”系列活动,包括百年征文、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等。
在学术研究方面,报社所属刊物《文物调研》2021年第1期首发的《关于当前我国考古工作面临的编制与从业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经“文物之声”微信公众号推送,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极大助推了文物领域改革发展。
根据中国知网最新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显示,我社承办的《中国博物馆》综合影响因子大幅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456,对比上一年度增加幅度达10.95%;复合影响因子0.962,在文化与博物馆学类19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4,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中国博物馆》综合影响因子大幅提升,再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在全媒体传播方面,中国文物报社适应融合大势,畅通全媒脉络,推动国家文物局官方媒体、中国文物报全媒体、文博在线全媒体三大新媒体矩阵建设,从小传播走向大传播。
《万邦林立 “有娀”乃大》一文在中国文物报新华号上的单篇阅读量接近300万。
“学习强国”平台的“文化”栏目,连续推送21期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专题。
报社所属新媒体平台全年共计刊发图文及视频13000余条次,实现总流量近2亿,其中中国文物报人民号、新华号、澎湃号等公众号在文博类公号中名列前茅,权威性、影响力持续攀升。
据不完全统计,十大考古的话题阅读量总计突破2.2亿。登百度热搜第四位和微博热搜榜前十位。央视新闻微信号和人民网微信号等74个公众号和视频号参与报道。
“文物之声”视频号自今年5月份创建以来,自主策划、拍摄、剪辑短视频60余条,内容涵盖“中国考古大讲堂”课程及专家访谈、“小编打卡博物馆及展览”等系列。
全方位多角度传播文博声音
中国文物报社立足主责主业,激发资源潜力,打造新形态、拓展新业态,从小服务走向大服务,努力建设以内容服务为核心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专刊特刊、展览活动、公开课、大讲堂、推介活动、论坛(研讨会)活动、影视视听以及规划咨询等8个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品牌产品线,策划、打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名品牌,为全行业乃至全社会提供专业化细分化和大众化趣味化文化遗产传播服务,新型文博专业智库平台作用初步显现。
集专刊特刊、展览活动、公开课、大讲堂、推介活动、论坛(研讨会)活动、影视视听以及规划咨询等为一体的中国文化遗产系列品牌产品线。
“学习党史——打卡红色纪念地”“红色百年——全国革命文物图片选萃展”等展览走进博物馆、纪念馆、高等院校、国有企业、社区村镇展览空间、基层部队营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各地的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工作助力。
报社承担的“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项目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2020年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与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烈火、鲜血与旗帜》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第27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微纪录十优作品”。
《烈火,鲜血与旗帜》获评“第27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微纪录十优作品”。
2022年,中国文物报社将坚持深耕主业,根据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和宣传工作要点,加强主题宣传策划,扩大正面宣传,强化阵地建设管理,全力做好文物宣传传播工作。依托自身优势,做优做强内容,拓展传播格局,做深媒体融合,创新经营手段,深入推进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搭建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平台,在做好图文媒体矩阵的同时,着力建设视听媒体矩阵和服务媒体矩阵,从内容服务不断向全方位服务平台拓展,增强行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传播手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讲述好!
来源:“文物之声”微信公众号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明朝灭亡源于此战,任何一个皇帝都挽回不了,崇祯只怪自己命不好
皇帝本该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所享受的是极乐之乐。可有这样一位皇帝,可是说是中国最心塞的皇帝,他继位后不久的一场战争,使得整个中原局势大变,明明中原的悲惨境遇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可他还是要一个人承担这一切。他就是遭遇锦州之战的崇祯皇帝。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13:240001中国史前粟作、稻作文化应对4.2 ka寒冷事件时呈反相模式
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面临重大气候挑战的时代,研究过去快速气候事件与人类社会响应的关系,可以为应对未来人类生存场景和增强适应能力提供参考视角。4.2ka事件(4.3-3.9kaBP)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寒冷事件,既是全新世-梅加拉亚期(Meghalayan)开始的标志事件,也与欧亚大陆从两河流域、到印度河流域诸多古代文明崩溃的时间一致,是研究环境变化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关键时期。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44:560001汤用彤先生——贯通中西、华梵的大学者
原编者按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汇聚了现代中国最优秀的哲学家,如汤用彤、胡世华、贺麟、郑昕、容肇祖、汪子嵩、任继愈、邓艾民、张岱年等。商务印书馆新近推出《北大哲学系1952年》一书,呈现二十余位学者的传记文章,介绍这些学者的生平事迹、人格气象以及学术成就,通过当下的追忆与哲学大家重逢。从本期开始,本报“书品”版将节选部分文章刊发,以飨读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37: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