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考古:为乡村脱贫和活化振兴赋能增色
考古助力脱贫攻坚,直击地方文化重点,把握文化遗产内涵,将中华传统文化及时有效地记录下来、保护下来,大力推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保护,是文化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
考古带动乡村振兴,守住“昨天”,发展“明天”, 用考古成果助力当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提供更多资源。
重庆酉阳县车田乡,交通发展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曾是重庆市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但是与土司相关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显著的区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遗产价值丰富。从2017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参与深度贫困乡镇文化脱贫攻坚任务开始,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各部门精诚合作,以酉阳何土司城遗址的规划设计编制任务为出发点,通过考古调查全方位“摸透”文化根脉,量身打造专属“考古档案”,秉承考古遗产一体化保护工作路线,同步开展文物本体保护规划编制,兼备文物保护与活化实用,让文物“活起来”。同时以点扩面,以挖掘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为重心实施车田乡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系统记录文化资源状况。2021年,我院基于考古调查研究工作中所得的资料,梳理汇总编制成《酉阳车田:土司遗址与民族文化》,期以全面深入反映车田乡文化遗产状况、何土司城遗址保护实施效果。
《酉阳车田:土司遗产与民族文化》一书聚焦于酉阳车田乡,将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车田乡文化脱贫攻坚项目中的工作内容作为切入点,将车田乡的历史文化面貌作为着眼点,将现存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工作作为落脚点,详细记录了针对车田乡及何土司城遗址的调查研究、保护工作与长远规划成果。全书共七章,围绕车田概貌、酉阳土司文化、何土司城遗址考古、何土司城遗址保护展示、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公众考古在车田等方面,将碎片化的文化遗产编制成完整系统性的图书资料,深度阐释车田乡与何土司城遗址的文化内涵。同时践行保护与活化两步走的策略,打造重庆市第一座乡村遗址公园,顺应现代社会对文化的需求,助力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发挥现实价值,促进文旅融合,为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入研究和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援。
“摸底”
散落在神州大陆上的各处遗址、文物,埋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密码,共同构织出一片璀璨的神州星河。对中华文明的研究,要从探知开始,了解其“前世今生”、过往种种,理清历史文化面貌。探索熟知,“摸清”其底,是更好发掘、保护、开拓的第一步。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踏实走好考古扶贫的第一步,将考古工作作为后续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前锋部队,从2017年开始,通过对车田乡的文化资源系统调查,从多角度、多学科、多协作等综合方面了解车田乡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存状况,对其中具备较高保护与利用价值的何土司城遗址开展了初步调查,明确了何土司城遗址的文化面貌,了解了遗址的功能分区和路网系统,并对车田乡的自然风貌、历史沿革、酉阳土司与土司制度,以及车田土司等情况进行摸底,为后续做针对性的专项考古工作打好基础。
车田乡文化遗产调查
“深挖”
探知中华文明,揭示内在的文化基因,是一个无穷宏大的课题,需要逐个研究,最终汇成宏伟庞大的中华文明。
2019年3月开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何土司城遗址本体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勘探工作,完成实地调查面积约2平方公里。在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对墙体、道路、建筑基址等重点遗迹的地表附着物进行清理,厘清现存遗迹的保存和分布状况,并通过测绘、航拍、摄影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同时,针对墙体、建筑基址、土牢等重点遗迹进行解剖清理,清理面积900平方米,深入了解遗迹的结构和内涵,全面采集遗迹蕴含的信息,对何土司城遗址的文化层堆积和文化面貌有了明确的认识,为后续的保护规划方案编制和工作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查何土司城遗址
同时,为摸透车田乡的“文化家底”,进一步打造车田乡的特色产业,激发其文化产业活力,走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之路。我院联合长江师范学院、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开展车田乡的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基本厘清以何土司城遗址为代表的土司历史,整理以“说春”“三棒鼓”“打绕棺”、打“花棍”“摆手舞”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车田乡较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为相关部门、企业活化利用车田乡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市场价值,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助推车田乡脱贫攻坚提供资源支撑。
“开拓”
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重要载体,反映着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文物保护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重要环节,对于巩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凝聚力,加强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文物活化利用,承担新时代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之路的重要前提。推动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能够带动游客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进一步扩大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宣传,增强文化软实力。同时拉动旅游业及周边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坚持大扶贫格局,从宏观角度把握好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间的协调统一,深入执行“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扶贫理念,将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步,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2019年9月,我院编制《酉阳县何土司城遗址保护展示及利用优化方案》,何土司城遗址总体设计规划中具有前瞻性的提出近、中、远三期工作方案,涵盖六大功能区,既高瞻远瞩,融合遗产保护、生态优化、参观休闲、互动体验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又脚踏实地,将何土司城遗址文物本体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加固、保护现存的城墙、建筑基址、清理遗迹等文物本体,依托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建设重庆市第一家乡村遗址公园,为中、远期后续发展规划构筑坚实基础,规划出未来可合理利用及展示的空间余地。我院在设计思路上跳出文物保护的固有圈子,以保护为基,着眼未来发展的可行性与多样性,因地制宜,有效利用车田乡的文化优势,做实产业扶贫。
修缮后的何土司城遗址(俯瞰)
2020-2021年,克服新冠疫情的影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何土司城遗址文物本体工程顺利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考古工作始终贯穿其中,从前期调查,考古清理,勘察设计及项目施工,通过不断的研究分析,逐步的调整、完善原有设计及工程做法工艺,达到保护及展示的目的,是我院“文化遗产一体化”保护思路的具体实践。在全院上下共同努力下,一座焕发新生的土司文化遗址公园和一本全面反映车田风采的图书,将作为重庆市文化与旅游发展委员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脱贫任务的陈果展现,奉献给参与和关心酉阳车田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
“活化”
重庆考古人时刻关注公众对考古相关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致力于提高重庆考古本身的社会化程度,更好地位社会和公众服务。
自2017年起,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当地文博单位发起“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结对子,种文化”精准帮扶活动,主动走进贫困乡贫困村,面向当地群众开展了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文化遗产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在当地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更依托自身经验优势,先后开展“关爱贫困学生,文化遗产保护进校园”的知识讲座、文物修复拓片等活动,践行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教育、研学教育深度结合,坚持以知识宣传普及带动文化认知,以文化认知形成文化自信,助力建设美丽乡村和文明乡村。
文化遗产系列讲座走进车田乡育才中学
车田乡育才中学同学们动手学习拓片
同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联系中央、地方各级媒体对扶贫工作进行正面报道,在“重庆考古”微信公众平台、重庆考古网、官方微博等自有公众平台开展宣传工作,扩大影响范围和关注力度,为宣传文化遗产助推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攻坚,树立典型,坚定信心,营造氛围,整合文旅融合发展思路搭设广阔平台。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文化扶贫与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并未停止,《酉阳车田:土司遗产与民族文化》一书既是国内首部全面反映以文化扶贫为目的的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报告,也是首部考古工作者基于文化扶贫视野下的乡村振兴系统价值研究,展现出考古工作者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号召,从单纯保护发掘到参与活化利用、价值共享,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通过价值叠加转化,迸发出新活力。中国特色的考古学,不应该仅仅是少数从业人员的自我价值实现,还应该成为公众共知共享、参与文化传承、凝聚民族共识和文化认同的全社会自觉行动。
(作者:董永嘉 方刚)
(作者单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村民发现文物,上报后专家回复“胡说八道”,到达现场后啪啪打脸
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8:45:110001「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阳汉壁画墓
东汉末年和汉魏之际的石室壁画墓。主要分布在辽宁省辽阳市北郊的太子河两岸。20世纪初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发掘多座。属于东汉末的有北园墓、棒台子1号墓和三道壕车骑墓等,墓主均为当时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的显贵。1961年国务院将这片墓地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58:220002古人“身长九尺六寸”没夸大,山东发现的古墓,男性身高超过两米
近日考古学家在山东发掘了一些属于新时期晚期的古墓,出土的遗骨长达1.85米,他们生前的身高应该在2米以上,这大大颠覆了人们对古人的认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身高这种东西,绝非是一方人就一模一样的,即使是一起长大的一群人,高矮不一也是很正常的。山东人为全国人均身高最高的省份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0:54:480000暹罗龙:亚洲大型食肉恐龙(长9.1米/牙齿与棘龙相似)
对于棘龙,大家肯定不陌生,它是史前最危险而最大的恐龙,强大的霸王龙在它面前也得跪。而在泰国,曾出土过一只名叫暹罗龙的恐龙,其牙齿就非常类似棘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暹罗龙基本资料体型:暹罗龙是一种亚洲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9.1米,与慢龙、剑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87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暹罗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17:3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