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到底长啥样?日本人抢走朱元璋老家寺内古像,上绘真实相貌
朱元璋出生与修陵的传说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有关朱元璋的故事,大概每个南京人都能韶上一大堆。
一般人都认为朱元璋嗜杀成性,实际上开国皇帝谁没有两手?民国学者王焕鏕辑《明孝陵志》,是一本专门记述朱元璋死后事的书籍,从这本书中搜集到的史料里笔者发现,朱元璋并不是什么坏人,倒是一位移风易俗的好皇帝。

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样,朱元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朱元璋出生于公元1328年。在《明史·太祖本纪》中,史家仅用69个字,就将朱元璋从母亲怀孕,到诞生,到面相,到性格的一系列生平资料说清楚了——
“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气。及产,红光满室。自是夜数有光起,邻里望见,惊以为火,辄奔救,至则无有。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这段记载的大概意思是,母亲陈氏怀孕时,梦见有神仙送给她一粒药丹,服下以后就怀孕了,醒来后还发现嘴里有香味,朱元璋生产时,产房里红光发亮,邻居感到吃惊,都以为朱家失火了,可往返几次赶到现场却又不见火光。长大后,朱元璋品行相貌超俗,雄伟杰出,仪表堂堂。有一根奇骨一直通到头顶。他志向远大,当时人们都猜不出他将来要干什么。
《明史》所记显然是一种神化,史家根据圣意的附会之言,倒是朱元璋自己说了实话。

在凤阳给父母修建陵墓时,朱元璋亲撰《御制皇陵碑》文,记述家事,说那时家里很穷,母亲陈氏快要生产,还在打麦场上做农活,就在附近的二郎庙帝的山坡上,生下了朱元璋。后来,家里人都死光了,出家当和尚寻了一条活路。
朱元璋出生地,一说在今江苏盱眙,一说在安徽凤阳。当皇帝后,朱元璋的住过的村子被叫“灵迹村”、临产时的山岭被赐“明光山”,现在安徽明光市一名由此而来;坡地则被乡人称为“孕龙基”、“跃龙冈”,至今地名尚有。


倒是朱元璋的相貌不凡是真的:长长的下巴,一脸麻子,像个外星人。史家所谓“姿貌雄杰,奇骨贯顶”,看似对老朱的赞美,其实一种曲笔,一种掩饰。
朱元璋凤阳老家的龙兴寺内,挂有朱元璋传世古像,就是这样的相貌,接近真实。很可惜,这幅画现在流落在日本,日军侵华时打到凤阳,从龙兴寺内抢走了这幅古像。

为和尚老公,马皇后烫伤乳房
孝陵开工的具体时间,有人说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八月,马皇后死后。实际上比这要早,是死前一年、洪武十四年九月便动工了。
这一年,朱元璋54岁,确实到考虑身后事的年龄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身体不行,得赶紧准备陵寝。
马皇后是中国历史上的模范皇后,这里多说几句马皇后。

与刘邦和吕雉这对糟糕夫妻相比,朱元璋和马秀英则是恩爱夫妻,模范夫妻。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年)三月年,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穷得娶不起老婆,郭子兴与夫人张氏作主,将义女马秀英嫁给了他,这样也好拴着朱元璋的野心,让他忠心效劳。
虽然朱、马二人与过去的婚嫁一样,仅凭父母媒妁之言,没有“恋爱基础”,但是他们的感情却很好,马秀英很疼爱丈夫。据说有一次因为朱元璋伤了郭子兴的面子,郭一气之下将他关了禁闭,也不给吃的。

新媳妇马秀英一听急了,从伙房里偷了一个刚出锅的馒头送给朱元璋。路上正好碰上了义母张氏,便慌忙把馒头往怀里藏,结果把乳房都烫伤了。所以,朱元璋在马皇后生病后,如农村男人一样,亲自端汤喂水,死后不再立新皇后。
在马皇后病重时,朱元璋开始寻找墓地,相中了南京东郊钟山之阳,特别是独龙阜一带。

这里,从东吴时期便是堪舆师眼里景色上佳、藏龙聚气的风水宝地,历代寺塔、古冢很多。最早将孝陵所在的独龙阜视为宝地的,是南北朝时梁高僧宝志和梁武帝萧衍。
现在朱元璋看好这里,那葬在这块地上的其坟墓就碍事了,此即《葬书》里所说的“葬压龙角”。
朱元璋当然也是容不得自己的风水宝地上存在其它坟冢的,床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孝陵工程的总负责人是朱元璋的老乡、中军都督府佥事李新。李新看出了朱元章的心事,为讨朱皇帝的欢心,将独龙阜一带包括大墓小冢在内的无数名胜古迹,统统挖毁了。

作为一处名山,现在钟山罕见有其它朝代古迹,就是这一原因。
从宽泛的概念上来说,李新这一行为也是盗墓呢,在今天至少也算是“破坏文物”。
最后逃过李新掘墓一劫的,只有两座墓:
一座是吴大帝孙权墓,朱元璋说他是好汉,留他给自己“看门”;
另一座是南朝高僧宝志的墓,迁葬于灵谷寺附近。

孝陵开工不到一年,地宫便完成了。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马皇后病死,,正好顺利葬入。
之后继续进行地面工程建设葬于孝陵。
马皇后的棺椁就埋在孝陵的核心——“宝城”下面。“宝城”,又称宝顶,实际上就是民间常说的“坟头”,是一个直径约400 米的圆形大土丘。
坟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正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这几个字是后人刻的。

秦始皇陵:2002年考古学家全面勘探了秦始皇陵,五个惊奇浮出水面
千古一帝这个称呼放眼整个帝王历史,若秦始皇不敢担绝无第二人可承担,尽管历史上对嬴政本人争议颇多,但他统一六国,建设万里长城等事促进了文明进步。我们如今所使用“中华”二字,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民族取名,霸气外侧又颇具特色的称呼也一直沿用至今。秦始皇一生传奇而伟大,他年纪轻轻横扫千军一统天下,如此文武双全之人,后期痴迷炼丹求长生之道。我要新鲜事2023-04-15 00:51:390000安岳石窟的保护实践与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56:220000新发现 | 赵都邯郸城考古取得重大收获 后百家墓地遗珍见证城市繁荣
后百家北墓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后百家村北,属于百家村墓群。百家村墓群位于邯郸市西环内,沁河北岸一带,地形为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原地表有14座战汉时期封土墓。1957年至195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河北省文化局等单位清理一批战汉墓葬,其中尤以战国时期M3、M57规模大,等级高,出土文物丰富,令人瞩目,百家村墓群成为战国时期赵文化的代表性遗存。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25:040003专家在香港“捡漏”文物,发现是西施遗物,执意买回后价值超5亿
文物界的捡漏故事可以说的屡见不鲜了,有的是靠运气,有的是靠财力,有的是靠时机,但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马承源先生可是凭本事“捡漏”。我们知道马承源先生曾经是上海博物馆的馆长,马承源在文物鉴定方面可以说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劳,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现在上海博物馆中的很多珍贵文物都是因为马承源先生才得以保留。我要新鲜事2023-07-14 12:09:190000马衡:中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号凡将斋主人,浙江鄞县人,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导师、北京大学图书部主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特别讲师、西泠印社社长、故宫博物院院长等职。马衡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28:2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