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新石器时代(三)
作者:活动办公室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证明了中华民族璀璨悠久的文明,更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考古人执着的探求精神。这100个项目反映了中国考古学在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国早期国家诞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等重要学术研究的成果,都在各自领域解决了重大的学术问题,实现了新突破。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专题!
(专题文字内容根据申报材料整理)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遗址简介
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是一处罕见的世界级洞穴遗址,年代距今约20000年至9000年。遗址先后发掘出土人工制品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烧火堆、人头骨、股骨、大量动物骨骼、灰坑等。该遗址揭示了人类由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的这一重要历史历程,在探索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问题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考古发掘揭示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早期过渡地层关系最为清晰的地点。
遗址还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和栽培稻植硅体,揭示了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的攫取经济过渡到了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经济为主的新石器时代。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新石器革命”。
陶罐
中美农业考古队人员合影
主要发掘单位
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西省博物馆、中美农业考古队(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安德沃考古基金会组成)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刘玲、陈克刚、杨厚礼、陈文华、郭远谓、李家和、严文明、彭适凡、马尼士(美)、张弛、李水城、王幼平、黄蕴平、王宪曾、江钦华、夏正楷、刘诗中、周广明、唐舒龙、陈建平、杨卫、王炳万、王善全、赵志军、Geoffrey Cunnar、John Peterson、Pamela Vandiver、David Hill、Richard Redding、Jean Libby、Bob Atchison、Joshua Wright 等
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
遗址简介
大汶口遗址是大汶口文化的命名地,作为黄河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大汶口遗址以前后延续的丰富文化内涵,实证了海岱史前文化谱系的清晰脉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开辟了道路,在中国考古学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59年首次发掘大汶口遗址清理出133座墓葬,出土随葬器物与中原仰韶文化面貌不同,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证实了山东龙山文化是一支有独立来源的文化。后随着有关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特别是1974年、1978年进行的第二、三次考古发掘,大汶口文化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明确。
大汶口遗址前后延续的文化发展序列实证了海岱地区史前文化谱系的清晰脉络。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久,文化序列完整。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本地来源找到线索,不仅从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上找到了大汶口文化承袭自北辛文化的明确证据,并且将大汶口文化早、中、晚三期的文化面貌进行完整补充,为构建并完善海岱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
大汶口遗址的发掘成果为研究史前社会复杂化和文明起源问题开辟了道路并提供重要依据。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地表现出的强烈贫富分化差距引起了学界广泛讨论,开辟了我国探索文明起源的道路。大汶口文化时期是海岱地区探索中华早期文明起源的关键时段,大汶口遗址的发掘成果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汶口遗址分布范围示意图
大汶口遗址早期居址区房址分布图(上为北)
八角星纹豆
骨雕筒
红陶兽形器
主要发掘单位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杨子范、张学海、张江凯、孙波、高明奎 等
山东章丘城子崖遗址
遗址简介
城子崖遗址是著名的龙山文化发现和命名地,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中国新石器考古最为重大的发现,有力反驳了当时盛极一时的中国文化“西来说”。
城子崖第一阶段发掘是由中国考古学家独自发现、独立组织,采用一套科学的记录方法,带有明确学术目的进行的考古发掘,这是继仰韶文化之后中国新石器考古最为重要的大发现,1934年出版《城子崖》报告作为“中国考古报告集第一种”,揭示出一个未被世人所知的考古学文化——龙山文化,对认识中国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有重大推动作用。这次发掘不但替中国文化原始问题的探讨找了一个新的端绪,田野考古的工作也因此得了一个可循的轨道。
90年代的发掘通过谨慎验证,发现城子崖遗址是由龙山文化城址、岳石文化城址和周代三期城址重叠而成。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具有早期城市的雏形,说明当时它已经成为一个权力、经济、文化的中心,已具备早期方国特征。城子崖岳石文化城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城市发展及夷夏关系提供了重要材料。
第三阶段的发掘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重新梳理了各期城址的范围及结构特征,为分析研究龙山、岳石城址更迭及城址防御模式的演变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材料。城子崖是目前岳石文化唯一能确定大型城址存在的遗址,为研究岳石文化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及礼制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城子崖发现时地貌
龙山文化白陶鬶
龙山文化磨光黑陶圈足盘
铜齿轮形器
岳石文化晚期城址北门址全景(左北)
主要发掘单位
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山东古迹研究会、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吴金鼎、李济、梁思永、张学海、孙波 等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遗址简介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距今约7500―9000年,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重要的代表性遗址。
贾湖遗址先后经历了8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6000余件及大量人类骨骼、动物遗骸和植物标本。贾湖遗址及其遗物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尤其是这里出土的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骨笛和家养猪以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和原始文字资料之一,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农业和家畜起源、汉字起源研究中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骨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长江中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社会的经济、技术、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贾湖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东亚地区万年以来第一座历史丰碑和文化高峰,与同时期西亚两河流域的远古文化相映生辉。
墓葬出土绿松石
贾湖骨笛
贾湖遗址
器物上契刻符号
墓葬随葬龟甲
主要发掘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舞阳县博物馆 等
遗址发现者、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朱帜、郭天锁、张居中、王良启、杨振威、王胜利、裴明相、魏兴涛、蓝万里、杨玉璋 等
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
遗址简介
裴李岗遗址在1977-1979年先后经过多次调查和发掘,发掘面积约2400平方米。2018-2020年重启考古工作,面积约500平方米,新一轮发掘发现了确凿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修正了过去模糊的认识,尤其是为认识墓葬、农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新证据,为进一步填补新旧石器时代过渡生活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裴李岗文化因最先在新郑的裴李岗被发现与发掘而得以命名,裴李岗遗址在裴李岗文化研究、区域类型和分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性的地位和特殊意义。
裴李岗文化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发展及其与中原仰韶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农业生产工具及家畜骨骼的出现,对于探索我国农业、畜牧业和陶器制作起源等具有重要作用。
裴李岗遗址的考古发掘
裴李岗遗址工作照
石镰
石磨盘、石磨棒
陶鼎
主要发掘单位
开封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新郑县文物管理委员会、郑州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等
发掘领队及历年主要发掘参与者
李友谋、任万明、王吉怀、郑乃武、陈星灿、李永强、黄富成 等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齐思和与现代新史学之建立
0000古书上记载的诡异“咒术”,有人用它来盗墓,真的打开了墓门
诡异的“咒语盗墓术”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古人笔记中,记录了不少过去人使用的盗墓奇术,有的根本不用“洛阳铲”一类工具,就能把门打开,取走宝藏,还有比这更厉害的盗墓手段?有,就是“咒术”。咒术在国内外都有,当然多以口传或文学作品的形式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38:500000窥探康熙地宫秘密:曾被盗挖,墓内黄水翻滚,帝后尸骨漂浮60年
康熙是入驻中原地区的第二位满清皇帝,纵观他一生在位期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成功的维护了疆土的统一。尤其是在清朝初年经过战乱的百姓饱受战火洗礼,很多的田地都荒废了,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为了减轻百姓的生活负担,康熙颁布了永不加赋的规定,力促百姓能安居乐业,为了后来的康乾盛世打下牢固基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6:440000云南少数民族为什么崇拜铜鼓?有一个秘密你可能不知道
铜鼓崇拜的传说本文作者张珍倪方六接着前面一篇,再来聊聊云南少数民族铜鼓崇拜的种种传说。勤王酒鬼跟赶来的村民述说了事情的原委。大家都感到奇怪和惊讶,一致认为葫芦救了他的命。只有勤王酒鬼心生疑惑:究竟是拍打葫芦时发出的响声赶走恶魔猛兽,还是恶魔猛兽闻到酒气而逃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17:1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