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良渚早期发展阶段的重要突破——浙江北村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作者:姬翔 陈明辉 王宁远
2019年4月至12月,因配合瓶窑镇小城市改造凤都路延伸项目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遗址保护区以南进行了大面积的调查和勘探,在距离良渚古城南城墙以南2公里处,发现了北村遗址。

北村遗址所在位置

北村周边遗址分布图(无聚落组)
北村遗址依托大雄山西北麓的一处自然山体,遗址面积较大,达8万平方米。2020年至2021年,为了配合瓶窑镇小城市改造凤都路南延项目和凤都路安置房建设,同时也为了了解遗址的堆积情况、性状及年代,探索良渚古城外围遗址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遗址的北部和南部展开了发掘。2020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发掘6000平方米,2021年再次批准发掘6000平方米,累计发掘面积12000平方米。

北村遗址范围图及发掘区
经过一年多的发掘,目前已清理良渚时期房址20余座、灰坑200多个、灰沟17条、墓葬120多座。
根据目前发掘状况,北村遗址北部是良渚早期偏晚到良渚晚期的聚落,有九十多个墓葬,多为平民墓,随葬品一般在8件左右,少部分墓葬随葬品较多,出土三件成组锥形器、冠状器、玉璜等中型玉礼器。

M106
北村遗址南部则是良渚早期偏早的聚落,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其年代可能与瑶山相近。2021年5月至6月,在北村南地势较高的台地上,发现了一处高等级墓地,其中M106等级最高,出土随葬品71件,包括了龙首镯、镂孔兽面纹冠状器、璜串、玉蝉等重要玉器。另外M101、M104等也出土有玉镯、玉璜等玉器。在台地南部地势较低处,发现并清理了十几座墓葬,整体等级较低,只有1座墓出土了1件玉龙首形饰,其他墓葬的随葬品一般只有陶器,偶见石纺轮、石钺等石器。此外,在北部台地和南部地势较低处,都发现有房屋遗迹,可能与所在区域的墓葬存在对应关系。

北村M106出土玉器
沿着台地南部边坡底部,分布有一条长灰沟,灰沟北部则分布着近30个较大的方形柱坑。以灰沟为界,北部台地与南部地势较低处的墓葬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推测灰沟与边上的柱坑可能为一处大型栅栏或围墙遗迹,起到将台地上的贵族和台地下的平民隔离的作用。

出土玉器
北村遗址居于良渚古城遗址和官井头遗址之间,与官井头遗址都分布在大雄山山脉的山前坡地处,为探究良渚早期聚落分布特点提供了新材料。北村遗址南部的贵族墓地是官井头之后,良渚古城外围的又一次重要发现,揭示了良渚古城建成之前贵族阶层的发展状况,为研究良渚早期社会的发展、阶级分化和探索良渚古城的崛起背景提供了新的资料。
作者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村民自愿守此皇陵千年,却不知皇陵内葬着何人,考古专家赶来破解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2:26:560000陈畅:三位中国考古学家类型学研究之比较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9:470000许宏:考古学参与传说时代古史探索的论理
内容提要:回观学术史,运用有限的考古材料进行狭义史学范畴的人群族属与王朝归属的整合研究更受关注,构成中国学界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奇特的学术景观。半个多世纪的论争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已很能说明研究取向与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深刻检讨考古学的局限性以及文献与考古整合研究结论的相对性,文献史学和考古学领域各自扬长避短、扎实做好本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分进合击、慎重整合,才是深化研究的必由之路。0000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展示文物保护工程成果
最近,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作为邀请展商之一,向公众展示了其近年来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成果。在展会期间,中心与其他单位同行交流互动,收获颇丰。我要新鲜事2023-04-25 00:01:210000打捞文明的水下考古 技术含量有多高?
北京时间5月21日,在海南三亚有着重大的深海考古发现,这一次的水下考古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也让更多的人对水下考古有了更新的了解,此次考古的时间起始于2018年,在当时中科院深海科学工程研究所和国家文物局,一同成立了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之后就开始进入了深海的考古调查,使用深海勇士号潜水器多次的下潜,在1500米的水下发现了两艘沉船,其中一艘沉船中有着多种瓷器,周围还分布着各种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0:32: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