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256

发现环藏文明古道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1:48:420

作者:柳士发

1. 当我们立足而又超越微历史观、短历史观和传统历史观,以大长今历史观——大历史观、长历史观和现代历史观审视古代世界历史的时候,可以发现,亚欧长城以北横亘以亚欧大草原为代表的古代世界游牧文明主环,继续向北依次则是古代世界森林文明主环和古代世界苔原文化主环,亚欧长城以南横亘以古代亚欧农耕文明带为代表的古代世界农耕文明主环。在古代亚欧非大陆乃至整个古代世界文明主环上有两大最主要、最伟大的文明圈——西方地中海文明圈和东方青藏高原文明圈,古波斯是连接两大文明圈的纽带地区。相对于地中海而言,青藏高原可谓天中山;相对于地中海文明圈而言,青藏高原文明圈可谓天中山文明圈。美国学者威廉?麦克高希所写的《世界文明史》径称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社会,“大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的文明在早期新石器文化出现的地方发展起来……夏及后来商的统治者在黄河流域建立了王国,在那里他们建造了规模相当的灌溉工程”。古代西亚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属于环地中海文明圈,古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属于环青藏高原文明圈或称环天中山文明圈。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道,“中东、印度、中国和欧洲这四块地区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这些文明使欧亚大陆成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历史中心地区”。随着古代农耕文明的拓展,亚欧大陆东西两翼地区——古中国和古欧洲以及古南亚和古中东成为古代世界农耕文明主环最为主要的四大区块,形成了古代世界农耕文明主环的最为主要的四大区系。把古中东和古南亚农耕文明的北方边际线与古欧洲农耕文明的东方边际线、古中国农耕文明的西方边际线连接起来,可以得到一条巨大的微笑曲线。

2. 相对于环球热带草原而言,环球温带草原更加广袤。以亚欧大草原为代表的北纬环球游牧地区构成古代世界游牧文明主环。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阻隔,北半球亚欧大草原游牧文明和北美大草原游牧文明各自独立发展。由于海拔洋流和地形影响,亚欧农耕文明带北方边界线呈现微笑曲线,导致西北欧和东北亚在维度上属于古代世界游牧文明主环,在气候上靠近古代世界农耕文明主环,在实际上呈现从渔猎向农牧二元经济形态转型升级的动态演变特征。在亚欧大草原,蒙古草原和东欧草原是两大中心地带,东方是环蒙古大漠游牧文明圈,西方是中东欧游牧文明带,中亚草原是连接两大中心地带的纽带地区。此外,在中国西域北疆地区准噶尔盆地,还有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游牧文明圈,或者称为环准噶尔盆地游牧文明圈。

3. 在亚欧大长城以北,亚欧游牧文明走廊、亚欧森林文明走廊和亚欧苔原文化走廊依次排列,在亚欧大长城以南,亚欧农耕文明走廊发达的亚欧农耕文明古道网络把东方环藏文明圈与西方环地中海文明圈联系起来。与古代地中海海上航线繁荣同时,在环地中海文明走廊上环地中海文明古道网络发达,它通过陆路把地中海文明圈串联起来。在环青藏高原文明走廊上环青藏高原文明古道网络把环青藏高原文明圈串联起来。在青藏高原以北,河西走廊与西域南道如影随形,紧密相随,继续向北,则是居延古道和天山古道,其中河西走廊以及天山廊道早已闻名于世,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青藏高原以南,位于青藏高原与南亚德干高原之间的恒河文明走廊与其遥相呼应。在青藏高原东侧,横断山谷文明走廊贯穿南北,有时又称羌彝文明走廊。继续向东,则是秦蜀古道和蜀身毒道。古波斯文明把环地中海文明圈和环青藏高原文明圈联系起来,波斯古道体系把环地中海文明古道体系和环青藏高原文明古道体系连接起来。纵贯青藏高原,唐蕃古道继续向南延伸到达天竺,可谓唐竺古道,但是相对环藏古道而言,开发较晚,通行成本更高。此外,在中国西域南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存在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绿洲文明圈,或者称为环塔里木盆地绿洲文明圈。

4.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经由河西走廊出行,被匈奴俘虏,逃奔大月氏劝说联合攻击匈奴无果以后,为了规避匈奴阻隔,企图迂回羌中古道返回汉朝,但是失败。《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出使大月氏,“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匈奴右方居盐泽以东,至陇西长城,南接羌,隔汉道焉。”“大夏民多,可百余万。其都曰篮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骠骑将军霍去病夺取河西以后,河西走廊全线打通。“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罙及诸旁国。”张骞死后,汉武帝继续派遣使节出使西域,“而汉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而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其后益习而衰少焉。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5. 根据《史记》记载可知,出使大夏的张骞已经发现,在其凿通西域以前,环藏文明古道特别是环藏商道早已存在并且已经形成闭环,但是经由蜀身毒道的官方往来通道始终未能打通。《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业,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有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能够赂遗设利朝也。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天子欣然,以骞言为然,乃令骞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出駹,出厓,出徙,出邛、僰,皆各行一二千里。其北方闭氐、筰,南方闭巂、昆明。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然闻其西可千余里有乘象国,名曰滇越,而蜀贾奸出物者或至焉,于是汉以求大夏道始通滇国。”

6. 环藏文明古道又称环藏丝绸之路。环藏丝绸之路或称环藏文明之路,北有河西走廊和河湟走廊,东有连接成都盆地和滇池盆地的川滇走廊和纵贯横断山脉的横断山谷走廊;西有中亚地区天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西麓与中亚沙漠之间形成纵贯绿洲走廊或者纵贯盆地走廊;南有狭长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位于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形成雅鲁藏布江文明走廊,狭长的恒河平原位于青藏高原和德干高原之间,形成恒河文明走廊。众多的族群、教徒、商人在环藏文明走廊生生不息,川流不息,形成了一个环藏文明古道网络和环藏商道网络,构成了一个环藏族群大观园、文明大观园、宗教大观园。河西走廊和恒河走廊历来受到高度关注,但是对于横断山谷文明走廊、横断山谷族群走廊、横断山谷丝绸之路的研究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对于藏北丝绸之路、藏西外环丝绸之路和藏南外环丝绸之路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是对于环藏内环文明之路特别是藏东横断山谷丝绸之路的探索仍然任重道远。

一、发现天中山——世界中央高原

7. 中国古人曾经认为昆仑是天下之中。纬书《河图括地象》云,“昆仑者,地之中也。下有八柱,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制,名山大川孔穴相通。”“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地祗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泉东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市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好城也”。《艺文类聚》引《水经》云,“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宋代蔡元定《发微论》认为,“凡山皆祖昆仑,分支分脉,愈繁愈细,此一本而万殊也;凡水皆宗大海,异派同流,愈含愈广,此万殊而一本也”。宋代洪兴祖《楚辞补注?离骚》云,“又一说云:大五岳者,中岳昆仑,在九海中,为天地心,神仙所居,五帝所理”。明代刘基《堪舆漫典》记载云,“昆仑山祖伟高雄,三大行龙南北中”。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1547-1598)《五岳游草》云,“自昔堪舆家皆云天下山川起昆仑,分三龙入中国,然不言三龙盛衰之故……昆仑据地之中,四旁山麓各入大荒外,入中国者一,东南支也。”清代《天下山川海岳大势图》云,“论天下之大势者,必周乎山川,山者水之源,水者山之委,诸山皆发脉于昆仑”。古人所谓昆仑丘可以指称整个世界屋脊或称亚洲中央高原,包括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等。环青藏高原文明圈也可以称为环世界屋脊文明圈或者环昆仑丘文明圈。

8. 中国古代天文学说认为北极和北斗居于天中,当昆仑之上。《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苍璧礼天,以黄琼礼地。”郑玄注:“此礼天以冬至,谓天皇大帝,在北极者也;礼地以夏至,谓神在昆仑者也。”《尚书纬》云,“七星在人为七瑞。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运转所指,随二十四气,正十二辰,建十二月,又州国分野、年命,莫不政之,故为七政。”《春秋命历序》云,“昆仑为天之中柱”,“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墟。”宋均注:“北极,为天之枢。昆仑,为地之柄”。《晋书?天文志》记载,“其(盖天说)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沱四隤,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降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9. 昆仑之丘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被认为是帝之下都。《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山海经·西山经》云,“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嬴母之山,神长乘司之,是天之九德也……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郭璞注:“河出昆仑,潜行地下,至葱岭山于窴国,复分流岐出,合而东注泑泽,已而复行积石,为中国河”。《山海经?海内北经》云,“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晋代郭璞《昆仑丘赞》云,“昆仑月精,水之灵府,惟帝下都,西羌之宇,嵘然中峙,号曰天柱”。东晋干宝《搜神记?火浣布》云,“昆仑之墟,地首也,是惟帝之下都”。《穆天子传》记载,“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西汉谶纬之书《鱼龙河图》把昆仑称为“帝之下都”,“万神之所在”,“天中砥柱”。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乃宴。”

10. 昆仑山本义天山,昆仑丘本义天丘,昆仑墟本义天墟。汉代杨雄《太玄经》云,“昆仑者,天象之大。”“天穹窿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集韵》云,“昆仑,天形。”《尔雅?释天》云,“穹苍,苍天也。”晋代郭璞注:“天形穹窿,其色苍苍,因名云。”北宋邢昺疏引东汉李巡云:“古时人质,仰视天形穹窿而高,其色苍苍然,故曰穹苍。”

11. 中国古史认为黄河源出昆仑,然后潜入地下,直到积石山(在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下石门潜流重现。《尚书·禹贡》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认为黄河源出积石山。《淮南子·地形训》云,“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南海。洋水出其西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史记?大宛列传》云,“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汉武帝)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太史公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汉书·西域传》认为西域地理范围“西则限以葱岭”,而黄河有两个源头,一出于阗南山,一出葱岭,出于阗南山之河北流,与出葱岭之河合流而注入蒲昌海,再潜行地下,东出积石山成为黄河。用今天地理名称来说,就是源出昆仑山的和田河北流,与源出帕米尔的叶尔羌河合流为塔里木河,共同构成黄河的源头,然后流入罗布泊,东南潜流地下,直到流出地面成为黄河。《汉书?西域传》云,“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汉书?沟洫志》记载汉武帝时期齐人延年上书言:“河出昆仑,经中国,注勃海。是其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下也。”《水经注?河水二》云,“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永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山在西羌之中,烧当所居也。”事实上,在匈奴语中,昆仑本义圆石,昆仑山本义石山,与积石山义近。中国上古所谓昆仑山有可能就是积石山。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记载,“朅盘陀国周二千余里。国大,都城基大石岭,背徙多河,周二十余里,山岭连属、川原隘狭,谷稼俭少,菽、麦为多,林树稀,花果少。原湿丘墟,城邑空旷。”喀喇昆仑山可以意译为黑石岭或者大石岭。

12. 唐代已知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蒙古语本义富饶的黑山或者富饶的大山)。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与刑部尚书、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追击吐谷浑败军,兵次星宿川(今星宿海)达柏海(今扎陵湖),观览河源。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刘元鼎奉使入蕃,途经河源地区,得知黄河源出紫山(今巴颜喀拉山)。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命荣禄公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了两大湖(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剌脑儿”)的位置,并上溯到星宿海,之后绘出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清圣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命拉锡、舒兰探查河源以后绘有《星宿河源图》,撰有《河源记》,指出“源出三支河”,东流入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测图。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齐召南撰写《水道提纲》指出,黄河上源三条河,中间一条名为阿尔坦河(蒙古语本义金河,今玛曲),是黄河的“本源”。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派遣侍卫阿弥达探寻河源并祭告河神。阿弥达在星宿海西南发现一座蒙古语称为“阿勒坦葛达素齐老”的山,“此山崖壁赤黄,壁上有池,池中‘流泉喷涌,酾为百道,皆为金色,同入于阿勒坦郭勒(蒙古语本义金河)……为黄河之上源也’。”阿弥达认定黄河发源于此山,经星宿海后下行。

13. 中国古代曾称青海湖为西海。汉平帝元始四年(公元4年)曾在今青海湖一带设置西海郡。《水经注?河水二》云,“河水自河曲,又东径西海郡南。汉平帝时,王莽秉政,欲耀威德,以服远方,讽羌献西海之地,置西海郡,而筑五县焉,周海亭隧相望。莽篡政纷乱,郡亦弃废。”对照《山海经?大荒西经》所云昆仑在西海之南,可以推论上古所谓昆仑应在青海湖以南。如果以黄河源出之山作为昆仑山,倒推昆仑山的地理位置,那么昆仑山应当指称巴颜喀拉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14. 黄河源头之一卡日曲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那扎仁山,最后注入渤海;长江源头之一沱沱河(蒙古语为托克托乌兰木伦,本义缓慢的红河;简称乌兰木伦,本义红河或者赤水)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各拉丹冬雪山,最后注入东海;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湄公河)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吉富山,最后注入南海。三者源头相近,所以这个地区被称为三江源地区。中国古代曾把岷江作为长江源头。《尚书?禹贡》云,“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认为长江源出岷山。虽然早在东汉初期,人们已经知道金沙江源远流长,但是仍将岷江视作长江正源。《水经注》是这种看法的典型代表。明代徐霞客在《溯江纪源》一文中正式提出以金沙江为长江源头,“余按岷江经成都至叙,不及千里,金沙江经丽江、云南、乌蒙至叙,共二千余里;舍远而宗近,岂其源独与河异乎?非也!”“故推江源者,必当以金沙为首。”“其实岷之入江,与渭之入河,皆中国之支流,而岷江为舟楫所通,金沙江盘折蛮僚溪峒间,水陆俱莫能溯。”清圣祖康熙帝在《康熙几暇格物编·江源》中赞同徐霞客《溯江纪源》提出的长江源头之说,并曾派出专门的使臣对长江源头进行考察,但是“望源兴叹”,只是发现“江源如帚,分散甚阔”。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年)首次采用近代测量技术完成的《皇舆全览图》已经绘出通天河上游水系的大致方位,初步确定了长江源头和黄河源头的地理位置。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齐召南所撰《水道提纲》认为布曲为正源,当曲和沱沱河为支流。

15. 《禹贡》云,“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一说长江正源为当曲,源出唐古拉山东段霞舍日阿巴山,注入东洋;澜沧江正源扎曲源出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峰,流出国境以后称为湄公河,注入南海;怒江正源那曲源出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流入缅甸以后称为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中国古代曾称西洋),唐古拉山可谓长江、澜沧江和怒江三江源。以注入南海为标准,中国古代黑水应当指称澜沧江。以历史称谓为标准,黑水应当指称长江上游金沙江。卢、泸相通。三国时期金沙江称为泸水。《水经注·滱水》云,“卢奴城内西北隅有水,渊而不流……水色正黑,俗名曰黑水池。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矣。”怒、卢相通。怒江也可以是黑水。

16. 美国学者艾利亚德(M.Eliade)在《萨满教》一书中考察了世界各地巫教,发现各类巫教神山大多分为三到十三层,而以三层最为普遍,出现年代也最早。神山之上又有神树,也分三到十三层,树顶住着天帝,其他神灵按照等级高低自上而下居住。《淮南子?地形训》云,昆仑之丘分为三层,“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扶木在阳州,日之所昲。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山海经图赞》云,“昆仑三层,号为天柱,实惟河之灵府。”《水经注?河水一》云,“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昆仑山上有天门可以登天。《淮南子?原道训》云,“经纪山川,蹈腾昆仑,排阊阖,沦天门”。汉代《郊祀歌》第十五章云,“神之游,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唐代颜师古注:“敦读如屯。屯,聚也。”对照世界各地巫教神山神树惯例,昆仑丘就是神山,建木就是神树,建木应当生长在昆仑丘上,也就是说,都广之野应当在昆仑丘上。对照昆仑丘三级之山,都广之野相当于玄圃。

17. 崆峒山属于昆仑丘的第一层级。建木就是空桐。《尔雅·释地》云,“北戴斗极曰崆峒。”《庄子》司马彪注:“空同,当北斗下山也”。崆峒、空桐、倥侗、空同相通。崆峒山与昆仑丘一样位于北极和北斗之下。空桐为商契后裔姓氏之一。《史记·殷本纪》云,“余以颂次契之事,自成汤以来,采于书诗。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殷氏、来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其后娶空同氏,生五子”。空桐作为树种今称泡桐,又称板桐。空同、倥侗、浑沌音通义近。《庄子?应帝王》云,“中央之帝为浑沌”。《关尹子·九药》云,“昔之论道者,或曰凝寂,或曰邃深,或曰澄澈,或曰空同。”汉代扬雄《法言·序》云,“天降生民,倥侗颛蒙。”南朝梁代江淹《水上神女赋》云,“视空同而失貌,察倏忽而亡迹。”唐代柳宗元《东明张先生墓志》云,“倥侗而不实,穷老而无死。”明代冯惟敏《粉蝶儿·五岳遨游》曲云,“太极分两仪,空同涵万有。”昆仑、浑沦相通,与浑沌、混沌、浑敦同义。汉代扬雄《太玄经》序首范望注:“昆,浑也;仑,沦也,天之象也。”

18. 岷山可以纳入昆仑丘范围,列入昆仑第一层级。《读史方舆纪要》引王羲之云,“岷山夏含霜雪,殆昆仑之伯仲也”;引陆游云,“尝登岷山,欲穷江源而不可得。盖自蜀境之西,大山广谷,谽岈起复,西南走蛮箐中,皆岷山也,则江所从来远矣。”不周山、嶓冢山可以纳入昆仑丘范围,列入昆仑第一层级。不周、嶓冢可以相通,嶓冢两个音节末尾辅音脱落即与不周音近,两者可能同音异译。嶓冢之山(西汉水源头在今甘肃省天水县和礼县之间,又称兑山;东汉水源头在今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又称嶓山)为汉水源头。《尚书?禹贡》云,“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不周与兑义近。《易?说卦》云,“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道德经》云,“塞其兑,闭其门”。《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屈原《离骚》云,“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不周之山与昆仑之丘皆为天柱。《淮南子?天文训》云,“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9. 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可以纳入昆仑范围,列入昆仑第一层级。《尚书·禹贡》云,“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 又东过漆沮,入于河。”西倾山,《汉书·地理志》作西顷山,《北史·吐谷浑传》作西强山,《水经注》、《元和郡县志》作嵹台山。倾、顷与强、嵹以及羌可以相通,西倾山又作西羌山。朱圉、珠余可以相通。珠余氏居于河首——黄河源头附近。《穆天子传》卷四云,“自宗周瀍水以西,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于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自西夏至于珠余氏及河首,千又五百里。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于舂山(舂、葱相通,舂山即为葱岭)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自舂山以西至于赤乌氏舂山,三百里。东北还至于群玉之山,截舂山以北。自群玉之山以西至于西玉母之邦,三千里。自西王母之邦,北至于旷原之野,飞鸟之所解其羽,千有九百里。宗周至于西北大旷原,一万四千里。乃还,东南复至于阳纡七千里。还归于周,三千里。各行兼数,三万有五千里。”

20. 佛教以须弥山为天下之中,中国古人以为须弥山就是昆仑山。《长阿含经》卷十八《世纪经?阎浮提洲品》写道,佛告比丘:“须弥山北有天下,名郁单曰(又译郁单越,北俱卢洲)……须弥山东有天下,名弗于逮(又译弗婆提,东胜神洲)……须弥山西有天下,名俱耶尼(又译瞿耶尼,西牛货洲)……须弥山南有天下,名阎浮提(南赡部洲)”。东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云,“昆仑山者,西方曰须弥山,对七星之下,出碧海之中”。南朝梁代《楼炭经》记载,须弥山耸立于世界的中央,高三百六十万里,周围有七个连峰同心圆状似地包围着它。日月众星象浮云一样,随着风在须弥山周围转动。

21. 佛教又称印度河(又译新头河)源和恒河源所在的阿耨达山(意译清凉山、无热恼山)为天下之中,中国古人认为阿耨达山就是昆仑山,阿耨达宫就是黄帝宫。《水经注?河水一》云,“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山,即昆仑山也。《穆天子传》曰:天子升于昆仑,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丰隆,雷公也。黄帝宫,即阿耨达宫也。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大水,名新头河。”“又径蒲那般河。河边左右,有二十僧伽蓝。此水径摩头罗国,而下合新头河。自河以西,天竺诸国,自是以南,皆为中国,人民殷富。中国者,服食与中国同,故名之为中国也。”“阿耨达山西南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恒伽。此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康泰《扶南传》曰: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水经注?河水二》云,“释氏《西域记》曰:牢兰海(今罗布泊)东伏流龙沙堆,在屯皇(今敦煌)东南四百里阿步干鲜卑山,东流至金城为大河。河出昆仑,昆仑即阿耨达山也。”唐代《括地志》残篇记载,前凉酒泉太守马岌根据《汉书·地理志》关于西王母石室和昆仑山祠的表述认为,昆仑山位于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但《括地志》只承认肃州南山为小昆仑,而以阿耨达山为大昆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云,“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代李泰等《括地志》云,“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宋代李石《续博物志》卷三云,“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宋代陈善《扪虱新话·司马迁班固言河出昆仑》云,“佛书说……雪山在中天竺国,正当南阎浮提之中,山最高顶有池,名阿耨达池(意译清凉池、无热恼池),池中有水,号八功德水,分派而出,遂有青黄赤白之异,今黄河盖其一派也。”对照《淮南子?地形训》所谓昆仑之丘三层之山,阿耨达山相当于凉风之山。

22. 佛教宣称存在东西南北四大洲,人类居于南赡部洲,南赡部洲的中心为阿耨达山下的阿耨达池,周围八百里,乃阎浮提四大河之发源地,这四条大河,一名殑伽,二名信度,三名缚刍,四名私多,后人认为分别是恒河、印度河、阿姆河和叶尔羌河。至于阿耨达山和阿耨达池所在,众说纷纭。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清朝用西式技法制作完成的《皇舆全览图》,其中包含了西藏的部分地区。《大清一统志·西藏·冈底斯山》云,“今阿里为藏中极西南地,近古天竺境……疑此(冈底斯山)即阿耨达山也。”冈底斯山——今冈底斯山脉的主峰冈仁波齐峰“高五百五十余丈,周一百四十余里,四面峰峦陡绝,高出乎众山者百余丈,积雪如悬崖,皓然洁白,顶上百泉流注,至山麓即伏流地下”。清圣祖康熙帝认为,“冈底斯”在唐古特语中本义是“众山水之根”,“此处为天下之脊,众山之脉皆由此起”。《清圣祖实录》卷二八九记载,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朝派遣军队进入西藏,驱逐了入侵西藏的准噶尔汗国军队,康熙令将西藏山川名号详细具奏,诏书中特别提到恒河与雅鲁藏布江皆发源于冈底斯山下的大湖,“冈底斯之前,有二湖连接,土人相传为西王母瑶池,意即阿耨达池”,这两个湖即圣湖玛旁雍错和紧邻的咸水湖拉昂错。虽然事实上上述大河,包括恒河、雅鲁藏布江皆不源于冈底斯山下大湖,但是晚清新派思想家陈虬《治平通议》仍然宣称,“天下之山,以西藏极西之冈底斯山为祖,居天下之脊,众山皆其分脉”。清代魏源《冈底斯山考》也曾重复康熙皇帝的论断。

23. 冈底斯山脉冈仁波齐峰和山下的玛旁雍措湖是雍仲苯教、佛教、印度教和耆教共同的神山圣湖,冈仁波齐峰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在苯教里,天为八幅伞盖,地为八瓣莲花,冈底斯山是伞柄和莲花之根,是世界的中心,象雄王子、雍仲本教创始人幸饶弥沃从天而下,降落此处;这里也是苯教360位神灵的居所。在藏传佛教里,它是胜乐金刚的住所;该山所在的古格王国也是藏区佛教复兴和后弘藏传佛教的发祥地。在印度教里,此山名为Kaila?s?a,英语为Kailash,乃是世界轴心、湿婆大神的居所,神人之间以冈仁波齐为轴分隔出天地两个世界。在耆那教中,是最高的山,称为阿斯塔巴达,意为“获得解脱的圣地”,是创教尊者大雄悟道获得解脱的地方。在吐蕃诸史记中,冈底斯山是藏族的上区魂山,念青唐古拉山是中区魂山,玛积雪山(阿尼玛卿山、积石山)为下区魂山。《冈底斯山海志》云,冈底斯为雪山之王,高不可攀,耸立云霄,是一片冰封雪冻的圣洁世界。根据苯教经典描述,一条从冈仁波齐而下的河,注入“永恒不败不可征服的碧玉湖泊”――玛旁雍湖。有四条大河由此发源,流向东、南、西、北四方,人们用四种天国神物命名。流向东方的是马泉河,是雅鲁藏布江以及下游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源头,绿宝石丰富,饮此水的人们健如马驹;流向南方的是孔雀河,是恒河的源头之一,银沙丰富,饮此水的人们美如孔雀;流向西方的是象泉河,是印度河支流萨特莱杰河的源头,金矿丰富,饮此水的人们壮如大象;流向北方的是狮泉河,是印度河的源头,钻石矿藏丰富,饮此水的人们勇似雄狮。总体上说,由于象泉河和狮泉河都汇入印度河,冈底斯山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和恒河传说中的“三江源”。在藏语里,黄河源头之一玛曲本义孔雀河,与恒河源头之一孔雀河同名。

24. 新陶、印度同音异译,印度河又译新陶河。恒河又称恒水。《南史?海南诸国传》以为印度河、恒河源出昆仑山,“中天竺国,在大月支东南数千里,地方三万里,一名身毒。汉世张骞使大夏,见邛竹杖、蜀布,国人云市之身毒,即天竺也。从月支、高附西,南至西海,东至盘越,列国数十,每国置王,其名虽异,皆身毒也。汉时羁属月支。其俗土著与月支同。而卑湿暑热,人畏战,弱于月支。国临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仑。分为五江,总名恒水。”

25. 根据唐代《括地志》记载可以推论,其以青藏高原为昆仑山。《括地志》云,“天竺国有东、西、南、北、中央天竺国,国方三万里,去月氏七千里。大国隶属凡二十一。天竺在昆仑山南,大国也。治城临恒水。”“阿耨达山亦名建末达山,亦名昆仑山。水出,一名拔扈利水,一名恒伽河,即经称河者也。自昆仑山以南,多是平地而下湿。土肥良,多种稻,岁四熟,留役扆马,米粒亦极大。”

26. 中国古代曾以洛阳一带为天下之中,因为葱岭以东,水皆东流,葱岭以西,水皆西流,因此又认为葱岭是天地之中。佛教又因四大河流源头而以冈底斯山为世界中心。如果按照河流流向相反的地带作为亚洲屋脊,那么可以找到一条更加广袤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巨大山系。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卷一记载,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在万木草堂授徒讲课时,认为昆仑就是地顶,“知地顶之说,而后可以知人类之始生”,之所以印度、波斯、中国文明最古,就是因为这三个国家靠近昆仑,地势较高,人种在大洪水之后得以幸存的缘故。康有为宣称,昆仑有“四大金龙池”,发出四条大河:一条额尔齐斯河,流入俄国;一条阿姆新头河,流入波斯;一条印度河,流入印度;一条黄河,流入中国。东晋法显《佛国记》所谓“新头河”就是印度河,与阿姆河不在一起,但是康有为气魄宏大,混为一谈。考诸地理现实,康有为所说的地处印度、波斯和中国之间的昆仑不仅包括帕米尔高原,而且包括额尔齐斯河源头和黄河源头,把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直到阿尔泰山都包括在内。

27. 中国古人曾经认为葱岭是天地之中。葱岭就是今帕米尔高原。北魏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北魏负责管理佛教的官员宋云和僧人惠生等人结伴西行求法,从汉盘陀(即渴盘陀或堨盘陀、碣盘陀,位于塔克敦巴什帕米尔)进入帕米尔高原。《洛阳伽蓝记》收录宋云事后撰成的行记极称该地“长坂千里,悬崖万仞”,“极天之阻,实在于斯”,“自葱岭以西,水皆西流,世人云是天地之中”,葱岭之中有座“不可依山”,“山中有池,毒龙居之”。中国古人曾经认为黄河源头出自葱岭。《水经注?河水二》云,“故《凉土异物志》曰:葱岭之水,分流东西,西入大海,东为河源,《禹记》所云昆仑者焉。张骞使大宛而穷河源,谓极于此,而不达于昆仑也。”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称帕米尔为“波谜罗”,“波谜罗川中有大龙池,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十余里,据大葱岭内,当赡部洲中,其地最高也。水乃澄清皎镜,莫测其深,色带青黑,味甚甘美。潜居则鲛、螭、鱼、龙、鼋、鼍、龟、鳖,浮游乃鸳鸯、鸿雁、驾鹅、鹔、鸨。诸鸟大卵,遗荒野,或草泽间,或沙渚上。池西派一大流,西至达摩悉铁帝国东界,与缚刍河(阿姆河)合而西流,故此已右,水皆西流。池东派一大流,东北至佉沙国西界,与徙多河(叶尔羌河,塔里木河的上游,最终注入罗布泊)合而东流,故此已左,水皆东流。”

28. 帕米尔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山结,按顺时针方向,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在这里交接。在高山大岭之间,往往有一些相对平缓的高原谷地,这种地形被称作帕米尔(pamir)。整个帕米尔地区由八个帕米尔组成,按照今天的政治版图,全部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和部分小帕米尔属于中国,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其余均属塔吉克斯坦。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中国古称乌浒水或妫水,汉语佛教文献称缚刍河,源出帕米尔高原,流向西北,注入咸海,是中亚最长的河流。锡尔河(中国古称药杀水)发源于帕米尔高原北部天山山脉,同样西北汇入咸海。两者之间的地区,中国古代称为河中之地,是古代农耕族群与游牧族群争夺的边界地区。阿姆河与锡尔河可以合称中亚两河,这里的古代文明可以称为中亚两河文明。帕米尔的北边是古代游牧族群的乐土,因为曾有七条河流汇入巴尔喀什湖,中国古代称为七河之地,不过如今只剩五条河流了。

29. 葱岭,先秦又称舂山,属于昆仑之丘第二层级——玄圃或称县圃。葱、舂相通,玄、县相通。《穆天子传》卷二记载,“戊午……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丰隆之葬,以诏后世……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曰:‘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县圃’……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县圃之上,以诏后世……壬申,天子西征。甲戌,至于赤乌……曰:‘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长季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穆天子传》卷四记载,“自河首襄山以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自舂山以西,至于赤乌氏舂山,三百里。”葱岭又曾被称为嶓冢。冢、葱、舂可以相通。《水经注》云,“汉中记曰,嶓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以嶓冢为分水岭。”《说文解字》云,“冢,高坟也。”《尔雅?释山》云,“山顶,冢。”《诗?小雅?十月之交》云,“百川沸腾,山冢崒崩。”汉代郑玄注:“山顶曰冢。”《水经注》云,“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捐毒之国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余里,皆故塞种也。南属葱岭,高千里。《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也。河源潜发其岭,分为二水,一水西径休循国南,在葱岭西。”《大唐西域记》云,“葱岭者,据南瞻部州中。南接大雪山,北至热海千泉,西至活国,东至乌铩国。东西南北各数千里。崖岭数百里,幽谷险峻,恒积冰雪,寒风劲烈。多出葱,故谓葱岭。又以山崖葱翠,遂以名焉。”《新唐书?西域传》云,碣盘陀国“治葱岭中,都城负徙多河(阿尔羌河)”,“葱岭,俗号极嶷山,环其国。人劲捍,貌、言如于阗。”“贞观九年,遣使者来朝。开元中破平其国,置葱岭守捉。安西极边戍也。”极嶷山本义极高之山。《史记?五帝本纪》云,帝喾“其色郁郁,其徳嶷嶷”。极嶷、岌嶷相通。唐代杨系《通天台赋》云,“势岌嶷以山峙,体曈曨而景帙。”

30. 与康有为大致同时在广州讲学的朱一新1894年去世,在1895年于广州出版的《无邪堂答问》卷四中,朱一新认为,“西俗以兼爱为仁,非吾所谓仁;以为我为义,非吾所谓义;以尊女为礼,非吾所谓礼;以牟利为智,非吾所谓智。”“盖葱岭为天下之脊,葱岭以西,水皆西流,故其俗之反乎中国者类如此”。“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故东方之国生齿最繁,神灵首出”。

31. 佛教《阿含经》云,“北面有洲,名郁单越,其地纵广十千由旬,四方正等……东面有洲,名弗婆提,其地纵广九千由旬,圆如满月……西面有洲,名瞿陀尼,其地纵广八千由旬,形如半月……南面有洲,名阎浮提,其地纵广七千由旬,北阔南狭。”《西游记》里分别译作北俱芦洲、东胜神洲、西牛贺州和南赡部洲。孙悟空第一次求师学艺从位于东胜神洲的花果山漂洋过海来到南赡部洲,又去西牛贺洲拜见菩提老祖,经历海上丝绸之路。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经历陆上丝绸之路。两者相连,大致构成一个闭环。

32. 清高宗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击败准噶尔部叛乱,北疆平定;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清朝击败大、小和卓叛乱,次年追击大小和卓余部到达叶什勒池,从此帕米尔高原大部分地区纳入清朝治下。17至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渐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1858年,英属印度政府成立;1839至1842年英国进行第一次阿富汗战争,1878年至1880年英国进行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一步步向帕米尔地区挺进。围绕中亚地区,俄国向南推进,与英国开展了大博弈,1845年强占伊犁河下游北岸,1865年攻占塔什干,1866年控制布哈拉,1873年希瓦被迫成为俄国的附属国,1844吞并土库曼,帕米尔高原大致瓜分殆尽。

33. 清德宗光绪十八年(1892年),俄国侵入萨雷阔勒岭以西的帕米尔地区,侵占清国土地两万多平方公里,时任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内阁学士许景澄奉命与俄交涉。在许景澄的安排下,外交官钱恂与曾任江南制造局译员的德国人金楷理(Karl Traugott Kreyer)参考了俄英法德共十四种地图,编成《帕米尔图说》,其中《帕米尔图叙例》指出,“帕米尔,古称帕米勒尼耶。帕米者,波斯语平屋顶之称;勒尼耶者,世界之称。犹言大地一屋顶也。后转称为帕米尔。”

34. 1895年夏天,英俄两国代表在当年英国军官约翰?伍德(John Wood)命名的维多利亚湖畔——被其误以为是阿姆河上游帕米尔河的源头萨雷库里湖畔举行划界会谈。帕米尔边界委员会的报告说:“一条崎岖和无法攀登的横岭把界线带进了永不融化的冰雪区,直到它的主脉汇合之处。这是一片海拔超过两万英尺,人绝对无法到达,除了帕米尔鹰之外连禽兽也不能在此做窝的荒野。在这里,三个巨大的帝国相遇了。”按照英国和俄国的协议,两国把界线一直画到双方所认为的“中国边境”,但是清朝认为这是“私分帕米尔”。

35. 《马可·波罗行纪》写到,从瓦罕往东北骑行三日,“所过之地皆在山中,登之极高,致使人视之为世界最高之地”。1841年,英国军官约翰·伍德(John Wood)在其《奥克瑟斯河源探险记》或者译为《阿姆河探源记》(A Journey to the Source of the River Oxus)一书中记载,帕米尔高原居民称谓帕米尔为世界屋顶(Roof of the world)。奥克瑟斯河就是阿姆河(Amu Darya)。1876年,英国军官托马斯·爱德华·戈登出版了《世界屋脊:从西藏高原到俄国边境及帕米尔阿姆河源头的旅行记》(The Roof of the World:The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ver the High Plateau of Tibet to the Russia Frontier and the Oxus River Sources on Pamir)一书,开始把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合称世界屋顶。

36.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所谓昆仑丘既包括于阗南山又包括肃州南山,既包括黄河、长江源头之山,又包括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源头之山,既包括阿姆河源头之山,又包括叶尔羌河源头之山;既包括葱岭和岷山,又包括如今所谓昆仑山(蒙古语义石山)、巴颜喀拉山(蒙古语义富饶的黑山)、唐古拉山(蒙古语义天山)、冈底斯山等一系列山脉,按照上述条件推断,中国古代所谓昆仑丘狭义可以指称青藏高原,广义可以指称如今所谓世界屋脊,包括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

二、发现青藏高原外环文明古道

37. 关中盆地以秦岭为南山,又称中南山、终南山,以北边群山为北山。北山山系从东向西依次为黄龙山脉、桥山山脉(子午岭山脉)、陇山山脉,是陕北黄土高原与关中渭河平原的分界岭,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南部是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诗?小雅?南山有台》云,“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诗?小雅?节南山》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诗经?小雅?天保》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汉书?东方朔传》云,“夫南山 ,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诗经?小雅?北山》云,“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关中平原东有崤函,西有陇坻,南有南山,北有北山。汉代张衡《西京赋》云,“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于前终南太一,隆崛崔崪,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鄠,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实为地之奥区神皋。”

38. 汉代把关中平原南部山系秦岭等称为南山,北部山系称为北山,进而把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南侧山系——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等称为南山,把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北侧山系——龙首山、合黎山、天山山脉等称为北山,并且认为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南山——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与关中盆地南山——秦岭一脉相连。《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内属诸国,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极玉门、阳关,西至葱岭。其东北与匈奴、乌孙相接。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盖终南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纡回远,深岩邃谷,不可殚究。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之险也。”

39. 天山是古代西域南疆盆地北山,并与阴山山脉、燕山山脉形断神连,是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是中国一级南北分界线。古代西域南疆盆地和河西走廊南山以及关中盆地南山形断神连,只是中国二级南北分界线,但是长城天山以南地区一级南北分界线。西域南疆盆地和河西走廊南山又是青藏高原北山,它把西域南疆盆地和河西走廊绿洲文明与青藏高原游牧文明分隔开来,是长城天山以南地区西部一级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中国旱作农耕文明与水作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是长城天山以南地区东部一级南北分界线。相对而言,贺兰山脉、六盘山脉、横断山脉一线是长城天山以南地区一级东西分界线,其中横断山脉既是青藏高原的东山又是东部农耕地区的西山,它把青藏高原游牧文明与东部农耕文明分隔开来。至于陕河峡江一线,只是中国二级东西分界线,但是长城以南农耕文明地区一级东西分界线。

40. 伊犁(Ili)盆地又称伊犁河上游河谷。费尔干纳盆地又称费尔干纳谷地(Fergana Valley),也可称为锡尔(Syr)河上游河谷,是天山及其支脉吉萨尔-阿赖(Gissar-Alay)山的山间盆地,是大宛古国的领地。吐火罗(Tokharoi)盆地又称阿姆河上游河谷。犍陀罗盆地也可称为印度河上游河谷。伊犁盆地、费尔干纳盆地、吐火罗盆地、犍陀罗盆地通过彼此之间的山口串连成为一副珍珠链。以伊犁河谷为代表的七河地区是中亚最广阔肥美的牧场,以费尔干纳盆地和吐火罗盆地为代表的中亚两河流域古称河中地区,是中亚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争战之地和地理枢纽,犍陀罗盆地则是西亚和中亚势力进入南亚地区的必由之路。

41. 西域南疆盆地南山和北山、河西走廊南山和北山、关中盆地南山和北山在青藏高原以北依次排列,西域南疆盆地和关中盆地通过河西走廊连接起来,构成青藏高原外环北线文明走廊。在青藏高原以西,费尔干纳盆地、吐火罗盆地、犍陀罗盆地依次排列,构成青藏高原外环西线文明走廊;在青藏高原以南,恒河走廊几乎横贯南亚,构成青藏高原外环南线文明走廊;在青藏高原以东,关中盆地、汉中盆地、四川盆地、滇西盆地依次排列,构成青藏高原外环东线文明走廊。环绕整个青藏高原,一系列盆地通过一系列山谷、山口和走廊连接起来,形成环藏盆地和走廊。正是在青藏高原外环盆地和走廊、山谷和山口里,人类开辟了环藏文明古道外环主线。

42. 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大体经由河西走廊、天山南道抵达大宛,然后通过康居到达大月氏和大夏。《汉书?张骞传》记载,“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向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

43. 月氏、乌孙曾经在河西走廊一带游牧。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月氏攻杀乌孙王难兜靡,年幼的难兜靡之子猎骄靡率部逃奔匈奴。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攻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在匈奴攻击下,大月氏从河西走廊沿着天山走廊西迁伊犁河和伊塞克湖流域,当地大部分塞种人南迁兴都库什山以南。汉武帝建元二年至元光二年(前139—129年),乌孙王猎骄靡击败月氏,在乌孙攻击下,大月氏南下阿姆河以北,进而征服大夏——希腊人建立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及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遂都妫水北,为王庭。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云,“臣居匈奴中,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敦煌间,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夺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傅父布就翕侯抱亡,置草中。为求食,还,见狼乳之,又乌衔肉翔其旁,以为神。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及壮,以其父民众与昆莫,使将兵,数有功。时,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地。昆莫既健,自请单于报父怨,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徙大夏地。昆莫略其众,因留居,兵稍强。会单于死,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遣兵击之,不胜,益以为神而远之。”大月氏分为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歙侯。汉光武帝建武三十一年(55年)贵霜歙侯丘就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定都高附(在今阿富汗喀布尔,高附与喀布尔同音异译),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425年)灭亡。

44. 贵霜统一五部,南灭天竺以后,翻越葱岭前往天竺的道路皆在贵霜境内。《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初,月氏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肹顿、都密,凡五部翕侯。后百余岁,贵霜翕侯丘就却攻灭四翕侯,自立为王,国号贵霜。侵安息,取高附地。又灭濮达、罽宾,悉有其国。丘就却年八十余死,子阎膏珍代为王。复灭天竺,置将一人监领之。月氏自此之后,最为富盛,诸国称之,皆曰贵霜王。汉本其故号,言大月氏云。”“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俗与月氏同,而卑湿暑热。其国临大水。乘象而战。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从月氏、高附国以西,南至西海,东至磐越国,皆身毒之地。身毒有别城数百,城置长。别国数十,国置王。虽各小异,而俱以身毒为名,其时皆属月氏。月氏杀其王而置将,令统其人。土出象、犀、玳瑁、金、银、铜、铁、铅、锡,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天竺曾经西域通使汉朝,西域反叛以后改经东南亚陆路或者海路通使汉朝。“和帝时,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畔,乃绝。至桓帝延熹二年、四年,频从日南徼外来献。”

45. 虽然元朝曾经征服青藏高原,但是并未从青藏高原南下印度。蒙古及其接续国家征服印度的路线大致经由青藏高原西缘南下然后东进,它与元朝远征缅甸几乎相互连接,大体画了一个围绕青藏高原的圆圈,但是终究未能闭合。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三年(1218年),蒙古汗国灭亡西辽,成吉思汗派出的使臣和商队在途经花剌子模时,被讹答剌地方长官亦纳勒术谋财害命,但是一个商人侥幸逃命,返回蒙古报信。蒙古又派使团交涉,然而使臣再次遭到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的羞辱,三名使臣两人被杀,剩下一人被剃光胡须驱逐出境。元太祖十四年(1219年),成吉思汗统领20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发起了蒙古大军的第一次西征。蒙古军队势如破竹,摩诃末一路西窜,最后死在里海的一个岛上。摩诃末死前传位于他的儿子扎兰丁。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扎兰丁在其封地哥疾宁重新集结了约10万军队,打败了失吉忽秃忽率领的3万蒙古军队,声势复振,已经被蒙古占领的一些呼罗珊城市纷纷起义响应。成吉思汗会合诸军,越过兴都库什山,进攻扎兰丁,最后在申河(印度河)北岸一举击溃扎兰丁军。《世界征服者史》下册记载,尽管战败,“而算端(苏丹异译,指扎兰丁)和一支七百人的队伍固守中路,从早抵抗到晚,从右攻到左,又从左攻到中;每次进攻他都斩杀了好些人”,最后他跃马驰入印度河,“像一头怒狮泅过那条大河,他安全抵岸”,成吉思汗见此情形不禁赞叹:“为父者应有这样的儿子!……一个俊杰焉能不重视他?”《元朝秘史》续集卷一记载,后来成吉思汗“初命巴剌追回回王扎剌勒丁(扎兰丁异译)并篾力克王。追过申河,直至欣都思种地面,根寻不见回来。却将欣都思边城百姓的驼羊都掳了”。《古代南海地名汇释》记载,欣都思即印度河上游,包括印度西北部及巴基斯坦东北部一带。瑞典多桑《蒙古史》记载,1297年,蒙古察合台汗国君主都哇洗劫了旁遮普,但被击退。此后察合台汗国又对印度发起了多次攻击。其中1303年察合台宗王图盖率12万军队进逼德里城下,围困两月,扫荡了附近地区后撤兵。尽管蒙古军队攻势频繁,1295年至1315年在位的德里苏丹国苏丹阿拉丁?哈勒吉粉碎了察合台汗国的多次进攻。1346年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根据《草原帝国》记载,1369年,母系源自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自称成吉思汗和察合台继承人和接续者的突厥贵族帖木儿杀死亲手扶植起来的西察合台汗忽辛,宣称自己是汗国的继承人,建立了帖木儿帝国。随后又向东察合台汗国、花剌子模、伊朗扩张,并与金帐汗国交战。1398年,帖木儿进攻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并攻陷了德里,但指定了一个印度王公为代理人后便返回了中亚。1405年,帖木儿企图远征明朝,但是很快死去。1506年帖木儿帝国亡于乌兹别克人的入侵。1525年,封地在费尔干纳(在今阿富汗)的帖木儿家族后裔巴布尔南下入侵印度,建立了印度莫卧儿((Mughal,与蒙古同音异译)帝国,从其孙子阿克巴统治时期开始,逐步扩张疆域,最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1858年,莫卧儿帝国苏丹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废黜,同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获得印度皇帝头衔。

46. 中国南方森林丝绸之路可以从长安出发,沿着青藏高原东缘折向南缘通达南亚地区,或者说从四川经由云贵高原和东南亚缅甸一带到达南亚印度地区,再从南亚到达中亚地区。蜀道、蜀身毒道相互衔接,构成南方丝绸古道。张骞凿通西域,经由北方丝绸之路到达大夏,同时了解到,从长安经过蜀道、蜀身毒道可以到达身毒,再从身毒(今译印度)出发继续前行可以到达大夏,北线丝绸之路与南线丝绸之路围绕青藏高原构成一个完整闭环。《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从巴蜀到滇池的道路称为滇道。“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及至南粤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粤者八校尉击之。会粤已破,汉八校尉不下,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柯郡。”

47. 西汉张骞凿通西域以前,民间早有环藏商道——环绕青藏高原的商道,汉武帝派遣张骞等人企图经由蜀道、印度打通前往大夏的道路,从而实现环藏文明古道或称环藏文明廊道的全线贯通,但是西汉时期作为官方出使通道始终未能全线打通。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越嶲郡,郡治邛都(在今四川省西昌市东南),随后又从成都至邛都开通灵关道,又作零关道。《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通零关道,桥孙水(今安宁河),以通邛都。”《汉书》作灵山道。《史记?平淮书》记载,“唐蒙、司马相如开路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以广巴蜀。”“秋,罢西南夷。”《史记?大宛列传》记载,“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于是置益州、越嶲、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余辈,出此初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48. 战国时期,楚国将军庄蹻率军平定滇池一带,打通滇道,成为滇王。秦朝常頞开通五尺道,通达滇池地区。《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庄蹻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十余岁,秦灭。及汉兴,皆弃此国而开蜀故徼。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筰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出兵伐滇。滇降,以其地为益州郡,郡治滇池县(在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赐滇王王印,使治其族。

49. 秦汉时期,滇黔地区东部主要为农耕族群,西部主要为游牧族群。《后汉书?南夷西南夷传》记载,“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夜郎国,东接交阯,西有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其人皆椎结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巂、昆明诸落,西极同师,东北至叶榆,地方数千里。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自巂东北有莋都国,东北有冉駹国,或土著,或随畜迁徙。自冉駹东北有白马国,氐种是也。此三国亦有君长。”“滇王者,庄蹻之后也。元封二年,武帝平之,以其地为益州郡,割牂柯、越巂各数县配之。后数年,复并昆明地,皆以属之此郡。”对照《史记》记载,蜀身毒道主要受阻于昆明等游牧族群。征服昆明以后,依然未见汉朝经由蜀身毒道通使身毒的记载。

50.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51年),哀牢王贤栗请求内属,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王柳貌再次请求内属,于是以其地置哀牢县(在今云南省腾冲市、龙陵县、德宏州一带)、博南县(在今云南省永平县),并置永昌郡,永昌道从此开通。《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建武)二十七年,贤栗等遂率种人户二千七百七十,口万七千六百五十九,诣越巂太守郑鸿降,求内属,光武封贤栗等为君长。自是岁来朝贡。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其种邑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阳七千里,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始通博南山,度兰仓水。行者苦之。歌曰:‘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度兰仓,为它人。’”根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永昌郡已有印度人居住,“(永昌郡)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闽濮、鸠僚、僄越、裸濮、身毒之民”。

51. 东汉设置永昌郡以后,周边部族先后遣使朝贡。《后汉书?西南夷传》记载,“永元六年,(永昌)郡徼外敦忍乙王莫延慕,遣使译献犀牛、大象。九年,徼外蛮及掸国王雍由调遣重译奉国珍宝,和帝赐金印紫绶,小君长皆加印绶、钱帛。永初元年,徼外焦侥种夷陆类等三千余口举种内附,献象牙、水牛、封牛。永宁元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善跳丸,数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掸国西南通大秦。明年元会,安帝作乐于庭,封雍由调为汉大都尉,赐印绶、金银、彩缯各有差也。”

52.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封哀牢王族后裔蒙舍诏细奴逻为巍州(在今云南省巍山县一带)刺史。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封蒙舍诏皮逻阁为台登郡王。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赐皮逻阁名为蒙归义,进爵为云南王。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封异牟寻为南诏王。南诏势力最大时已与印度古国摩伽陀接壤。《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当是时,五诏微,归义独强,乃厚以利啖剑南节度使王昱,求合六诏为一。制可。”“又以破渳蛮功,驰遣中人册为云南王,赐锦袍、金钿带七事。”南诏鼎盛时期“东距爨(在云南省东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在今印度境内),西北与吐蕃接,南女王(在今泰国北部南奔府一带),西南骠(在今缅甸中部),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

53. 从南诏国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省大理市)通过印度主要有两条线路。《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自羊苴咩城西至永昌故郡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诸葛亮城二百里。又南至乐城二百里。又入骠国境,经万公等八部落,至悉利城(在今缅甸抹谷附近)七百里。又经突旻城(在今缅甸中部蒲甘)至骠国(国都在缅甸南部卑谬)千里。又自骠国西度黑山,至东天竺迦摩波国(《大唐西域记》译作迦摩缕波国,国都在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一带)千六百里。又西北渡迦罗都河至奔那伐檀那国(在今孟加拉国境内)六百里。又西南至中天竺国东境恒河南岸羯朱嗢罗国四百里。又西至摩羯陀国(国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特那附近)六百里。一路自诸葛亮城西去腾充城(在今云南省腾冲县)二百里。又西至弥城百里。又西过山,二百里至丽水城(在今缅甸克钦邦伊洛瓦底江东岸达罗基)。乃西渡丽水、龙泉水,二百里至安西城(在今缅甸克钦邦孟拱河西岸孟拱)。乃西渡弥诺江水,千里至大秦婆罗门国(在今印度东北部)。又西渡大岭,三百里至东天竺北界个没卢国。又西南千二百里,至中天竺国东北境之奔那伐檀那国,与骠国往婆罗门路合。”

54. 滇越国又称盘越国、汉越国(Thanwat)。《魏略?西戎传》记载,“盘越国,一名汉越,在天竺东南数千里,与益都(部)相近。其人小与中国人等。蜀人贾似至焉。”汉越国西为车离国即古东辉国(Danava)。《三国志》记载,车离国“乘象、橐驰以战”。南朝宋代范晔《后汉书?西域传》云,“天竺国,一名身毒……东至盘越国,皆天竺之地”。汉越的势力向西拓展到车离国,两国融合之后,更名为迦摩缕波国(Kamrup)。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摩缕波国》云,“伽摩缕波国,周万余里,国大都城周三十余里,土地泉湿,稼穑时播般核娑果那罗鸡罗果,其树虽多弥复珍贵。河流湖陂交带城邑,气序和畅风俗淳质。人形卑小容貌釐黑,语言少异中印度。”“此国东,山阜连接,无大国都。境接西南夷,故其人类蛮獠。详问土俗,可两月行入蜀西南边境。然山川险阻,瘴气氛沴,毒蛇毒草,为害滋甚。国之东南野象群暴。故此国中象军特盛”。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缅甸东北部、中国云南一带的傣族越过阿萨姆东部山脉,征服迦摩缕波国各部族,建立了阿洪王朝(Ahom),史称阿霍姆王国或阿萨姆王国。1916年印度博鲁瓦(Golap ChamdraBarua)编著的《阿豪姆语-阿萨姆语-英语词典》(Ahom-Assamese-EnglishDictionary)记载阿洪王朝国语属于台语支(即傣语)。1826年,英国人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达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从此,结束了傣族对阿萨姆地区长达600年的统治。后来阿萨姆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行省。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阿萨姆成了印度的一个邦。

55. 英国历史学家哈威在《缅甸史》中说,公元前2世纪以来,中国以缅甸为商业通道,“循伊洛瓦底江为一道、循萨尔温江为一道,尚有一道循弥诺江(chindwinr,今亲敦江)经曼尼普尔(Mannipur)乘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缅甸的宝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欧洲的黄金等珍品”。

56. 科希马(Kohima hills)丘陵和那加丘陵(Naga Hills)位于缅甸克钦邦(Kachin State)与印度那加兰邦(Na?ga?land)之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38年8月从昆明经由畹町出境,到达缅甸腊戍(Lashio)接入缅甸中央铁路直达仰光(Rangoon)的滇缅公路建成通车。1945年1月从印度利多(Ledo)经由缅甸北部密支那(Myitkyina)抵达中国云南边境畹町的利多公路(Ledo Road)全线修成贯通。从云南省昆明市经由畹町、密支那到达印度利多的公路又被称为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Stilwell Road)。

57. 从巴蜀经由僰道、夜郎道顺牂牁江南下可以抵达番禺,这条道路可谓蜀粤道。《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建元六年,大行王恢击东越,东越杀王郢以报。恢因兵威使番阳令唐蒙风指晓南越。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蒙乃上书说上曰:‘南越王黄屋左纛,地东西万余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余万,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上许之。乃拜蒙为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使相如以郎中将往喻,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

58. 东晋时期高僧智猛(?—-453年)西天取经,从陆上丝绸之路到达印度,又大体沿着原路返回中国。智猛于东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从长安出发西天取经,先至凉州(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而后西出阳关,经由西域鄯善(在今新疆自治区若羌县)、龟兹(在今新疆自治区库车县)、于阗(在今新疆自治区和田县)诸国,翻越葱岭进入罽宾,然后辗转抵达印度,游历迦毗罗卫国、华氏城等地佛教遗迹,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大体沿着原路经由高昌(在今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返回,元嘉四年(427年)回到凉州,翻译《泥洹经》二十卷,元嘉十四年(437年)抵达建业(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同年入蜀,元嘉十六年复返建业钟山定林寺撰写《外国传》,记述西行往返游历见闻事迹,元嘉三十年(453年)在成都圆寂。

59. 唐玄奘西天取经,去时经行西域中道或称天山南道,返程经行西域南道,环游西域南疆盆地,进入南亚地区以后先在恒河走廊一带游学,然后沿海游学,环游南亚半岛。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秋天,玄奘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以后,选择西域北道前行,经行伊吾(在今新疆自治区哈密市)、高昌(在今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阿耆尼(焉耆,在今新疆自治区焉耆县)、屈支(龟兹,在今新疆自治区库车县),贞观二年(628年),玄奘经由跋逯迦(姑墨,在今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市),翻越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经过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到达素叶城(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然后经由昭武九姓赭时国(石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飒秣建国(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羯霜那国(史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沙赫里夏布兹)等国地界,通过铁门(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渡过阿姆河,继续经过怛蜜(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南端铁尔梅兹)、活国(在今阿富汗斯坦),翻越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来到迦毕试(在今阿富汗斯坦喀布尔附近),向东渡过印度河进入犍陀罗盆地。根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唐僧玄奘经由费尔干纳盆地到达吐火罗盆地,翻越兴都库什山脉沿着喀布尔河到达犍陀罗盆地,返程才走捷径,经由瓦罕走廊回国。

60. 细分起来,环藏外环文明古道又有近道与远道之分。西域南道属于环藏外环近道,北道以及新北道属于环藏外环远道。《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汉书?西域传》记载,“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焉。”“至宣帝时,遣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数国。及破姑师,未尽殄,分以为车师前后王及山北六国。时汉独护南道,未能尽并北道也。然匈奴不自安矣。其后日逐王畔单于,将众来降,护鄯善以西使者郑吉迎之。既至汉,封日逐王为归德侯,吉为安远侯。是岁,神爵二年也。乃因使吉并护北道,故号曰都护。都护之起,自吉置矣。”

61. 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戊己校尉徐普已经开通新北道,并且迅速成为主要干道之一。《汉书?西域传》记载,“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厄。”《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出玉门、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余里,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此其西域之门户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焉。”《魏略?西戎传》记载,“从敦煌玉门关入西域,前有二道,今有三道。从玉门关西出,经婼羌转西,越葱岭,经县度,入大月氏,为南道。从玉门关西出,发都护井,回三陇沙北头,经居庐仓,从沙西井转西北,过龙堆,到故楼兰,转西诣龟兹,至葱岭,为中道。从玉门关西北出,经横坑,辟三陇沙及沙堆,出五船北,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所治高昌,转西与中道合龟兹,为新道。北新道西行,至东且弥国、西且弥国、单桓国、毕陆国、蒲陆国、乌贪国,皆并属车师后部王。”《周书?高昌传》记载,“自敦煌向其国,多沙碛,道里不可准记,唯以人畜骸骨及驼马粪为验,又有魍魉怪异。故商旅来往,多取伊吾(在今新疆自治区哈密市境内)路云。”《隋书?高昌传》记载,“从武威西北,有捷路,度沙碛千余里,四面茫然,无有蹊径。欲往者,寻有人畜骸骨而去。路中或闻歌哭之声,行人寻之,多致亡失,盖魑魅魍魉也。故商客往来,多取伊吾路。”唐代杜祐《通典?边防七》亦引《魏略?西戎传》记载云,“前往西域有二道,自元始以后有三道”。

62. 经由河西走廊北山以北居延(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古道可以西通天山古道。居延古道西汉时期已经发现,也属于环藏外环远道。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迂回居延泽奇袭祁连山,大败河西匈奴。《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汉武帝云,“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鱳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汉书·匈奴传》记载,“明年(前121年)春,汉使票骑将军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耆山千余里,得胡首虏八千余级,得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票骑将军复与合骑侯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千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得胡首虏三万余级,裨小王以下十余人”;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63. 环藏外环西道同样有近道与远道之分。西汉时期,乌孙占据伊犁河谷盆地,大宛占据费尔干纳盆地(又称锡尔河谷盆地),大夏(巴克特里亚)占据吐火罗盆地(又称阿姆河谷盆地)。元朝时期,察合台汗国曾经建都阿力麻里(苹果城,在今新疆自治区伊犁州霍城县西北),东察合台汗国曾经建都亦力把里(伊犁城,在今新疆自治区伊犁州伊宁市)。伊犁河谷盆地以外是更为广阔的七河流域,费尔干纳盆地和吐火罗盆地以外是更为广阔的中亚两河流域。经过伊犁河谷走廊(简称伊犁走廊)可以到达七河流域,经过锡尔河谷走廊(又称费尔干纳走廊)和阿姆河谷走廊(又称吐火罗走廊)可以到达中亚两河流域。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山又有锡斯坦盆地。亚历山大大帝曾经率军经由锡斯坦盆地东进喀布尔河谷走廊,越过开博尔山口进入犍陀罗盆地。

三、发现青藏高原内环文明古道

64. 河西走廊可谓祁连山脉北道,河湟走廊——通常所谓丝绸之路青海道可谓祁连山脉南道。通常所谓丝绸之路西域南道沿着阿尔金山北麓西行然后沿着昆仑山脉北麓西行,可谓昆仑—阿尔金山北道,其实还有沿着阿尔金山南麓西行的阿尔金山南道和沿着昆仑山脉南麓西行的昆仑南道,可以合称昆仑—阿尔金山南道。祁连山脉南道和昆仑—阿尔金山南道构成青藏内环文明之路的北道干线。雅鲁藏布江文明古道与印度河上游文明古道、恒河上游文明古道在青藏高原内部的路段于“三江源”一带相互衔接,构成青藏内环文明之路的南道干线。如今可以川藏公路南线和新藏公路南线代表。横断山脉文明古道构成青藏内环文明之路的东道干线。在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依次排列;在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谷依次排列;在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走廊横贯东西;在青藏高原西部,系列山口穿越重重高大山脉。正是在青藏高原内环盆地和走廊、山谷和山口里,人类开辟了环藏文明古道内环主线。其中在青藏高原西部,羌塘高原南起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一线,北至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一线,东自内流水系与外流水系的分水岭,西与阿里西部山地为界,为青藏高原内部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为典型的地域,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流区和湖群区。羌塘高原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和阿尔金无人区相互毗连,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寒无人区,在其周缘则是古代高寒游牧文明圈。

65. 西域古道可以分为南道、中道和北道,从长安通往西域的古道也可分为三条,其中河西走廊为中道,居延道为北道,青海道为南道。居延泽(又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位于北道,青海湖位于南道。1948年,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在考察湟水流域和青海湖地区后,根据湟水流域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存推论,从祁连山南沿湟水至青海湖,再经柴达木盆地到新疆,曾是一条主要的中西交通要道。裴文中在《边政公论》1948年第7卷第4期发表《史前时期之东西交通》一文指出,“东西方的交通,决不是由张骞开始的,汉以前就有。因为史前时期的文化,东西两方有许多相同之处,例如彩陶,必定是东西文化两相交流的结果。”“湟水两旁地广肥沃,宜于人类居住;况湟河河谷文化发达,由史前至汉,皆为人类活动甚盛的地方,史前遗物,到处皆是,与渭河及洮河流域相类似”,“汉以前的东西交通,是以此为重要路线”,并且“是主要之道”。

66.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返程大体经行西域南道和羌中古道,但是再次被匈奴俘获。《汉书?张骞传》记载,“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张骞已经知道三条道路可以通往大夏,第一条为羌中古道,第二条为河西走廊,第三条为蜀身毒道,进而经由南亚地区到达大夏,“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从上可知,张骞不仅已经知晓环藏外环文明古道,而且已经知道环藏内环文明古道北段——羌中古道。

67.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击败匈奴右部,攻取河西走廊。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将军李息与郎中令徐自为率军攻取河湟地区,同年设置护羌校尉监管甘青一带羌人。其间设置西平亭(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西羌众十万人反”,次年,“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羌乃去湟中,依西海、盐池左右”。《汉书·赵充国传》记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进军湟中征讨先零羌,其在《屯田奏》中云,“计度临羌东至浩门,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未垦者,可两千顷以上,其间邮亭多败坏者”。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在青海湖一带设置西海郡,治所在龙夷(又名龙耆,在今青海省海晏县三角城)。东汉光武帝建武九年(33年)重置护羌校尉。汉献帝建安十年(205年)分金城郡一部置西平郡,治所在西都县(在今青海省西宁市),曹魏因之。《水经注·河水》记载,“湟水又东,牛心川水注之。水出其西南远山,东北流径牛心堆东,又北径西平亭西,东北入湟水。湟水又东径西平城北,东城即故亭也。”“魏黄初中,立西平郡,凭依故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以为郡治”。北魏初改西平郡置鄯善镇,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升为鄯州,改乐都县(在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为西都县,作为鄯州治所;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陷于吐蕃。唐宣宗大中年间归义军兴起,收复鄯州等地,鄯州复入唐朝版图,但是不久再度失陷。吐蕃唃厮罗政权兴起以后,迁都青唐城(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夏攻占河西走廊以后,横征暴敛,河湟古道再度兴起,号称青唐道。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进入湟中,占据青唐城,复置鄯州,治所在青唐城(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后又被迫退出;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宋军重返湟中,收服青唐全境,改鄯州为西宁州。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宁州为西宁卫。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改西宁卫为西宁府。

68. 通向西域的青海古道由河湟古道、环青海湖古道、环柴达木荒漠古道等路段组成,由于位于河西走廊和西域南山以南,又可称为南山南道。相对而言,河西走廊与西域南道组成南山北道。先秦时期,羌人从白龙江、岷江流域经由河湟谷地、环青海湖地区抵达葱岭的西行古道,曾被称为羌中古道。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选择经由西域南道和羌中地区返回,但是依然被匈奴俘获。《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秦厉公时,无弋爰剑从秦国逃往“三河间”、“河湟间”,成为羌中豪酋。吐谷浑占据该地以后,青海道又被称为吐谷浑道,由于吐谷浑君长又被南朝封为河南王,青海道又被称为河南道。唐蕃古道以及后世青藏茶马古道青海路段,属于通向西藏的青海古道。

69. 吐谷浑曾经据有河湟谷地,既可西通于阗,南下越巂(在今川滇两省交界地带),沿着青藏高原内环北道和东道纵横驰骋,又可北据沙州,威胁青藏高原外环北道。在河西走廊被阻断以后,吐谷浑又可成为重要替补通道,号称吐谷浑道。《魏书?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遂徙上陇,止于枹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从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遂水草,庐帐而居,以肉酪为粮。西北诸种谓之阿柴虏。”“慕璝招集秦凉亡业之人及羌戎杂夷众至五六百落,南通蜀汉,北交凉州、赫连,部众转盛。”“世祖拜叱力延归义王,诏晋王伏罗率诸将讨之。军至大母桥,慕利延兄子拾寅走河西,伏罗遣将追击之,斩首五千余级。慕利延走白兰。慕利延从弟伏念、长史?鸠黎、部大崇娥等率众一万三千落归降。后复遣征西将军、高凉王那等讨之于白兰,慕利延遂入于阗国,杀其王,死者数万人。南征罽宾……七年,遂还旧土。”“伏连筹死,子夸吕立,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在青海西十五里,虽有城郭而不居,恒处穹庐,随水草畜牧。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地兼鄯善、且末。”《宋书?鲜卑吐谷浑传》记载,“(吐谷)浑既上陇,出罕开、西零。西零,今之西平郡(治所在今青海省西宁市);罕开,今桴罕县(治所在今甘肃省临夏市境内)。自桴罕以东千余里,暨甘松(甘松岭在今四川省阿坝州境内),西至河南,南界昂城(故址在今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境内)、龙涸(故址在今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境内)。自洮水西南,极白兰,数千里中,逐水草,庐帐居,以肉酪为粮。西北诸杂种谓之为阿柴虏。”“谯纵乱蜀,阿豺遣其从子西强公吐谷浑敕来泥拓土至龙涸、平康(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境内)。”“索虏拓跋焘遣军击慕延,大破之,慕延率部落西奔白兰,攻破于阗国。虑虏复至,二十七年,遣使上表云:‘若不自固者,欲率部曲入龙涸越巂门。’并求牵车,献乌丸帽、女国金酒器、胡王金钏等物。太祖赐以牵车,若虏至不自立,听入越巂。虏竟不至也。”“慕延死,拾寅自立。二十九年,以拾寅为使持节、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领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其国西有黄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不生草木,沙州因此为号。”《南史?西戎传?吐谷浑》记载,“其界东至叠川(治所在今甘肃省迭部县境内),西邻于阗,北接高昌,东北通秦岭,方千余里,盖古之流沙地焉。”

70. 南朝封赐吐谷浑君长为河南王,所以吐谷浑道又称河南道。南北朝时期,南朝与蒙古高原柔然(芮芮)之间经常通过河南道来往。《南齐书?芮芮虏列传》记载,“芮芮虏,塞外杂胡也,编发左衽。晋世什翼圭入塞内后,芮芮逐水草,尽有匈奴故庭,威服西域。土气早寒,所居为穹庐毡帐。刻木记事,不识文书。马畜丁肥,种众殷盛。常与魏虏为仇敌。”“先是益州刺史刘悛遣使江景玄使丁零,宣国威德。道经鄯善、于阗,鄯善为丁零所破,人民散尽。于阗尤信佛法。丁零僣称天子,劳接景玄使,反命。芮芮常由河南道而抵益州。”《南齐书?河南列传》记载,“宋初始受爵命,至宋末,河南王吐谷浑拾寅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西秦河沙三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羌校尉、西秦河二州刺史。”“遣给事中丘冠先使河南道,并送芮芮使。至六年乃还。”

71. 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法显等人从长安出发,抵达西秦都城金城夏坐,隆安四年(400年)经过南凉都城到达北凉都城张掖再次夏坐,然后来到西凉都城敦煌。在西凉国主李暠帮助下度过流沙(在今白龙堆沙漠),而后抵达鄯善(在今新疆自治区若羌县)再到于阗(在今新疆自治区和田市),又到竭叉(在今新疆自治区塔什库尔干),翻越葱岭(在今帕米尔高原)到达陀历(在今克什米尔西北)。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渡过印度河上游来到乌苌(在今巴基斯坦西北)夏坐。游历南亚期间,曾经到达犍陀卫(犍陀罗)、弗楼沙(在今巴基斯坦白沙瓦)、那竭国界醯罗城(在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那竭国城(在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城西)、跋那国(在今巴基斯坦邦努一带)、中天竺,渡河南下当时笈多王朝都城华氏城(在今印度比哈尔邦首府巴特那)。《佛国记》记载,东晋高僧法显于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辗转到达北印度迦毗罗卫(在 今尼泊尔境内),瞻仰了佛陀出生地蓝毗尼(在今尼泊尔鲁潘德希县境内)。法显决定从海路回国。经过瞻波大国(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加尔普尔县略西)来到多摩梨国(在今印度西孟加拉邦坦姆拉克)乘坐商船到达师子国(在今斯里兰卡,玄奘译为僧迦罗国),后来乘坐商船到达信奉婆罗门教的耶婆提国(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者苏门答腊岛),继而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换船前往广州但是遇风抵达青州长广郡界牢山南岸(在今山东省即墨县)。法显南下东晋都城建康(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翻译佛经六部六十三卷,后又来到荆州写作《佛国记》记载自己西天取经历程。

72. 东晋时期高僧法显西天取经经由西秦都城金城(在今甘肃省兰州市西)、南凉都城西平(在今青海省西宁市)、北凉都城张掖镇(张掖郡治在今甘肃省永平县),说明法显经由青海道再入河西走廊西行。《佛国记》记载,“初发迹长安,度陇,至乾归(西秦武元王乞伏乾归,?—412年,388—400年、409—412年在位)国夏坐。夏坐讫,前行至耨檀(南凉景王秃发傉檀,365—415年,402—414年在位)国,度养楼山,至张掖镇。”“夏坐讫,复进到炖煌”。法显经由天山南路翻越葱岭。《佛国记》记载,法显一行“度沙河”,“沙河中多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惟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行十七日,计可千五百里,得至鄯善国”;“复西北行十五日,到焉夷国”;“在道一月五日,得到于阗”;“慧景、道整、慧达先发,向竭叉国。法显等欲观行像,停三月日”;“既过四月行像,僧韶一人随胡道人向罽宾,法显等进向子合国”;“住此十五日已,于是南行四日,入葱岭山,到于麾国安居”;“安居已,山行二十五日到竭叉国,与慧景等合”;“从此西行向北天竺。在道一月,得度葱岭”;“度岭已,到北天竺。始入其境,有一小国名陀历,亦有众僧,皆小乘学。”“度河(新头河,今译印度河)便到乌苌国。其乌苌国是正北天竺也,尽作中天竺语,中天竺所谓中国,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

73. 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北魏明元帝拓拔嗣泰常五年),北燕高僧昙无竭从幽州黄龙(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出发西天取经,经由吐谷浑领地,也就是青海道,转向天山南路,翻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到达罽宾(在今阿富汗斯坦喀布尔河谷一带),然后从犍陀罗盆地渡过狮泉河通向恒河走廊,最后乘船回到广州。南朝梁代高僧慧皎《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记载,“昙无竭,此云法勇,姓李,幽州黄龙人也。幼为沙弥便修苦行,持戒诵经,为师僧所重。尝闻法显等躬践佛国,乃慨然有忘身之誓。遂以宋永初元年招集同志沙门僧猛昙朗之徒二十五人,共赍幡盖供养之具,发迹北土远适西方。初至河南国,仍出海西郡,进入流沙到高昌郡,经历龟兹沙勒诸国,登葱岭度雪山。”“进至罽宾国礼拜佛钵,停岁余,学梵书梵语,求得观世音受记经梵文一部。复西行至辛头那提河,汉言师子,曰缘河西入月氏国,礼拜佛肉髻骨及睹自沸木舫。后至檀特山南石留寺,住僧三百余人,杂三乘学,无竭停此寺受大戒。天竺禅师佛驮多罗,此云觉救,彼土咸云,已证果,无竭请为和上,汉沙门志定为阿阇梨。停夏坐三月日,复行向中天竺。”“后于南天竺随舶泛海达广州。”北魏时期高僧宋云也从青海道西天取经。《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宋云“初发京师,西行四十四日至赤岭,即国之西疆也……发赤岭西行二十三日,度流沙,至吐谷浑国。”

74. 在元太宗窝阔台皇后乃马真称制三年(1244年)第一次蒙古汗国征伐大理过程中,蒙古汗国军队就曾经由横断山谷南下九禾(又称九和,在今云南省丽江市九河),与高禾(又作高和)率领的大理军队发生了九禾之战(又作九和之战),高禾等战死;由于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蒙古军队撤回。在蒙古汗国灭亡大理之战中,蒙古大军大体经由横断山谷南下。元宪宗二年(1252年)九月,忽必烈奉命与兀良合台等率军十万人启程征伐大理国。元宪宗三年(1253年)夏,忽必烈率军经六盘山南下临洮(在今甘肃省中部)练兵备战,九月从忒剌(在今甘肃省迭部县达拉沟)分兵三路南进。兀良合台率领西路军沿晏当路(在今四川省阿坝州)南下,宗王抄合和也只烈率东路军经茂州(在今四川省阿坝州茂县)趋会川(在今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西)以作牵制,忽必烈亲率中路军经满陀城(在今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北)南下渡过大渡河,抵达金沙江畔遣使招降被拒。十二月初,兀良合台率领西路军越过旦当岭(在今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占领三赕(在今云南省丽江市),而后与中路军、东路军会师龙首关,歼灭大理国主力,十二月二十五日乘胜进占大理国都城羊苴咩城(在今云南省大理市)。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正式建立云南行省,治所设在中庆路(在今云南省昆明市)。

75.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朝云南诸路宣慰使都元帅纳速剌丁率军进攻缅甸蒲甘王朝,蒲甘城破;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缅甸蒲甘王朝国王那罗梯诃波帝投降,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元朝在缅甸中部地区设置缅中行省,由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行省丞相,自辟官属,而且财赋不入都省,但到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缅中行省已经不复存在。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元朝云南行省金齿宣抚司(治所在今云南省保山市)麓川路总管混依翰罕在勐卯(在今云南省瑞丽市)自立称王,建立傣族王国勐卯龙(汉语意译大卯国,通称麓川王国),修筑新都允姐兰(在今云南省瑞丽市)。经过东讨西伐,南征北战,麓川王国领土北至永昌(在今云南省保山市)、大理,南至勐润(又作勐闰,在今泰国清迈),东至勐老(又作勐佬,在今老挝境内),西至勐顿顺罕(阿洪王国,又称阿豪姆王国、阿萨姆王国,在今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等地)。元仁宗延祐三年至四年(1316-1317年),麓川王国西征,傣族王国勐顿顺罕举国投降,成为麓川王国属国。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年),麓川王国被迫向元朝纳贡请和,元朝于其地设置平缅宣慰司,以麓川国王为世袭宣慰使。

四、发现青藏高原内部纵横交织文明古道

76. 青藏东缘、北缘、西缘和南缘文明之路形成环藏文明之路,青藏东缘、北缘、西缘和南缘族群走廊形成环藏族群走廊。环藏文明之路和族群走廊又可分为青藏内环文明之路和族群走廊、青藏外环文明之路和族群走廊,青藏外环文明之路和族群走廊又分青藏外环近线文明之路和族群走廊、青藏外环远线文明之路和族群走廊。河西走廊、丝绸之路西域南道、蜀身毒道皆为青藏外环近线文明之路,相对而言,天山古道属于青藏外环远线文明之路。自外而内深入青藏高原的文明古道,唐蕃古道主要是甘藏(甘肃至西藏)古道,今有甘藏铁路或者甘藏公路入藏;茶马古道主要有川藏古道和滇藏古道,今有川藏公路、滇藏公路入藏;此外还有西域入藏古道,今有新藏公路入藏。在南亚方向,除了蕃尼古道以外,还有从印度河源头开始的印度河上游沿河古道与印度河文明古道连接,从恒河源头开始的恒河上游沿河古道与恒河文明古道连接,雅鲁藏布江文明古道出境以后通过布拉马普特拉河沿河古道与恒河文明古道连接。雅鲁藏布江自北而南流出国境以后转为东北—西南流淌,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在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与南面的那加(Naga)山区和戈瓦尔巴拉(Gowalbara)山区之间宽阔的布拉马普特拉(Brahmaputra)河谷形成布拉马普特拉文明走廊,西向与恒河文明走廊对接。印度河上游狮泉河谷走廊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可以沟通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和印度河流域,把雅鲁藏布江文明走廊与印度河文明走廊联系起来。

77. 从西域南疆盆地可以经由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到达喀布尔河谷(Kabul Valley),进而顺流而下经由开博尔山口(Khyber Pass)进入犍陀罗盆地(Gandhara Basin)。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又称阿富汗(Afghanistan)走廊、瓦罕帕米尔(Pamir),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Hindu kush)山脉东段北端之间的一个狭长山谷,北依帕米尔高原南缘与塔吉克斯坦(Tadjikistan)相邻,南傍兴都库什山脉东段与巴基斯坦(Pakistan)及巴控克什米尔(Kashmir)相接,东接中国新疆自治区塔什库尔干自治县,西连阿姆(Amu)河上游的喷赤(Pyandzh)河及其支流帕米尔河。瓦罕河由东向西注入帕米尔河。唐太宗贞观元年至十九年(627—645年),唐玄奘西天取经,归国途经瓦罕走廊。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通过瓦罕走廊消灭小勃律国。后来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曾经由瓦罕走廊入境。大唐将军高仙芝经行碑、玄奘经行碑和马可波罗经行碑是瓦罕走廊作为东西文明古道的见证。1895年3月11日,英俄签订《关于帕米尔地区势力范围的协议》,将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南缘之间的狭长地带——瓦罕走廊划作两国间的缓冲地带,并送给当时的阿富汗王国。

78.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吐谷浑可汗慕容诺曷钵亲自前往长安迎亲,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遣淮阳郡王李道明和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护送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浑。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听闻以后,积极向唐求娶公主。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经由蕃尼古道迎娶尼婆罗(尼泊尔)尺尊公主。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大论(宰相)噶尔东赞(又译禄东赞)前往唐朝求婚,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遣江夏郡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经由唐蕃古道下嫁松赞干布。

79. 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唐玄奘到达摩揭陀国首都曲女城,受到摩揭陀国王戒日王的礼遇。戒日王遣使者出使大唐,于贞观十五年(641年)到达长安,唐太宗令云骑尉梁怀璥持节回访,戒日王复遣使者陪同入唐。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派遣正使李义表、副使王玄策率领使团出使摩揭陀国。贞观十九年(645年)王玄策首次到达天竺地区,带去了唐朝的丝帛绫缎,带回了天竺的熬糖法,并在耆阇崛山和摩诃菩提寺用汉文勒铭立碑。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天竺,正值摩揭陀国戒日王去世,国中叛乱,王玄策从尼泊尔和吐蕃带来八千救兵平息内乱,俘虏叛将阿罗那顺,并沿唐蕃古道押至长安。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在今天的西藏吉隆县阿瓦呷英山嘴的崖壁上勒石记功,留下80厘米见方的摩崖石刻,是为“大唐天竺使之铭”。相对于唐玄奘西天取经经过的绿洲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唐蕃尼竺古道曾被称为东道。唐朝初年道宣(596—667年)《释迦方志》把玄奘前往天竺经由路线称为北道,把玄奘回程经行路线称为中道,把经由青藏高原前往天竺的路线称为东道,“其东道者,从河州西北度大河,上漫天岭,减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减百里至鄯城镇,古州地也。又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清海,海中有小山,海周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衙帐。又西南至国界,名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西北至多弥国,又西南至苏毗国,又西南至敢国,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呾仓法关,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加三鼻关,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尼婆罗国(此国去吐蕃约九千里)。”根据唐代高僧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从唐太宗、唐高宗到武则天时期,曾有60位高僧前往天竺求法取经,在19位陆路西天求法的僧人中,有12人经由东道前往天竺或者返回大唐,只有6人经由西道往返。

80. 唐朝时期,吐蕃王朝向西北、中原地区有“唐蕃古道”,向川滇地区有“茶马古道”,向南有“蕃尼(吐蕃至尼泊尔)古道”。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北部崖壁上的“大唐天竺使出铭”,系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题铭。文中记述了唐代使节王玄策出使天竺(今印度),途中经过吉隆的过程。唐蕃古道或者茶马古道和蕃尼(尼泊尔,古称泥婆罗)古道连接起来,可谓高原丝绸之路或者高原文明古道。

81. 唐蕃古道一线与今川藏公路北线、新藏公路北线大致构成青藏高原内环文明之路内部十字交通干线。清圣祖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准格尔汗国可汗策妄阿拉布坦(tse-wang araptan))派遣大策凌敦多布率领6000军兵从和田出发,自西路入藏,突袭拉萨,杀死和硕特汗国拉藏汗,行军路线主要就是青藏高原内部十字文明之路西线前进奇袭拉萨,然后大体再沿唐蕃古道一线侵入青海。继西藏西部阿里地区发现黄金面具和丝绸之后,2011年,由美国加州大学考古学者马克·奥登德菲尔和登山家皮特·阿森斯等组成的考古队,在尼泊尔海拔4000米的木斯塘萨木宗墓地公允400年左右的洞室墓里再次获取黄金面具和丝绸,佐证青藏高原内部丝绸之路和蕃尼古道由来已久。

82. 清圣祖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准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tse-wang araptan)派遣台吉大策凌敦多布率领远征军声称攻打哈萨克汗国,自伊犁朝伊赛克湖西进,西绕汗腾格里山,路经乌什(在今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乌什县),沿塔里木大沙漠西边南进。十一月,经叶尔羌(在今新疆自治区莎车县)抵阿里克休整。随后大策凌敦多布宣称护送和硕特汗国拉藏汗之子噶尔丹丹衷及其妻策旺阿喇布坦之女博托洛克归藏省亲,改变行军路线,抵达和田备足给养。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初,准噶尔军从和田出发,沿着玉龙喀什河南下翻越昆仑山,经过阿克赛钦,越过了拉达克以东的冈里木孙山(藏语本义冰雪之山,在今西藏自治区日土县北),沿着僧格喀巴布山(阿隆冈日山脉,在今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冈底斯山东北)向东徐徐而进。七月,准噶尔军越过乌巴什山脉西部的克里野拉大山,经纳克产隘口,驻扎于申扎县(在今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申扎县)一带,然后绕过纳木错湖,进入达木草原,并将主力部署在当雄(在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一带。十月底,准噶尔军击溃藏军主力,围攻拉萨,杀拉藏汗,灭亡和硕特汗国。为了取得奇袭效果,准噶尔军选择了与今新藏公路大体同行但是偏东偏北的人烟稀少的高寒行军路线。

83. 清圣祖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月命第十四子固山贝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前往青海西宁指挥清军第二次入藏。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正月,康熙帝令大将军胤禵移驻青海西南的木鲁乌苏(在今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西南);二月,康熙帝诏封噶桑嘉措为弘法觉众达赖喇嘛。六月,平逆将军延信率领清军两万余人自青海木鲁乌苏出发,沿着库库赛岭徐徐而进,护送新的六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前往西藏;定西将军噶尔弼率领清军七千余人自巴塘出发,攻克巴塘西北部的察木多(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七月攻克拉里城(今西藏自治区嘉黎县),八月六日占领墨竹工卡,随后攻取噶尔招穆伦渡口,八月二十三日进占拉萨,截断准噶尔军给养。延信率军越过库库赛岭后,进抵哈喇乌苏;八月十五日扎营卜克河畔后多次受到侵袭。但是大策凌敦多布在得知拉萨失守的消息后,率领所部经纳克产隘口,越克里野岭,返回了准噶尔。总体上看,青海入藏清军行军路线与青藏唐蕃古道大体同行,四川入藏清军与川藏茶马古道大体同行。

84. 新藏公路青藏高原路段经过狮泉河镇、日喀则,到达拉萨,大体与青藏高原内环古道西南路段重合,其中又从狮泉河镇分出一条支线到达安多。青藏公路从青海省西宁市出发,经由格尔木、安多、那曲、当雄,南达拉萨,唐蕃古道青藏高原路段大体经由西宁、玛多、玉树、那青、那曲、当雄,南达拉萨。川藏公路分为南北两线,南线从四川省成都市经由雅安、康定、理塘、巴塘、林芝到达拉萨,北线从四川省成都市经由甘孜、昌都、那曲到达拉萨,大体与古代川藏茶马古道重合;滇藏公路旧道从云南省昆明市经由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德钦,至芒康接入川藏公路南线,新道与旧道从大理分叉,经由六库、贡山、察隅,至然乌接入川藏公路南线,大体与茶马古道重合。

结语

85. 古代世界上主要有两大文明圈,一是以环地中海文明圈为主体的西方文明圈,诞生了古埃及文明、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小亚细亚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古腓尼基文明、古希腊文明(包括以克里特文明为代表的爱琴文明)、古罗马文明、古迦太基文明以及古东欧两河文明等;二是以环青藏高原文明圈为主体的东方文明圈,诞生了古中亚两河文明、古南亚两河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东亚两河文明(古中国文明)等,古波斯文明是连接两大文明圈的桥梁。环地中海文明圈和环青藏高原文明圈都在古代世界农耕文明主环上,或者说都在农业文明时代的世界文明主环上。随着中亚两河文明、北亚两河文明和东欧两河文明农耕畜牧二元经济形态向游牧经济形态转型,中亚两河游牧文明、北亚两河游牧文明和东欧两河游牧文明兴起,并且成为世界游牧文明主环的重要板块。对应环地中海文明圈,形成了环地中海文明走廊和环地中海文明古道网络体系;对应环青藏高原文明圈,形成了环青藏高原文明走廊和环青藏高原文明古道网络体系。

86. 佛教所谓瞻部洲又译阎浮提,其中四方四主——东人主、南象主、西宝主、北马主组成环藏文明圈。东晋迦留陀伽所译《十二游经》云,“阎浮提中有十六国,八万四千城,有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银壁玉。西北有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序论》云,“时无轮王应运,赡部洲地有四主焉。南象主则暑湿宜象,西宝主乃临海盈宝,北马主寒劲宜马,东人主和畅多人。故象主之国躁烈笃学,特闲异术,服则横巾右袒,首则中髻四垂,族类邑居,室宇重阁。宝主之乡,无礼义,重财贿,短制左衽,断发长髭,有城郭之居,务殖货之利。马主之俗,天资犷暴,情忍杀戮,毳帐穹庐,鸟居逐牧。人主之地,风俗机慧,仁义昭明,冠带右衽,车服有序,安土重迁,务资有类。三主之俗,东方为上。其居室则东辟其户,旦日则东向以拜。人主之地,南面为尊。方俗殊风,斯其大概。至于君臣上下之礼,宪章文规之仪,人主之地无以加也。”

87. 青藏高原四周皆山也。北有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组成河西走廊南山和西域南疆盆地南山,南有喜马拉雅山脉,东有横断山脉,西有帕米尔高原。在青藏高原内部,又有若干大体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比如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昆仑山脉、可可西里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等。雅鲁藏布江流经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形成广阔的雅鲁藏布江河谷和雅鲁藏布江文明走廊。青藏高原成片农地主要分布于河湟谷地、环柴达木荒漠地区、雅鲁藏布江谷地,此外分布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谷地等。大体上,在上述青藏高原环山内侧形成青藏高原内环古道,在青藏高原环山外侧形成青藏高原外环古道。青海道主要分布于河湟谷地、青海湖流域和环柴达木盆地周边地区,主要由河湟古道、环青海湖古道和环柴达木古道组成。雅鲁藏布江古道位于雅鲁藏布江流域。横断山谷古道分布于横断山脉各列山脉之间、各条江河谷地。

88. 青藏高原的精华主要在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北部的河湟谷地,对应雅鲁藏布江走廊和河湟走廊以及雅鲁藏布江古道和河湟古道。其次还有东部的横断山谷和西部的印度河上游谷地,对应横断山谷走廊和印度河上游走廊以及横断山谷古道和印度河上游古道。北部河湟走廊向北可以通过山口到达河西走廊,向南可以经由唐蕃古道到达雅鲁藏布江走廊,向东可以到达陇东关中地区,向西可以连通西域南道,也可以沿着阿尔金山和昆仑山脉南麓高寒绿洲继续前行。南部雅鲁藏布江走廊可以通过山口到达恒河走廊,向东可以沿着川藏茶马古道和滇藏茶马古道到达川滇地区,向西可以沿着印度河上游河谷抵达印度河走廊。在修建青藏高原内环高速公路以后可以考虑修建青藏高原外环高速公路,在完善青藏高原内环文旅线路以后可以考虑开通青藏高原外环文旅线路,建设内环与外环相互连通的环藏高速公路和环藏文旅线路。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