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古新百年的征程中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阮可欣
今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历史节点。从1921年河南渑池发掘仰韶遗址算起,中国考古学业已走过百年历程。百年考古探源中华文明根脉,初心同守,使命共担,闪烁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之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百年,是中华民族追梦路上的新起点,也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新航段,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考古人,我们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重要讲话一周年,我们青年考古人更应该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选择,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新征程中做出我们的青春贡献。
第一,要以青年之“信”架起学科成果与社会发展的桥梁。
学术研究的发展要为社会发展服务,对于考古学科而言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工作是一项重要文化事业,也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的工作。”我国自古便有经世致用、垂鉴资治的史学传统,这是学科历史赋予中国考古学的初心;而在今天,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更离不开考古学的发展和考古工作的推进,这是时代发展赋予中国考古学的使命。
长期以来,一代代考古人坚持着这样的初心与使命,推动中国考古学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丰硕成果。如今,考古学发展进入阐释中华文明的新阶段,面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的当代价值等尚待解决的重大历史问题,青年考古人更应该传承好、发扬好学术研究的社会导向,以服务社会、回应现实作为自己学习、研究、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努力架起学科成果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桥梁。
在时代发展、学科发展的浪潮中,青年考古人必须要有大理想、大格局、大视野,然后才能有大担当、大突破、大作为。一味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封闭地搞研究,孤立地想问题,都无益于人生价值的真正实现,只会陷入“小”的境地。
要实现“大”的境界,唯有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让问题意识紧扣时代发展的命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点位,才能做到“将小我融入大我,将青春融入祖国的江河”,成就一番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要以青年之“新”打破学科话语与社会关切的壁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考古事业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关注,人民群众对文物陈列、博物馆文创和考古新发现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加强考古成果和研究成果的传播、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也是党和国家赋予考古学科的重要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提高学术成果转化与普及的能力是摆在考古学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年考古人的力量不可或缺。
一方面,青年在创意创新方面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术成果的转化和普及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对于新技术、新媒介的掌握更快速,对新事物、新信息的捕捉更敏锐,更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话语体系和表达逻辑。考古学科专业性强、术语多,天然具有传播上的难点和痛点。对此,广大考古青年应该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媒介,通过图文推送、短视频、文化创意产品、线下活动等形式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普及,切实推动考古学科社会影响力、公众传播力的增强。
另一方面,学科传播的专业要求需要青年考古人在当今社会的“考古热”中积极承担责任。守正方能创新,考古学的公众传播需要坚持学科精神,坚守学术伦理,这就要求相关参与方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的学科素养。然而,随着“考古热”的出现,各类打着公众考古旗号“蹭热度”“博眼球”“炒流量”的行为也开始层出不穷,相关信息鱼目混珠。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年考古人更应该挺身而出,在公众传播领域积极作为,及时“打假”各类不实内容,积极传播最新学术成果,做到让公众考古不变形、不变质,既讲好人民群众喜欢、爱听的考古故事,又坚持严谨的学术标准,助推学科的发展。
第三,要以青年之“行”锤炼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力量。
中国考古学走过100年,靠的是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接续奋斗。如今,青年人即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90后”的考古人已经开始在教学科研一线、田野发掘一线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95后”的考古人正处于人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或研习深造,或实践求知;“00后”的考古人也已经走入大学校园,系统学习知识,积蓄干事创业的能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考古人更应该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担,扎实练就过硬本领,锤炼继往开来、接续奋斗的力量。
首先要做到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考古学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对中国考古学脉络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这就需要在本科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要做到搭好知识框架,广泛阅读经典著作,及时掌握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主动锻炼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
其次,还要做到学科交叉,融会贯通。“允文允理,大哉考古”,考古学的研究不是单一、静态的,而是多元、综合的。在实际研究中,考古学往往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教育学、化学、材料学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青年考古人应该有计划地修习相关课程或补充阅读相关书籍,多与不同专业的研究者交流,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更好地开展综合研究。
此外,更要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考古学是向大地求真知的学科,当代考古青年不能只会在书斋案头做学问,更要能到田间地头写文章。在田野上扎扎实实地挖好每一铲土,画好每一道线,增长能力才干,磨砺意志品质。学到实处、干到实处,才能真正有勇气、有底气、有志气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扛起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大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回望过去的百年,复兴征程波澜壮阔,寻根求真之路行稳致远。我们每个考古青年也都该因身处这样一个时代而振奋:与学科的发展同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共前进。“做中华遗产的保护者、中华文明的诠释者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者”的铮铮誓言犹在心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口号已响彻耳畔。新百年,新征程,我们青年考古人必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贡献青年力量,交出一份让国家、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作者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浙江金华水库发现古墓 考古专家已经到场(浙江古墓)
浙江金华发现的古墓应该是在宋朝初期或者更早以前。在前几天浙江金华某地的水库正在施工的过程当中突然就发现了一个古墓,虽然浙江金华并不算是古墓群很多的地方,可在之前也有过一些发现,管理者很快就找到了当地的考古工作者进行了挖掘,考古专家在当场之后也确实有一些发现。金华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4 16:37:130000于建军:农牧文明的边界——人类学视野下的早期欧亚草原考古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51:060000西风龙:美国小型二足食草恐龙(长1.8米/1.13亿年前)
说到食草恐龙,大家心中想到的肯定是像腕龙、剑龙那样四足站立的大型恐龙,其中这很片面,因为在恐龙时代,小型二足食草恐龙也是很多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西风龙,它体长1.8米,生活于1.13亿年前的美国,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西风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4:49:500000博纳巨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12米/6500万年前)
食物丰富,恐龙体型才能大,而几千万年前的阿根廷,气候温和,植物茂盛,所以诞生过许多大型食草恐龙,比如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还有今天要介绍的博纳巨龙等。博纳巨龙体长可达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博纳巨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9:37:220000重庆的工人维修观音像 居然发现重大惊喜(观音宝藏)
观音腹部里发现一个刻满文字的石砖。所有几千年后能呈现给我们的宝藏,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藏。正因为如此,国家高度重视,严格保护,尽力修复。中国重庆有一座千年观音像。这个历史遗迹有非常珍贵的价值。因为它被严重损坏,当地政府决定修复它。然而,在修复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观音暗格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49: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