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赏《汴水蕴物华——柳孜运河遗址出土文物》,万方玉帛梯航随
作者:汪启航
2014年6月,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伴随着这一荣誉而来的是沿线城市对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使命。作为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孜运河遗址的发掘成果备受关注。2017年,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淮北市博物馆编著的《汴水蕴物华——柳孜运河遗址出土文物》(下简称《柳孜文物》)出版,到如今时隔三载,翻开依然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

《汴水蕴物华——柳孜运河遗址出土文物》
编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濉溪县文物事业管理局、淮北市博物馆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3月
定价:350元
柳孜,一个因隋唐运河而兴的繁华集镇,作为运河岸边的一个重要驿站,是往来漕运商旅驻足歇脚的场所。1999年,由于在道路施工中发现大量可能与运河有关的遗存,柳孜开始了第一次抢救性发掘;2012年,因申报世界遗产和运河遗址保护的需要,柳孜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这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遗物和数以吨计的瓷片等文物,并出版了两本颇具分量的发掘报告。《柳孜文物》选录了两次发掘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著成图录,弥补考古发掘报告的不足,使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柳孜运河遗址的性质和内涵。
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文物,有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玩具、乐器、泥(瓷)塑制品、娱乐用品及赌博用具等,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瓷器数量最多,基本包含唐宋时期南、北方各主要窑口的产品。这既反映了因运河的开通而带来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频繁,又反映了柳孜镇在唐宋时期作为运河沿岸的重要驿站或集镇的繁荣程度。透过这些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当年运河岸边的风土人情、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隋堤垂柳,拱桥路人,街头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于耳,宛如一幅祥和而又喧嚣的市井生活图卷。
此书先按照质地,将文物分为瓷器、陶器、石玉类、金属类、木骨贝类,在各类器物后依照用途进行排列;具体到器物说明,依次为器物名、时代、器物编号、器物尺寸、文字描述;整体框架清晰明朗,结构严谨有序,与发掘报告搭配,完整反映出当年柳孜的繁华与驳船沉入河底的惋惜。
《柳孜文物》中所收录的瓷器,既有来自本地的寿州窑、萧窑,也有唐宋时期南方窑口的代表——越窑,以及景德镇窑、吉州窑、长沙窑等,另外也包含了邢窑、均窑等北方窑口。这些瓷器按釉色又分成了白釉、青釉、黑釉、黄釉、青白釉五类,部分瓷器上见有墨书和文字,如长沙窑的诗文执壶、墨书“仁和馆”等白釉褐彩瓶、墨书“大定”年号青白釉瓷器等。这些都反映了唐宋时期通过运河这条运输路线实现南北交融、互通有无的情况。文房用具有陶器类的砚台,如唐代的船形砚、宋代的抄手砚和镇纸。娱乐用具颇具市井气息,既有大小不一的宋代白瓷骰子十多枚,又收录了造型精致、刻画清晰的象棋、围棋的棋子。北宋陆游曾在《老学庵笔记》中云:“群蛮聚博其上。”这些细小的玩物恰恰反映了在宋朝,赌博和斗酒风气的盛行。另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陶瓷俑,有马、狗等动物俑和人物俑等。动物俑主要是供孩童玩耍用的玩具,而成人俑则反映出当时人物的衣着装饰、体貌形态。孩童俑在唐宋时期较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孩童俑多被称为“磨喝乐”,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上述所提到的仅仅是柳孜运河遗址出土文物的冰山一角,也只是《柳孜文物》一书中所收录文物的一小部分,诗人晁说之驻足柳孜,不禁赞美汴河隋堤美景,著下《后十一月十一日夜宿柳子镇》:“早岁无知到柳桥,黄流澎湃客雄豪。自从道路无形势,今日睢阳益谩劳。”沧海桑田的变迁,埋没了曾经繁忙的运河。今天,通过考古发掘让通济渠重新被世人认知,沉睡已久的运河不再缄默。随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个被岁月掩埋的人间奇迹,会拂去尘土,展露出更清晰的模样。申遗成功后,运河沿线的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加大力度开展保护、利用工作,相信运河遗产将在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重新焕发光彩,也相信会有更多如《汴水蕴物华——柳孜运河遗址出土文物》的精美报告和图录陆续出版。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历史系)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荒漠意外发现古墓群,考古队开馆后,发现“古人假肢”
在一本《新疆考古记》的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古墓群,在无人的荒漠中,一个探险家发现了一个“诡异”的墓葬群,这些墓葬面前,都竖立着巨大的原木,当探险家准备继续发掘的时候,一场沙尘暴,让这群古墓消失得无影无踪。此后因为武器试验,这片沙漠就成为禁区,想要再次探险成为了奢望。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7:400000家庭妇女一常用工具被改成酷刑刑具,受刑者极惨,传一女人发明的
炮烙之刑源于熨斗考文/吴甜甜、倪方六接着前面的文章《村民把一铜器当水舀子用,专家看后一惊竟是东汉文物,现藏博物馆》,继续聊古代的熨斗。这要主要说的——炮烙之刑。古代还有一种水熨斗,是利用滚烫的热水的温度传热,把皱了衣服烫平。早期材质比较简单,以陶瓷为多。进入金属时代后,用铜、铁、铝材质装水的熨斗较多。现在,在偏僻的农村还可以看到,有的家庭妇会用这样的土熨斗来烫衣服。(古代炭火熨斗)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58:00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变法图强的秦国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灭六国,平天下,最终统一中国,但秦王嬴政统一中国,不仅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还和秦国一代代国君的努力分不开。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的100多年前,秦王嬴政的一位先祖—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这对秦后来统一中国有着重大的影响。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0:51:020000瘸腿的胖子皇帝朱高炽 在位十个月干了点(明朝君主)
朱高炽在位期间解决了经济和社会问题。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在许多朝代出现了400多个皇帝。然而,在众多皇帝中,只有四位得到了祠堂,我们今天要说的朱棣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应该知道,这四个人都是千家万户的君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朱棣,一个刚当了十个月皇帝的瘸腿胖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头衔呢?他在任的十个月里做了什么?在位十月我要新鲜事2023-02-20 16:01:320001NASA网站发布的照片出现神奇物体
NASA网站发布的最新照片中发现了这2个奇怪的物体,为了看的更清楚。前两张图片做了染色处理。NASA发布的图片左侧的物体和我百度来的电动发动机图片是不是非常相似,几个拐弯状的管道结构连接在主体机构上,真的匪夷所思,不得不信。火星上的这个似乎螺旋状的机械部件,好像是发动机上使用的。地球上人类机械中使用的泵轴。是不是有些相似我要新鲜事2017-12-05 12:24: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