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泉州考古发现了什么?考古解读,助力申遗
作者:梁源 傅恩凤 等
骄傲!就在今天
中国又多了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它就是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泉州城建于沿海平原,泉州海域位于东海和南海的交界地带,海岸线绵延曲折,多处天然深水良港,航运条件优越。
历经唐、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等时期,是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
“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
泉州的东南是大海,浩渺无穷;
泉州人造船出海,通往异域。
“惟有桐城南郭外,朝为原宪暮陶朱。”
从《泉州南郭》中,我们还可一窥
泉州民风已与港口城市性质完美融合,
耕田,砍柴,读书,出海。
利用港口优势,经商致富。
你想了解泉州的前世今生吗?
你能想象楼船涨海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吗?
近些年,一批考古人驻扎泉州考古一线,
他们用考古力量助力泉州申遗!
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
去看看泉州的最新考古发现吧!
泉州市舶司遗址:
见证泉州国际港口的辉煌里程碑
要从这个“古海关”说起
泉州考古 | 市舶司遗址
市舶司遗址位于泉州古城罗城的镇南门外、翼城的南熏门(又称水仙门、水门)内。始建时位于城外,至13世纪被纳入城内。其西侧临翼城城墙旧址,西北侧有水沟连通城市的城壕与晋江水系,东侧可通往镇南门。
泉州市舶司是国家在泉州设置的管理海洋贸易事务的行政机构,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市舶司的职责主要是:“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主要承担着发放商贸许可证、查验商船、征收关税、代表官方采购舶货、储存或出售征得的货品、转运货品或货币至都城、接待外国使节等职责。
它的设置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对宋元泉州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以及海洋贸易各参与方的共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是体现海洋贸易管理保障的代表性要素。
为配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由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参加)在2019年、2020年、2021年持续开展泉州市舶司遗址(图1)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工作。
图1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位置图
2019年布设了C1206TG1F、C1206TG3G两条探沟,揭露出来了铺砖地面、铺石等遗迹,结合遗址周边的水系、道路等构成因素,推测相关建筑遗存或与泉州市舶司遗址相关。2020年,在原人民电器厂院内布设探方,揭露出铺砖地面和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宋元时期建筑基址。2020年的发掘区域可以分为东北(图2)和西南两个区域,合计15个发掘单位,发掘面积约1200平方米。2021年继续上述西南区域的发掘。
图2 东北发掘区北部围合区域平面图
以下,主要介绍2019年C1206TG1F、C1206TG3G、2020年东北发掘区内的主要遗迹现象。
其中C1206TG3G内揭露出了宋元时期的铺砖地面(C1206TG3GZM1)、基槽、灰坑。铺砖地面揭露部分东西约2.75、南北约2米。方砖斜向对缝铺就,砖缝线117度。C1206TG1F揭露出了宋元时期的铺石和基槽。2020年东北发掘区内的第2层下,揭露出来了主体为宋元时期的建筑基址。从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来看,相关遗存的上限为南宋时期,而下限当不晚于明代,大致可以分为三期。
第一期遗存包括石墙、石墩、石构等遗迹。石墙SQ3。位于C1206T2E东南部的第2层下。呈西北-东南向,方向157度。揭露部分南北长2.55、东西宽0.28~0.38、存高0.26米,向北延伸,似可延伸至石墩SD2-1西侧。残存两层石条,黏合剂为黄黏土。上层石条顶面海拔2.77、下层石条顶面海拔2.64米。用石规格不一,或长84、宽31、高15厘米,或长65、宽38、高11厘米。在灰坑C1206T2E1CH1南边壁残留有一处宽39、高22厘米的石条痕迹,该石墙南端似止于此。东侧有若干较大的河滩石。
为了解地层与相关遗迹的叠压打破关系,在C1206T2E中部布设一条东西长5.5、南北宽0.8米的解剖沟(编号C1206T2EJ1)。沟内遗迹有灰坑、石墩、鹅卵石铺面、铺砖地面和SQ3。通过解剖发掘认识到,H1打破砖铺地面;填缝土打破鹅卵石铺面;SD1-1叠压在黄黏土夹瓦砾垫土层和铺砖地面之上;SD2-1打破铺砖地面;鹅卵石铺面叠压铺砖地面;SQ3为早期墙体。
石礅SD2-1下半部。位于C1206T2E东北部,被SD2-1的上半部叠压。顶面海拔3.05米。残存上、下两层,上层铺石呈南北向,由东西2块铺石组成,西侧铺石宽35、厚20厘米,东侧铺石宽40、厚19厘米;下层铺石为东西向,厚25厘米。
石构1。位于C1206T2E东部的瓦砾垫层3下。呈东西向,方向72度。顶面海拔3.07米。揭露部分南北宽1、东西长0.7米,向西延伸。由铺盖石、南北两侧砌石和铺底石共同围合成宽0.55、高0.3米的矩形空间,其内填灰褐色淤积土。
第二期遗存可分为第二期A、第二期B两小期。第二期A相对较早,包括4处石墙、1处铺砖地面、2处石墩和河滩石等遗迹;第二期B相对较晚,除沿用SQ1外,还有1处石构、5处石墙、3处石墩及1处疑似石墩坑、鹅卵石铺面、石铺面、石板面和灰坑等遗迹。
第二期A铺砖地面位于C1206T2E北部的第2层下,被1CH1、1CH2和SD2-1石墩坑打破,被鹅卵石铺面和SD1-1叠压,北部被砾石打破。呈西南-东北向,方向162度。顶面海拔3.5米。揭露部分南北7.15、东西7.28米,西南部被破坏。用边长32~33.5、厚1.8厘米的方砖铺就。铺设方式为工字错缝正铺。其上有一层厚约0.05~0.08米的黄黏土垫层,夹杂瓦砾;其下有一层厚0.05米的黄灰色垫层,土质较硬。从顶面海拔、用砖规格和地层叠压关系来看,推测该铺砖地面或与C1206TG3G内铺砖地面(C1206TG3GZM1)同期。
石墩包括5个石墩以及1处疑似石墩坑的痕迹,分别编号SD1-1、SD2-1上半部、SD2-2、SD3-1、SD3-2、K1,均位于C1206T2E~T3E内的第2层下,其中SD3-1、SD3-2属于第二期A,其余的属于第二期B。
第二期A河滩石位于SD2-1下半部南侧、SQ3东侧和SQ4A北侧的瓦砾垫层2下,分布较为零散,顶面海拔3米。第二期B鹅卵石铺面位于C1206T2E中部的第2层下,被灰坑1CH2打破,叠压铺砖地面和瓦砾垫层3,其上有一层厚0.05~0.08米的黄黏土垫层,顶面海拔3.43米,揭露部分南北6.5、东西1~1.9米。使用鹅卵石铺成,部分鹅卵石上有牡蛎壳。
第二期B石构2位于C1206T3E西北部的第2层下。呈西南-东北向,方向69度。顶面海拔3.68~3.8米,北高南低。揭露部分南北宽0.98、东西长1.64米,西部被破坏。由南、北、东三侧砌石和铺底石围合成宽0.6、高0.68~3.8米的区间。第二期B石铺面位于C1206T3E北扩方东北部的第2层下,东部被现代坑打破。呈西南-东北向,方向68度。顶面海拔3.7米。揭露部分东西长1.85、南北宽0.5米。使用较为破碎、大小不匀的鹅卵石平铺。或与台基边缘的散水相关。第二期B石板面位于C1206T2E东部至C1206T2F西部的第2层下,叠压瓦砾垫层2。顶面海拔2.84米。残存有两块石板。
第三期遗存包括石墙、石板、灰坑、井等遗迹。石墙SQ6C位于C1206T3E北部的第1C层下,叠压第2层。呈西南-东北向,方向67度。仅存一层石条,顶面海拔4.12米。揭露部分东西长1.34、南北宽0.25米。可见部位石块均顺砌,北侧边缘较齐整,用石规格不一,或长35、宽25、高19厘米,或长40、宽25、高16厘米。
出土建筑构件主要有瓦当、筒瓦、板瓦和砖等,陶瓷器有青瓷、白(青白)瓷、黑(酱)釉器、青花瓷等,器形主要有碗、盏、碟、洗、杯、盘、盒、壶、瓶、炉、器盖、罐、缸、杵等。
泉州城重要历史建筑与相关时期的堪舆思想、建筑朝向密切相关,赵宋时期出现了以天盘缝针为基础的地盘正针乾亥巽巳缝线方向的建筑朝向(162度),宋元时期可能依然使用了以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和东、西塔构成的天盘缝针(实测9.1度)为基础的测绘系统。推测为泉州市舶司遗址的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群遗存的朝向与之密切相关,2019年在C1206TG3G内揭露出来的推测为中路正厅相关建筑遗迹的平铺方砖缝线角度为117度(正厅内斜铺砖,故而正厅朝向加上45度即162度),2020年的考古发掘结果又揭露出来了朝向159度的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遗存。2020年在西南发掘区发现了侧面戳印有“(监)造市舶亭蒲□□”“…舶亭蒲□…”(图3、图4)的文字砖。
图3 “(监)造市舶亭蒲□□”铭文砖照片(东北-西南)
图4 “舶亭蒲□”铭文砖照片(西北-东南)
如此精心选址规划、精准测量修建的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推测当为官方所修、所用,而该区域背靠八卦沟又与文献记载中的泉州市舶司位置密切相关,结合遗址周边的水系、道路以及观音宫、水仙宫、三义庙等因素,再辅以堪舆相关推演等,推测其四至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西南-东北方向马坂巷东侧道路(舶司库巷)和南北向马坂巷,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八卦沟。
相关考古调查发掘研究工作,基本确认了泉州市舶司遗址的位置,为研究泉州宋元时期的政治、文化、交通、贸易等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执笔:梁源、汪勃、黄必应、王睿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
首次揭露宋代宗正司遗址
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要素
泉州考古 | 南外宗正司遗址
泉州南外宗正司是南宋时期管理迁居泉州的赵氏皇族群体的机构,其遗址位于泉州肃清门西南、开元寺南侧。其地唐时为放生池,后于池中建有水陆堂,唐末扩为水陆院,北宋时仍为寺院,南宋时改为南外宗正司,司内建有惩劝所、自新斋、芙蓉堂、天宝池等建筑。
南外宗正司对泉州的影响 南外宗室作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广泛参与泉州各项社会事务与海洋贸易,这一群体是泉州世界性多元社群中具有影响力的组成部分,极大地刺激了泉州的高端消费市场和贸易需求,进一步促进泉州海内外贸易的发展繁荣。
南外宗室从中原地区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及技术,促进泉州纺织品技艺的提高,传播了中原的宫廷文化,还推动了社会经济、风俗文化的发展。
南外宗正司在泉州的设置强化了国家政权对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体现了强有力的官方管理保障。这处遗址不仅显示出宋元泉州城北部行政性城区的布局特征,同时也是南宋时期活跃在泉州社会各个方面的皇族群体的重要见证。
为配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报世界遗产,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泉州市文化和旅游局(2019年由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参加)于2019年6月~2020年1月、2020年5月~11月对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图1)。
图1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位置图
2019年发掘面积约1400平方米,2020年发掘面积约1700平方米,清理出水池、台基等遗迹(图2)。台基1、台基3、建筑基址B0107T1CF1分别位于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东、南、北岸上,而台基2则位于水池遗迹的中央。分别介绍如下。
图2 2020年度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台基1、台基2、台基3及相关遗迹发掘结果(上北)
台基1 主要为宋元时期水池遗迹东岸上的建筑基址,由西侧包边砌石及其下的紝木和木桩、土台、土台上的房址(台基1F1)等组成。包边砌石仅揭露出来了西侧边缘的大部,东、南、北边缘的情况尚不明确。被第3B层叠压,其下叠压台基1下层之下的垫土层(修建台基1之前垫土形成的范围大于台基1的垫土层,该垫土层顶面与L1路面及相关踩踏面为同一个平面,位于台基1外围的成为道路或踩踏面,而位于台基1范围内的则成为台基1下层之下的垫土层)。台基1西侧边缘用石包砌的部分,底部基础宽0.65米,揭露出来的部分南北长35.3米,底面海拔4.14~4.25、残存顶面海拔4.71~5.25米。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部分。西侧包边砌石底层下紝木,直径12~15厘米,长160、250或300厘米不等,横铺,南北向3~5列。紝木外(西)侧的木桩,直径约13厘米,可见南北向分布的5根,相邻两根的中心间距约为0.25~0.3米。土台位于包边砌石东侧,顶面海拔5.5、底面海拔4.25米,厚1.25米。主要分为下、上两个垫土层,其中下层垫土层之下还有一个垫土层。垫土层顶面均较平,其内包含炭屑、红烧土颗粒、白石灰颗粒等,夹杂瓦砾。土台上房址台基1F1,残存石墩10个、砖石墩1个、墙体5道、石铺地面等。残存顶面海拔5.62米。
台基2 宋元时期水池中央的建筑基址,揭露出了台基2的垫层及呈“回”字形木桩等遗迹,找到了台基2东边界、南边界残存迹象,推测了台基2的大致位置。东边界位于C0207T5C~T6C东壁西侧约1米处,大体呈南北方向。自下而上由灰黄黏土、红褐色土、黄黏土堆筑而成。顶面海拔4.1、底面海拔3.8米。东侧被第3B、第3D层叠压,叠压第4层。西边界在发掘区西侧布设发掘了C0207TG8A,在地表下2.2米处、东壁向西3.5米的范围内揭露出了台基2上层,明确了台基2向西延伸出了发掘区外,即台基2的西边界尚待后续发掘来解明。南边界在C0207T5C~T6C东侧残存大体呈正南北方向分布的台基2垫土层,自下而上有灰黄色黏土、红褐色土、黄色黏土等。底面海拔3.8米,残存顶面海拔3.9~4.1米。已揭露出来的残长12.8、残宽3.1~4.5米。东侧被第3D层叠压,西侧被C0207T6CG1、现代坑打破,叠压第4层。在C0207T5C南壁处以南,不再见有台基2垫土层,故而推测该边界当即台基2南侧东部的南边界。台基2的西侧尚不明确,南侧中部有向南延伸的台基2下层垫土层。
在C0207TG3C(即台基2南侧中部以南)揭露出来台基2下层向南延伸的南北条带状垫土层(其间的C0207T4C因坚固的现代建筑基础而未能完成发掘),其中C0207TG3C内的南北残长1.85米、东西残宽3米,大体呈正南北向,由黄黏土堆筑而成,顶面海拔4.4米,底面海拔3.8米,东侧被C0207T6CG1打破,西侧出发掘区,叠压第4层。从相关发掘区域来看,该遗迹向南延伸至C0207TG3C中部,再南C0207T1C~TG2C内未见该遗迹,然而在C0307TG8C至C0207TG2C内存在第3D层,因此台基2南侧中部南延部分是否延伸至宋元时期池南岸的问题仍然有待解明。
台基3 位于宋元时期水池遗迹的南岸上,揭露出来的部分南北残长23.25、东西残宽3.5、厚0~1.3米,残存顶面海拔3.75~5.15米。由黄黏土、灰色黏土等堆筑而成,土质纯净,包含少量碳屑。北部较薄,破坏严重;南部保存相对较好。开口于第2A层下,叠压第4层,被第1C、第2A层打破。见于C0307TG5C~TG7C内。由于台基3北边与宋元时期水池遗迹南岸线的距离甚近,加之台基3南侧瓦砾层的方向基本呈正东西方向,而位于其北侧的台基2和B0107T1CF1的朝向亦均为正南,因此推测台基3北边界的方向或亦为正东西方向。北边界见于C0307TG7C南壁北侧7.6米处。台基3的垫土层在此处被第2A层打破,其下叠压第4层,与第4层之间铺有一薄层植被。顶面海拔3.85米,北距宋元时期水池底部淤积土第3D层消失处4.6米,故推测台基3的北边界当在此范围内。3南边界见于C0307TG5C内。自下而上由黄粘土、灰色粘土堆筑而成,在黄黏土上、灰色黏土南侧可见一层宽0.56、厚约0.25米的瓦砾层。黄黏土层叠压在生土上,揭露出来的部分宽1.5米(探沟的宽度),其南侧边缘、瓦砾面方向90度。生土顶面海拔3.75米。
建筑基址B0107T1CF1在发掘区北部楼栋以北空地上清理出建筑基址B0107T1CF1,仅揭露至遗迹面,有铺砖地面、砌石、红褐色土面、黄黏土面等遗迹。铺砖地面编号B0107T1CF1。朝向180度。红褐色土上残存7块平铺方砖,东西残长2.5、南北残宽3米。方砖边长32、厚2厘米,灰色偏黄,素面。顶面海拔5.96~5.98米。见于B0107T1C西部,开口于第2层下,被现代坑打破。砌石方向90度。东西残长2.2、南北残宽0.9米,顶面海拔5.7米。残存二层平铺条石,其间有青砖。条石均呈长方体,规格不一。见于B0107T1B的中部偏南,开口于第1C层下,叠压黄黏土面,局部被现代坑打破。红褐色土面土质紧密,纯净。顶面海拔5.7~5.96米。见于B0107T1B、1C内,开口于第2层下,叠压黄黏土。黄黏土面土质紧密,纯净。顶面海拔5.5米。见于B0107T1B东南部,开口于第1C层下,被砌石、红褐土叠压。
出土遗物有“官”字砖、花鸟纹方砖(图3),装饰莲花纹、莲瓣纹和其他花卉纹瓦当等建筑构件;“水陸”“水六/庫司”“庫司/供養”“水陸/庫堂”“西塔”“赵”等墨书瓷碗(图4、图5)、元青花“寿”字菊花纹高足瓷杯、明德化窑乳白釉瓷碟等陶瓷器以及少量的铜钱等。推测19瓣莲花纹瓦当和“官”字砖等建筑构件与南宋时期的较大型高等级建筑遗存有关,而瓷碗上的墨书文字内容佐证了此处曾与水陆堂/院、南外宗正司等相关。
图3 2020年度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C0207 T8HJ1垫土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4
图4 2020年度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C0207 T8HJ1垫土下层之下垫土层B层:14
图5 2020年度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C0207 T6CG1:53
综合文献分析南外宗正司相关遗址位置在唐代有水池,后历代水域或有变化。相关建筑早已堙没,唯水池尚稍有残存,本次发掘清理出来的水池遗迹或即“天宝池”。2019年曾推测水池遗迹的范围约为东西94、南北130米,东边界即揭露出来的水池东岸(QZC0207东部),北岸线或在QZC0107中部,南边界在东西向古榕巷以北约30米,西岸线或在开元寺西边界以东、象峰巷以南、象峰巷与三朝巷交接口西侧一线。2020年找到的宋元时期水池遗迹南岸线相关迹象,较之2019推测的宋元时期水池南岸线偏南了约3.5米。
天宝池或在南宋中、晚期开始缩小。唐宋时期水池遗迹底部海拔2.8~3米,池面水位线约在4.0米上下;从台基1下水渠(G2)内出土遗物的时代来看,该水渠大概是在南宋中晚期被填埋,推测南宋中晚期时始在水池东岸上填埋台基1之下的水渠,在水池南岸上填垫而将地面抬高至海拔4.25米左右;然后再在填埋、填垫面之上,参照台基2的位置进行整体规划,在池东岸上堆筑台基1并在其上建造房屋,在池南、北岸上修建或修缮了分别与台基3、B0107T1CF1相关的建筑。另外,从台基3北侧被第2A层叠压且其下仅见第4层,而未见南宋时期形成的第3D层等情况来看,南宋时期形成的池南岸或为填埋所成,宋元时期水池遗迹南岸以南的台基3北部在更早期的水池范围之内。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是闽南地区首次科学发掘的具有独特修筑方式的宋元时期建筑遗迹。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是目前发掘的唯一一处宋代宗正司遗址,遗存规格和丰富性充分说明了其在宋元时期的重要地位,也进一步证明泉州在宋代以来海上贸易的重要作用。
执笔:傅恩凤、王睿、梁源、汪勃
《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2019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福建博物院
泉州市海上丝绸之路申遗中心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8月
ISBN:9787030658647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千年“铁”证
让铁器诉说着海丝之路贸易的往昔
泉州考古 | 安溪下草埔遗址
下草埔冶铁遗址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遗址保存了能够呈现完整的冶铁生产体系和环境关系的珍贵物证。它是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手工业的珍贵见证,与泉州的陶瓷生产基地共同显示出宋元泉州强大的产业能力和贸易输出能力。
冶铁制品除了一部分县内自销,其余的销往邻近地区,大部分开始“兴贩入海”“远泛蕃国”,通过泉州,源源不断运往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出口商品生产的代表性遗产要素。
泉州安溪清洋村下草埔遗址属于青阳冶铁遗址的一部分。该遗址于1966年发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下草埔遗址是其中最为典型的遗址。遗址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南的梯田处,东西两侧夹山,南部为水田,北部为现代采矿场。
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国家文物局统筹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泉州市文旅局、安溪县人民政府联合对下草埔冶铁遗址进行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共计布设探方68个,发掘面积约1800平米(含扩方)。发掘区涵盖的范围内有14级台地,地层堆积情况总体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本遗址地层编号系统为:探方号 TD号:地层号(遗址内地层堆积情况,略)。
下草埔遗址诸台地地层年代一览表
1
主要遗迹
遗址发现系列重要遗迹,包括冶铁炉6座、石堆(SD)6处、池塘、护坡2、炉6座、房址4处、地面(DM1)、小丘(Q1)及众多板结层。
遗址主要遗迹示意
1.石块堆积:6处石堆。主要由炉渣、石块、铁矿石和少量烧土块构成多数作为台地护坡堆砌,垒砌年代可能较晚,但使用了年代相对早的冶炼、建筑材料建造。SD1-SD4和SD6主要分布于台地坡面上,是人为垒砌的台地护坡。SD6中保留了较多相对规整的条石和块状石头,石材来源于建筑。
石块堆积分布图
2.活动面:在遗址西部平台上,编号DM1。DM1位于4个有规划平整的、外缘平齐的板结层之上。
DM1及地面瓷碎片铺设扇面(红色虚线)
T1210内DM1铺设情况
3.池塘:位于DM1北部。经钻探知,池塘长30米,宽21米,总面积约630平方米,形状接近长方形。池塘的现状是个有规划地逐渐的形成过程,随着DM1的最后铺设而完成。
池塘范围钻探示意图
池底整体呈锅底形,平均深度为1.7-2米以上。在深60-80厘米处存在一层厚度约为0.7-1米的堆积,为黄色的泥沙层,其中夹杂少量的炉渣、夹砂陶和石块,较为致密。池底经探测为青灰色的淤泥层,包含物较少,土质更为致密。
4.护坡:位于TD14和TD11西、南崖壁上的护坡,共两条。在西部护坡边界可见护坡B砖石叠压在护坡A外侧,其年代晚于护坡A。
5.炉:共发现6座冶铁炉,其中L1、L2为冶炼块炼铁的碗状小高炉,依傍山坡的原生面而修筑。
L1(左)、L2(右)
L3
L3位于DM1的东北角,为平地砌筑,先用大块的冶炼炉渣砌筑出一个框架,然后再修筑冶炼炉,从目前的情况判断,由原来两侧的四个炉子废弃后改筑而成,可以生产块炼铁、生铁以及钢。L1、L2、L3炉型比较完整,有投料口、出渣口、鼓风口以及操作平台等。
L4
L5
L6
L4为锻炉,用磁铁在附近吸附出大量的铁屑,其西侧有淬火缸,为以薄胎磁灶窑缸。
L5原为南宋中期的冶铁炉,南宋末-元代被改造成灶。
L6初步判断可能为炒钢炉。
6.房屋居址:4处。
F3平面图
F4室外活动面
7.遗址西北部小丘(Q1)DM1西北方向有一小丘Q1,下部长13.9、宽4.5米,上长12、宽3米,最宽处下部为6.18米、上部为5.3米,高0.8-1.52米。通过解剖小丘,发现小丘Q1为大量炉渣堆积而成。小丘为平整DM1多余的炉渣等冶炼垃圾堆积而成。
遗址西北部小丘(Q1)(图中红色虚线部分)
8.板结层:遗址发掘区包含14级台地,在台地1、台地2、台地4、台地6、台地7、台地8、台地9、台地11等均发现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硬结层。在部分探方已将板结层揭露,其包含物为黏土、块炼铁颗粒、碎炉渣、方解石颗粒等,质地坚硬,可能为单质铁含量较高的炉渣锈结。
遗址内板结层位置示意图
第二层台地板结层细部及截面
遗址内板结层的分布范围
9.高温冶炼遗迹堆积:清除表面耕土后,在T0912、T0812、T0712探方的西侧崖面上发现叠压于板结层下方的原生堆积,呈青灰色与黑灰色交替形成的多层斜坡状堆积,该堆积当为高温冶炼产生的一次废弃堆积。
T0912板结层下的高温冶炼遗迹及细部
T0712板结层下的高温冶炼遗迹及细部
10.瓦砾堆积:分布于遗址高程较高处,在台地竖直崖面和平面上均有发现瓦砾堆积。而在遗址高程较低的多层台地上,瓦砾出土很少。
2
出土遗物
按照材质可分为钱币、金属器、陶瓷、冶炼遗物、石块等五大类。
金属器大致分为铁制品和铜制品两类,铁钉是遗址目前仅见的经锻打铁制品之一,这也证明了该遗址有可能有锻造活动的存在。铁片、铁块为块炼铁粗加工的产品,是遗址性质的直接证据。
陶瓷器可分为建筑构件、陶器和瓷器三类。建筑构件主要为筒瓦和板瓦,其中板瓦占绝大多数(兼有黄、红、白三色);在数量上筒瓦其次,另有滴水、瓦当残件及地表采集的花纹陶砖。
花纹砖、陶类建筑构件(滴水、瓦当、筒瓦)、大筒瓦
莲瓣纹瓦当
出土的陶瓷器碎片总计86703件(片),大多数器物的年代集中在南宋中晚期至元代之间。
陶器包括罐、执壶、盆、火盆、缸、盏、器盖、器耳、勺、纺轮等,以大件器居多,产地窑口以安溪本地窑口和磁灶窑为主。
瓷器包括碗、碟、盏、盘、瓶、罐、壶、水注、器盖、杯、洗等,以碗为大宗,釉色有青釉、青白釉、白釉、黑釉和青花等,根据器型、釉色及制作工艺等特征判断,产地窑口包括安溪窑、德化窑、磁灶窑、庄边窑、义窑、永福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建窑等。
德化窑的青白瓷
景德镇窑
龙泉窑
建盏(建窑)
共出土25件带有墨书的陶瓷器,为了解当时冶铁生产状况及从事冶铁生产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提供了宝贵的文字信息。墨书瓷器集中出土冶炼炉和建筑遗迹周边区域,说明器主与冶铁生产生活有关。
冶炼遗物:主要包括炉渣、矿石、烧土、炉衬四大类。炉渣为下草埔遗址出土遗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可分为排出渣、挂渣、炉内渣三类,为该遗址曾存在长时间冶铁活动的直接证据。
矿石以铁矿石为主,存在少量黄铁矿、锰矿石。磁铁矿石粒径大小差别较大,大者可达30-50厘米,小者不超过2厘米。以粒径在10-15厘米之间者为多。此外,发现有人工切割或使用的石块、石条。
3
初步判断
下草埔冶铁遗址是泉州地区宋元时期块铁冶炼的代表。碳14年代测定和陶瓷类型学研究表明,其生产集中于宋元时期。通过金相分析发现,这里有着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可生产块炼铁、生铁和钢,自有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同时出现了独特的板结层的冶炼处理技术。
下草埔冶铁遗址是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冶炼遗址。以下草埔遗址为代表的安溪宋元冶铁遗址,普遍存在板结层的独特现象,这是有规划的行为,具有典型的地方特点,这种技术在国际上还是首次发现。相邻板结层间距大致等同,在60-80厘米之间。每当冶炼垃圾堆积到一定的高度,便会在上端以“板结层”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方面起到压实、固定冶炼垃圾的作用,这是就地处理冶炼垃圾的简易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随后冶炼的一个操作平台。因此,安溪宋元冶场呈现出自下而上、依靠山坡修筑冶炉的冶炼方式,而且一旦到了山坡的一定高度,该冶场也就随之弃用,另择其他场所。金相分析还表明,处理冶炼垃圾有个泼水冷却、细碎、平整的过程,同时炉渣、炉灰堆积位置也具有规划性。
根据出土遗物判断遗址等级较高。从遗址出土的莲瓣纹瓦当、建盏、景德镇窑青瓷、德化窑白瓷等判断,该遗址的等级较高,或许跟宋代青阳铁务存在某种关联。
下草埔遗址及周边相关遗址地点均分布于古道、水系周围,贯穿其间的陆路、水路运输系统,将区域内外密切联结,呈现为高度一体化的乡村腹地手工业体系和海港经济体的空间布局和整体形态。当时这里生产的铁产品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
总之,下草埔遗址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块炼铁冶炼的具体步骤及相关遗存特征,了解遗址内生产与生活的图景,促进构建宋元时期福建乃至长江以南地区冶铁业的技术特点和组织结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福建省泉州市文旅局
安溪县人民政府
《安溪下草埔遗址2019~2020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编著: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安溪县人民政府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ISBN:9787501050871
历史是泉州值得骄傲的过去,
昔日古港雄风,今日世遗在列。
以史为鉴,
它记录了我们一路走来的足迹,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出土铜器产地问题初论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0:280001金华一水库施工现场发现古墓
近日,浙江金华婺城区罗店镇山下吴水库大坝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座古墓。在古墓现场,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是呈一个拱字形的类似甬道入口,用厚制石板砌成,内壁两侧刻有精美的人物图像。金华市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威说,根据该墓的墓型以及雕刻的纹样,初步推断该墓应该为五代末到宋初时期,但具体情况还要等省考古所专家发掘以后才能进行更准确的断定,希望墓中能够发现文字记载等线索。我要新鲜事2023-05-23 19:56:540000美洲生物大灭绝:50种动物两千年内消失(智人猎杀)
美州生物大灭绝是指在公元前1.2万年之后,智人迁徙到美洲大陆后疯狂狩猎,从而导致美州的生物大灭绝,当时北美的长毛象、乳齿象、巨狮、剑齿虎、鸟类等巨型生物几乎都完全消失,而这一事件的发生也就持续了短短的两千年而已。美州生物大灭绝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9:35:530000河南安阳“曹操遗骨”拒绝DNA检测,曹操后人基因检测曝真相
曹操和曹氏DNA检测真相本文作者倪方六好长时间未说曹操了,这篇头条号文章就来聊聊他,把当年河南安阳曹操造假和上海复旦大学对曹氏后人进行DNA检测的事情翻出来说说。图:曹操画像1.曹操是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也是2010年最走红的历史名人之一,这全因为一座疑似曹操墓的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26: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