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件国宝南宋后便不知所踪后来在美国展览馆被找到
由于对文物的认知不足,很多文物古董被当作普通物品,甚至被用来作为农作工具。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导致文物的损坏和丢失,也会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兮甲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传,兮甲盘是当时的君王为了奖励战功赫赫的将军,制作出来的。它呈圆盘形状,盘的边缘刻有精美的花纹,盆底部刻有西周金文。印有133字的长篇铭文,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有西周王朝的战争记录,还有诏令诸侯百姓进行贸易的命令,都是十分珍贵的记录。
由于对兮甲盘的认知不足,它曾被一位贫苦的家庭用来做煎饼锅。这一事实也被记载在鲜于枢的《困学斋杂录》中。这个家庭并不知道它所使用的是一件国宝级别的文物,他们只是将它当作普通的煎饼锅来使用。
直到后来,兮甲盘被一个收藏家买回来,才被重新认识到它的价值。它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历经战乱和流落民间,最终在美国的展览馆中被发现,被一位在美国居住的华人认出了底部的文字,花了2.1亿才买下了这个遗留在外千年的国家宝物。自此,兮甲盘也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后来经过多位权威人士和专家的鉴定,确定了这个兮甲盘的真实性。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文物是不能被随意对待的,它们是我们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和保护。每一个文物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遗产。

除了兮甲盘,还有很多文物古董因为对它们的认知不足而被当作普通物品。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对文物的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它们的价值。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制定出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不受破坏和流失。
文物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其价值和意义不容忽视。应该加强对文物的宣传和普及,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光耀千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古人防公文泄密发明一种封装技术,后成通用保密手段,至今管用
古代如何防范公文泄密本文作者倪方六“泄密”前些天成了热词,因为国家“绝密”文件被公开的事情,具体我就不说了,你懂的。我可以说说古代是如何防范公文泄密的。以前在我《北京晚报》“一方钩沉”专栏上,我谈了这个话题,因为版面限制,比较简略,这里来多说几句。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3:400000杨泓:中原北魏石窟以石雕为主要艺术形式的中国石窟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7:58:290000杨泓:宿白先生教我写论文
跨进大学的门槛后,我一直憧憬着能够独立地进行专题研究,学习了大量的课程以后,头脑中的知识越积越多,但是量的增加并不能自动地引起质的飞跃,学得越多反而感到更难驾驭,至于如何进行专题研究,依旧是茫然的。授给我打开专题研究之门钥匙的是宿白先生,当时我已经读了三年大学,开始写学年论文,我所在的小组一共三个人,由宿先生指导。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40:570000神秘的河南清朝干尸,项城挖出身着清朝官服干尸/五官清晰
在中国已不是一次两次发现干尸了,不过河南清朝干尸备受舆论。在被发现的当天晚上,三具棺材竟然不翼而飞了,好像被河南清朝干尸的后代抬走了!经过多方调查,干尸才找回。这具干尸身穿清朝的官府,五官清晰可见。河南项城挖出清朝干尸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51:200000《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编后记
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推介活动将10种十佳图书、10种优秀图书呈现在读者面前,它们以高质量的内容和形式,反映出我国文化遗产学术研究的杰出成果,展示着欣欣向荣的文博行业风采,也启示着文化遗产图书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获得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编后记还原出图书的策划、编辑和制作过程,以飨读者。《中国考古学:永远在路上》张忠培著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54: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