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乾隆与富察皇后之女:北京朝阳发现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
张玉妍
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为配合北京市朝阳区东坝北西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工程的开展,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工程建设范围内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在第七期的项目中,发现3座清代中期的大型墓葬遗迹,以及房址、水井、驮龙碑等遗迹。结合现存古树群、文献记载、前期普查登记资料,以及考古成果,确定为清乾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及其后裔园寝。

发现遗迹
发掘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坝乡后街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邻坝河,东临北小河,两河呈环抱式交汇于发掘区东南。发掘区西北靠高台岗地,东南近两河相交,从堪舆学角度看属于风水极佳。
发掘的的三座墓葬中,M1规模硕大,坐北朝南,开口于现代渣土层下,但保存情况较差,有多次盗扰痕迹。地宫地上部分月台、宝顶等已经不存。地宫夯土土圹范围南北总长30米,东西宽18米。地宫由南向北包括墓道、挡券墙、石门、门洞券、棺床及金券。推测该墓为固伦和敬公主与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合葬墓地宫。




墓室部分南北长6.2米,东西宽5.7米。墓室除墙体、券顶和金券用城砖砌成,其余均用青白石砌成。墓室上部砖、石料大部分被拆除。墓室墙体残高1.8米,厚约1米,券顶为五伏五券式半圆券。券顶现已塌落,通高不明。墓底全铺石板,石板下铺砖,砖层下为硬三合土垫底。棺床位于墓室北部,由九块青白石石板砌成,底部由三块石条砌成边沿,浅浮雕图案,以扒锔连接。棺床现存掐棺石两组,共四块,南北对放,南部两块已经移位,北部两块尚在原位。棺床正中有金井,并发现金井石盖。石盖为馒头形,井口与井盖呈子母口式。墓室上部填土出土少量建筑构件,墓室底部出土“乾隆通宝”3枚、髹漆棺板10块、木器2件。其中3块棺板阴刻描金藏文经文,并绘莲花、法轮、伞盖等图案。其余随葬品不存。
石门位于墓室南部,两扇石门中部均有一辅首衔环,高浮雕兽首,狮头、龙角、獠牙,口下衔浅浮雕门环。石门西面一扇呈开启状,门内有顶门石一块,已不在原位。石门以南为门洞券。门洞券高2.6米,为半圆形石券顶。石门门轴以上、门洞券上部的门楼等已经不存。挡券墙厚1米,残高3.2米,横砖错缝平砌,中部拆开痕迹明显,显然经过二次砌筑。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南北长17.5米,东西宽4.6米,呈弧形向东南弯曲。墓道夯面上有圆形夯窝,夯层厚度为20-25厘米。墓道中部有二次夯筑痕迹,第二次墓道开挖于一次墓道之上,打破第一次墓道。两次墓道以下为硬三合土夯层,质地坚硬,厚1.9米。
M2位于M1东部偏南,紧邻M1,并打破M1外部夯土一角。墓室盗掘严重,仅存外部三合土圹。墓圹南北全长6米,东西宽7.6米,深3.1米。由三合土圹内壁可以看出包砖砖痕,应为砖室墓。墓室南部偏西有斜坡墓道,现存长度3.8米。墓室填土中出土少量瓷片及建筑构件。
M3位于M2以东,墓室为双室砖圹墓,东西两室用石条隔开,无墓道。墓圹南北长7.1米,东西宽7.5米,深2.1米。墓室盗掘严重,仅存两砖圹、中间石条两层以及外部三合土圹。填土中夹有大石条等建筑构件,出土少量瓷片。
在墓葬发掘区西部发现明清时期水井两座,房址一处。在墓葬发掘区南部约30米处,发现乾隆谕祭驮龙碑一座,已断为三截。驮龙碑碑文一面有“科尔沁和硕毅亲王固伦额附色布腾巴尔珠尔碑文”字样,落款为乾隆四十一年,另一面有“谕祭于和敬固伦公主之灵”字样,时间为乾隆五十七年。碑文明确为固伦和敬公主及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谕祭碑。
墓主身份
固伦和敬公主系乾隆第三女,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二十四日生,为端慧皇太子(乾隆次子)同母妹,乾隆初封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十二年(1747年)三月下嫁辅国公色布腾巴尔珠尔,业居京师。其府邸和敬公主府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7号(原铁狮子胡同),为公主下嫁后的赐第。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六月二十八日公主去世,享年62岁。
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博尔济吉特氏,《清史稿》记载为“世祖从女端敏公主、额驸班第孙。封科尔沁辅国公。尚主。乾隆十七年,进袭亲王。二十年,赐双俸,增护卫。坐纵阿睦尔撒纳,夺爵。二十三年,复以军功封亲王,授理藩院尚书、金川参赞大臣。被劾,复夺爵职幽禁。三十八年,复额驸金川参赞大臣,授领侍卫内大臣”。乾隆四十年(1775)病于军中,乾隆帝派御医驰驿前往诊视,终因医治无效去世。乾隆皇帝下诏复其亲王爵,赐谥曰毅。后又在色布腾巴勒珠尔的领地为和敬公主建衣冠冢,衣冠冢位于今吉林省公主岭市区以北5公里处。
1775年(乾隆四十年)额驸色布腾巴尔珠尔逝世后,亲王爵由其子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降级承袭,封多罗郡王爵,后封辅国公。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去世,由其嗣子鄂勒哲图承袭辅国公,后晋贝子爵。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鄂勒哲图之侄济克默特承袭固山贝子爵。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济克默特嗣子棍楚克林沁降袭镇国公爵。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由科尔沁达尔罕辅国公那苏图之子达赉承袭辅国公爵。
据《清代园寝志》所述,固伦和敬公主及额附园寝葬在东坝城内,明代普惠生祠西侧,此次发掘区域位于该处西北。园寝原建有碑楼、宫门、红墙、朝房、享殿等建筑,月台上曾建有四座宝顶。民国时期,公主园寝曾多遭盗掘。新中国成立后文物普查中,记录了园寝两座石狮子以及墓碑情况,并保有碑文拓片。其他地上建筑已不存。在此次发掘地宫南侧保留古树群桧柏40余棵,应为公主园寝树木。
(作者单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瓜评十大考古:河洛古国——巩义双槐树遗址
前些日子,当大家还沉浸在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人家郑州隔天直接来了个重磅发布会,公布双槐树遗址的发掘成果,令人瞬间忘了2019年的发现,开始展望双槐树了。业界也有传言,双槐树没参加2019年的十大考古,是已经和有些单位商量了下,晚一年不至于竞争太激烈。有同学也跟我约月底想去人家遗址看一下,现在不妨再回顾下,为去学习奠定个基础。总结下双槐树遗址的看点在于: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9:060000李令福:论秦郑国渠灌区的发展与演变
在战国时代秦人兴修的两大水利工程中,位于南方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因其经济效益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提高而闻名,至今已是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方关中平原的郑国渠却没有获得应有的声誉。我认为汉六辅渠、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与近现代的泾惠渠都是郑国渠持续发展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郑国渠也是几乎持续两千多年的大型水利工程,而且其发展轨迹明确,充分显示出自己的特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13:580000大型似鸟类恐龙:巨盗龙 成年人身高仅相当于它一只小腿
巨盗龙是一种近颌龙科恐龙,诞生于8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属于窃蛋龙家族中的一员,全长可达8米,体重4吨左右,仅仅一条后肢小腿就已经达到了一个成年男人的高度,它的外形和现代鸟类非常相似,并且长有羽毛,算是目前体型最大的窃蛋龙下目恐龙。巨盗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59:320001古代搞笑青铜器大赏:“方向盘” “饭盒” 还有“痒痒挠”
我要新鲜事2023-09-20 21:15:570000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前者受后者影响(中原传到成都平原)
对于三星堆遗址,大家应该很耳熟了,它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而说到历史文化,中国第一个世袭朝代夏朝不可忽视,那三星堆文化与夏朝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一起随小编去了解看看。一、三星堆文化与夏朝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9:24: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