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山西盂县金墓发现完整蒿里老翁壁画
张光辉 等
泥河金墓位于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秀水镇泥河村北150米处,系村民修路时发现,根据报批,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和盂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
该墓为仿木构壁画墓,由墓道、墓门、墓室等部分组成,平面略呈凸字形,方向19°。墓道位于墓室南部的下一级台地上,平面呈长方形,南端有四级台阶,在靠近墓门且距开口0.5米处,发现有一扣盖青瓷碗的黑釉罐,俗称“衣饭钵”,罐内有腐朽食物。

墓葬俯视图
墓门呈拱形,其内采用方砖、条砖、不规则砂岩石块混合封门,外侧采用片石二次封堵。
墓室位于墓道北部上一级台地上,墓圹开口呈圆形,其内砖室保存基本完整,主体采用条砖错缝平砌。墓室内除墓门外,共有七面墙体,墙体之间设转角立柱,并以阑额相连,其上设单抄手四铺作,上承普柏枋,再覆仿木构的砖雕瓦垄、檐椽、滴水。
墓底北部设置近似梯形棺床,棺床采用五层方砖平砌而成。壁画装饰见于墓门、墓室内主体墙面、仿木建筑构件和券顶。

蒿里老翁
墓门两侧为羽翼纹和缠枝花卉装饰。墓室主体墙面绘制壁画七幅,均为白地,绘制手法以黑彩描边,灰、黑彩填充。包括夫妇端坐、童子嬉戏、鹿献林芝、狮戏绣球、蒿里老翁等。建筑彩绘主要见于立柱、斗拱、拱眼壁、普柏枋、椽头等。墓顶涂抹一层黄泥,其上点缀白彩圆点,东西残留零星红彩日月,以示星象。
该墓葬具及随葬品未被扰动。墓底共发现死者4人;其中2人位于棺床偏南部,头朝西,面向上,南侧死者为一次葬,北侧死者为二次葬;另外,在墓门两侧,以侧立方砖围合棺床与墓壁之间的夹角,其内各平放一火葬罐,口朝墓壁,罐内各有一具经灼烧的人骨残留。出土器物共计8件,其中陶罐2件、瓷碗2件、瓷罐1件、铜钗1件、开元通宝2枚。

墓室东部壁画(西南-东北)

蒿里老翁(西侧)

蒿里老翁(东侧)
墓葬形制及建筑彩绘装饰风格与盂县皇后村“大定八年”的金墓特征相近,两者相当。墓门两侧发现并立的仗人及伴犬,是目前所见山西境内保存最好的此类壁画形象之一,完整地再现了金代蒿里老翁形象及保护亡魂、荫佑生人的用意。

童子骑鹤
墓内童子骑鹤、鹿献灵芝、狮戏绣球等祥瑞图像,也为以往该区域发现金墓壁画所不见,丰富了对晋东山地金代民间信仰的认识。
(执笔:张光辉、朱智博、张海蛟、施光玮)
(作者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阳泉市文物管理中心 盂县文物管理)
“三皇五帝”可疑?“黄帝不是华夏始祖”一说遭反疑古学者否定
【倪方六按】最近,国内史界疑古与反疑古学术倾向再起,对“华夏民族”,对“三皇五帝”,对“黄帝族籍”等传统的定案史观,史学界又出现的存在与不存在和一元与多元的争议。3月18日,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公开了当下疑古派新军领袖、中国社会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锐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吴否定了传统的“三代”同源的史学观,质疑“黄帝一元”的说法是“统战史学模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32:490000冯时谈天文考古学——考古天文 究辨天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肇始之时,天人关系就是先哲们思考的核心问题。事实上,对“天”与自然界的观察,不仅是思想家们的兴趣,更是古代先民一切物质活动的基础,由“天文”而至“人文”,人类文明也随天人关系的构建而创生、演变。天文学知识与观念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天文考古学研究价值何在?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起源于新石器时期0001温州朔门古港遗址——海丝港口考古“重要发现”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望江东路东部,温州古城北大门——朔门之外,南依古城,北邻瓯江,东靠海坛山,隔江与江心屿双塔遥相呼应。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6:44:040000敦煌考古发现多份古人离婚证书,写得太好了,连马伊琍都跟着学
古人离婚的说辞本文作者倪方六马伊琍和文章离婚,引发了网友的围观。受关注的原因,我想大家并不都对八卦有兴趣,而是他们结束婚姻的说辞。他们通过微博公布了缘尽的消息——马伊俐说:“你我深爱过,努力过,彼此成就过。此情有憾,然无对错。往后,各生欢喜。”文章说:“吾爱伊琍,同行半路,一别两宽,余生漫漫,依然亲情守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2:000001佛山市南海区窑址考古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明确“南海I号”沉船部分陶瓷器的广东产地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2:14:3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