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孩童玩什么 古代玩具大观 从万历百子衣上所绣图案说起
放风筝、踢毽子、跳大绳等。古老的明朝地宫中,出土了两件精美的刺绣百子衣,它们已经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了。百子衣,字面意思就是在衣服上绣有100个顽童的图案。这些童子们各有不同的表情,沉浸在自己的游戏中,通过这些图案我们可以一窥古代的玩具世界。

这两件百子衣分别是“红暗花罗绣万寿字过肩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万寿百子衣)”和“红素罗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金龙百子衣)”。两件衣物十分相似,都是明朝孝靖皇后的陪葬品,但遗憾的是它们在出土时已经破损。因此,如今博物馆中展出的是这些百子衣的复制品。
这些复制品按照原样制作,图案更加清晰,使我们更方便地了解明代孩童的游戏。其实,明朝时期孩童的游戏和我们小时候玩的很多游戏非常相似,比如放风筝、踢毽子和跳大绳等。
风筝古称为"纸鸢",在宋朝时,人们通常在清明时节放风筝祈福,当风筝高飞时割断线,希望带走不好的运气。而毽子则有"见子"之意,在某些地区被用作"催生"的礼物,寓意为带来喜庆。
跳大绳游戏,俗称"跳白索",两人一边绕着长绳,一人或多人在中间跳跃。在古代,人们需要一边跳跃一边鼓掌。万历百子衣上的孩童就是在进行这样的游戏。

此外,百子衣上还绣有拨浪鼓、风车和陀螺等玩具,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玩具。其中,只有风车与现代的风车有较大的不同,百子衣上的风车是双层四角风车。《帝京景物略》中详细描述了明末风车的制作过程和形状。
"剖秫秸二寸,错互贴方纸,其两端纸各红绿,中孔,以细竹横安秫竿上,迎风张而疾趋,则转如轮,红绿浑浑如晕,曰风车。"
这段描述生动地描绘了风车的样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风车制作较为简单,可能与当时纸张质量有关。后来,随着纸张质量的提高,出现了需要折叠的四角风车,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那种风车。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句诗流传了千百年。然而,我们现在对"竹马"这个词并不太熟悉了。"骑竹马"是一种古老的游戏。最早的记载见于《后汉书·竹马氏族传》。
竹马是用竹子制成的马,孩子们可以坐在上面,像骑马一样玩耍。这种游戏在明代也非常流行,可以在百子衣上看到绣有孩子们骑着竹马的图案。

除了这些常见的游戏之外,百子衣上还绣有其他一些玩具和游戏,如陀螺、弹弓、悠悠球等。这些玩具和游戏反映了明代孩童们的生活和娱乐方式。
百子衣是珍贵的文物,通过它们我们可以窥探明代孩童的游戏世界。这些游戏虽然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它们所代表的快乐和童真依然能够触动人们的心灵。
讲座:何利群:对佛教考古“模式”概念的理解与思考
本文为“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讲座纪要。本次讲座的题目为《对佛教考古“模式”概念的理解与思考——以邺城考古发现与探索为实例》,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利群。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8:570000谢辰生先生论文物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21:530000董楚平:汉代的吴越文化
过去,研究吴越文化,人们都把精力集中于先秦时期,那只是狭义的吴越文化。广义的吴越文化,应包括古今。作为广义的吴越文化,汉代是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非着力研究不可。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25:060001盗墓者供奉都是“地下工作者”的灰八爷好理解,为何还敬柳七爷?
北方盗墓贼供奉“五大仙”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贼的神灵信仰,也应该与其他行业有接近和相同的地方,笔者在调查中确实发现了这个现象。在中国北方,如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辽宁一带,这里的盗墓贼与妓女、戏子、巫婆一样,还喜欢供奉“大仙爷”。图:被盗墓者洗劫一空的南京江宁黔国公沐氏墓图:南京江宁黔国公沐氏墓考古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30:450008考古发现9岁女孩墓,棺上刻着“开者即死”,专家打开后发现惊喜
1957年,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学者们对千年古城西安附近梁家庄进行考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埋藏在地下的古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初步勘察表明,这座墓葬建于隋唐年间,规模宏大,深度达到2.9米,显示出墓主人的非凡身份。我要新鲜事2023-04-15 22:13:5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