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

(海报设计:崔晓雪)
▲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视频资料
发掘单位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王艳朋
#十大考古#
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位于西安市南郊少陵原之上。2019年至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少陵原区域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了三座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编号为焦村M25、M26、中兆村M100,出土共计278件随葬器物以及土雕建筑、壁画。
少陵原,是西安市东南方向的一块黄土沉积台地,处于浐河以西、潏河以东。海拔高度为470米到630米之间。2019年发掘的焦村十六国大墓位于此原西北部,2020年发掘的中兆村十六国大墓位于此原中北部。

▲ 图一 少陵原十六国大墓位置图
其中焦村M25、M26为东西并列的两座十六国大墓,相距32米,海拔509米。

▲ 图二 焦村M25与M26位置关系
中兆村M100,距焦村十六国大墓5.6公里,北距汉宣帝杜陵3.6公里,南距许皇后陵4.1公里,海拔596米。

▲ 图三 焦村M25中兆村M100相对位置
01
焦村M25
焦村M25南北向,由墓道、两个过洞、两个天井、甬道、前室、中室、后室组成,总长80.7米,深18米。墓道长斜坡,东、西两侧各置三层生土台阶。墓室前、中、后均为土洞结构,顶部均已坍塌。

▲ 图四 焦村M25墓道

▲ 图五 焦村M25墓室
在墓道上方,由南向北排列土雕建筑三处,第一土雕建筑位于第一过洞上方,呈单体房屋状,屋顶无存,表面涂彩绘,底部台廊绘有装饰。第二土雕建筑位于第二过洞上方,其样式、高度、大小与第一土雕建筑基本一致。第三土雕建筑位于墓道最北端,建筑仅存建筑南侧部分。

▲ 图六 焦村M25第一土雕建筑南面
前、中、后室四壁皆绘有壁画,大多已脱落,保存状况较差。残块内容可见仪仗图、题记、人物。
出土器物有陶罐、陶井、陶灶、陶仓、方形釉陶扁壶、九盘连枝灯、武士俑、合欢帽俑、十字髻俑、陶马等共计68件。
02
焦村M26
焦村M26南北向,位于与M25西侧。由墓道、甬道、前室、东侧室、后室组成,总长66.7米,深13.5米。
墓道长斜坡,东、西两侧各置三层生土台阶。墓室前室位于甬道北侧,土洞结构,平面近方形,长3.3米,宽3.3米。东侧室位于前室东侧偏南位置,土洞结构,进深2米,宽1.1米,高1.4米。后室与前室有过道相连,后室也为土洞结构,平面近方形。长3米,宽3米。墓葬盗扰严重,仅出土器物12件,有骑马俑、九盘连枝灯、陶罐、帐钩等。

▲ 图七 焦村M26墓室
03
中兆村M100
中兆村M100南北向,由墓道、两个过洞、两个天井、四个壁龛、甬道、前室、东侧室、后室组成。总长80.74米,深11.86米。墓道长斜坡,东、西两侧各置三层生土台阶。

▲ 图八 中兆村M100发掘现场全景
天井下东西两侧各置壁龛,第一天井下壁龛保存完好,第二天井下壁龛盗扰严重。墓室前室西侧,与东侧室对称位置做半开假门,残存下半部分。后室东西两侧放置南北向棺床两具。
墓道上方排列土雕建筑三处,体量由南至北逐渐变大、变宽,高度逐渐升高。

▲ 图九 墓道上方土雕建筑全景
第一土雕建筑呈三层楼阁状,由上至下呈阶梯状排布,中间红色板门紧闭。

▲ 图十 第一土雕建筑南面
第二洞顶土雕建筑,呈单层房屋状,面阔三间,正脊东西向。第三土雕建筑,呈单层房屋状,顶部不存,仅见门框和左右两侧对称窗棂。

▲ 图十一 第二土雕建筑南面
壁画主要分布于第二天井下北壁、西壁、东壁底部。北壁封门上壁画内容为单体建筑;西壁壁画绘有屋檐、立柱;东壁壁画内容与西壁壁画相似。

▲ 图十二 第二天井北壁壁画
随葬器物有陶罐、陶井、碓房、陶仓、牛车、虎子、陶鸡、陶狗、武士俑、鼓吹仪仗俑、陶马等共计198件。其中陶仓、牛车中含有大量的可观察到的植物遗存。

▲ 图十三 鼓吹仪仗佣

▲ 图十四 鼓吹仪仗俑

▲ 图十五 中兆村M100牛车内植物遗存
本次考古发现的三座墓葬,规模巨大、形制特殊、结构完整,又出土土雕建筑模型、巨幅壁画且皆为两室以上的大墓,应是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对研究十六国时期大型高等级墓葬的分布、结构等中国古代陵墓制度考古具有重大价值。

▲ 图十六 壁画分析

▲ 图十七 出土器物拍照
三座墓葬尤其是焦村M25与中兆村M100,不论从整体形制、布局到随葬器物,既有显著的中原传统汉文化特点,又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该墓的发现为研究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提供了新的、极具价值的资料;体现出中原文化强大的辐射力及影响力,反映了中华文明由多元到一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 图十八 清理随葬器物

▲ 图十九 清理随葬器物
本次发现的彩绘土雕建筑,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接近中国传统古代土木建筑原型的实例。

▲ 图二十 清理土雕建筑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新时代湖南考古工作回顾与展望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湖南历史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区域,为全国十个文物大省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50:330000古代骗子一般怎么骗学生?有一学子仅与骗子打声招呼就被骗了
古代骗子是怎么骗学生的本文作者倪方六不久前,山东女孩徐玉玉被骗光9900元上大学的费用而伤心离世一事,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其实,以图财为目的的骗子古今不绝,骗法多多,其所形成的帮系过去被称为“门”或“相”。江湖上所谓“五花八门”中的八门,即经、皮、李、瓜、风、火、除、妖等八种谋生手段,大多都是骗术。那么,古代骗子是如何骗人,特别是骗学生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56:230000身份构建与礼制变革:二里头遗址墓葬相关问题补识
丧葬活动是最为常见的仪式活动之一,它是表达逝者社会差别的重要方式,更是生者展现自身身份,构建社会联系的纽带。墓葬则是考古学研究观察丧葬制度最为直接的材料,对于全面、深入理解古代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27:060000郭伟民:湘江北去 吾道南来
#秋日生活打卡季#湖南在古代名不见经传,永顺溪州铜柱所载“上古以之要服,中古渐尔羁縻”与其说是对湘西历史的概括,倒不如说是古代王朝对于湖南的基本印象。先秦传世文献涉及湖南的,少而零碎。有的文献说到了湖南的一些地名,比如长沙、洞庭、江南、苍梧等。这类文献多是楚人在战国时期的记载,或者是汉初楚地故人的追忆,总之都是对湖南这片边远的南方不甚清晰的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15: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