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

发掘单位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何伟
#十大考古#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沟沟口,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麓,海拔3700米,地势北高南低,属山地半荒漠与荒漠地带。桑达隆果即藏语Sangsdar lung mgo的音译,意为“桑达沟口”。

▲ 桑达隆果县城,象泉河(东向西)
该墓地于2017年12月被首次发现,因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体现出了独特的考古学文化特征,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项目,予以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经过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札达县文物局2017年至2020年的考古发掘,现已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墓地东西长2000余米,南北宽500余米,以桑达沟为界,分为东、西两区。

▲ 桑达隆果墓地东区航拍图

▲ 桑达隆果墓地西区航拍图
墓葬分为石丘墓(1座)、土洞墓两类(52座)。石丘墓采用大石块砌筑成竖穴方形墓室,墓室底部铺设细沙石。按整体形制,可将土洞墓可分为4型。
A型为单室土洞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道,墓室位于墓道一端。墓室平面近圆形,墓室顶部已毁,墓壁略外弧。
B型为双室土洞墓。长方形竖穴土坑式墓道,两端各连一墓室。主墓室平面呈马蹄形,四壁向外略弧,次室为圆形。
C型为无墓道单室土洞墓。墓口用大卵石封堵,墓室平面呈马蹄形,平顶。
D型为双墓道单墓室土洞墓,仅发现EM26一座。

▲ ZSEM4 南向北

▲ZSEM4墓室 东向西
EM26东、西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道,东墓道为西北—东南向,西墓道为东北—西南向。墓室位于两墓道的北端,平面呈马蹄形。墓壁略外弧,墓壁有凿痕,平顶。墓道内填沙土和少量石块,东、西墓道与墓室之间均用大石块封堵。

▲ 工作照
葬具分石板(以EM3 为代表)、草编器(以EM4为代表)、木板(以M29为代表)和箱式木棺(以M26为代表)四类。埋葬方式分单人一次葬、双人一次葬、多人一次丛葬、二次捡骨葬四种,并且分别在一次葬的部分尸骨上发现缠裹有纺织物。葬姿分抱膝屈肢蹲踞葬、抱膝屈肢葬、肢解葬三类。

▲ 2017ZSWM3:44 草编器

▲ 2017ZSWM3:35 木案
出土器物丰富,有陶器、铜器、木器、扣器、石器、铁器、草编器、纺织物、金面饰、金挂饰、料珠、动物骨骼、人骨、木棺等。

▲ 2017ZSWM3 木棺

▲ ZSEM26:132-1-1 料珠

▲ ZSEM26:232 金挂饰
随葬的陶器可分为冥器、实用器两类,冥器以体形较小的假流陶器为主(2017WM3:12);实用器以用于存储的深腹罐(EM29:1)和烹饪的大口罐(EM3:13)为代表。在桑达隆果墓葬中随葬的陶器,还时常在器壁或器底凿有规则的圆形小孔,有明显毁器习俗。

▲ EM21:63 双耳鸭嘴罐

▲ ZSEM6:20 单耳鼓腹罐

▲ 2017ZSWM3木棺内随葬器物
同时,在2017ZSWM3中发现的木盘、木案、草编器里均装盛有青稞、动物骨等,反映了随葬食物的习俗。
桑达隆果墓地是目前所见探索西藏西部早期丧葬习俗最系统的墓葬材料,反映出当时、当地先民们,有同时随葬明器、实用器两类器物的传统,以及随葬食物和毁器的习俗。体现了以札达县为中心,来自于其西部、东部、南部、中部以及中原地区考古学文化传播至此的痕迹。
墓地出土的木俑(AD600)是青藏高原的首次发现,其形制特征与新疆吐鲁番一带墓葬出土的木俑形制相同。

▲ ZSEM26:38 木俑

▲ ZSEM26:149 木俑
带柄铜镜的形制特征亦与新疆伊犁一带墓地出土的铜镜类似。三座墓中出土了6件金、银面饰,其形制与临近的曲踏墓地、古如甲墓地,以及印度西北部的马拉里墓地、尼泊尔北部的桑宗墓地出土的金、银面饰形制相同或相近。这类金、银面具发现数量稀少,集中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北两麓,其年代从公元前300年延续至公元500年。

▲ ZSEM26:88 银质鎏金面饰

▲ ZSEM26:39 银质鎏金面饰

▲ZSEM26:151 金面饰
经碳十四测年得知,桑达隆果墓地的使用年代为公元前366至公元668年,时间长达1000年。在这1000年期间,桑达隆果墓地表现出了不同时段的考古学文化特征,大致可分为三期。

▲ 工作照
第一期为公元前200年之前,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是复杂社会的初兴时期。
第二期为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这一时期在富有阶层里出现了一小部分身份地位特殊的人群,掌握着除财富以外更多的权利,可能是政治实体形成初期。
第三期为公元600年以后,考古学文化特征基本继承上一期,但在遗迹、遗物数量、种类上都有明显减少,初步推测是洪水泛滥,造成了人群大规模搬迁于他处居住。


▲ 工作照
桑达隆果墓地墓葬分布密集、打破关系复杂,多样的墓葬形制和大量的出土器物,呈现出西藏西部早期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为探讨当时社会结构、生业模式,以及其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新疆、中原、西藏其他区域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姝婧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中国有一个汉字,曾令西方国家高度关注,严令清朝禁用此字!
众所周知,我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洗礼,有着五千年的文明。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其文明的璀璨是不容置疑的。在文明长河中,汉字的作用举足轻重。其特殊性以及重要性,是各国认可的。其是文化的记载,是文化的传承。而有一个字则引起了西方列强的高度关注,甚至为此特意明文规定,由此可知其备受重视。这个字究竟是哪一个?为何会受到这样的重视?一起来往下看吧!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15:230002中国印刷术被西方掌握与两个人有关,一是意大利人,另一人竟是他
印刷术西传真相本文作者倪方六印刷术则是与造纸术一样,是常被相提并论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纸张的发明和使用,为印刷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人们所说的“中国印刷术”,是指雕版印刷技术。这一技术的起源和诞生时间众说纷云,学术界有“东汉说”、“晋代说”、“六朝说”、“隋代说”、“唐朝说”、“五代说”等。(现代尚存的雕版印刷术)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04:110000这片家族墓地很特殊,仅凭一块墓碑成国家文保单位,盗墓者盯上了
杨赟碑及家族墓地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人讲究“活时族居,死后族葬”,因此形成了很多家族墓地,这在现代考古中有很多发现,往往一个古墓群,就是一片家族墓地。比如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张安世家族墓、蓝田北宋吕大临吕氏家族墓、大荔清朝李氏家族墓、安徽北宋合肥包公家族墓地、河北石家庄元朝史天泽家族墓地,等等,这些我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都曾聊过。这篇头条号来,说说河北蔚县杨赟家族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56:560000专家在安徽发现的古墓 可能是孙权儿子(吴国后代)
安徽的豪华古墓应该是三国时期孙权后人。在安徽马鞍山的当涂县,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作天子坟的大土墩。为了搞清楚天子坟里头到底埋着哪位天子,专家对土墩进行了考古勘探。他用专业的考古工具洛阳铲从地下挖出来常见的五化土。由此可见,大土墩肯定是一座古代墓葬的封土,这也意味着当地的民间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三足青瓷尊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6:51:240004上古十大神剑有哪些 十大神剑有几把真实存在(7把)
上古十大名剑中赤霄剑,泰阿剑,龙渊剑,湛卢剑,工布剑,纯钧剑,鱼肠剑,这7把剑是真实存在的;干将莫邪,轩辕剑,巨阙剑却只是停留在传说中。1.轩辕剑其全称是轩辕夏禹剑,传说是轩辕皇帝所持有的剑,后来又传给了大禹。通过查证,这把剑应该只是存在于传说中,或者是神话故事中,传说只要得到了这把剑,就能够一统天下。2.泰阿剑我要新鲜事2023-06-28 21:57: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