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文化地”——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

(海报设计:崔晓雪)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视频资料
●发掘单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周科华
#十大考古#

▲遗址发掘位置图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处于中河与后河交汇的二级阶地,由罗家坝外坝、罗家坝内坝和张家坝三个独立的单元组成,分布面积约120万平方米。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也是川东地区目前保存最好、墓地规模最大的巴文化遗址。1999年、2003年、2006年、201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表明,罗家坝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三期。第一期:新石器时代晚期(5300~4500B.P.),是川东地区发现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二期:东周时期(2500~2000B.P.),主要遗存为东周时期墓葬,是川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巴文化遗存;第三期:汉代(2000B.P.),是巴文化的消亡之时。
为进一步探索川东地区的古代巴国,了解巴国境内的不同族群,2019年至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第五、六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13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75座,这批墓葬均为狭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可见木棺或船棺的痕迹,墓主人均头南脚北,以二次葬和仰身直肢葬为主,等级较高墓葬的墓主人身下铺有朱砂,少量墓葬可见殉牲或殉人头的现象,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墓主人的身上和脚下,共出土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随葬品1000余件。此次发掘,取得了如下主要收获:

▲M71局部

▲M83全景

▲M96全景
1.集中揭露了一批东周时期的墓葬,基本弄清了罗家坝东周墓葬的布局,即墓地由南向北逐渐分布,南部墓葬年代较早、等级较高,北部年代较晚,等级较低。其中M83是本次考古发掘规格最高的墓葬,也是继罗家坝遗址M33后又一座大中型贵族墓葬。该墓为一座男女合葬墓,出土大量带有典型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风格的青铜器,男性墓主还随葬大量龟甲、鹿角等与巫术相关的器物。
2.新发现了一批二次葬墓葬,且与仰身直肢葬的墓葬杂处,这为进一步研究罗家坝东周墓葬的族群来源及其巴国境内复杂的族群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M99随葬龟甲
3.新发现了8座出土龟甲的墓葬,且这8座墓葬随葬品数量较多、墓葬等级较高、部分墓葬出土成套的占卜工具,说明使用龟甲占卜的习俗在巴人上层社会较为流行,这与历史文献中“巴人尚巫”的传统相一致,对进一步研究巴文化及其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M80出土铜鼎

▲M83出土铜甗

▲M81出土铜敦

▲M83出土铜矛

▲M83出土铜戈
4.墓葬出土了各类重要随葬品,除了常见的巴蜀文化特有的陶器(主要以圜底罐、豆、器盖为主)、铜兵器(剑、戈、矛、钺、箭镞等)、生产工具(斤、锯、斧、刀等)和铜容器(尖底盒、釜、鍪、釜甑等)以外,还出土了一批典型的楚文化特征的礼器(鼎、敦、壶、甗、尊缶等),同时出土了两件极有特色的腰带。展示出巴人青铜时代创造的丰富多元的物质文化。这批器物与这一时期巴与楚、蜀、秦频繁交流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揭示出战国早期以来川东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是研究当时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重要材料。

▲M100出土铜腰带

▲M132出土铜腰带饰

▲M83-2出土装饰品

▲M74出土铜印章
5.新出土一批典型的巴蜀符号,这批符号主要集中在印章和兵器上,数量较多,从战国早期延续至西汉,是四川地区巴蜀符号出土最多且演变序列最完整的墓地,同时部分墓葬巴蜀印章与汉印共出,为进一步研究巴蜀图语提供了重要实物材料。

▲墓葬区全景

▲部分发掘参与者合影

▲提取文物
罗家坝遗址东周墓地的考古发掘,是四川地区近年来先秦时期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它集中展示了战国早期至秦汉时期川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和发展序列,其墓地规模、随葬品数量及其等级在巴文化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先秦巴国在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文化面貌,为进一步研究东周时期巴国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资料。

▲发掘清理工作照

▲三维扫描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宋奕璇
复 审 | 郭晓蓉
终 审 | 李 政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使命与责任
汉长安城遗址承载着丰富的科学信息、历史记忆、文化精神和社会认同,其自身价值意义的重要性和丰富性,决定了汉长安城遗址利用工作的包容性、多元性和复杂性,只有将汉长安城遗址的价值载体与意义积极融入当代生活,不断丰富内容、提升品质、服务民生,才能促进文物事业走向更加开放、包容的永续保护利用之路。0000陈巍:马镫起源与传播新探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07:330001商朝与羌人的关系,甲骨文揭开了残忍的一幕,难怪姜子牙投靠周人
在中国历史上的古族群中,羌人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族群,与汉族同源共祖,且在中国文献中出现得非常早。现代考古学和语言学研究的主流观点,在距今6000年前,现代各个说汉藏缅语族的民族很可能是拥有共同祖先,在距今5900年时汉藏语系出现了分化,当时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汉藏人,一支向东迁徙成为了后来的汉人,一支向西迁徙成为羌族、藏族、缅族等,因此汉族与羌族同源共祖。我要新鲜事2023-09-25 19:29:170000浙江考古发现一大墓咋看都像船,与迷信有关,建筑专家破解了秘密
吴越王钱镠母亲墓发现和考古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吴越王钱镠父亲钱宽的墓,于1978年被发现(详情见“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现代考古发现五代吴越国祖坟的风水密码,整个墓地如一把椅子》一文)。考古发掘完成后,墓东侧封土完好,西侧钱宽墓只留下一个低矮的小土包。当时大家并不知道下面还会有墓,只以为旁边相同的大土丘,可能是钱镠母亲水邱氏的墓。于是,窑厂继续取土。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20:210001古埃及男女都喜欢剃掉真发戴假发,为什么?竟然有难言之隐
古埃及人的假发本文作者倪方六张珍朝鲜曾把女人的秀发当土特产出口中国,说明中国古人,具体说是中国女生对发制品消费很有兴趣。其实,不只中国古人如此,世界上几大文明古国都有戴发套的消费倾向,有的地方甚至比中国古人更为讲究,比如埃及。图:古埃及壁画,图上的男女都戴着假发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35:0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