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楚水“文化地”——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

(海报设计:崔晓雪)
▲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视频资料
●发掘单位●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周科华
#十大考古#

▲遗址发掘位置图
罗家坝遗址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处于中河与后河交汇的二级阶地,由罗家坝外坝、罗家坝内坝和张家坝三个独立的单元组成,分布面积约120万平方米。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也是川东地区目前保存最好、墓地规模最大的巴文化遗址。1999年、2003年、2006年、2016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掘表明,罗家坝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三期。第一期:新石器时代晚期(5300~4500B.P.),是川东地区发现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第二期:东周时期(2500~2000B.P.),主要遗存为东周时期墓葬,是川东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巴文化遗存;第三期:汉代(2000B.P.),是巴文化的消亡之时。
为进一步探索川东地区的古代巴国,了解巴国境内的不同族群,2019年至202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宣汉县文物管理所对该遗址进行第五、六次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13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75座,这批墓葬均为狭长方形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可见木棺或船棺的痕迹,墓主人均头南脚北,以二次葬和仰身直肢葬为主,等级较高墓葬的墓主人身下铺有朱砂,少量墓葬可见殉牲或殉人头的现象,随葬品主要放置在墓主人的身上和脚下,共出土铜器、陶器、玉器、石器等随葬品1000余件。此次发掘,取得了如下主要收获:

▲M71局部

▲M83全景

▲M96全景
1.集中揭露了一批东周时期的墓葬,基本弄清了罗家坝东周墓葬的布局,即墓地由南向北逐渐分布,南部墓葬年代较早、等级较高,北部年代较晚,等级较低。其中M83是本次考古发掘规格最高的墓葬,也是继罗家坝遗址M33后又一座大中型贵族墓葬。该墓为一座男女合葬墓,出土大量带有典型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风格的青铜器,男性墓主还随葬大量龟甲、鹿角等与巫术相关的器物。
2.新发现了一批二次葬墓葬,且与仰身直肢葬的墓葬杂处,这为进一步研究罗家坝东周墓葬的族群来源及其巴国境内复杂的族群关系提供了新的材料。

▲M99随葬龟甲
3.新发现了8座出土龟甲的墓葬,且这8座墓葬随葬品数量较多、墓葬等级较高、部分墓葬出土成套的占卜工具,说明使用龟甲占卜的习俗在巴人上层社会较为流行,这与历史文献中“巴人尚巫”的传统相一致,对进一步研究巴文化及其社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M80出土铜鼎

▲M83出土铜甗

▲M81出土铜敦

▲M83出土铜矛

▲M83出土铜戈
4.墓葬出土了各类重要随葬品,除了常见的巴蜀文化特有的陶器(主要以圜底罐、豆、器盖为主)、铜兵器(剑、戈、矛、钺、箭镞等)、生产工具(斤、锯、斧、刀等)和铜容器(尖底盒、釜、鍪、釜甑等)以外,还出土了一批典型的楚文化特征的礼器(鼎、敦、壶、甗、尊缶等),同时出土了两件极有特色的腰带。展示出巴人青铜时代创造的丰富多元的物质文化。这批器物与这一时期巴与楚、蜀、秦频繁交流的历史背景有关,也揭示出战国早期以来川东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的真实图景,是研究当时社会组织、人群结构的重要材料。

▲M100出土铜腰带

▲M132出土铜腰带饰

▲M83-2出土装饰品

▲M74出土铜印章
5.新出土一批典型的巴蜀符号,这批符号主要集中在印章和兵器上,数量较多,从战国早期延续至西汉,是四川地区巴蜀符号出土最多且演变序列最完整的墓地,同时部分墓葬巴蜀印章与汉印共出,为进一步研究巴蜀图语提供了重要实物材料。

▲墓葬区全景

▲部分发掘参与者合影

▲提取文物
罗家坝遗址东周墓地的考古发掘,是四川地区近年来先秦时期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它集中展示了战国早期至秦汉时期川东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和发展序列,其墓地规模、随葬品数量及其等级在巴文化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先秦巴国在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文化面貌,为进一步研究东周时期巴国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实物资料。

▲发掘清理工作照

▲三维扫描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宋奕璇
复 审 | 郭晓蓉
终 审 | 李 政
秦岭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20米/距今6500万年前)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这在其中,很多恐龙都是以发现地的地名而命名,比如秦岭龙,它发现于陕南秦岭附近,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秦岭龙基本资料体型:秦岭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15-20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1位,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48:360001盗洞非常巧妙地打在太子墓上,推测不是当年知情人,就是盗墓高手
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墓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了房陵大长公主墓和长乐公主墓,这篇头条号来说说废太子李承乾的墓。在原陕西省礼泉县烟霞乡东周新村西边,有一个呈圆锥形的封土堆,南北约6米长,高约2.5米,当地人世代相传叫“牛犊冢”。为什么叫牛犊冢?埋的是牛犊子?不对,是形容这座墓不大,与邻近的古墓相比,显得实在太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49:130002四川出土的扁鹊墓穴 真能让人复活?(扁鹊古墓)
扁鹊古墓中发现的竹简记录了古代医术。2012年的夏天,成都地铁三号线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着,正在向地下发掘的时候,工人突然发现不对劲儿,地下好像并非正常的土质。结构看上去更像是古墓,施工立马被停止了,建设单位马上通知了相关部门,考古专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式发掘。在发掘过程中逐渐确定这里总共有四座古墓来自于汉代,这些古墓最终被命为老棺山汉墓。盗墓则光顾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12:100001科罗拉多斯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2.19亿年前)
说到食草恐龙,大家想到的是像腕龙、剑龙那样的大型存在,毕竟环境、食物因素,食草恐龙都会长很大。不过事无绝对,在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小型食草恐龙也不少,比如今天要介绍的科罗拉多斯龙,一起去认识看看。科罗拉多斯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24: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