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盆纪最凶猛的生物,含肺鱼(长4米重2吨/可以单挑邓氏鱼)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3:11:254阅
对于泥盆纪(4.05亿-3.5亿年前),大家应该有所耳闻,这是一种鱼类发展最迅猛的年代,泥盆纪晚期,地球上最早的两栖动物鱼石螈才出现。而在这个年代中,诞生了许多凶猛的鱼类,比如含肺鱼,它就是一种极其强大的生物,有时候还会向陆地生物发起攻击。
一、泥盆纪最凶猛的生物,含肺鱼

在如今网络高达发展的现代,有人列出了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它们都是非常凶猛的存在,比如邓氏鱼、恐鱼、提塔利克鱼等,还有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含肺鱼,它是一种掠食性鱼类,生存在3亿6000万年前,具有极强的攻击性,有时候还会向陆地生物发起攻击。
1、外形

作为泥盆纪最凶猛的生物之一,含肺鱼生活在近海中,是一种和腔棘鱼类相近的淡水鱼,古代时曾在地球上大量繁殖。根据挖掘出的化石可以发现,含肺鱼体长达5~8米,重达2吨,是当时海洋中的巨无霸。此外,诚如它的名称,肺鱼有很发达的肺部,部分种类即使没有水也能呼吸空气而生存。
2、猎食

知道含肺鱼的凶猛后,大家对它的猎食也应该感兴趣吧!据了解,在海洋中,同时代的原始鲨如胸脊鲨等,对于含肺鱼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它可以轻易吃掉一头胸脊鲨;此外,含肺鱼的鱼鳍相当发达,有强健的肌肉,鳍能像脚一样支撑着身体,让它可以爬上近岸捕食陆地生物与两栖动物。
二、含肺鱼的天敌,含肺鱼vs邓氏鱼

含肺鱼的凶猛大家应该知道了吧,据说在当时,能杀死含肺鱼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是其它鱼群用消耗战把它弄到精疲力尽以后趁虚而入。对此,有人说含肺鱼的天敌是邓氏鱼,它可以威胁到含肺鱼。

含肺鱼vs邓氏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邓氏鱼一般一只长度在9米左右,它不会轻易去攻击含肺鱼的,因为它速度不及含肺鱼;同时,含肺鱼也咬不破邓氏鱼外层的鱼鳞,所以含肺鱼vs邓氏鱼,一般是没有结果的,所以这两种鱼并不是天敌,而是一种互不侵犯的关系。
0004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溜洞”啥意思?溜过的不会告诉你,有一伙人“溜”出7只青铜鼎
一起“溜洞”事件背后本文作者倪方六安永平,绰号“平”,累计刑期十四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三年,罚41万元。李骙堂,判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罚10万元。田素建,绰号“小建”、“建”,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罚10万元。支安吉,绰号“老支”,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罚10万元。郭俊学,绰号“大头”,判处有期徒刑六年,罚10万元……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21:450000赵辉:当今考古学的陶器研究
一、为什么重视陶器我们为什么要重视陶器,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陶器是数量最大、最为主要的考古资料门类从陶器产生以来,陶器大概是考古学遗存里数量最大的人工遗物类别,直到明清,也是这样,只不过陶器到了这个时候,大部分已经进化为瓷器了。2、陶器形态复杂多变,是各种考古遗存中最为“敏感”的门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36:380000周溯源:中国古代王朝动乱衰亡的体制原因
本文所说的中国古代王朝,不只是指大的朝代,也包括大的朝代中的小王朝。所说的动乱,不是贬义词,而是中性词,指国家因宫廷政变、诸侯割据、农民战争、民族战争等原因引起的动荡、战乱,这些动荡、战乱影响社会的正常生产与生活,破坏社会财富和民众的生命安全。历史上每个王朝动乱衰亡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在这里笔者只就体制方面的原因作些探讨,分析专制王朝存在的几种不可克服的矛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0000西安发现大型流沙墓 让考古队都没办法(墓穴流沙)
墓穴里的流沙让专家和考古队都没办法。2018年的7月份,在西安南郊的北里王村,考古队正在对一座大型汉代诸侯夫妻合葬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掉地表的封土以后,墓坑中填满了沙子。原来,这座墓葬的主人为了防盗,专门从渭河运来河沙盖住墓室。盗墓贼遇到这种积沙墓一般都会十分头疼,因为沙子有很好的流动性,在打盗洞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塌下来的沙子埋住而命丧黄泉。清理流沙我要新鲜事2023-04-09 20:58:240001考古大发现:南方发现4700年前的木结构建筑;陕西发现个环壕聚落
考古界又有大发现了:南方发现了4700年前的木结构建筑;西边发现了个环壕聚落湖南常德澧县鸡叫城遗址发现了4700年前完整木结构建筑基址,这个还是挺厉害的,要知道中国考古学确定最早的城址,北方是郑州西山遗址,南方是湖南城头山遗址。都在5000年以上。而城头山遗址和鸡叫城遗址,都在湖南澧县,说明这个区域在4、5千年前,还是有较发达的文化的。我要新鲜事2023-06-19 19:07: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