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2000年前“精准盗洞”,直通幽深墓穴,内撑“井”型支架
楚封君墓天星观1号墓考古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先普及一全名词“楚封君”。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分封制度,是楚国仿周王室分封制出台的一种制度。周王封,楚封君。在历史上,被封君的人仅有几十个,地位一般仅次于楚王。与王室贵族不同之处,在于享有世卿世禄福利。
“楚封君墓”,就是被楚国封君者的墓。

1957-1958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发现出了两座楚国贵族大墓,其中一号墓就是楚封君“集君之墓”。自此,中国考古界对楚封君墓有了认识和了解。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楚封君墓”——天星观1号墓,位于当年楚国都城不远,1978年1月考古发现的。这一墓地上,相连着的5座大墓。一号墓就是这块墓地上第一座被发掘的大墓。

“天星观”是一个地名,看起来有很神秘的色彩。其实就是因为有这座大墓,大墓坐落在荆州的长湖之滨,封土高大,传明清时在封土堆上建过道观,道观高高矗立,与天上星星相连,故名。
1号墓位于墓地东北侧,现在还有10多米高的封土,在以前应该更大。由于紧靠湖边,被湖水长年累月冲刷,封土被冲走,墓室上的填土越来越少。
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1978 年1月,湖北荆州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发掘时,封土为方圆形,在封土上层并没有发现所传道观遗迹和与墓室有关的建筑遗迹。在封土下部发现椭圆形的青灰泥封土。上部的封土则是随意堆积,没有太多讲究,层次不清,整个墓上封外观平面呈葫芦状。
当把上层封土全部掘走,下面是青灰泥,上面出现了一个平面呈椭圆的洞口——原来是一个古代盗洞。
盗洞的出现让考古人员有点失望。一般来说,古墓上出现盗洞,意味着可能白干一场,挖不到东西。但考古毕竟不是盗墓,大家仍按考古发掘的一套程序,继续发掘。

盗洞内全是青灰泥,挖尽青灰泥以后,在盗洞下层发现了秘密:盗洞里看到了当年盗墓者留下的“井”字型木架。这些木架,可以有效地防止盗洞崩塌,避免下面的盗墓者被活埋。同时,还方便盗墓者上下。
盗洞内发现大量的木屑、残碎的部分漆木器、陶罐,还有铁、木工具。从其遗迹和遗物分析,这个盗洞很古老了,推测是战国时盗墓者所为。也就是说,那时楚国还没有灭亡,盗墓者便对楚地上的封君墓动手了。

据考古出土文物推测,天星观1号墓主叫“邸阳君”,应该与战国时的改革者商鞅生活在一个时代,约公元前三四世纪,生前地位显赫。据此,盗墓发生时据下葬时间应该不过百年。
从我研究盗墓史所收集的资料来看,这个盗洞年代比较早了,而且很有特点,可以说是一个“精准盗洞”。
考古发掘到最后的椁室时看到,这个盗洞正对椁室最重要的关键部位(见下图)。

墓坑正中是楠木构筑的高级椁室,木材均为斫制,采用木方垒砌与平铺的方法构筑。椁室前堂与后寝之间的垫席、盖板、分板、隔梁均被盗墓者打破,形成一个方洞,通到大部分停室与棺室中。
从这个盗洞的情况判断,盗墓者对这座大墓的地下部分非常了解,应该是“熟手”所为,不能排除是当年参与造墓的工人或是其后代所为。也可能是盗墓世家所为,盗洞打得既专业,又准确。

而且,这个盗洞就是在现代打起来也不容易的。先秦时讲究深埋,这么大的墓一般埋在一二十米的深的地下。当年封土顶部到地下椁室,少说也30米深,盗洞这么幽深,没有两把刷子是不敢干的,也干不了。
从盗洞发现的“井”字型防塌木架、和遗留工具来分析,盗楚封君墓的这伙个人中,少不了木匠。

古代盗墓团伙中,木工的作用很大。盗大墓时一般都的懂木工、瓦工、石匠这些“技术员”参与的。1979年发掘位于江苏高邮神居山一号西汉墓时,也发现了盗墓工匠的身影。
这座大墓等级很高,比湖南马王堆西汉墓要高级多了,椁室是代表西汉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系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

这座大墓也是早期被盗,在盗洞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很只很长的梯子,盗墓者就是顺着这个梯子上下,将葬中的贵重随葬品盗走。
因为梯子很长,一节一节似蜈蚣,这种盗墓专栏工具又称“蜈蚣梯”。如今,这只“蜈蚣梯”,仍陈列在扬州汉广陵王墓复原椁室中,供人参观。

河南发现一周初大墓,墓主或是商纣王哥哥,骨骸经日本鉴定约60
河南太清宫西周墓主身份之谜本文作者苏湲河南鹿邑县老子太清宫考古发现一座巨大墓葬,有丰富的随葬品和大量的殉人,一切都在向人们炫耀着墓主人生前的特殊地位和至高无上的权力。而这位神秘的墓主人是谁?这成为研究者极于早日解决的问题。(考古成果展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00:540000说说古代的共享单车——“共享毛驴”,租毛驴骑回家不还,咋办?
古代的共享交通工具本文作者倪方六如今,共享单车流行了起来。这种所谓“共享经济”下的租赁模式,其实就是付费租用,古代早有,只不过实现方式有所不同罢了。车、辇、轿、船、乃至驴、马、牛等畜牲,都曾作为“共享交通工具”,出现在古人的社会生活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14:420004御医留下的“医书”手稿,估价2.16亿元,字体为何不是“天文”?
近段时间,医生开的处方药单在网上大火,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并不是其中开了什么神奇的药物,而仅仅是因为医生的字。众所周知,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医生的字只有业内人士才能看得懂,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天文”,要不是医生的身份摆在那,很难不让人怀疑根本就是瞎写的,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古代的处方药单,古代的“处方药单”流传至今可是值钱得很。御医留下的“古中医”手稿,字体不但不是“天文”,还估价2.16亿元。我要新鲜事2023-07-05 19:27:080000郝红星、张家强:夏代东赵城 发现记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5:16:050000神医扁鹊的医术竟流传下来了!这一古墓发现大量医学竹简
提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史书中留下了姓名的医生,大家首先就会想到的是扁鹊。可惜的是,2000多年的时光过去,他的医书却早已散佚,成为了历史上的遗憾。不过,在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考古队,对位于成都金牛区天回镇、成都地铁三号线建设工地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该墓葬内发现920支医学竹简,它们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所写的古代医书。我要新鲜事2023-04-23 23:58:1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