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鼻龙:中国辽宁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米/1.3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3:42:450阅
辽宁目前发现了35种恐龙,是中国出土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前面,我们介绍了中国猎龙,它是一种辽宁小型恐龙,而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是窦鼻龙,它也出土于辽宁,一起去了解看看吧!
窦鼻龙基本资料

体型:窦鼻龙是一种生活在中国辽宁的小型恐龙,它体长1米,与斯基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41位,生活在距今1.36亿年-1.3亿年前的晚侏罗世。

化石:窦鼻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北票市的陆家屯义县组,其化石有完整的骨骼,但缺失前荐椎骨,肩带及前肢等。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窦鼻龙属于伤齿龙科,而且相比该类别的其他品种,窦鼻龙牙齿较大型,是一种杂食性恐龙。

亚洲发现的恐龙: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中国目前发现了169种,辽宁发现了35种,其中就包括窦鼻龙。其实,在辽宁还存在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古鸟类化石群,包括世界上最早的有喙鸟类孔子鸟和现代鸟的祖先中华龙鸟等。
鸟的祖先:中华龙鸟

1996年8月,辽宁省的一位农民捐献了一块化石标本,它体态很小,但形似恐龙,嘴上有粗壮锐利的牙齿。此外,最引人之处是它从头部到尾部都披覆着象羽毛一样的皮肤衍生物,科学家们经过认真地研究,确认这是最早的原始鸟类化石,由于是在中国发现的,被命名为"中华龙鸟"……【查看更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十大考古”深度解读 | 李新伟:“跨界”和“出圈”——中国考古百年华诞史前考古重大发现述评
2021年,史前考古重大发现频出,精彩一如既往,更逢中国考古学百年华诞,社会关注度陡升,频频“跨界”和“出圈”,直冲热搜榜首。当此重要时间节点,回首中国史前考古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确立中国的史前基础的百年历程,品味入选和入围的2021年史前考古新发现,首先,当然是赞叹“这盛世如你所愿”,随后,也引发出对中国考古学研究本身“跨界”和“出圈”的思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11:000002地下文物看陕西:古国社会,龙山时代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01:41:520001盗墓私吞4件青铜器,文物贩子花640万买走,转手卖了940万
盗出3件青铜鼎1件青铜簋,卖了640万本文作者倪方六聊了很多盗墓故事,有头条号网友问我,盗出的东西都弄哪去了?当然是卖了。凡盗墓摸金,绝大多数是没有个人收藏目的的,基本必卖。咋卖?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就来说一起山西绛县境内发生的盗墓出货故事。这起盗墓活动,发生在绛县卫庄镇雎村附近的“雎村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4:4500002022十大考古终评会开始!点名称,看遗址!
#2022十大考古#阳春三月,雾尽风暖,百花将灿,年年此时,共襄盛举,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已拉开帷幕!现场盛况2023年3月27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入围终评的22个候选项目将由汇报人在终评会上进行宣讲推介,专家学者投票选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我们将齐聚一堂,见证10项新发现的诞生!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12:450004满城汉墓发掘时遇到了特殊反盗手段,向解放军工程兵求援
古代墓道的封堵手段本文作者倪方六我的《中国盗墓史·古代人物卷》,正在出版当中。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一点号,就来说说与盗墓有关的事情。古代权贵的墓中都会有随葬品,有不少是金银财宝,重新出土是有流通价值的。所以,有人就想到了盗墓。为了防止被盗,下葬时就得用足心思,考虑反盗墓。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12: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