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植食蜥脚恐龙:东阳龙 最长高达15.6米(于中国发现)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6:54:490阅
东阳龙是一种巨型蜥脚类恐龙,诞生于8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据说第一批化石是在我国浙江东阳的一个山岗上发现的,据说是目前在浙江东阳清出的化石最完整的一种恐龙,但是科学家们最终进行计算和分析,将其还原成了一只长达15.6米,高约5米的巨型恐龙,最终存放于博物馆中。
东阳龙的化石发现

东阳龙目前存放于我国浙江东阳的博物馆一楼,算是东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这也是首批东阳龙的化石,据说当时是07年的9月10日,村民李永财偶然在东阳白云街的山岗上发现了几块恐龙骨头,当时他正好在山中准备种荞麦,挖掘的时候发现了裸露出的红褐色骨头,几乎每一根骨头都有10厘米粗,而且三节全部都是连在一起的,之后他便叫来了别人,有人说可能是动物化石,于是赶紧报了警。

之后便请来了东阳博物馆馆长陈荣军,由于陈荣军有着丰富的考古学经验,所以立马就判断出这很可能就是一块恐龙的化石,最终便对这一片区域进行了抢救式的保护和挖掘,但是据说挖掘的过程并不简单,因为这里是一个落差巨大的小面积场所,而且化石还埋在红砂石中,如果使用大型的挖掘机和电钻很容易破坏化石,所以就开始用铲子、刻刀等进行挖掘。

据说当时经过测算发现,在裸露出的骨头下面大约2-3米的位置还有化石,于是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挖掘,但是最终还是将重达5吨的东阳龙化石顺利运到了博物馆中。并且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这很可能是生于白垩纪末期的恐龙。

之后足足经历了半年的时间,由5位来自各地博物馆的技术专家进行清理,最终将其进行了复原,整体外形和梁龙看起来非常的像,也是脖子和尾巴都非常长,清出了东阳龙的背部脊椎骨、前部尾椎骨、趾骨以及腰带等,经过分析发现,东阳龙属于食草型蜥脚类巨型恐龙,这也就意味着蜥脚类巨型恐龙可能在白垩纪末期的时候出现了全新的分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珍贵文物在国家典籍博物馆首次集结展出
1月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将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厅开始预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4:550000山东首次!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考古发掘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环境与生业考古团队在国际期刊《国际骨学考古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称,通过核基因组确认了平度市三埠李家遗址难产死亡案例中两者系母女关系。这也是山东地区首次报道先秦时期产科死亡案例体现出生物考古在复原古代社会尤其是平民生活的重大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4-21 21:11:450000山西一座古墓“闹鬼” 考古人员不迷信 终于发现了盗墓贼
古墓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保护古墓文物不仅是一项文化保护工作,也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措施。然而,盗墓贼的存在一直是古墓文物保护的一大难题。盗墓行为不仅严重破坏了古墓文物,还危及了考古队员的安全。为了保护古墓文物,政府需要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对文物保护区进行严格管理,加大对盗墓贼的打击力度,加强巡查和监控等手段,以确保古墓文物的安全。我要新鲜事2023-05-13 03:57: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