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孝堂山石祠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39:350阅

东汉章帝、和帝时期(公元76~105)的墓地祠堂。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旧讹传为西汉孝子郭巨祠,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据祠内画像内容,祠主可能是曾任诸侯王傅、相的二千石官吏。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物。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

祠堂为石结构单檐悬山顶两开间房屋,坐北朝南,面阔4.14米、进深2.5米、高2.64米。祠堂内外壁面,有历代留下的大量刻字和墨书题记,最早的一条为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西山墙外,刻有北齐武平元年(570)陇东王的《感孝颂》。


祠内东、西、北三壁和隔梁石上刻36组画像。主要内容是与祠主经历和生活有关的车骑出行、庖厨饮宴、狩猎、百戏等图像。横贯三壁上部、场面宏伟的“大王出行图”,表明祠主曾参加过诸侯王的卤簿活动,北壁下部的“二千石出行图”,则表示了祠主生前的最高官秩。还有伏羲、女娲、西王母、风伯、雷公等神话内容以及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胡汉战争等历史故事画面。隔梁石的底面,刻有日月星辰。画像中主要人物之旁,有“大王车”、“令”、“相”、“孔子”、“二千石”、“成王”、“胡王”等7条榜题。雕刻技法以阴线刻为主,少数图像兼用凹面刻。线条洗练,形象简朴而生动,是汉画像中少见的精品。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展览 | 考古江苏,致敬考古先贤,礼赞中华文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南京博物院8000年顺山集文化肇始苏北,7000年青莲岗文化孕育江淮,5000年寺墩文明星耀东南;吴越争霸将引春秋波澜,古彭徐州舞动汉韵楚风,六朝金陵形胜虎踞龙盘……经过几代考古人的持续奋斗,江苏考古在探索地域文明、保护文化遗产、服务美好生活上积极作为,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47:180000夏朝天下也是抢来的 为何周朝以后的人都以华夏自居 考古揭秘
我国人被称为华人,我们国家也以中华命名,但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并没有“华族”或“华国”的称谓。而“华”一词与“夏”有直接联系,在古汉语中,它们的声母和韵部相同,历史文献中常将这两个字互通互用。周朝以后,“华夏”或“有夏”成为我国的别称,而周朝自称夏人,以夏朝的国号来标榜自己。这种说法存在两个不合理之处我要新鲜事2023-06-03 20:45:370000文物事业不可或缺的新闻纸——写在《中国文物报》创刊37周年之际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于孟洲 李泱泱:三星堆文化兴起前成都平原的文化与社会
#分享新生活#网络上对于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充斥着多种不同的说法。虽然考古学界不会同意三星堆文化来自域外文化或地外文明的认识,但目前也还不能将三星堆文化的形成过程讲得非常清楚,所以这是考古学界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内都要面临的学术课题。本文拟结合学界认识,对此问题略做讨论,以期对该问题的最终解决有所帮助。一连续与断裂并存的陶器文化面貌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4:270000秦始皇陵中的跪射的兵俑,你不知道的事
下图中是一尊秦朝时期的跪射俑,他头上挽着发髻,身上披着铠甲,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着正前方。他曾在黄土下静静地沉睡了2000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被陕西临潼的打井农民无意中发现。那么,这一尊跪射俑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神秘?人佣细节我要新鲜事2023-08-18 20:17: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