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多雨,雨天出行真麻烦,中国古人发明了一种雨天用具,很管用
比蓑衣高级的古代雨衣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现在正是2017年国庆假期。
这个假期与中秋佳节相连,比较长,应该是比较爽的一个小长假。但是,我想好多网友现在都是爽不起来,第一大不爽,自然是路堵严重,再一个不爽是大家之前都没有想到的,就是连阴天。

(冒雨逛天安门)
受冷空气影响,这次假期的全国降水范围很大,大部分地方阴雨天数较多,并且伴随一定程度的降温。这给假期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本想可以在户外美美地拍一通照片,只能“雨中即景”了。
我干脆不出去,宅在家里,赶赶书稿,顺便写点自媒体文章。
雨天如何出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雨衣,遇雨穿衣。这篇文章就来说说雨衣的由来,古代的雨衣什么样。
在古代,高级一点的雨衣则不用莎草、蒲葵一类来制作,而用绢丝制作,外涂油脂,所以被称为“油衣”,后期涂刷桐油,甚至油漆。油衣避水性极好,与现代雨衣功能十分接近。

(现代着雨衣出行)
油衣起源于何时?据《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当年,陈成子率齐军途中遇到大雨,他当时就是身着雨衣,即所谓:“成子衣制,杖戈,立于阪上。”晋人杜预就此条注称:“制者,雨衣也。”
油衣也称“油衫”,用桐油涂绢绸制成,故亦称“油绢衣”。据《宋会要辑稿》“后苑造作所”条,北宋皇家设有各种制作器具的作坊,其中有就“油衣作”。宋朝一些富家子弟雨天出行很爱穿油衣。《西湖老人繁胜录》记述南宋都城情形:“遇雪,公子王孙赏雪,多乘马披毡笠,人从油绢衣。”
油衣何时进入民间的?汉崔寔《四民月令·五月》有这样的说法:“以竿挂油衣,勿襞藏。”意思是要用竹竿把油衣挂起了,不要叠起来收藏。可见,至晚在东汉时,这种高级雨衣,民间已有使用。但民间普遍用起油衣,应该在唐宋以后。

(古人雨天出行装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中有一则“孔拯避雨”的故事,提到孔拯借油衣的事情,被借人家,“未尝置油衣,然已令铺上取去,可以供借也。”虽然家里没有备油衣,但这户人家很够意思,派人出去买了。这段话至少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时人家里一般都会备油衣,二时街头店铺已有油衣出售。

(古代街头)
明清时,油衣已是百杂店常销货,北京、南京这些大城市无不售油衣。如在北京,出名的有“窦氏油衣”。清张子秋《都门竹枝词》称:“雨衣油纸家家卖,但看招牌只一家。你也窦家我也窦,女娼男盗尽由他。”因为窦氏油衣好卖,当时不少商家都打出窦家招牌,出现冒牌油衣。

(古代出行有人带着伞)
到清朝时,防雨服装更为丰富,除雨衣外,还有“雨裳”,从皇帝到百姓都能穿,以颜色区别等级。《大清会典图》规定:“皇帝雨裳,明黄色,油绸,不加里,左右幅相交……”皇族、一品大员则穿红色雨裳,二品以下文武官至军民皆青色。
民间还出现了“雨裙”,用油布制作,使用时裹在裤裙外面。清李海观小说《歧路灯》第五十七回有借雨具情节:“我无事不来,今日特来问谭爷借雨帽、雨衣、雨裙,俺家里要走哩。天晴就送的来。”可见,雨裙与雨衣、雨帽是时人完整的雨天出行装束。

(出行)
需要注意的是,在纸张发明以后,古人制作油衣的材料发生变化,开始选用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的油纸。晚清时国外塑料雨衣进入中国市场,成时髦货,老式油衣渐渐退出了中国人的生活圈。
考古人物:孟原召:乐在水下做考古 厚积薄发行致远
#在头条看见彼此#“几十箱考古专业书在屋中间放着呢,只有两边靠墙的通道才能走。”孟原召边说边带着记者走进办公室,眼前出现的书山还是让人为之一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7:56:150000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做好长城关堡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以北京遥桥峪堡为例
长城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线性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长城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各级党委政府和文物部门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在长城考古研究、规划保护、阐释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使长城在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7:460000在农田里挖出的战国古墓 居然出现宋朝文物(奇怪墓葬)
一座战国古墓里出现了宋朝时期的瓷碗。在河南省南阳市的夏庄村,考古队在看似寻常的农田下,抢救性发掘出来一座超级大墓,墓葬四周密密麻麻的布满了陪葬坑。规模如此巨大的墓葬,墓主人生前一定有着高贵的身份。据村里的老人讲,几十年前,这一片有个土墩子,墩子上还有一座庙,叫做冢岗庙,庙里有一块清朝道光年间的碑,碑上清楚的刻着土墩子的名字不见冢。抢救性挖掘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7:00:170004小型偷蛋龙:河源龙 介于鸟类和恐龙之间(有鹦鹉喙状嘴)
河源龙是一种偷蛋龙科恐龙,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发掘于中国广东的河源市,因此以地名进行了命名。河源龙的外形非常迷你,同时具备小型兽脚类恐龙和鸟翼类动物的两种特征,被认为是恐龙和鸟类之间演化的过渡生物,它的化石也是中国发现的首批偷蛋龙科恐龙。河源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07:130000专家发现宋朝墓穴 发现睡觉的夫妻(宋朝夫妻墓)
陕西发现的宋朝夫妻合葬墓,有着重要的民俗研究作用。在我国古代时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丧葬制度。在当时越是比较大的城市,会留下的墓葬也会越多,比如说作为13朝古都的陕西自然有着超级多的墓葬。前些年陕西某地发现了一座宋朝而在这座墓葬里,专家们则是发现了有一对正在睡觉的夫妻。而在这个古墓里面还有着许多的机关,那么这一对夫妻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宋朝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51:3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