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食肉恐龙:迪布勒伊洛龙 活于1.67亿年前(仅发现颅骨)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15:003阅
迪布勒伊洛龙诞生于1.6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属于中型食肉恐龙,它是兽脚亚目中的斑龙科,第一批化石是在02年于法国发现的,也是两后足进行直立行走,所以前肢比较短小,但是这次的化石并不完整,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头骨,所以人们目前对它还并不了解。
迪布勒伊洛龙的历史来源

迪布勒伊洛龙最初是在02年发现的,当时科学家将它们归类为杂肋龙的一种新恐龙,但是实际上在05年的时候,也是同样的一批研究人员再次将它重新定义为一个独立的新属,于是便有了迪布勒伊洛龙属,它也是其中唯一的一个。而迪布勒伊洛龙的名字则是因为当时发现第一批化石的家庭叫做“迪布勒伊”,于是这种恐龙便以此为名了。
迪布勒伊洛龙的化石发现

迪布勒伊洛龙的化石简直和似驰龙一样稀少,仅仅只有一个头颅骨,这是一个非常狭长的头骨,它的长度几乎是高的三倍之多,因此科学家由此分析它的身长可能在6米左右,但是后来经过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又重新将其定义为体长10米的中型恐龙,而不是像大部分斑龙科恐龙那样非常庞大。
斑龙科恐龙的外貌特征

迪布勒伊洛龙也算是斑龙科恐龙的一种,所以也应该具有一定的斑龙科恐龙的特质,比如斑龙科恐龙大多具有强有力的后肢,一般认为是在2米左右,发现猎物时能够快速的奔跑,而前肢上则带有3根利爪,能够对抗食草恐龙。斑龙科恐龙的头部非常粗壮,其中包含着强有力的上下颌以及弯曲的牙齿,所以如果是在啃食或者拉扯肉的时候是非常有用的。
斑龙科恐龙的化石发现

其实在1824年的时候,由英国地质学家布克兰首次发表的一篇关于恐龙化石的论文中提到的恐龙就是斑龙,当时据说是在采石场中作业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块下颌骨化石,而这也使得斑龙的拉丁文名字的意思就是“采石场蜥蜴”。接着之后化石发现越来越多,使得布克兰教授对于斑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最终获得了不少肩胛骨、骨盆以及脊椎骨的化石。
0003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巨型泰坦龙:戈壁巨龙 体长最大20米(尾椎骨多达35块)
戈壁巨龙是一种蜥脚形亚目恐龙,它诞生于白垩纪的早期,被认为可能是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一种,体长最长可达20米,而体重最重则达到了20吨,尾巴和脖子尤其长,而戈壁巨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甘肃省发现的,其中的尾椎骨数量比较多。戈壁巨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34:270001古代女人主动提出离婚叫“求去”,有两个例子特令人感慨
古人女人如何离婚?本文作者倪方六前面说了孔子和孟子两位圣人离婚的事情,这事情多被史家议论。其实,圣人也是人,有什么不可以?只要理由足够充分,但古代离婚往往是男人说了算。那女人可提出离婚吗?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结合我以前写的专栏,再来谈古代名人的离婚现象。(洞房新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3:35:220000文成公主的墓葬 埋藏了多少秘密?(公主墓葬)
文成公主墓穴可能埋葬了吐蕃的秘密。当大家提到在整个历史当中最有名的公主,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文成公主,这是在我国唐朝时期和吐蕃和清平定番的一个非常重要人物,也是我国在和清历史上最为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根据相关的记载,文成公主在死亡之后则是被安葬在了长安城的一个地方。后续被寻找了很多年都没有找到,因为文成公主的墓葬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这十分明确的记载。西安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3-08 11:27:170004民国时出宝最集中的一次盗墓:挖了13座古墓,仅青铜鼎就盗出28只
党玉崐盗获的宝物本文作者倪方六财,来得快去得亦快,这话用在盗墓埏身上再恰当不过了。笔者研究盗墓史好长时间了,还没有发现哪一个盗墓者能保住财宝的,盗掘斗鸡台的民国军阀党玉崐也是这样。可以说,在民国几宗大的盗墓案中,就数党玉崐的财宝去得最快,仅仅三个月后就散了,属于他人。但是这些宝物有一部分现在也搞不清在哪儿,据说现在还藏在宝鸡某处地下。(宝鸡城雕塑,背后就是斗鸡台所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21:280000赵世瑜:论历史学家的直觉
历史研究成果是不是完全都是逻辑推理或经验观察之所得?其中有没有史学家直觉感悟的成份?历史学作为一门多年来一直强调从材料出发、“无一字无出处”的实证学科,能不能让直觉或灵感在里面保留一席之地?直觉引发的认识结果能否贴近历史真实、抑或导致历史认识的谬误?……这些问题应该作为历史认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