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十字龙:地球上最早的恐龙(长2米/距今2.25亿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9:42:531阅
说到恐龙,大家都会想到霸王龙、棘龙、沧龙等大型食肉恐龙。其实除了这些恐龙外,更多的是比较普通的恐龙,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个南十字龙,它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一起去认识看看吧!
南十字龙基本资料

体型:南十字龙是一种南美洲小型食肉恐龙,它体长2米,与桑塔纳盗龙和棒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2.28亿年-2.25亿年前的中三叠世。

化石:南十字龙化石发现于南美洲的巴西,其化石有完整的骨骼。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南十字龙是种小型的兽脚亚目恐龙,它身长约2米,尾巴的长度约80厘米,体重约30公斤,生活在约2.25亿年前,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龙之一。

最早的恐龙:恐龙灭绝已经几千万年,说起来时间是很长,但对统治地球几亿年的恐龙来说,时间并不长。而在这众多恐龙中,南十字龙被认为是最早的恐龙,它虽然早已灭亡,但它躲过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因此它对恐龙的演化,尤其是食肉恐龙的演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美洲发现的恐龙: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南美洲发现了100种,巴西发现了17种,其中就包括南十字龙和农神龙。而说到南美洲发现的恐龙,有一种恐龙不得不说,它就是阿根廷龙,体长40-4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
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阿根廷龙

阿根廷龙因为最早发现在南美洲的阿根廷而得名,它生活在距今9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体长40-42米,在目前已知的774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1位,体重可以达到九十吨左右的样子,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陆地恐龙,它们的体型只有易碎双腔龙能跟它们相提并论……【查看更多】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41:340004新石器时代是否已经出现了可以读懂的文字——“史前符号和早期文字学术报告会”后记
当世的文献史料,比起后世的文献史料更具体、更细节、更真实。因此,它的史料价值极高,比如殷墟甲骨、敦煌经卷等。而新石器时代之所以被称为“史前”,也就是指其处在有史料记载以前。后世的文献史料中,与三皇五帝相关的内容,多少反映了一些史前先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但由于神话色彩浓重,算不得信史。那么,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中,有没有称得上“当世文献”的史料呢?如果有的话,我们是不是能读得懂?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8:29:110000北京的电灯最早安在慈禧卧室,民间哪家最早用上电灯的?
电灯,曾被当成西洋“妖术”本文作者倪方六吴甜甜电,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如果没有电,眼下炎热的夜晚怎么能睡上安稳觉?夜幕降临时,不是璀璨灯光的点缀,夏日城市的夜晚哪能如此美丽?但是,电来到中国,进入中国人的生活,过程相当不容。1.在甘肃的盐池博物馆中,最出名的清朝文物大概就属一台发电机了。这台发电机不是普通的发电机,它是来自宫廷,是中国如此珍贵的发电机,相当有来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3:13:500000夏文化研究的热潮和方向
夏文化是历史和考古领域最引人关注的重大学术课题之一。1959年,著名上古史和考古学者徐旭生对豫西“夏墟”的调查工作,拉开了夏文化田野考古和研究的大幕。新中国成立十年之后,在国家重视、社会关注、学者倾心的背景下,开启了探索夏文化的漫长之路。偃师二里头遗址在此次考古调查工作中进入考古学家的视野,并开启了此后延续至今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成为夏文化研究中最关键的遗址。壹第一次高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48:050000考古挖到5100年古城,比大禹还早千年,外国专家:夏朝真的存在
考古是一个追求人类起源,和文明进化过程的终极话题,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探寻祖先的遗迹,对我们现代人来说,更是有非凡的意义。如今专家挖到了一座5100年的古城,这座古城比大禹出现还要早上千年时间,如此久远的文化,让外国专家也不仅感叹:夏朝真的存在!钱塘江边上的良渚文明我要新鲜事2023-05-18 20:38: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