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词条」旧石器时代 · 萨拉乌苏遗址

▲ 萨拉乌苏遗址位置图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萨拉乌苏”(蒙语“黄水”)沿岸。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和铀系法断代,年代为距今约5万至3.5万年。该遗址是中国境内最早发掘和研究的两个旧石器遗址中的一个。出有晚期智人化石和以细小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物。

▲ 河套人头骨
1922~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1881~1955)发现并发掘了这个遗址。采集品包括动物和人类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其中一颗八、九岁幼童的左上外侧门齿化石,后来被加拿大籍解剖学家步达生定名为“OrdosTooth”──“鄂尔多斯牙齿”(40年代中国学者裴文中将其译作“河套人”)。50年代以来,裴文中、贾兰坡等中国学者曾先后到遗址所在地考察。1956年当地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一处新的旧石器地点,还从现代河流堆积中找到人类顶骨、股骨化石各1件。1978~1980年中国科学院等有关单位再次考察该地区,又采集到一批人类化石,其中包括首次从原生地层中发现的6件,并在1956年发现的地点发掘出内容丰富的文化遗物。

▲ 新发现的河套人头骨
萨拉乌苏是黄河支流无定河的上游,又称红柳河。在乌审旗大沟湾一带,该河在五、六十米以至七、八十米深的峡谷中穿行。峡谷两侧峭壁上,露出一套厚约60米的堆积,系由河、湖生成的细砂、淤泥和风成的砂丘构成,“河套人”化石和文化遗物主要埋藏在它的下部层位里。这套含动物化石非常丰富的堆积,在地质学上称“萨拉乌苏组”,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华北晚更新世的标准地层剖面。

▲ 萨拉乌苏遗址的雕刻器石器和刮削器
“河套人”化石共有23件。出自原生地层的有额骨2件、枕骨、下颌骨、肩胛骨、胫骨各1件。河套人的体质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着一些原始性状,如头骨骨壁较厚,骨缝较简单,下颌体较粗壮,颏孔位置偏低,股骨骨壁很厚,髓腔很小等。这表明“河套人”属于晚期智人。“河套人”门齿内面呈铲形,枕鳞上方有顶间骨,这些特征与现代蒙古人种的接近。

▲ 锯齿刃器
萨拉乌苏的文化遗物主要出自相距600米的两个地点,有石制品、人工打碎的动物骨头和不多的炭屑。石制品共500多件,原料多为石英岩和燧石,其中石器占很大比例,有刮削器、钻具、尖状器和雕刻器等,以刮削器数量最多、种类最复杂。

▲ 端刮器

▲ 雕刻器
萨拉乌苏石器的明显特征是尺寸特别小,以长2~3厘米、宽1厘米左右和重1~2克的为最多,有的甚至更小。长宽5厘米、重10克以上的很少,因此过去曾被称为“细石器”。不过它们都是用锤击法打制的,不存在用间接打击法产生的细石叶、细石核和用压制法修理的石器,所以应与全新世地层中出土的典型细石器相区别。过去还曾将萨拉乌苏和宁夏水洞沟的人工制品合称“河套文化”。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水洞沟不仅年代较晚,而且石制品尺寸大,技术风格另具特色,不宜再将萨拉乌苏与它看作同一文化。萨拉乌苏的石制品,除去特别细小和不见两极石核、两极石片等外,与时代比它早的北京人文化、许家窑文化和比它晚的峙峪文化、小南海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外。例如,石器都是用锤击法修理的,刃缘都呈锯齿状,类型也有许多是共同的。这表明萨拉乌苏文化与这些文化在传统上有着某种关系。在遗址中发现300多件往往带有部分头骨的羚羊角心,还有一些截去枝叉、只保留基部和部分主干的鹿角,它们很可能是被当作工具来加工和使用的。萨拉乌苏出土了许多大型食草动物和啮齿类、鸟类的碎骨,它们与石器、炭屑共生,是“河套人”的“庖厨垃圾”。

▲ 河套大角鹿化石

▲ 王氏水牛化石
萨拉乌苏的动物中有诺氏古菱齿象、野驴、野马、披毛犀、普氏羚羊、河套大角鹿、原始牛、王氏水牛、诺氏驼等。动物群的性质表明,当时的萨拉乌苏一带是以草原为主,兼有针、阔叶混交林的环境,附近可能还有荒漠。气侯总的来说比今天温暖,但也并不炎热。
日享一书BGy01《淹城:1958~2000年考古发掘报告》
今天分享一个非常有名的遗址——淹城,一个平常人一看平面图就觉得有蹊跷的遗址。常州市武进区地处长江-太湖水系,位于长江三角洲平原西北部,南濒太湖,环抱滆湖,北隅长江。武进区隔江与扬中、泰兴两县相望,东北与江阴县接壤,东及东南与无锡为邻,南与宜兴相连,西靠金坛、丹阳二县。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6:47:130000海外国宝:芝加哥收藏家和博物馆的故事(四):桑尼辰的收藏
#头条创作挑战赛#自成立至今,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历史,20世纪上半叶堪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历史上的辉煌时代,杰出的芝加哥收藏家们的慷慨捐赠使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体系得以创立和丰盈。玉蕴天珍•桑尼辰的收藏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06:400001多元文化高等级墓葬群——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
(海报设计:袁子淇)▲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视频资料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杨及耘#十大考古#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乡北白鹅村东,属于北白(鹅)遗址的一部分。整个遗址北依王屋,南望黄河,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东南距洛阳70余公里。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21:200001安徽考古挖出好东西,河南盗墓者闻风而动,没法下手改盗附近古墓
考古现代发现盗墓者本文作者倪方六有关安徽六安双堆大墓的考古发掘,故事还有不少。此墓被古代盗墓者光顾了,现代盗墓者也惦记着。就在双堆大墓考古发掘新闻上了电视、报纸后,相邻河南省的盗墓者闻风而动,来到了六安盗墓现场。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就是这段故事。以寻宝为目的的盗墓,都是冲着墓主的随葬品去的。随葬品都放在哪?不同的墓葬等级有不同的安排。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49:170000村民捡到50斤黄金 专家上门 劝说:这是文物 上交奖励200元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铜币和银币是最为普遍的货币形式,而金币则使用较少。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就开始制造金币,当时的金币以马蹄形和饼形为主。不过,后来黄金在制造金币时的应用逐渐减少,铜币和银币取而代之成为主流货币。我要新鲜事2023-07-11 21:08: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