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植食恐龙:优肢龙 能像人类直立站立(长达9-12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53:030阅
优肢龙是一种原蜥脚下目类的半双足恐龙,它诞生于三叠纪的末期,化石目前在非洲大陆有广泛分布,尤其是在南非、津巴布韦以及布莱索托等地,它是一种植食性恐龙,体长可达9-12米,成年体的重量一般在1.8吨左右,算是原蜥脚下目恐龙中最为庞大的一种。
优肢龙的外形特征

优肢龙的四肢都是粗壮的圆柱形,非常像是蜥脚类恐龙,不过很奇怪的是,这种优肢龙的后腿都是像人类一样直立的,全部都是向着身体的两侧伸展开来,而股骨的骨骼是明显带有弯曲的,古生物学家判断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特殊的步态形成的骨骼进化,估计是长期前肢趴在树干上,后肢做支撑导致的,可能是因为这样更便于获取更高处的树叶和植物。
优肢龙的化石发现

优肢龙被认为它可能是和非洲南部的板龙属于同一种属,板龙可能是优肢龙的祖先,现在的正模标本是在1863年发现的,其中包含了不少的四肢和脊椎骨骼,在1866年的时候,一位叫做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的专家为它们进行了命名,最终根据它们的健壮后肢特征改为了现在的名字,而拉丁文含义就是“有翅膀的蜥蜴”。
原蜥脚下目恐龙的简介

原蜥脚下目恐龙属于目前已知的最庞大的动物之一,并且分布非常的广泛,几乎遍布全球,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非常完整的蜥脚类化石还没有发现,特别是非常大型的恐龙,基本上都是缺乏颅骨、四肢等部分。而优肢龙也是原蜥脚下目恐龙的一种。

所以原蜥脚下目恐龙中体型最小的侏儒型恐龙,比如欧罗巴龙等,也可以达到5-6米,比只有鸽子大小的侏儒耀龙还是要大上不少的。一般来说蜥脚类恐龙都具有四足行走,脖子长、尾巴长的特点,其中尾椎的节数多达44节。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卡若遗址
▲双体兽形陶罐中国西南地区澜沧江上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城东南的卡若村西,地处海拔3100米的山地丘陵。范围约1万平方米。1978~1979年西藏自治区文管会两次发掘,后与四川大学共同编著了考古学专刊《昌都卡若》。▲卡若遗址出土陶罐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3:59:230000安徽发现包公墓葬,却惊现金丝楠木棺材,专家表示这是个大谜题!
安徽合肥发现了一个古墓,专家们在挖掘时发现,这里埋葬着大名鼎鼎的包青天。这个消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然而,挖掘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疑惑。为什么墓中的棺椁是无比珍贵的金丝楠木?这让专家感到十分矛盾。因为包青天生前是出了名的廉吏,他死后怎么会如此奢侈呢?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1:17:350001商周时期的鬼方 究竟是何方神圣 一座怪异古墓 揭开历史悬案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文明消逝在岁月的洪流之中,但这些文明却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神秘遐想。如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考古队员们深入一些偏远之地,辛苦挖掘后,才终于能从一些深埋地下的宝物或墓穴中窥见过去的文明面貌。其中一个神秘的文明就是古代的鬼方。虽然它至今为止没有确切的名称记载,只能大致判定它的存在时间以及大致位置,但是它留给人们的重重阴影却足以证明它曾经存在过。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54:550000出土徐茂公帽子 曾被武则天刨祖坟(徐茂公遗物)
徐茂公功高震主后被武则天刨坟。下图这顶绿帽子看上去破破烂烂,毫不起眼,但是它的主人来头可不小,他就是唐朝初期著名将领徐茂公的三梁进德观。说到徐茂公,这可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从唐朝建立开始,就追随李唐王室,历经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高宗李治三朝,深得朝廷的赏识和重任。徐茂公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0 12:48:270000帝王墓中活人殉葬 揭幕主人身份(帝王之墓)
湖南挖出的帝王木之朱会的乳母。2005年的时候,位于湖南长沙望城县的蚂蚁山的一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可就当推土机将上方的土堆推开时,大量青砖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而且看样子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工地负责人见状赶紧喊停了工程,并且联系了工程。明朝帝王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4 23:45: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