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65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44:390阅
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目前中国已掘出了174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而这在其中,中国山东省发现了9种恐龙化石,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绍的谭氏龙,它体长可达9米,是种大型食草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山东省,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
谭氏龙基本资料

谭氏龙是一种亚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8-9米,有着粗大的脖子和长长的尾巴。就体型而言,谭氏龙跟剑龙、慢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89位,生活在距今885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谭氏龙化石

谭氏龙化石首次发现于中国山东省莱阳市东南部,属于王氏群,化石只有带牙齿的颌骨,其命名是为纪念谭氏在山东调查地质与发掘恐龙方面的贡献而来的。通过对化石的拼凑和研究,专家推测谭氏龙是一种头颅扁平的鸭嘴龙类,生活在晚白垩世的山东。

形态习性:根据化石估计,谭氏龙长8-9米,体重约2公吨,是种大型食草恐龙,有着粗壮的四肢,以支持它们庞大的体型。而为了维持自身的体型,谭氏龙每天大多数时间都在不断的寻觅食物,或站在一处不停的吃。
亚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山东目前发现了9种,其中就包括谭氏龙和山东龙,其它7种分别是:金刚口龙 、盘足龙 、鹦鹉嘴龙、青岛龙、诸城龙、鸭嘴龙、臧家庄诸城巨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赖氏龙:北美大型恐龙(带有斧头状头冠/体长16米)
赖氏龙是一种鸭嘴龙科恐龙,诞生于7600万年-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带有一个类似斧头状的头冠,突出的部分指向额前,体长可达9.4-1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出土自北美洲。赖氏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1:15:520000黄帝和蚩尤打了一仗就成了中华始祖考古:战争只是假象
黄帝之所以成为中华始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他所代表的时代群体开启了国家文明起源的历史进程。黄帝与蚩尤的战斗只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方面,它象征着不同族群的争战与融合。应该以更宏观的视野来理解炎黄子孙的起源,将黄帝视为一个时代群体的代表,而非个人。我要新鲜事2023-06-11 20:36:390000讲座:罗运兵:秦楚旧事——大一统进程中的云梦印记
罗运兵研究馆员主要介绍了自己在云梦郑家湖墓地所做考古工作,以及一些体会和思考。讲座内容分为四部分:一统风云、秦楚留痕、千古芸生、兴亡悠悠。云梦,原为古郧国。东周时,是楚国的一个重镇(或有学者认为是别都)。公元前278年后属秦,为秦南郡安陆县治所在,并在附近设有禁苑,秦始皇曾两巡至此。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3:050000印度犄龙:巨型跖行类生物(长4米/长有硕大眶上角)
印度犄龙是一种主龙纲下的爱珍多龙科跖行类,诞生于2亿4700万年前的早期三叠纪,虽然体长只有4米,但也是当时体型最大的植食性生物之一,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眼睛上方长有一对非常硕大的眶上角,第一批化石发现于印度的中央邦。印度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5:46:130000汉武帝渴望长生不老,他是这么做的
原题:汉武帝痴迷长生文/吴甜甜、倪方六说到博山炉,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即汉武帝刘彻。袅袅青烟从精雕细镂的山形炉盖中缓缓发出,使整座香炉既似烟波浩渺的海中仙山,又似云雾缭绕的西方昆仑,让人不禁联想到汉武一生对长生不老的执迷追求。必须承认,两汉之际博山炉的出现并盛行,与汉武帝本人对升仙的狂热追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再加上李少君、公孙卿等一班方士的鼓动。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54: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