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植食恐龙:鹤龙 与异齿龙是近亲(有两种特殊牙齿)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34:030阅
鹤龙是一种小型植食性恐龙,存活于侏罗纪的早期,第一批化石是在南非发现的,其中包含的化石非常少,仅仅只有四肢骨骼碎片和部分颌骨,因此到现在也无法确定它的种属,只能通过颌部骨骼来判断它可能是鸟臀目恐龙。
鹤龙的体型

根据仅有的化石碎片只能大概判断它的体长可能为1.2-1.5米左右,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606位,算是迷你型恐龙的一种,就像大多数似鸟龙一样,比如棘齿龙、似鸡龙等,鹤龙也是主要以植物为食,使用粗壮的后肢进行两足行走。
鹤龙的化石发现

鹤龙第一批化石就发现于非洲的南部,早在1911年的时候就完成了命名和相关的研究,但是由于化石实在太过稀少,所以目前人们对它的了解非常少,甚至种属都还是模糊状态。

不过从仅有的颌骨化石能够看出,鹤龙可能和异齿龙有一定的近亲属性,因为在下颌骨的前端能够看到非常尖锐且锋利的尖牙,之后就是明显扁平的臼齿,能够方便啃咬和磨碎植物。并且从鹤龙的四肢骨骼碎片也能够看出它属于一种体型较小的鸟脚类恐龙,主要是后肢比较发达粗壮,而前肢则比较瘦弱。
近亲:异齿龙的外形特征

诞生于侏罗纪的异齿龙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恐龙,而诞生于二叠纪的异齿龙则是一种盘龙类哺乳动物。异齿龙恐龙的最大特征就是嘴巴中有三种不同的牙齿类型,其中最前端的牙齿是尖且小的,而前部中间的牙齿是犬牙,而第三种牙齿则是类似臼齿样的凿子,能够磨碎植物,而这些特征几乎都和鹤龙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而且异齿龙的体长也只有1.2米左右,主要使用后肢进行奔跑,属于鸟臀目恐龙,同时它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同时异齿龙的化石也是诞生于南非的同一地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湖南首见石家河文化的人像与陶鸟
任波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沅江赤山岛杨腊丘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昨日在长沙举行的2016湖南考古汇报会上,湖南史前文化考古成为会议最大热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2:14:250001寡头龙:中型杂食恐龙(长4米/化石出土于奥地利)
寡头龙是一种鸟脚亚目下的禽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可达4.5米,属于中型杂食恐龙的一种,外形和腱龙非常相似,第一批寡头龙化石是在欧洲的奥地利发现的。寡头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6:24:390000古代皇帝有公文保密义务,唐朝保密有四条红杠,谁碰谁倒霉
古代犯了泄密罪怎么处理?本文作者倪方六保密制度古今都有,为了防范泄密,古人采取了很多手段,如“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的“泥封”,就是其中之一(见《古人防公文泄密发明一种封装技术,后成通用保密手段,至今管用》一文),但是光有防泄密手段和技术不行,还得从制度上进行加强,对泄密者采取惩罚。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12:420000新发现 | 南京栖霞上梅墓村东晋蔡氏家族墓地的发掘收获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47: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