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剑龙类:巨棘龙 肩膀长有一对巨大尖刺(达2米)
巨棘龙是一种原始剑龙类恐龙,诞生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肩膀上长有一对非常硕大粗壮的圆锥形尖刺,因此才得名为“长有巨大棘板的蜥蜴”,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四川省发现的,保存着一块罕见的左肩部皮肤化石。
巨棘龙的外形特征

巨棘龙属于剑龙科恐龙的一种,所以它的背部沿着脊椎骨长有两排15对分叉的三角形板骨,从颈部一直延伸到尾巴前端,其中腰部和背部的板甲是最大的,而巨棘龙最有特点的就是在尾巴尖的地方还单独长有一对小尖刺,肩胛骨的位置则长有一对向后弯曲的大尖刺,每根都可以达到2米长,从而使得它的防御力也是数一数二的,就像戈壁龙、倍甲龙一样。
巨棘龙的体型

巨棘龙的身长可达4米,在770多种恐龙中体型排名在411位,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在剑龙科恐龙中是一种比华阳龙还早期还原始的恐龙。据说巨棘龙的长尖刺就有身体的一半长,连起来能够在肩部形成一个帆状,从而保持它的体温不会下降的很快。
巨棘龙的生活习性

巨棘龙虽然身体看起来比较庞大且笨重,但是它行动起来且非常的敏捷,属于一种性情温和的植食性恐龙,敏捷的动作能够使它在宽广的地面上更快的奔跑,并且巨棘龙拥有的巨大尖刺也能将其身体两侧完全的护住,从而导致食肉动物无法靠近。
巨棘龙的化石发现

巨棘龙的首批化石就是在中国的恐龙之乡四川自贡发掘的,保存的非常完好,并且关节之间的关联性极好,甚至还保留了左肩胛骨上的尖刺周围的皮肤,大约占到了足足4百平方厘米,因此巨棘龙也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皮肤化石的剑龙科恐龙,所以这具化石现在已经被当作了四川自贡博物馆的无价之宝。

巨棘龙的这块皮肤化石非常的粗糙,凹凸不平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无法反射光线的程度,而据科学家推测,这也可能是为了保护它能够在阳光下不被食肉恐龙发现,从而将它的生存概率大大的提高。这具化石据科学家研究,之所以能保存的这么好,主要是因为当时在死亡之后就被很快的掩埋住了,之后也只发生了非常微小的移动。
曹斌、徐长青等: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铜器
小瓜按:汉代的青铜文化与商周时期很大不同,虽然青铜器依然是贵族的标志,是贵族墓葬的标配,但是在之前青铜礼乐器的基础上,汉代的青铜器更多展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海昏侯墓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全面地展现海昏侯生前生活的气息!曹斌师从著名北大著名考古学家刘绪先生,是人大商周考古的新星,这篇文章对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进行了全面地总结和梳理。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7:140001荐书: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 : 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
专家评论王明珂洞察族群认同与共同体意识之间微妙的关系,在中国民族学田野报告的传统方式之外,开阔了报道与阐释双管齐下的方法学。这是一本跨越历史学、人类学和地理学的作品,很有价值。——许倬云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6:23:310004过去民间最在意这个年龄,不到这岁数不能置办寿材,不能称寿终
死亡年龄与丧俗的关系本文作者倪方六人总有一死,但活了多少岁死,在过去民间丧葬风俗中,有很大的差别。对于死亡年龄,过去民间最在意30岁和50岁。三十岁叫“一头寿”,有资格准备“寿棺”活多少岁,民间称为“寿”。在广东阳江,有“一头寿”与“两头寿”的说法。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51:380002中国考古百年 | 曹兵武:以文物为媒的“文化探索三部曲”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8: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