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食肉恐龙:艾雷拉龙 体型类似狮子(狩猎能力极强)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37:021阅
艾雷拉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末期,体长虽然只有5米,但体重可达180公斤,属于大型肉食恐龙的一种,长有非常锋利且尖锐的牙齿和指爪,并且强有力的后肢非常敏捷,且带有超强的听觉,是远古时期最灵活的猎手。
艾雷拉龙的外形特征

艾雷拉龙的脑袋非常的长且扁平,但是在口鼻处会逐渐的缩小变细,这也使得它的鼻孔非常的小,其次就是艾雷拉龙的下颌骨弹性很强,所以张嘴的时候能够紧紧咬住猎物,咬合力非常的强。它的后肢强壮有力,骨骼极为轻巧,所以奔跑速度也是非常快的,能够轻易的追击到很多小型恐龙。
艾雷拉龙的生活习性

艾雷拉龙主要是以小型的植食性恐龙为食,当然也不排除昆虫或者一些小型爬行动物,这主要是因为它有着非常尖锐的内勾牙齿和指爪,所以能够轻松的刺穿猎物的皮肤,并且撕裂它们的肌肉,再加上它超快的奔跑速度,使得它们能够在打猎之后快速的逃离现场,避免大型食肉恐龙的争夺。不过如果是未成年的艾雷拉龙,那么它的攻击力还没有这么强,所以大多会选择食用腐肉。

艾雷拉龙虽然在恐龙中的体型并不算很大,但也和现代的大白鲨差不多长,比狮子老虎都还要大上不少,并且它虽然比不上恐龙之王霸王龙,但也确实拥有着现代顶级掠食者的实力,不仅牙齿和爪子锋利,且科学家通过研究它们的耳骨之后,才发现它们的听觉是极为灵敏的,所以它们很可能都是在植物茂密的河边进行伏击。
艾雷拉龙的化石发现

艾雷拉龙的第一批化石是由阿根廷的一位农民发现的,而这位农民就叫做埃雷拉,所以这种恐龙之后才以此为名。不过当时只有一块骨骼化石,完整度更高的化石则是在1980年才陆续发现,据说是在阿根廷的月谷中发现的,当时是由美国的一位古生物学家瑟里诺博士在沙漠中发现的,据说这批化石就连眼窝也保存的非常好。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内蒙古金斯太遗址2021年度发掘取得新收获
作者:单明超李锋等金斯太遗址是中国北方一处重要的早期人类洞穴遗址,保存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苏木巴达拉胡嘎查,北距中蒙边界约20公里。遗址所在的东海尔汗山为花岗岩丘陵山地,洞穴发育其中,海拔约1400米。遗址航拍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48:470000最新发布 | 汉文帝霸陵确认!江村大墓考古重大发现
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进展,会上通报了陕西江村大墓重要考古成果。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西端,北距文献记载的汉文帝霸陵(凤凰嘴)约2100米,东距窦皇后陵800米,为霸陵陵区内的重要墓葬遗存。(图1)图1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汉文帝霸陵此前曾进行过多次考古工作: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8:51:1700002020年游学:明孝陵神道考察记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它位于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了。明孝陵继承了唐,宋以来帝陵的主要规划,并为以后的明十三陵,乃至清代的东、西陵所沿袭,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在明孝陵的众多景点中,神道给人印象最为深刻,并让人联想到我校景明墓神道的建制,很有启发意义。一、石像生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5:38:480000朱棣迁都北京时 刘基已经死了28年 为什么说他参与了故宫设计
北京故宫的缔造始于一幅名为"八臂哪吒图"的设计图。据传,永乐帝派遣刘伯温和姚广孝两人前往北京筹划宫殿的设计。十天后,他们同时呈上各自绘制的设计图,结果令他们哈哈大笑:两张图都是八臂哪吒图!刘伯温在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时已经去世28年,他不可能亲自参与北京城池和皇宫的设计。但这个传说并非毫无根据。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27:500001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结果揭晓
2023年3月16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终评会在北京举办。来自文博单位、科研院所、文博企业的12位专家对入围终评的45项案例逐项观看视频、审核材料、充分讨论。经专家评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项目作为特别案例推介,10项申报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十佳案例,34项申报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文博社教优秀案例。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1:29: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