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鸟脚恐龙:棱齿龙 体长仅2.3米(堪称恐龙飞毛腿)
棱齿龙是一种双足的鸟脚下目恐龙,诞生于1.1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只有1.4-2.3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嘴巴呈现鸟喙状,前肢带有罕见的五根指爪,后肢小腿骨非常长,所以它的奔跑速度非常快,算是鸟脚类恐龙中最快的一种。
棱齿龙的体型

棱齿龙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整体体长最多也只有2.3米,光是它的脑袋就只相当于成年人的拳头大小,而它的高度更是只能达到成年人的腰,臀部高度只有1米左右,在770多种恐龙中只排名520位,几乎和金刚口龙差不多大小。
棱齿龙的外形特征

棱齿龙虽然体型非常小,但是按照比例来看,它的脑袋却非常大,尤其是眼睛大的像是婴儿,嘴巴则是鸟喙状的,尖且锋利,但嘴巴的前端是带有齿年龈的,而深处则长有植食性恐龙特有的树叶型牙齿。它的背部带有非常密集的甲板,而且它的后肢修长且健壮,尾巴坚挺,所以棱齿龙也被称为恐龙中的“飞毛腿”,速度极快。
棱齿龙的生活习性

棱齿龙由于体型非常小,所以它们都是以低矮的植被为食,并且科学家推测它们可能还会啃食植物的根部或者幼芽,这些都非常类似现代的鹿的摄食方式。棱齿龙的下颌骨带有列状的牙齿,所以当上颌骨向内外移动的时候,就能使得上下列的牙齿不停的更换使用,从而减少牙齿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这和亚冠龙的牙齿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

并且棱齿龙喙状的前嘴可以将植物更快的切断,而深处的牙齿则可以更好的研磨植物,尤其是坚硬的根茎等。其次根据现代已经发现的棱齿龙化石可以得出,它们是群居性恐龙,因为化石总是大量的聚集在一起被发现,所以科学家认为它非常像是远古时期的鹿。
棱齿龙的化石发现

棱齿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849年就已经发现了的,但是当时这些骨骼却被人们认为是幼年禽龙的化石,直到1870年的时候才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恐龙,叫做 棱齿龙,但是人们以为它和树息龙一样,都是生存在树上的,直到1974年的时候,由彼得·加尔东才更加准确的根据它的肌肉骨骼等,研究出它是生存在陆地上的。
荐书:纪赟:一部真正的“大家小书”《佛教文献学十讲》
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29:570000桑兵:东方考古学协会述论
0005山东修高速发现古墓 居然有唐三彩陪葬(唐朝皇室)
山东古墓里发现的唐三彩主人是唐朝的贵族质之一。2004年山东一高速公路修建途中,意外发现一座千年古墓,闻讯赶来的考古队立即组织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通过对整个清理出来的古墓风格,专家研究确定这是唐朝时期的,并且在墓中从未发现盗洞的出现。这让在场的考古队员兴奋不已,因为这意味着千年前的古墓从未被盗墓贼洗劫过,墓中的宝贝一定还在里面。唐三彩我要新鲜事2023-10-15 20:27:280001王世民:黄文弼的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一生平与学术经历黄文弼,字仲良,清光绪十九年三月初八日(1893年4月23日)诞生于湖北汉川县黄家嘴的一个清贫家庭。父原为木匠,后改业从商,始渐富裕。他在幼年时就读于汉阳府中学堂。1915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门,适逢蔡元培执掌校政,革除旧习,倡导新风,曾发起成立进德会,黄文弼为该会最早的会员之一,由此奠定其从事学术事业的思想。0000河北发现一个唐代古墓 进行抢救性挖掘(河北唐墓)
在我国河北邯郸某地发现了一处唐代的墓葬,一共有七座。根据日前的消息报道,可以得知在河北邯郸邱县一个施工队进行施工的时候,就意外之下发现了一个古墓群,而这个古墓群是唐代的,经过初步研究之后发现这个唐代的古墓是唐代的中,晚期的不同时期有七个古墓所组成的古墓群。面积一共有着375㎡,已经相对比较大。唐朝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6-05 21:01: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