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恐龙:华阳龙 中国最原始的剑龙科(长有1米长尖刺)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15:511阅
华阳龙是一种剑龙下目恐龙,诞生于1亿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中期,比大部分剑龙科恐龙要诞生的更早,早上2千万年,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期的剑龙科恐龙,不过华阳龙的体型算是剑龙科中较小,只有4米,体重也才1-4吨左右,最大的特点就是背部沿着脊椎骨长有两排刺骨。
华阳龙的外形特征

华阳龙有着典型的剑龙科恐龙的外貌特征,它的背部沿着脊骨生长着两排菱形的板甲骨,从后颈部一直延伸到尾巴前端,而在肩膀处则长有类似巨棘龙的大尖刺,一边一个,一个长达1.5米,可以护住身体的两侧,尾巴尖的部分还长有交叉的四个小尖刺,可以说是全面的给自己进行了防御。它和大部分的剑龙科恐龙不同的是,它的前后腿差不多长,因此科学家判断它是原始剑龙的可能性更大。
华阳龙的生活习性

华阳龙由于身材矮小,所以它只能吃一些比较低矮的植物,科学家根据它细小的牙齿判断,在侏罗纪中期生长旺盛的蕨类植物很可能是华阳龙的最爱,细小的牙齿更加适合研磨这样坚硬的植物。不过华阳龙的矮小身材也是给它带来了很多不便,和同时代的蜀龙等巨型龙相比实在小了太多,因此当时著名的食肉恐龙气龙很可能是它的主要天敌,华阳龙只能通过身上的板甲来保护自己。

据科学家的推测,华阳龙作为最原始的剑龙科恐龙,很可能已经研究出了一整套攻击和防御的招数,如果一旦遭遇到气龙的攻击之后,它就会将自己的背部对着气龙,尽量让肩膀、背部上的长刺板甲等来指向敌人进行防御。

而华阳龙尾巴上的小尖刺则可以通过甩动来进行抽打,也不失为一种能供能守的好方法。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导致气龙可能会尽量选择华阳龙的幼崽进行攻击,但是一般来说幼崽只要不跟丢,老是待在父母的身边,气龙也是比较难以得手的。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中国 | 箭扣南段长城151-154号敌台及边墙的考古工作
北大考古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6月8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遗址等3项长城考古的新发现,充分展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6:52:340000虎毒不食子,古代却为何经常出现父母杀长子风俗?令人无法理解
向来穷山恶水出恶俗,但是有时候即便不是位于偏静僻壤之地也会出现一些骇人听闻的习俗。众人皆知古人偏爱嫡长子,殊不知就在中国古代曾经就出现了多类分食嫡长子的恶习,恰好违背了古人向来立嫡不立长的规则。这样一种将长子杀掉,并且多人共食的行为说出来,都让人觉得汗毛矗立,毕竟这样一种蚕食骨肉的行为实在是世间少有。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3:14:400000荣新江:凤凰涅槃 丰碑永在——悼念西域历史语言学家段晴教授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3:06:400000何炳棣|华夏人本主义文化:渊源、特征及意义(五)
五、结语远自新石器时代,今日中国宇内就已经出现了一系列多姿多采的区域性文化。各文化间虽然经过几千年的相互吸收和反馈,迟至西汉,诚如《汉书·地理志下》所述,楚国故地江南“民食鱼稻……信巫鬼,重淫祀”,其宗教信仰与风俗与华北迥异。本文之所以专论源自华北黄土区域的华夏文化,是因为它对以后中国历史及文化发展影响之深远,绝非其他古代区域性文化所能望其项背。0001人死后要及时报丧,报丧文告为何称为“讣告”?写法有讲究
古代报丧和讣闻的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这篇文章,来说说白事中的报丧问题。在传统丧事中,人死后要火速、及时把丧讯通知至亲好友,不得疏漏,更不得“匿丧不报”,否则,即是最大的违礼和失礼。这就是报丧,有的俗称“传事禀”。(亡人殓尸)一般在倒头当天,最迟第二天早晨,就要派专人分头报丧。报丧人可是家中晚辈、亲邻或佣人,也可以雇请专人报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4:45:420000